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网格本·飘(全两册/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
售價:HK$
206.8

《
时刻人文·环球共此食:工业化英国、食品系统与世界生态(2021年美国历史学会杰里·本特利世界史奖获奖作品。一部融合饮食史、环境史、科技史的力作,揭示“地球不能承受之食”的来龙去脉)
》
售價:HK$
93.5

《
DK艺术百科(典藏版)(全彩)
》
售價:HK$
184.8

《
心流2.0:在复杂世界中创造最优体验
》
售價:HK$
64.9

《
日本艺术50讲(一本读懂日本5000年艺术史,20余种艺术类型,280余幅经典之作)
》
售價:HK$
240.9

《
疑案里的中国史1.2.3(套装3册)
》
售價:HK$
219.8

《
货币的本质 罗布·迪克斯 金融、理财、投资、财富破局、货币贬值、通胀、债务、红利、金融危机
》
售價:HK$
64.9

《
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
售價:HK$
43.8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深入探讨当代中国居住正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学术成果,结合近年来居住领域的现实问题和国家住房制度变迁,在政治学、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地理学多学科融合的广阔视野中对以居住权利实现为核心内涵的居住正义问题作出新思考与新探究。作者从阐释居住正义的核心要义及其践行原则出发,建构了居住正义跨学科实证研究的框架体系,多面向地对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住房消费行为进行定量模拟及数据分析,力求精准判断居住权利实现的现实状况。基于此,回应居住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提出新时代住房制度改革的新思路,旨在探寻居住领域通过更优的制度安排实现效益任务和公平任务的协同优化和有效结合,从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居住权实现的创新性实践。
|
關於作者: |
吴海瑾,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所所长,研究员,法学硕士、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学、城市治理、经济法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重点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省、市级重点调研课题。兼任中国风险研究学会秘书长、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等。
|
目錄:
|
前言
第一篇 居住正义的理论建构
第一章 正义与分配正义
第一节 正义的永恒期盼
第二节 正义的现实要求与分配标准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社会实践基础及其具体的分配正义原则
第一节 中国社会实践对分配正义的要求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分配正义的核心要义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分配正义的践行原则
第三章 基于分配正义的居住正义理论建构
第一节 居住正义的内涵及其践行原则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居住正义的现实基础
第二篇 居住正义的经济学表达
第四章 居住正义经济学研究的框架体系
第一节 居住正义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居住正义经济学研究的新维度和框架构建
第五章 居住正义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模型建构
第一节 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数模型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住房的梯度配置和供需结构研究方法
第三节 住房与交通综合可支付能力及研究方法
第三篇 居住正义的实证研究——以南京为例
第六章 实证研究城市的选取及研究范围界定
第一节 案例城市的概况及研究基础
第二节 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及城市能级提升
第三节 南京城市发展空间快速扩张及布局结构优化
第四节 南京土地制度和房地产业发展
第七章 南京城市居民新建住房可支付能力
第一节 南京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数测算
第二节 南京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变化趋势分析
第八章 南京市住房供需结构
第一节 南京不同层次居民住房有效需求量及需求结构
第二节 南京居民住房有效需求与实际供给均衡性
第九章 南京市住房与交通综合可支付能力
第一节 家庭原单位法的居民交通与住房综合可支付能力
第二节 个体化家庭交通与住房综合可支付能力
第三节 公共租赁住房覆盖群体的住房综合可支付能力
第十章 南京市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空间分异
第一节 交通成本及交通可支付能力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居民家庭住房成本及住房可支付能力的空间差异
第三节 居民住房与交通综合可支付能力的空间分布
第十一章 基于实证研究的居住正义评判
第一节 基于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的住房正义分析
第二节 基于住房需求与供给均衡性的居住正义分析
第三节 基于综合可支付能力的居住正义分析
第四篇 新时代居住正义的实践进路
第十二章 新时代中国居住正义的时代精神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实现居住正义理想的双重任务
第二节 坚持居住领域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居住领域的深层问题
第十三章 新时代居住正义的实践进路
第一节 深化改革促进住房市场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富民增收提高居民综合可支付能力
第三节 面向共同富裕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第四节 因时因地制宜适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进程
附录 南京市城市居民家庭关于住房有效需求的计算方法、过程和结果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