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人生舍弃清单 》 售價:HK$ 65.9 ![]() 《 趋势2025:解码中国互联网营销新地图:中国互联网营销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94.6 ![]() 《 这才是最好的数学书 日本数学大师笹部贞市郎扛鼎之作 探讨学校所教数学的来源 揭秘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 》 售價:HK$ 72.6 ![]() 《 由浅入深学习SAP财务(S/4HANA版) 》 售價:HK$ 153.8 ![]() 《 图画天地——七世纪前中国山水的图式 》 售價:HK$ 171.6 ![]() 《 民国教育的记忆与重构 》 售價:HK$ 151.8 ![]() 《 点亮自然 》 售價:HK$ 108.9 ![]() 《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 》 售價:HK$ 129.8 |
| 編輯推薦: |
| 经各学校推荐申报,出版社遴选,第五届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各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审定,符合主编要求 |
| 內容簡介: |
| 为了深入贯彻《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人民卫生出版社《启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第五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第一批)的修订编写工作,本套教材立德树人、全程思政、三全育人、能力为先、需求为本,为我社传世之作。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第五轮第一批规划教材启动中医学、中药、护理、针灸推拿四个专业共69门教材,教材强化教材意识形态建设,筑牢思想的根基完善纸数融合,发挥数字化教学优势和特点。本版立足于农村基层医院与社区医疗服务,,编写模块增添了知识导览、思政元素,继续为融合教材,完善二维码形式数字内容增值服务,调整了基础理论,以适应全国中医药专科教育的需要。 |
| 目錄: |
|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护理学概述 / 1 一、 护理学的相关概念 /1 二、 护理学的任务、性质及服务对象 /2 第二节 基础护理的学习 / 3 一、 基础护理的学习内容 /3 二、 基础护理的学习意义 /4 三、 基础护理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4 第二章 医院及住院环境 /6 第一节 医院概述 / 6 一、 医院的性质和任务 /6 二、 医院的种类与分级 /7 三、 医院的组织结构 /8 第二节 门诊部的设置和护理工作 / 8 一、 门诊部的设置和布局 /9 二、 门诊部的护理工作 /9 第三节 急诊科的设置和护理工作 /10 一、 急诊科的设置和布局 /10 二、 急诊科的护理工作 /10 第四节 病区的设置和护理工作 /11 一、 病区的设置和布局 /12 二、 病区的环境管理 /12 三、 病区的护理工作 /14 四、 患者床单位 /15 五、 铺床法 /16 第三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22 第一节 概述 /22 一、 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22 二、 医院感染的发生 /23 三、 医院感染的管理 /24 第二节 清洁、消毒与灭菌 /25 一、 基本概念 /26 二、 清洁法 /26 三、 物理消毒灭菌法 /26 四、 化学消毒灭菌法 /30 五、 医院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34 第三节 无菌技术 /38 一、 基本概念 /38 二、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8 三、 常用无菌技术 /39 第四节 隔离技术 /48 一、 概述 /48 二、 隔离预防基本原则 /50 三、 隔离预防系统 /50 四、 常用隔离技术 /51 第五节 消毒供应中心 /61 一、 消毒供应中心的组织管理 /61 二、 消毒供应中心的设置与布局 /61 三、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内容 /62 附 医院环境表面常用化学消毒方法 /63 附 医疗废物分类及管理 /63 附 医疗废物豁免管理清单 /65 第四章 护理职业防护 / 67 第一节 概述 /67 一、 护理职业防护的相关概念及意义 /67 二、 护理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 /68 三、 护理职业防护的管理 /69 第二节 常见护理职业损伤及预防措施 /70 一、 常见护理职业损伤 /70 二、 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预防措施 /71 第五章 入院和出院护理 / 75 第一节 患者入院护理 /75 一、 入院程序 /75 二、 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76 三、 分级护理 /77 第二节 患者运送技术 /78 一、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78 二、 轮椅运送技术 /81 三、 平车运送技术 /83 四、 担架运送技术 /86 第三节 患者出院护理 /87 一、 出院前的护理工作 /88 二、 出院后的护理工作 /88 第六章 舒适与安全 /90 第一节 舒适概述 /90 一、 概念 /90 二、 影响舒适的因素 /91 三、 不舒适患者的护理原则 /91 第二节 休息与睡眠 /92 一、 休息 /92 二、 睡眠 /93 第三节 疼痛 /96 一、 概述 /96 二、 护理评估 /97 三、 护理措施 /99 四、 护理评价 /101 第四节 卧位 /101 一、 概述 /102 二、 常用卧位 /102 三、 卧位的变换 /106 第五节 患者安全 /110 一、 影响安全的因素 / 111 二、 患者安全的护理 / 111 三、 保护具的应用 /112 四、 助行辅助器的应用 /115 第七章 清洁护理 / 119 第一节 口腔护理 /119 一、 口腔卫生指导 /119 二、 特殊口腔护理 /121 第二节 头发护理 /124 一、 床上梳发 /124 二、 床上洗发 /125 三、 灭头虱、虮法 /128 第三节 皮肤护理 /129 一、 淋浴和盆浴 /129 二、 床上擦浴 /130 三、 背部护理 /133 四、 会阴部护理 /134 五、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 /136 附 敷贴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142 第四节 晨晚间护理 /144 一、 卧有患者床的整理及更换床单法 /144 二、 晨间护理 /147 三、 晚间护理 /148 附 床上使用便器法 /148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150 第一节 体温 /150 一、 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150 二、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152 三、 体温的测量 /156 第二节 脉搏 /160 一、 正常脉搏及生理性变化 /160 二、 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161 三、 脉搏的测量 /162 第三节 呼吸 /164 一、 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 /164 二、 异常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165 三、 呼吸的测量 /168 第四节 血压 /169 一、 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 /170 二、 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171 三、 血压的测量 /172 第五节 体温单绘制 /175 一、 眉栏的填写规则 /175 二、 40~42℃横线之间的填写规则 /175 三、 体温、脉搏曲线的绘制及呼吸的记录 /176 四、 底栏的填写规则 /176 第九章 冷热疗技术 /178 第一节 概述 /178 一、 概念 /178 二、 冷热疗的效应 /178 三、 影响冷热疗效果的因素 /179 第二节 冷疗技术 /179 一、 冷疗的作用 /180 二、 冷疗的禁忌 /180 三、 冷疗的方法 /180 第三节 热疗技术 /186 一、 热疗的作用 /187 二、 热疗的禁忌 /187 三、 热疗的方法 /187 附 蜡疗 /192 附 微波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92 第十章 饮食与营养 /194 第一节 营养与健康 /194 一、 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194 二、 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196 三、 饮食、营养与疾病痊愈的关系 /197 四、 营养指导 /198 第二节 营养状况的评估 /198 一、 影响因素的评估 /199 二、 饮食营养的评估 /200 第三节 医院饮食 /201 一、 基本饮食 /202 二、 治疗饮食 /202 三、 试验饮食 /203 第四节 一般饮食护理 /204 一、 病区的饮食管理 /204 二、 患者的饮食管理 /204 第五节 特殊饮食护理 /206 一、 管饲饮食 /206 二、 要素饮食 /210 三、 胃肠外营养 /211 第十一章 排泄护理 /214 第一节 排便的护理 /214 一、 与排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 /214 二、 排便评估 /215 三、 异常排便的护理 /218 四、 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 /221 第二节 排尿的护理 /230 一、 与排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 /231 二、 排尿评估 /231 三、 异常排尿的护理 /234 四、 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 /235 第十二章 给药技术 / 243 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243 一、 概述 /243 二、 安全给药的原则 /244 三、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245 四、 给药次数和时间 /246 五、 给药途径 /247 第二节 口服给药 /247 一、 口服药用药指导 /247 二、 口服给药技术 /248 第三节 雾化吸入 /250 一、 超声雾化吸入 /250 二、 氧气雾化吸入 /252 三、 压缩雾化吸入 /253 四、 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 /254 第四节 注射给药 /256 一、 注射原则 /256 二、 注射前准备 /258 三、 常用注射技术 /261 第五节 局部给药 /273 一、 滴药技术 /273 二、 栓剂给药技术 /275 三、 皮肤给药技术 /276 四、 舌下给药技术 /277 第六节 药物过敏试验 /278 一、 药物过敏反应概述 /278 二、 青霉素过敏试验 /278 三、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280 四、 头孢菌素类过敏试验 /281 五、 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282 六、 碘过敏试验 /282 七、 细胞色素C 过敏试验 /283 八、 链霉素过敏试验 /283 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 285 第一节 静脉输液 /285 一、 静脉输液的目的 /285 二、 常用溶液及作用 /286 三、 静脉输液技术 /287 四、 输液速度调节 /295 附 输液泵的使用 /296 五、 输液故障排除 /297 六、 输液反应与护理 /297 七、 输液微粒污染与防护 /300 第二节 静脉输血 /301 一、 静脉输血的目的 /302 二、 血液制品的种类 /302 三、 静脉输血技术 /304 四、 输血反应与护理 /307 第十四章 标本采集 / 311 第一节 概述 /311 一、 标本采集的意义 /311 二、 标本采集的原则 /312 第二节 常用标本的采集 /312 一、 血液标本的采集 /313 二、 尿标本的采集 /317 三、 