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英国政府的观念与关注
			》 
			 售價:HK$ 
			118.8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东亚的车舆社会史
			》 
			 售價:HK$ 
			196.9
			 
			 
	
			  
			《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售價:HK$ 
			87.8
			 
			 
	
			  
			《 
			四海车书总会同:元代文人游历与行旅诗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140.8
			 
			 
	
			  
			《 
			接触 2025全新升级版 
			》 
			 售價:HK$ 
			74.8
			 
			 
	
			  
			《 
			21天打造翘臀
			》 
			 售價:HK$ 
			64.9
			 
			 
	
			  
			《 
			匠心传承: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
			》 
			 售價:HK$ 
			151.8
			 
			 
	
			  
			《 
			唐诗中的历史:战争、王朝与兴衰之歌 追随唐人“诗路”印记剖析大唐历史盛衰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比较教育学是一门致力于教育现代化前沿探索的学科。其任务是通过比较性的学术研究,改善本国教育。增进国际理解,寻求全球共识,助力人类团结。在一个技术日益进步、人类关系日益密切、全球共识日益增加的时代,所有的教育研究,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比较教育研究。但对于同样有着分离、脱钩、价值恶意、阵营对抗以及冲突和战争的全球社会来说,今天的教育研究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一个有关世界教育发展的、动态的地图和指导手册,以重新找到和确认自身的使命和信心。
  《比较教育学:回顾与展望》就是这样一幅世界教育“地图”,分上下两部出版。许多著名的比较教育学者贡献了章节,使其具有本领域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下两部书深刻地评估了比较教育的过去和现状,考察了其认识论的新特征,并设想了其未来发展方向,是具有恒久价值的比较教育研究的标杆性作品和参考书。
           | 
         
       
      
      
      
      
         
          | 內容簡介: | 
         
         
           
            比较教育学是一门致力于教育现代化前沿探索的学科。其任务是通过比较性的学术研究,改善本国教育。增进国际理解,寻求全球共识,助力人类团结。在一个技术日益进步、人类关系日益密切、全球共识日益增加的时代,所有的教育研究,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比较教育研究。但对于同样有着分离、脱钩、价值恶意、阵营对抗以及冲突和战争的全球社会来说,今天的教育研究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一个有关世界教育发展的、动态的地图和指导手册,以重新找到和确认自身的使命和信心。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比较教育学:回顾与展望》就是这样一幅世界教育“地图”,分上下两部出版。许多著名的比较教育学者贡献了章节,使其具有本领域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比较教育学;回顾与展望(上)》包括四个部分;比较教育领城的创造和再造;政治形成和教育体系;国家、国际和全球教育发展:工业化、知识经济和教育。
  《比较教育学:回顾与展望(下))包括四个部分;后殖民主义;文化、知识与教育;比较教育新思维;对比较教育未来的叩问。
 两部书八个部分既包括本领域特有的认识主题、理论脉络和未来方向,也有以国别为基本单位的教育改革以及全球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和趋势。其中,“比较教育领域的创造和再造\“比较教育新思维”“对比较教育未来的叩问”这三部分涉及比较教育领域的历史、身份、边界和重点。其他五个部分探讨了一些特殊的主题,如各国的宏观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国家的作用、社会正义和全球化;教学法和学习的创新。
  上下两部书深刻地评估了比较教育的过去和现状,考察了其认识论的新特征,并设想了其未来发展方向,是具有恒久价值的比较教育研究的标杆性作品和参考书。
           | 
         
       
      
      
      
         
          | 關於作者: | 
         
         
           
            该书原作者罗伯特·考恩是国际顶尖比较教育专家,曾担任英国著名国际性期刊《比较教育学》的主编。安德里亚斯·卡扎米亚斯是北美比较与国际教育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美国著名国际性期刊《哈佛教育评论》和《比较教育评论》期刊的编辑。
 该书主要译者彭正梅,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曾留学德国和美国,长期致力于比较教育学、德国和美国教育学、西方教育哲学、知识论、比较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译著颇丰,至今译、著达二十余本。
           | 
         
       
      
      
      
      
         
          | 目錄: 
           | 
         
         
           
