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96.8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184.8
			 
			 
	
			  
			《 
			去看看!我们的世界自然遗产(全5册)
			》 
			 售價:HK$ 
			105.6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306.7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74.8
			 
			 
	
			  
			《 
			万有引力书系 · 崇祯七十二小时:大明王朝的最后时刻
			》 
			 售價:HK$ 
			85.8
			 
			 
	
			  
			《 
			星鱼
			》 
			 售價:HK$ 
			87.8
			 
			 
	
			  
			《 
			跟着TED学科学:物理
			》 
			 售價:HK$ 
			55.0
			 
			 
	
 
       | 
     
      
      
         
          | 編輯推薦: | 
         
         
          |  
            编辑推荐: 本书中文译本的出版有助于学术界从非洲学者的视角观察亚非文明、西方文明,进而深入思考如何超越西方话语体系,构建中非共享的知识体系,对于进一步促进亚非文明复兴具有重要价值。
           | 
         
       
      
      
      
      
         
          | 內容簡介: | 
         
         
          |  
            内容简介: 本书为 “国外人士看新时代” 系列丛书的一卷,以国外学者的视角,通过命运共同体、文明多样性、历史文化融合、西方与亚洲国家的冲突根源、历史多元性和异质性发展轨迹等方面,展现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高度赞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东西方对比、中国与美国对比,肯定了中国的发展,说明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尊重文明多样性等给非洲国家带来发展机遇,从侧面展现了中国所秉持的合作共赢等价值观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秉持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形成的鲜明对比。
           | 
         
       
      
      
      
         
          | 關於作者: | 
         
         
           
            恩科洛·福埃: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教授,曾担任非洲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理事会副会长,出版《后现代主义与资本主义新精神》《哲学手册:南南视角》等著作,为萨米尔·阿明著作撰写序言《论帝国的全球视角》。
 雷晓欢,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马凤阳,哲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社会伦理思想。
           | 
         
       
      
      
      
      
         
          | 目錄: 
           | 
         
         
           
            总序 / 001 
  
 第一章 导言:命运共同体 / 001 
 第一节 重建全球化和非洲优先事项 / 001
 第二节 振兴亚非文明之极 / 007
  
 第二章 文明多样性与发展模式可替代性:解放理性的根本要求 / 015 
 第一节 主权:事关文明的问题 / 015
 第二节 重新审视文明和文化的定义 / 020
 第三节 超越文化相对主义 / 027
 第四节 当代非洲思想中的后理性的、后民族的、后爱国主义 的思潮 / 039
  
 第三章 寻找新的历史文化交汇点:重新审视亚洲或非洲的生产方式 / 058 
 第一节 历史文化延续性的优势:中国奇迹与悠久的历史 / 058
 第二节 亚非世界与亚非生产方式 / 061
  
 第四章 “东方专制主义”:西方与亚洲类型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 / 083 
 第一节 社会模式的不相容性:重新审视 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欧洲哲学 / 083
 第二节 如何在礼制政体和贸易之间作出抉择 / 097
 第三节 贸易即自由 / 103
 第四节 全球化和新时代的亚非民族精神 / 112
  
 第五章 历史多元性和异质性发展轨迹 / 130 
 第一节 亚洲的生产方式:超越普遍历史的进化论方法 / 130
 第二节 中国的兴起 / 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