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北京城史记 元代卷 》 售價:HK$ 151.8 ![]() 《 成功的大客户经营 》 售價:HK$ 75.9 ![]() 《 攀岩医学 》 售價:HK$ 151.8 ![]() 《 自然语言处理综论(第二版) 》 售價:HK$ 218.9 ![]() 《 保险代理人职业精进之道 》 售價:HK$ 86.9 ![]() 《 图解团队管理 》 售價:HK$ 86.9 ![]() 《 学术写作的50个刻意练习:告别低质低效,实现高质高产(第三版) 》 售價:HK$ 86.9 ![]() 《 斯塔夫里阿诺斯作品全5册(全球通史+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全球史纲人类历史的谱系) 》 售價:HK$ 378.4 |
| 編輯推薦: |
|
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经典作品,著名翻译家傅雷翻译。
2.对全文进行全新修订,贴切当下阅读习惯,便于阅读和理解。 3.是什么造成过于专注自我,导致我们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本书中罗素从各种角度进行了探索—— 嫉妒、贪婪、自责、无情的竞争、对认可的渴望,以及对舆论的畏惧。 4.爱因斯坦、王小波、丹尼尔·丹尼特盛赞。 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爱因斯坦 我最赞成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而大多数的参差多态都是敏于 思索的人创造出来的。 ——王小波 这本书是最近大量出版的自助书籍的原型,然而,在今天,仍很少有像罗素的小书那样值得一读。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哲学家 丹尼尔·丹尼特 5.入选1993年香港电台十大好书精选,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一生阅读书单。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一本写给大众的生活自助书籍。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当代生活中,处处可见烦闷之人的身影。明明我们的生活相对安定,物质也不虞匮乏,为何焦虑、空虚与不安却总是盘桓其中?罗素以浅白而深刻的文字,把我们不开心的原因分析得有条有理,如竞争、烦闷、忌妒、疲劳等等常见的问题,并结合生活经验和一些实证,帮助我们找到从前不曾注意的导致生活不幸福的原因,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一剂良方,将会引导我们走向通往幸福的那条不平坦的道路,要抵达终点,还需我们勇敢挣脱桎梏,为自己搏得幸福。 作者对于本书的评价: 罗素(作者):“这部书不是献给博学之士的,也不是给那般把实际问题作为谈助的人的。在以下的篇章内,既无高深的哲理,也无渊博的征引。我只把通情达理的一些意见归纳起来。……因为相信不少烦恼的人凭着适当的努力可以变得幸福,所以我才写下这部书。” 傅雷(译者):“人生的暴风雨和自然界的一样多,来时也一样地突兀;有时内心的阴霾和闪电,比外界的更可怕、更致命。所以我们多一个向导,便多一重盔甲,多一重保障。这是我译本书的动机。” |
| 關於作者: |
|
作者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1950年因对世界文学的广泛贡献以及“倡导理性和人道主义,作为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坚定捍卫者”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幸福之路》 译者 傅雷(1908-1966) 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美术评论家。一生译著丰富,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译文以“信、达、雅”著称于世,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 |
| 目錄: |
|
PART 1 不幸福的原因
什么使人不快乐? 3 浪漫的忧郁 17 竞争 39 烦闷与兴奋 51 疲劳 63 嫉妒 77 犯罪意识 91 “被虐狂” 107 畏惧舆论 121 PART 2 幸福的原因 快乐还可能吗? 137 兴致 151 情爱 167 家庭 179 工作 201 闲情 213 努力与舍弃 223 幸福的人 233 |
| 內容試閱: |
|
什么使人不快乐?
动物只要不生病,有足够的食物,便快乐了。我们觉得人类也该如此,但在近代社会里并不然,至少以大多数的情形而论如此。倘使你自己是不快乐的,那你大概会承认你并非一个例外的人。倘使你是快乐的,那么试问你朋友中有几个跟你一样。当你把朋友们检讨一番之后,你可以学学观望气色的艺术,平常日子里你遇到的那些人的心境,你不妨去体味体味看。英国诗人布莱克说过: 在我遇到的每张脸上都有一个标记, 弱点和忧患的标记。 虽然不快乐的种类各异,但你总到处和它碰面。假定你在纽约,那是大都市中现代化到最标准的一个了。假定你在办公时间站在一条热闹的街上,或在周末站在大路上,再不然在一个夜舞会中,试把你的“自我”从脑子里丢开,让周围的那些陌生人一个一个地来占据你的思想,你将发现每组不同的群众有着不同的烦恼。在工作时间的群众身上,你可看到焦虑,过度的聚精会神,消化不良,除了斗争以外对什么都缺少乐趣,没有心思玩,全不觉得有他们的同胞存在。在周末的大路上,你可看到男男女女,全都景况很好,有的还很有钱,一心一意地去追逐欢娱。大家追逐时都采着同样的速度,即是坐着慢到无可再慢的车子鱼贯而行;坐车的人要看见前面的路或风景是不可能的,因为略一旁视就会闯祸;所有的车中的所有的乘客,唯一的欲望是越过旁人的车辆,而这又因为拥挤而办不到;倘若那般有机会不自己驾驶的人,把心思移到别处去时,那么立刻有一种说不出的烦闷抓住他们,脸上印着微微懊恼的表情。一朝有一车黑人胆敢表露出真正的快乐时,他们的荒唐的行为就要引起旁人的愤慨,最后还要因为车辆出了乱子而落到警察手里:假日的享乐是违法的。 再不然,你去端详一下快乐的夜会里的群众。大家来时都打定了主意要寻欢作乐,仿佛咬紧牙齿,决意不要在牙医那里大惊小怪一般。饮料和狎习,公认是欢乐的大门,所以人们赶快喝,并且竭力不去注意同伴们怎样地可厌。饮料喝到相当的时候,男人们哭起来了,怨叹说,他们在品格上怎样不配受母亲的疼爱。酒精对他们的作用,是替他们挑起了犯罪意识,那是在健全的时间被理性按捺着的。 这些种类不同的不快乐,一部分是由于社会制度,一部分是由于个人心理——当然,个人心理也大半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如何改变社会制度来增进幸福的问题,我从前已写有专书。关于消灭战争,消灭经济剥削,消灭残忍与恐怖的教育等等,都不是我在本书里想谈的。要发现一个能避免战争的制度,对我们的文化确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但这种制度绝无成功之望,因为今日的人们那样的烦闷,甚至觉得互相毁灭还不及无穷尽的挨延日子来得可怕。要是机器生产的利益,能对那般需要最切的人多少有所裨益的话,那当然应该阻止贫穷的延续,但若富翁本身就在苦恼,那么教每个人做富翁又有何用?培养残忍与恐怖的教育是不好的,但那批本人就做了残忍与恐怖的奴隶的人,又能有什么旁的教育可以给? 以上种种考虑把我们引到个人问题上来:此时此地的男男女女,在我们这患着思乡病的社会里,能有什么作为,可替他们或她们本身去获取幸福?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将集中注意在一般并不受着外界的苦难的人身上。我将假定他们有充分的收入,可以不愁吃不愁住,有充分的健康可以做普通的肉体活动。大的祸害,如儿女死尽,遭受公众耻辱等等,我将不加考虑。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