新書推薦:

《
东线有战事1914:一战爆发与帝国崩溃
》
售價:HK$
96.8

《
奇岩馆事件(“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获奖作者高野结史颠覆你的推理常识)
》
售價:HK$
54.8

《
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
》
售價:HK$
96.8

《
西周人的日常生活:中国贵族的蜕变之旅 西周人的一天 九鼎八簋的隐藏菜单
》
售價:HK$
107.8

《
近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
售價:HK$
118.8

《
索恩丛书·蛮族之王:狄奥多里克与罗马帝国的黄昏
》
售價:HK$
174.9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2025年修订版 官方指导手册
》
售價:HK$
327.8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商业机遇与未来趋势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一本通俗易懂、文笔幽默风趣的文史随笔,读晚明故事,“与古人做朋友”。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日知文丛”之一,是明清文学文献研究者、专栏作家徐美洁所作关于明代晚期社会、文化、文学等方面的一些历史、文学小随笔近五十篇。大多数文章曾在《上海书评》上以专栏形式发表。内容保罗万象,包括明代小说笔记中的趣事、明代宫廷轶事、明代市井习俗等等,常常以现代社会中传播学、美学等理论解读晚明世象,体现出晚明文人比较共性的鲜明个性。全书语言风趣简练,引用文献材料详实严谨、描述生动形象,兼具可读性和文学性。
|
關於作者: |
徐美洁,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明清文学与文献研究。曾出版《屠隆年谱》,并在各大媒体发表明清文化、文学方面文章多篇。
|
目錄:
|
目 录
明代北京城里的流氓 / 1
那一枚唐土古镜 / 6
师与徒:古典伦理的审美守则 / 10
他们唱的什么曲儿 / 14
晚明的爱情、背叛及其他 / 19
“精忠报国”的禁忌 / 24
沉默的大多数 / 28
当林教头遭逢野猪林 / 33
鬼界是低俗的吗? / 37
江南黑暗史 / 41
雒于仁的大概率事件 / 45
拿什么来填地域差别 / 49
请记得带礼物给我 / 53
声色优于货利 / 58
八卦及其他 / 62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 66
嘉靖皇帝的城 / 70
嘉靖三十九年还杀了谁 / 75
明代的黄牛党 / 80
戚家军的粮饷及其他 / 85
万历皇帝的面条 / 89
左顺门 / 94
作恶与原谅 / 98
单向度的明代男色文化 / 103
方孝孺与蛇王庙 / 107
落花诗 / 110
明代朝贡体系中的番僧 / 115
明代海运史上的低成本质疑 / 120
钱的界限 / 125
窃书者 / 128
我们对白乐天的爱 / 134
游食在明代京城 / 139
游走的神祇 / 144
住在明代京城 / 147
恶人自有恶人磨 / 151
光禄寺的茶汤 / 154
江南往事 / 157
明神宗与鸦片 / 164
堕泪碑的反讽 / 169
宫内的闲杂人等 / 172
|
內容試閱:
|
自 序
看《柳如是别传》,我一直好奇的是陈寅恪先生对钱牧斋的“恶评”,他总结牧斋未得弘光朝宰辅,与其是东林党、主立潞王有关。接着结论是调笑:“牧斋之未跻宰辅乃佛教‘中
阴身错投母胎’,如《西游记》小说之猪八戒,即是其例。”钱牧斋身后,所得恶评讥刺不少,但以“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来比,既谑且虐,也只有寅老一人了。又评陈子龙兵
部奏议举荐钱谦益、陈于鼎二人,说:“卧子为人中之龙,此时荐举二龟,岂神州陆沉之先兆乎?由今思之,可叹亦可笑也。”“龟”,明清小说传奇中多所见,既指妓院中拉客的男性,也是由此义而来的市井骂人话,要说寅老为钱牧斋做翻案文章,这用语也忒与传主过不去了。但寅老纡回婉转,在诗文与官方文书间来回转证,苦心孤诣,不说“同情之理解”吧,至少希望是最大限度地还原场景,留待后人自去评说。故《别传》结语云:“卧榻沉思,然脂暝写。痛哭古人,留赠来者。”读此语,也恍然能理解其对牧斋的恶评了,殆自比《红楼梦》作者,乃为兴亡之感;精神上,他与牧斋是同时代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谑而虐,也是亲而近,当作如是观。还有一层,晚明人文集、笔记所载往往无所不包,一己之私,闺房之密,多无所讳。所谓的“佻荡放易”,是晚明人比较共有的鲜明个性,熟悉他们这种精神气度的,也应知道他们一般能笑对这些调谑。
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写同乡前辈王世贞的“智量”,后生有得其提携却不知感恩者,“然弇州终不以此少两人,盖智量之相越大抵然矣”。说的是晚明大家的智量。晚明士人中,
性情学问鲜明者多有,既有急着分自家家财的激进派御史,也有忙着学习西洋历法的江南士子;有专心于钱粮会计的官吏,也有孜孜于道德改良的乡绅。暨晚明王世贞、世懋兄弟,胡应麟、陈继儒诸家,学问、阅历淹有风采,细撷之,多有珍奇可赏。张大复有斋名“容安馆”,取自苏东坡学渊明“容膝之安”名小轩;这一斋名又为钱锺书所承用,钱锺书还与周作人打起笔墨口水仗,为张大复声明地位:“他的《梅花草堂集》(我所见者为文明书局笔记小说大观本),我认为可与张宗子的《梦忆》平分‘集公安、竟陵二派之大成’之荣誉。”《笔谈》叙世间变故,个人心怀,朋友情事,偶间典章故实,雨丝风片,杂糅却不突兀,语辞却是一贯地洗炼淡雅,钱默存之评并不虚矫。
《笔谈》中记游冯梦祯快雪堂事:“快雪堂故龛冯先生之像,红罽修髯,结跏趺坐,顾道民云宛如当年静默时也。此来不见先生,古梅万萼俱晕微酣色,一花破萼而笑,微雪垂垂尼人。”晚明人是最符合我们“与古人做朋友”的人,他们留给我们一个宏大的园子,且不设防,这符合他们佻达的个性;古梅万萼,微雪垂垂,这是我们可以发现的美景;一花破萼而笑,这也许就要万千机缘之一了,但如得遇,相视一笑中,所得可谓不浅。
我因硕、博士论文皆作晚明人屠隆诗文研究及笺注,近年来又参加《王世贞全集》整理,于此时段文集、笔记观览渐多,兴趣渐浓。但读书并无目标,只是兴之所至,利用手头的电子书,打开“四库”或“四库存目”,不拘史、子、集,每天随意翻阅几页(经部较少涉猎)。读明人书,我会发现那些小小的趣事,笔记做了不少,但自觉并无宏观卓识,加之思迟笔滞,所读所记,即使转为随笔文字的也不多。能形成这本小集子,要感谢上海书评黄晓峰兄的鼓励支持,让我能把一些读到的“小趣事”写出来,得以在《上海书评》发表(小集中的大部分篇章发表于《上海书评》)。感谢资深出版人、学者谭徐锋先生,让我这些零散的随笔能够结集出版;感谢浙江古籍出版社编辑严谨而辛劳的付出,最终使得拙作付梓。感谢阅读这册书的读者,你们会让我觉得每天的阅读更有兴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