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余生:清代宦官社会史 》 售價:HK$ 74.8 ![]() 《 诡舍4 隐秘之地 》 售價:HK$ 54.8 ![]() 《 “十五五”与2035中国 》 售價:HK$ 74.8 ![]() 《 被杀死的真理子 尸人庄谜案 作者今村昌弘全新青春冒险小说 》 售價:HK$ 61.6 ![]() 《 智能超越 AI浪潮下的全球涌动与中国破局 》 售價:HK$ 75.9 ![]() 《 忌物堂诡谈 》 售價:HK$ 49.5 ![]() 《 大学问·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海外新文献刊布和文献史事研究 》 售價:HK$ 118.8 ![]() 《 汗青堂丛书158:唐朝的灭亡与欧亚东部 藩镇体制的通史性研究 》 售價:HK$ 77.0 |
| 編輯推薦: |
|
1.一本书读透汪曾祺小说精髓。汪曾祺家人授权。
2.收录汪曾祺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等40 篇。 3.“市井小民”,都是“芸芸众生”。本书收入了汪曾祺不同时期的经典小说,见证中国社会精神的变迁。 4.裸书脊锁线装帧,翻阅展合自如,让阅读更自在!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集。这些短篇小说大多以汪曾祺的家乡高邮以及市镇的旧生活为主,也有曾居住过的昆明、张家口、北京等的各色人物和生活,人物刻画传神,又不刻意雕琢。汪曾祺的作品没有苦心经营的玄奥题旨,他的文字看似平淡,读来却有一种幽远意境,随处透露着一种传统和谐的“文人”情调。 |
| 關於作者: |
|
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
| 目錄: |
|
受戒 / 001
大淖记事 / 023 寂寞和温暖 / 045 七里茶坊 / 068 晚饭花 / 085 异秉 / 099 云致秋行状 / 112 故里三陈 / 140 昙花、鹤和鬼火 / 153 鉴赏家 / 163 天鹅之死 / 172 迟开的玫瑰或胡闹 / 179 小芳 / 190 捡烂纸的老头 / 201 护秋 / 204 生前友好 / 208 可有可无的人 / 210 鲍团长 / 215 黄开榜的一家 / 223 小姨娘 / 229 忧郁症 / 236 仁慧 / 243 露水 / 248 卖眼镜的宝应人 / 256 辜家豆腐店的女儿 / 262 喜神 / 268 丑脸 / 271 兽医 / 273 水蛇腰 / 278 熟藕 / 281 莱生小爷 / 286 钓鱼巷 / 292 关老爷 / 298 小孃孃 / 304 合锦 / 310 百蝶图 / 315 礼俗大全 / 321 金冬心 / 329 捕快张三 / 337 鹿井丹泉 / 341 |
| 內容試閱: |
|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这里两三家,那里两三家。一 出门,远远可以看到,走起来得走一会,因为没有大路,都是弯弯 曲曲的田埂。庵,是因为有一个庵。庵叫菩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连庵里的和尚也这样叫。“宝刹何处?”— “荸荠庵。”庵本来是住尼姑的。“和尚庙”“尼姑庵”嘛。可是荸荠庵住的是和尚。也许因为荸荠庵不大,大者为庙,小者为庵。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人家弟兄多,就派一个出去当和尚。当和尚也要通过关系,也有帮。这地 方的和尚有的走得很远。有到杭州灵隐寺的、上海静安寺的、镇江金山寺的、扬州天宁寺的。一般的就在本县的寺庙。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够种的了。他是老四。他七岁那年,他当和尚的舅舅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理由反对。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当和 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声如钟磬,三要聪明记性好。他舅舅给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几步,后走几步,又叫他喊了一声赶牛打场的号子:“格当嘚—”说是:“明子准能当个好和尚,我包了!”要当和尚,得下点本—念几年书。哪有不认字的和尚呢!于是明子就开蒙入学,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 字》《幼学琼林》“上论下论”“上孟下孟”,每天还写一张仿。村里都夸他字写得好,很黑。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