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96.8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50.6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79.2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118.8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184.8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140.8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90.2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327.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是了解自杀心理发生原因、制定自杀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对于增进大众对自杀的认识以及预防自杀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主编周小东、苏朝霞医生凭借其30年从事临床精神科、临床心理科和神经科诊疗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维护的深入研究,从自杀的历史演变、原因及分类,自杀的识别、风险及评估,自杀的干预和救助、自杀的预防,自杀性暴力犯罪,以及自杀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和系统的总结,是了解自杀心理发生原因、制定自杀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对于增进大众对自杀的认识以及预防自杀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本书由陆林院士作序推荐。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当前我国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正在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迁,大大加速了社会流动性,因而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面临着角色变化,各种威胁心理健康的内外因素时刻在影响着我们,自杀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引起了社会与学界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的自杀防御工作尚缺乏一个全国性应对计划,政府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同时也缺乏有效的评估和预测自杀行为及意图的工具。我们要明白,想要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个体,首先要正视自杀,消除歧视。另一方面,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说,自杀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是可以预防的。消除人们自杀的动机,并为自杀行为设置障碍,则可以有效降低自杀事件的发生率。
 本书的诞生正是基于此背景,目的是为了增进大众对自杀的认知,使大众正视自杀事件,并有效地预测自杀行为、预防自杀,进而减少因自杀带来的公共卫生负担,促进我国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不仅适合大众科普自杀相关知识,同样适用于专业人员特别是精神科医护人员及心理咨询师等系统了解自杀原因、自杀预防及干预等的专业知识,以期有效地预测、识别存在自杀意图的个体,同时进行有效地干预,切实减少自杀的发生,促进国民心理健康。
 |  
         
          | 關於作者: |   
          | 周小东,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精神病学专委会常委、河北省心理卫生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心身医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精神病学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刺激与调控专委会电休克学组副主委;目前任解放军第980医院正定医疗区副院长,兼精神心理科主任。从事精神科常见病的临、教、研、防和为部队心理卫生服务30余年,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新疆和田县医院技术帮扶和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抗疫任务。 |  
         
          | 目錄: |   
          | 章概要 001 节 介绍“世界预防自杀日” 003
 第二节 预防自杀的组织机构005
 第三节 自杀现象及分类 006
 第四节 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008
 第二章自杀现象及相关概念 009
 节 相关概念009
 第二节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有关自杀行为
 障碍的描述 010
 第三节 美国精神病学会有关自杀及相关概念的标准 011
 第四节 自杀案件的法律要素012
 第三章自杀的原因及分类 014
 节 自杀的原因 014
 第二节 自杀预防研究的分类049
 第四章自杀的识别 052
 节 自杀的错误观点、预警信号及特殊群体自杀现象的原因 052
 第二节 自杀的早期识别 059
 第五章自杀的风险及评估 062
 节 自杀风险评估概要 062
 第二节 自杀风险评估量表介绍 063
 第三节 自杀风险及相关状况的评估 085
 第四节 自杀预测093
 第五节 《自杀风险评估和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093
 
 
 第六章自杀的干预和救助 119
 节 自杀干预概要 119
 第二节 自杀危机干预方案制定的原则 124
 第三节 精神专科处理 133
 第四节 影响救助人员救助技能的因素及对策 142
 第五节 应急预案与突发处置的参考 146
 第七章自杀的预防 149
 节 自杀风险管理中常见的错误观点152
 第二节 自杀的三级预防知识介绍 155
 第三节 要注意自杀预防中的六个重要关键时刻 161
 第四节 针对自杀高危人群干预的环节措施设计 162
 第五节 自杀预防的保护性因素 196
 第六节 自杀预防的注意事项及主要措施201
 第七节 自杀预防的护理预案202
 第八章自杀性暴力犯罪预防 205
 节 自杀性暴力犯罪的心理分析及其形成的原因 205
 第二节 自杀性暴力犯罪的预防 206
 第九章与自杀预防相关的研究 208
 节 自杀预防的相关研究208
 第二节 自杀预防学、自杀预防心理学概述 216
 第三节 自杀预防相关研究的综合性探讨221
 第十章自杀对他人的影响及相关危机干预 222
 节 深深的内疚感 224
 第二节 如何看待患有抑郁症的亲人自杀身亡 225
 第三节 如何安慰自杀者的亲属 226
 第四节 关于对死亡的认知 229
 参考文献 232
 |  
         
          | 內容試閱: |   
          | 大众往往对自杀问题讳莫如深,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又时而发生类似事件,在群体中或 多或少存在类似意图的个人。我们应该意识到,其实自杀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世界卫
 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首份全球预防自杀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80多万人死于自杀。值得
 注意的是,自杀是15~29岁群体的第二大主要死因。就我国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
 国的整体自杀率有所下降。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
 2002至2011年间,中国的年均自杀率降幅达到58%。然而,自杀仍是我国15~34岁青壮
 年和70岁以上老年人排名较高的致死原因。此外,我国93%存在自杀行为的人没有接触
 过心理医生或者接受精神科医疗服务。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社会变迁,社会流动性加快,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可能面临着角
 色变化,各种威胁心理健康的内外因素时刻在影响着我们,因而自杀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公
 共卫生的重要问题之一,引起了社会与学界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的自杀防御工作尚缺
 乏全国性应对计划,要系统性解决这一问题,尚需有效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同时也
 需要有效地评估和预测自杀行为及意图的工具。我们要明白,想要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个体,
 首先要正视自杀,消除歧视。另外,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说,自杀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
 围内是可以预防的。消除人们自杀的动机,并为自杀行为设置障碍,则可以有效降低自杀
 事件的发生率。
 本书的诞生正是基于此背景,目的是提高大众对自杀的认知,使大众正视自杀事件,
 并有效地预测自杀行为、预防自杀,进而减少因自杀带来的公共卫生负担,促进我国社会
 健康有序发展。
 本书主编周小东、苏朝霞医生凭借其30年从事临床精神科、临床心理科和神经科诊
 疗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维护的深入研究,
 从原因、分类,自杀的识别、风险及评估,自杀的干预和救助、自杀的预防,自杀性暴力
 犯罪,以及自杀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翔实的阐述和系统的总结,是了解自杀的发生原因、
 制订自杀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对于增进大众对自杀的认识以及预防自杀有着非常深远的
 意义。同时,需强调一点,本书中所有涉及的施治用药,均需在专科医师做出专业评估后,
 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开具与服用,遵守医嘱。
 本书适用于专业人员特别是精神科医护人员及心理咨询师等阅读,期望通过系统地了
 解,读者可以有效地预测、识别存在自杀意图的个体,同时进行有效地干预,切实减少自
 杀的发生,促进国民心理健康。
 
 
 心理危机干预实操
 ——自杀心理及其预防
 IV
 我们期待未来存在自杀意念的个体可以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期待有朝一
 日可以将个体的自杀念头完全扼杀于萌芽之中,让人类摆脱自杀的阴霾。
 是为序。
 陆 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2023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