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售價:HK$
96.8

《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售價:HK$
107.8

《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售價:HK$
64.9

《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售價:HK$
65.8

《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售價:HK$
65.8

《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售價:HK$
74.8

《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售價:HK$
118.8

《
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
》
售價:HK$
187.6
|
內容簡介: |
《现代公关礼仪》共分十一章,系统介绍了公关礼仪的相关知识与实践技巧。第一章总论部分阐述了公关礼仪的起源、主要内容及与公共关系的关系;第二章至第十章分别围绕见面礼仪、访送礼仪、交谈礼仪、体姿礼仪、电话与空间礼仪、服饰礼仪、宴请礼仪、次序礼仪、公关文书礼仪等展开详细论述,内容涵盖自信与微笑、寒暄与敬语、礼品赠送、泛听与聆听等方面;第十一章则专门探讨了婚丧寿庆礼仪。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主要参考文献,为相关内容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学术依据。
|
關於作者: |
秦启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客座研究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重庆市城市形象营销专家,霍英东教育基金二等奖获得者,中国公共关系教育20年全国“十位杰出人士”之一,重庆市名师,主持、参与了全国数十家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关系与组织形象设计。
|
目錄:
|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引言 1
一、公关礼仪,有本有源 1
二、人类循礼,源远流长 5
第二节 现代公关礼仪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公关礼仪修养过程的主要特征 9
一、公关礼仪,内容丰富 9
二、礼仪修养,自有特征 11
第三节 公关礼仪与公共关系的关系 13
一、施礼于公众,作用在“晕轮” 13
二、礼仪促公关,的确好手段 16
三、礼仪与公关,须臾不可分 17
第二章 见面礼仪 19
第一节 自信与微笑 19
一、增强自信,大胆交际 19
二、找准面具,保持微笑 22
第二节 守时与介绍 25
一、遵守时间,从容赴约 25
二、悉心介绍,注重称道 26
三、递接名片,严肃认真 30
第三节 握手与鞠躬 31
一、相互握手,传情递意 32
二、轻鞠一躬,礼雅意重 35
第四节 吻礼与致意 36
一、一吻一抱,分寸重要 37
二、招呼致意,传递和气 38
第三章 访送礼仪 40
第一节 访送对象的交际类型 40
一、了解对象,因人施礼 40
二、交往对象,各有类型 41
第二节 拜访礼仪 43
一、选好时机,注重预约 43
二、衣帽整洁,用语合礼 44
三、举止稳重,体谅主人 45
第三节 迎访礼仪 47
一、主雅客勤,收拾门庭 48
二、迎声谦谦,上茶递烟 48
三、审慎看表,送有礼貌 50
第四节 礼品赠送 51
一、搞清对象,注重效果 51
二、抓准时机,注意场合 52
三、挑选礼品,适当包装 53
第四章 交谈礼仪 56
第一节 寒暄与敬语 56
一问候寒暄,暖人心间 56
二、多用敬语,展示风度 58
第二节 注视与呼应 59
一、尊重对方,善用眼神 59
二、情感呼应,展示理解 61
三、保持谦虚,三思后言 62
第三节 内容与修饰 64
一、内容恰当,和谐愉快 64
二、适度幽默,轻松活泼 65
三、善用情感,绘声绘色 66
第四节 泛听与聆听 67
一、广泛倾听,可获灵感 67
二、聆听有益,聆听有术 68
第五节 拒绝的礼仪技巧 70
一、准备勇气,适时说“不” 71
二、巧言诱导,委婉拒绝 71
三、道明原委,互相理解 72
第五章 体姿礼仪 74
第六章 电话、空间礼仪 86
第七章 服饰礼仪 97
第八章 宴请礼仪 118
第九章 次序礼仪 134
第十章 公关文书礼仪 140
第十一章 婚丧寿庆礼仪 165
主要参考文献 184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总论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的社会性。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不仅要遵从自然规范,而且必须自觉地接受一定的社会规范的约束。在这些社会规范中,除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礼仪规范。礼仪是人的文明与教养的表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几千年来,人类对文雅的礼仪规范一直孜孜以求。20世纪初,现代公共关系诞生,随着公共关系活动的普遍展开和逐渐成熟,公关礼仪成为直接塑造公关人员形象、间接塑造社会组织形象的基本条件,成为公关人员获得自尊与自信、社会组织获得理解与支持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组织“内求团结、外求发展”中发挥着其他公关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节 引言
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的“Etiquette”。英美人用这个词来表达尊重他人、注重礼节的必要程序,是独到和精当的。人类自古以来就注重社会交往的礼仪,并不断地将其推陈出新,自有其内在的客观必然性。中国历史上有着灿烂的礼仪文明,无愧“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作为塑造公关人员及其所在社会组织形象的工具而引入公共关系,既是必要的,又是必然的。
一、公关礼仪,有本有源
(一)礼仪的含义
社会是一个系统,具有高度的自组织性。社会的自组织性具体表现在人际交往、社会组织之间的交往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交往之中。没有这样的交往,就没有社会的自组织性,也就没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与此同时任何一种形式的社会交往都会有其自身特有的有序性。但是,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有序交往都离不开交往的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彼此认同,互相尊重。交往者之间为了实现彼此的认同与尊重必然选择一定的、共同认可的参照标准,这种参照标准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礼仪。
“礼仪”一词,在西方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
法庭,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为了展现司法活动的威严,为了保证审判活动能够合法有序地进行,总是安排得既庄严肃穆,又戒备森严;所有进入法庭的人员必须十分严格地遵守法庭纪律。例如,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为了保证法庭的特有气氛和特殊秩序,开庭之前应由书记员当庭宣读法庭纪律,这些纪律包括不准大声喧哗;未经审判长许可不准提问;未经法庭许可,不准摄影、录像等等。
古代的法国法庭也有类似这样的规定,不过不是当庭宣读,而是将其印在或写在一张长方形的“Etiquette(通行证)”上,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一个人,作为其人庭后必须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
在社会交往中,由于人们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准则,才能显示人类区别于普通动物的特有风范,才能保证文明社会得以正常维系和发展,于是,当“Eti-quette”一词进入英文后,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后来,礼仪一词的含义逐渐独立出来明确起来。简单地说,“礼”,即礼貌、礼节;“仪”,即仪表、仪态、仪式、仪容。“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的各种具体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式、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
从逻辑上讲,文明社会的各种礼仪,最初是在夫妻、父母子女、祖孙、兄弟姐妹的关系中产生的,也就是说,是为解决家庭交往中的关系问题而产生的。其内容大多是涉及人与人之间如何相互交往,如何与他人共同协调行为共同运用和处理空间的。后来,礼仪才逐渐由家庭关系扩展到亲戚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工作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之中,最后又扩展到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即公共关系之中。
在今天,理解和运用礼仪的含义,应特别重视以下七点:
第一,礼仪是处于一定社会一定关系中的人们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它与各行其是、为所欲为是不相容的。
第二,礼仪是为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它必然随着人际关系和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