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85.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424.8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587.6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 編輯推薦: |   
          | 1.阅读《通鉴》的方便法门。编年体的《资治通鉴》记载事件过于碎片化,一件大事往往分散记载在一卷或数卷,不利于读者把握事件总体脉络,给阅读造成障碍。《通鉴纪事本末》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纷繁史迹事件化、简明化,大大强化了事件的整体性,更加注重故事性,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晰”“前后始末一览了然”,成为普通读者阅读《通鉴》的方便法门,也是了解历史的读物。 
 2.“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之作。《通鉴纪事本末》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明清两代,仿照《通鉴纪事本末》体例编撰的史书不胜枚举(《左传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三藩纪事本末》等等),足见《通鉴纪事本末》体例开创之功。
 
 3.“《通鉴》家族”的重要经典。《资治通鉴》问世以来,史家们围绕这部巨著,或仿其体例“续修《通鉴》”,或另辟蹊径创新体裁,先后编撰了如《续资治通鉴长编》《通鉴纪事本末》《资治通鉴纲目》《纲鉴易知录》《续资治通鉴》等一系列著作,共同组成“《通鉴》家族”。而《通鉴纪事本末》是其中独具特色又十分重要的一部经典,宋孝宗读罢曾嘉叹“治道尽在是矣”,
 |  
         
          | 內容簡介: |   
          |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  
         
          | 關於作者: |   
          | 【原作者】 袁枢(1131—1205),字机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南宋史学家。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中进士。初任温州判官、兴化军教授。乾道七年(1171),任礼部试官,出为严州教授。其后历任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权工部郎官兼吏部郎官、吏部员外郎、大理少卿,出知常德府、江陵府等职。袁枢喜读《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著《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其文总括为二百三十九事,独立成篇,起讫了然,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创造“纪事本末”这一新的写史体例。
 【译者】
 主编杨寄林(1950—),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师从王树民学习历史文献学,取得硕士学位。代表性论文有《文献通考·经籍志“诸评俱载”的独特方式》(《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评文献通考·经籍志辑录式的解题》(《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2期)。主要成果有《中华状元卷·大唐状元卷·大宋状元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太平经》(中华书局,2013)等。
 |  
         
          | 目錄: |   
          | 总 目 第一册 通鉴纪事本末叙 ………………………………… 2~5
 卷一~卷四 …………………………………… 6~805
 第二册 卷五~卷八 ……………………………… 808~1595
 第三册 卷九~卷十二 …………………………… 1598~2351
 第四册 卷十三~卷十六 ………………………… 2354~3107
 第五册 卷十七~卷二十 ………………………… 3110~3963
 第六册 卷二十一~卷二十四 …………………… 3966~4869
 第七册 卷二十五~卷二十八 …………………… 4872~5711
 第八册 卷二十九~卷三十一 …………………… 5714~6441
 第九册 卷三十二~卷三十五 …………………… 6444~7293
 第十册 卷三十六~卷三十九 …………………… 7296~8097
 第十一册 卷四十~卷四十二 …………………… 8110~88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