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二战图文史:战争历程完整实录 》 售價:HK$ 239.8 ![]() 《 中世纪生活图鉴(保命tips:别被蜗牛追杀,更别惹会爆炸的猫!) 》 售價:HK$ 96.8 ![]() 《 草原帝国 》 售價:HK$ 140.8 ![]() 《 战争日记 硝烟中的生命诗笺 战争亲历者以第一视角记录一战凡尔登战役 》 售價:HK$ 86.9 ![]() 《 赢家法则 : 股市交易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74.8 ![]() 《 新加坡科学之路 从1965年至今 科学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29.8 ![]() 《 1922至1923年孙中山在沪期间各地来电辑释 全3册 》 售價:HK$ 657.8 ![]() 《 站在自己这边 》 售價:HK$ 60.5 |
| 編輯推薦: |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充分了解环塔里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以及与惠民政策实施的情况下,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地惠及民众,为当地民众带来切实的利益,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
| 內容簡介: |
| 本书的研究重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惠民之间的关系,旨在开发生产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中的经济效益挖掘出来从而惠及民众。本书内容除绪论外,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环塔里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这一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作的旅游开发状况并加以分析。第三部分,论述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工作中对惠民情况的调查。第四部分主要是运用前人研究成果对当地的旅游开发与惠民政策实施之间加以理论探讨。第五部分主要针对当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惠民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保障性的策略,以为当地政府所参考。 |
| 關於作者: |
| 宋梅 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遗产、博物馆学领域教学与研究,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中国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等作,发表“新文科视角下新疆高校非遗学科建设的思考”“阿瓦提刀郎麦西来甫的传承与保护”等非遗相关学术论文多篇。 |
| 目錄: |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第二节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3 第三节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31 第二章环塔里木地区概况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33 第一节塔里木盆地概况/33 第二节环塔里木地区概况/35 第三节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45 第三章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76 第一节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分析/77 第二节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相关措施及建议/91 第四章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惠民关系研究/107 第一节环塔里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惠民之间的关系/107 第二节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惠民之间的关系/118 第五章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惠民的现状分析/127 第一节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过程中惠民的实效性研究/127 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141 第六章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惠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52 第一节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与惠民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152 第二节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惠民的对策/160 结语/170 参考文献/172 附录/185 后记/194 |
| 內容試閱: |
|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承载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对其开发及合理利用将有利于保护人类的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世界各国及学术界对非遗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如何对非遗进行开发、保护和传承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伴随着人们对文化消费多样性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化旅游在当今旅游业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旅游过程中的非遗体验更是成为一项时尚的旅游活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非遗作为一种敏感脆弱的旅游资源,如果开发利用不合理,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与做法首先是保护,而不是商业经营。有些地方申报世界遗产未能成功,或者申报成功后又被警告,*主要的原因就是商业化气息太过浓厚,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旅游业是朝阳产业,非遗作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使得非遗旅游成为全社会的事业。但这不代表非遗旅游要由旅游部门或是旅游企业来统管一切,也不意味着市场运作的模式就适用于保护和管理每一个遗产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诸多难题。对于宝贵的非遗资源,其开发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资源,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协调和平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共赢,以及如何将非遗在旅游开发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切实地惠及当地人民,成为当今学界非常关心的议题。笔者正是基于上述认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撰写本书。本书认为,随着大批游客来到新疆观光、体验非遗的魅力,非遗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何切实惠及当地人民,特别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是保护当地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书以环塔里木地区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以及和田地区作为研究范围,主要是对这五个地区非遗项目的旅游开发现状、保护与开发的成功经验以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同时也结合国家和地方政策,将经济成果惠及这一地区的人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承载着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记忆,对其开发及合理利用将有利于保护人类的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世界各国及学术界对非遗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如何对非遗进行开发、保护和传承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伴随着人们对文化消费多样性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化旅游在当今旅游业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旅游过程中的非遗体验更是成为一项时尚的旅游活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非遗作为一种敏感脆弱的旅游资源,如果开发利用不合理,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