粪便标本的采集 /319 四、 痰标本的采集 /321 五、 咽拭子标本的采集 /322 六、 呕吐物标本的采集 /323 第十五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 325 第一节 病情观察 /325 一、 病情观察的目的与要求 /326 二、 病情观察的方法 /326 三、 病情观察的内容 /326 四、 各类患者的观察重点及要求 /330 五、 观察后的处理 /331 第二节 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331 一、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施 /331 二、 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 /333 三、 常用抢救技术 /334 第十六章 临终护理 / 350 第一节 临终关怀概述 /350 一、 相关概念 /350 二、 临终关怀的发展历程 /351 三、 临终关怀的意义及原则 /351 四、 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 /352 第二节 濒死与死亡 /352 一、 濒死与死亡的定义 /353 二、 死亡的标准 /353 三、 死亡过程的分期 /353 第三节 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护理 /354 一、 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与护理 /355 二、 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356 三、 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357 第四节 死亡后的护理 /358 一、 尸体护理 /358 二、 丧亲者护理 /359 第十七章 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 362 第一节 概述 /362 一、 记录的意义 /362 二、 记录要求 /363 三、 管理要求 /364 四、 病历排列顺序 /364 第二节 医疗与护理文件的书写 /365 一、 体温单 /365 二、 医嘱单 /365 三、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368 四、 出入液量记录单 /368 五、 病室交班报告 /369 六、 护理病历 /370 附录 / 372 附录1 体温单 /372 附录2 长期医嘱单 /373 附录3 临时医嘱单 /374 附录4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375 附录5 出入液量记录单 /376 附录6 医院常用食物含水量 /377 附录7 各种水果含水量 /377 附录8 病室交班报告 /378 主要参考书目 / 379 |
| 內容試閱: |
|
《基础护理技术》(第3 版)自出版以来,广泛应用于各高职高专院校。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临床护理实践的不断变化,《基础护理技术》的修订势在必行。
教材内容在修订过程中遵循“五个传承与四个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既体现了上一版的优势,也突出了这一版的特点。 “五个传承”:一是教材的基本结构未变,共17 章内容,阐述了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二是在编写体例上,仍然是以护理程序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为基本框架介绍各项护理技术;三是继续以“临床情景”为引导,通过案例设疑,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四是在保留“扫一扫,测一测”“知识导览”等数字资源模块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更新,坚持纸数融合,满足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五是将护考的知识点与考点全面融入教材,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使教材贴近考试。 “四个创新”:一是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国家对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增“思政元素”模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专业精神培养;二是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步骤采用三线表的形式,编写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易于接受;三是编写团队特别邀请了临床一线护理教师加入,争取使教材内容与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紧密衔接;四是删除了一些陈旧知识,并增加了部分临床新技能、新知识,使理论与临床密切联系。 本教材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三章和第十七章第二节由徐国莲编写;第二章、第十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五节由施雪晖编写;第三章由吴橙香编写;第四章、第十二章第四节、第六节由李艳编写;第五章、第十七章第一节由许单编写;第六章由邓清红编写;第七章由卢玉珍编写;第八章由潘彦彦编写;第九章、第十四章由韩双双编写;第十章由樊子双编写;第十五章由董翠红编写;第十六章由熊琼编写。全书由徐国莲负责统稿和审稿,吴橙香、董翠红和李艳参与审稿。 主要供高职高专护理及助产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临床护理人员参考。 本教材是在上一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在此谨向张少羽教授及上一版的编者致谢!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基础护理技术》编委会 2023 年4 月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