            前言/i
 中译本序/iii
 序/ix 迈向共同的“世界文学”:论启蒙与文化辩证中的中国比较教育新使命(代译者序)/xi
 第一部分 一个领域的创造与再创造/1
 1.编辑联合引言 罗伯特·考恩 安德里亚斯·卡扎米亚斯/3
 2.比较教育的历史及其创建 罗伯特·考恩/6
 3.比较教育的现代主义开端:原科学和改良主义社会向善论的行政主旨 佩拉·卡洛扬
 纳基 安德里亚斯·卡扎米亚斯/9
 4.被遗忘的人,被遗忘的主题:比较教育中的历史 哲学 文化以及自由人文主义主旨 安
 德里亚斯·卡扎米亚斯/26
 5.比较教育的科学范式 季米特里斯·马修/42
 6.国家、教育扩张、发展和全球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和批判方法 莉莲娜·埃丝特·奥
 尔莫斯 卡洛斯·阿尔贝托·托里斯/51
 7.欧洲的比较教育 沃尔夫冈·米特/61
 8.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体系分析与比较教育 罗伯特·阿诺夫/71
 9.比较教育发展的反思 瓦尔·拉斯特 布里安·约翰斯顿 卡琳·阿拉夫/86
 10.比较教育:历史反思 安德里亚斯·卡扎米亚斯/100
 第二部分 政治形成和教育体系
 11.派代亚和波里德亚:比较教育学中的教育与政体/国家 安德里亚斯·卡扎米亚斯
 /115
 12.帝国和教育:大英帝国 加里·麦卡洛赫/122
 13.对法国与葡萄牙的非洲帝国殖民地教育话语的比较:论“杂糅性” 安娜·伊莎贝尔· 马德拉/131
 14.意大利的教育与国家形成 多纳泰拉·帕隆巴/142
 15.社会变迁与修辞形态:当代西班牙教育改革中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排斥和共融 米格
 尔·佩雷拉 J.卡洛斯·冈萨雷斯·法拉科 卡洛斯·阿尔贝托·托雷斯/158
 16.希腊的现代性、国家形成、民族建设与教育 安德里亚斯·卡扎米亚斯/175
 17.发展中国家与教育:非洲 约翰·梅茨勒/188
 18.教育转型的多样性:中欧、东南欧和苏联中的后社会主义国家 伊维塔·西洛娃/202
 19.欧盟与西班牙教育 何塞·路易斯·加西亚·加里多/222
 第三部分 国家、国际和全球/233
 20.编者按:国家、国际和全球 罗伯特·考恩/235
 21.谁在全球花园中漫步?国际机构和教育迁移 杰森·比奇/238
 22.教育中的流动、迁移和少数族裔 诺亚·索比 梅莉莎·费希尔/250
 23.世界主义的双重姿态和教育的比较研究 托马斯·波普科维茨/260
 24.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关注不同的视角与主题 卡尔·格兰特 阿伊沙·胡
 尔希德/273
 25.国际发展教育 南希·肯德尔/283
 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教育政策的全球转变 法扎尔·里兹维 鲍勃·林嘉德/298
 27.多边银行能否教育世界? 克劳迪奥·德莫拉·卡斯特罗/310
 28.走向欧洲的全景敞视主义:欧盟在教育与培训上的话语和政策(1992—2007) 乔治· 帕西亚斯 亚尼斯·鲁萨基斯/328
 第四部分 工业化、知识经济和教育
 29.编者按:工业化、知识社会与教育 罗伯特·考恩/343
 30.工业化与公共教育:社会融合与社会分层 吉姆·卡尔/346
 31.工业化、知识经济和教育改革:也谈巴西与阿根廷发展 马西娅·克里斯蒂娜·帕索
 斯·费雷拉/359
 32.教育、工作与职业培训 莱斯利·巴什/373
 33.作为政策转型的评估型政府:历史与结构分析 盖·尼夫/381
 34.从一致性到差异化:理解高等教育与研究在欧洲地区的转变 威姆·韦曼/395
 35.财富、市场与管理主义———亚太地区关于当代教育改革的观点 安东尼·韦尔奇/408
 36.终身学习和全球化:迈向一种结构性的比较模式 彼得·贾维斯/419
 37.网络社会中的教育:批判性思考 伊娃·加马尔尼科夫/431
 38.教育和经济发展:评估和意识形态 埃莱尼·卡拉茨 斯塔夫利奥蒂 哈里斯·兰布罗
 普洛斯/441
 后记/455
           | 
         
       
      
      
      
         
          | 內容試閱: 
           | 
         
         
           
            序
 顾明远
  自1817年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比较教育学已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在这200多年中,比较教育学始终紧扣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时代面临的核心命题,积极思考和探索教育应承载的基本使命和发展战略。
  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反思教育》指出,自20世纪末以来,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引发了多种矛盾,如全球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普遍与特殊之间的矛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今天依然存在,甚至衍生出了新的含义和新的矛盾,如经济发展呈现出脆弱性,不平等、生态压力、不宽容和暴力现象不断加剧等特点。经济全球化同时造成了部分地区青年失业率不断攀升和就业形势脆弱;人口增长和城市快速发展正在消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文化多样性日益在得到广泛认可的同
 时,文化沙文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也在不断抬头。
  罗伯特·考恩(Robert Cowen)教授主编的《比较教育学:回顾与展望》(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虽然是2009年出版的,但非常全面而积极地回应了以上这些时代发展的关键问题。全书既讨论了诸如世界体系论、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现代性、民族国家发展、移民问题、知识经济、多元文化教育、文化传统、可持续发展等这个时代的热点问题,同时又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做了深入理性的学术思考,探讨比较教育学科自身的时代特色及在这个时代应有的理论贡献和范式转型。特别值得高兴的一点是,该书收录了我们老一辈比较教育学家王承绪先生及其弟子董健红博士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历史,帮助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中国,与中国学者开展对话。
  该书的编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因为它不仅需要总结这个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还需洞悉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说是这个学科领域的一本重要工具书。正如恩教授在前言所言:“编辑《比较教育学:回顾与展望》这一重大的工程,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肩负重大的责任,这不仅仅是对作者和出版社的责任。”我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我说:“要惩罚一个人,就让他去编工具书。”考恩教授是中国的老朋友,2008年我们就曾邀请他参加我们的“第三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同时,我也要特别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彭正梅教授及其团队所付出的努力,将《比较教育学:回顾与展望》翻译成中文正式出版,这对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衷心希望中国新一代的比较教育学者们能在未来对世界做出更多、更重要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