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经营:稻盛和夫谈原点 》 售價:HK$ 86.9 ![]() 《 魑魅魍魉:我们的心魔和怪物的意义 》 售價:HK$ 97.9 ![]() 《 湘江商潮起:东汉长沙郡商业研究 》 售價:HK$ 74.8 ![]() 《 舰船耐火材料 》 售價:HK$ 283.8 ![]() 《 东亚学(第六辑) 》 售價:HK$ 107.8 ![]() 《 查理的一生 写给焦虑世代的普通人 百岁老人真实人生故事 现实版《阿甘正传》充满历史洞见、人生智慧、生 》 售價:HK$ 63.8 ![]() 《 超级工程排行榜名录 》 售價:HK$ 220.0 ![]() 《 从诗词到名著——翻翻祖先的书架 》 售價:HK$ 65.8 |
| 編輯推薦: |
|
1.收录泰戈尔标志性作品《献歌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游思集》、《采果集》。
2.“文学馆”丛书之一,著名学者林贤治主编。 3.资深翻译家汤永宽译作,优美典雅,契合原作风格。 4.收录泰戈尔手迹照片,以及泰戈尔各时期的珍贵照片资料。 5.重彰《吉檀迦利》诗文题旨,嘈杂中品读伟大诗人的安谧灵魂。 6.世界文学经典中的经典,“东方诗哲”泰戈尔的生命之歌。 7.装帧风格典雅沉静,封面烫银工艺,低调大气! |
| 內容簡介: |
|
泰戈尔是印度史上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诗歌、戏剧、小说、哲学、政治和音乐绘画方面均有高度成就。1913年以《献歌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收录泰戈尔标志性作品《献歌集》(《吉檀迦利》)以及《游思集》和《采果集》,是一个富于东方哲思而又不乏西方情调的自由而静谧的诗歌世界。汤永宽的译笔优美典雅,契合原作风格,堪称诗苑中的佳品。 |
| 關於作者: |
|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出身于加尔各答的一个地主家庭。1878年到英国攻读法律,却钟情于英国文学。1890年接管家族产业,在船上定居,广泛接触乡村社会。1901年离开家园,投身教育改革。1905年参加民族独立运动,并创作了大量反映这一运动的文学作品。1913年以《献歌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组织反战和平团体,去世前发表著名论文《文明的危机》,表达了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念。 代表作有《献歌集》(《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 《新月集》、《游思集》、《采果集》、《文明的危机》 等。 译者简介: 汤永宽,江苏常州人。生于1925年8月,194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外国文艺》主编,上海市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秘书长、副会长。译著有诗剧《钦契》(雪莱);散文诗《游思集》《采果集》(泰戈尔);长诗集《情歌 ·荒原·四重奏》(T. S. 艾略特);长篇小说《城堡》(卡夫卡), 《永别了,武器》(海明威);中篇小说《在蒂法尼进早餐》(卡波蒂);哲学著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合译);传记《卡夫卡传》 (布罗德);回忆录《不固定的圣节》(海明威);等等。 |
| 目錄: |
|
献歌集 . . . . . . . . . . 1
游思集 . . . . . . . . . . 123 采果集 . . . . . . . . . . 215 编者后记 . . . . . . . . . . 315 |
| 內容試閱: |
|
译者前记
汤永宽 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是印度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也是一位世界闻名的文学家。他出身于加尔各答的一个地主家庭,十五岁就开始写作。在六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写了几十个诗集、十几部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以及不少戏剧、散文、政论等。他同时又是作曲家、画家和教育家,写过不少爱国歌曲,在印度广泛流传。但泰戈尔主要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集如《新月集》《飞鸟集》《吉檀迦利》《园丁集》《游思集》等已先后在我国翻译出版。 《献歌集》即《吉檀迦利》,是泰戈尔首先由孟加拉语写成,1912年又由诗人自己将此诗译为英语,在加尔各答印度学会集Gitanjali,Naivédya和Kheyá三书以上及少数发表于刊物的诗作以有限的印数出版单行本。1913年3月由英国麦克米伦印刷公司出版英语版《吉檀迦利》。 译者此次据麦克米伦1953年第三版译出,英译本在书名《吉檀迦利》之下有小标题——Song Offerings,表明此诗系“奉献之歌”。前人在翻译此诗时从孟加拉语的音读译为《吉檀迦利》,而未据孟文意译,致使数十年来一般中国读者只知此诗为泰翁所作,而不知此诗之题旨何在。 译者以为此诗宜据原文意译,使读者顾名思义,故现特名之为《献歌集》,读者将从中感受到诗中洋溢着诗人对神,对大自然,对所眷爱的人呈献的赞颂;对生与死,欢乐与悲痛以及世事沧桑等的咏叹和深思,具有宗教的纯真与虔诚和哲学的深湛的思辨,《献歌集》受到广大读者的推崇和喜爱,在英语本出版的翌年即1913年诗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译者于20世纪50年代始译泰氏散文诗,1957年出版《游思集》。此后因风云变幻,介绍外国文学成为禁区,翻译不得不中止。及至改革开放,于80年代续译并出版了《采果集》。此时国内百废俱兴,因职务所需,精力转向创办并主编刊物(《外国文艺》双月刊),翻译介绍工作亦侧重于欧美现当代文学,特别是现代派文学作品。 这次应花城出版社林贤治先生之约又新译泰戈尔散文诗一种,不胜欢快。我与泰翁神交五十年矣,现忽忽已八十有余,两鬓如雪,耳不聪目不明,已不堪译事之劳作,此次欣然应命,殆为我最后之译作矣。回忆五十年来从事译述,自泰翁的散文诗集始,复以泰翁的《献歌集》终,实为巧合。而从事译作达五十年,多承读者支持和关爱,在此更表示深深的感谢!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于上海闵行颛桥敬老院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