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98.8
 
  《 
			救命有术
			》
 售價:HK$ 
			74.8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2200.0
 
  《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售價:HK$ 
			86.9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52.8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63.8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118.8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86.9
 
 
 | 
         
          | 編輯推薦: |   
          | 精选梁启超百余封家书,展现传统家风与现代家教结合的育人智慧 国学大师梁启超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教传奇,这其中的功劳既有传统家风营造的良好氛围,也有现代家教中让孩子追求更好自我的教育理念。每一封书信中都包含着一条关于修身、处世、齐家等诸多方向的箴言,将道理的传授与人格的养成完美融合。
 
 走近梁启超的家庭生活,感受他与子女和谐相处的温暖亲情
 梁启超在与子女的交流中,没有高高在上的威严,或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彼此间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将慈父之爱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表达在百余封的家书中,这种浓浓的亲情构筑了传统家庭温暖的港湾。
 
 梁启超家书中蕴含的家庭教育理念,值得当下父母借鉴学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的学校。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非常注重言传身教。通过阅读梁启超家书,家长将学会如何与孩子平等相处?如何为孩子树立目标?如何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让父母对家庭教育更有信心,让自己的孩子受益终身。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主要收录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夫人和孩子们的一百多封书信,每一封信都饱含着对妻儿的真切关怀。梁启超在写给子女的信中,没有居高临下的威严、不苟言笑的古板,或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以平和的笔调、开明的思想、像朋友一样的方式,将毫不掩饰的慈父之爱表达出来,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在不经意之间表露出立身处世的原则和淳朴清正的家风。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读者通过本书将全面了解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从中借鉴大师的育人智慧,汲取优秀的教育理念,让子女受益终身、成人成材。
 |  
         
          | 關於作者: |   
          |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自由斋主人等,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学术大师之一。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诸多学术领域均有开创之功,被公认为近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  
         
          | 目錄: |   
          | 第 yi 篇(1898) 致李蕙仙书(1898 年 9 月 15 日)/ 002
 致李蕙仙书(1898 年 9 月 23 日)/ 003
 
 第二篇(1912—1919)
 致思顺书(1912 年 12 月 5 日)/ 006
 致梁思顺书(1912 年 12 月)/ 008
 致思顺书(1912 年 12 月 16 日)/ 010
 致梁思顺书(1912 年 12 月 18 日)/ 011
 致思顺书(1912 年 12 月 20 日)/ 013
 致梁思顺书(1913 年 4 月 18 日)/ 014
 致梁思顺书(1913 年 4 月 29 日)/ 015
 致梁思顺书(1915 年 4 月 15 日)/ 016
 致梁思顺书(1915 年 8 月 23 日)/ 017
 致思顺书(1916 年 1 月 2 日)/ 018
 致思顺书(1916 年 1 月 7 日)/ 019
 致思顺书(1916 年 2 月 8 日)/ 020
 致梁思顺书(1916 年 2 月 28 日)/ 021
 致思顺书(1916 年 3 月 18 日)/ 023
 致梁思顺书(1916 年 3 月 20 日—21 日)/ 024
 致思顺书(1916 年 3 月 26 日)/ 026
 致梁思顺书(1916 年 4 月 3 日)/ 027
 致思顺书(1916 年 5 月 3 日)/ 029
 致思成思永书(1916 年 6 月 22 日)/ 030
 致思顺书(1916 年 10 月 11 日)/ 031
 致思顺书(1919 年 12 月 2 日)/ 032
 
 第三篇(1920—1928)
 致思顺书(1920 年 4 月 20 日)/ 034
 致梁思顺书(1920 年 7 月 20 日)/ 035
 致思顺书(1921 年 5 月 16 日)/ 036
 致思顺书(1921 年 5 月 30 日)/ 037
 致思顺书(1921 年 7 月 22 日)/ 038
 致成、永、忠书(1922 年 11 月 23 日)/ 039
 致思顺书(1922 年 11 月 26 日—29 日)/ 040
 致思顺书(1922 年 12 月 25 日)/ 043
 致思顺书(1923 年 1 月 7 日)/ 044
 致思顺书(1923 年 1 月 15 日)/ 045
 致思顺书(1923 年 1 月 21 日)/ 046
 致梁思顺书(1923 年 1 月 24 日)/ 047
 致思顺书(1923 年 5 月 8 日)/ 048
 致思顺书(1923 年 5 月 11 日)/ 050
 致思成书(1923 年 5 月)/ 051
 致思成书(1923 年 7 月 26 日)/ 052
 致思顺书(1923 年 7 月 26 日)/ 053
 致思顺书(1923 年 8 月 1 日)/ 054
 致思顺书(1923 年 11 月 5 日)/ 055
 致梁思顺书(1924 年 4 月 2 日)/ 057
 致思顺、思庄书(1925 年 4 月 17 日)/ 058
 致思顺书(1925 年 5 月 1 日)/ 059
 致顺、成、永、庄书(1925 年 5 月 9 日)/ 060
 致思顺书(1925 年 5 月 11 日)/ 062
 致梁思顺等书(1925 年约 5 月)/ 064
 给孩子们书(1925 年 7 月 10 日)/ 065
 给孩子们书(1925 年 8 月 3 日)/ 069
 致思顺书(1925 年 8 月 12 日)/ 072
 致思顺书(1925 年 8 月 16 日)/ 073
 致思顺书(1925 年 9 月 3 日)/ 075
 给孩子们书(1925 年 9 月 13 日)/ 077
 给孩子们书(1925 年 9 月 14 日)/ 079
 致顺、成、永、庄书(1925 年 9 月 20 日)/ 080
 致思顺思成书(1925 年)/ 082
 致梁思顺书(1925 年 9 月 24 日)/ 083
 致顺、成、永、庄书(1925 年 9 月 29 日)/ 084
 致顺、成、永、庄书(1925 年 10 月 3 日)/ 085
 致孩子们书(1925 年 11 月 9 日)/ 088
 致思成书(1925 年 12 月 27 日)/ 091
 致思成书(1926 年 1 月 5 日)/ 093
 给孩子们书(1926 年 2 月 9 日)/ 095
 给孩子们书(1926 年 2 月 18 日)/ 096
 给孩子们书(1926 年 2 月 27 日)/ 098
 给大小孩子们书(1926 年 3 月 10 日)/ 100
 给孩子们书(1926 年 4 月 19 日)/ 101
 致思顺书(1926 年 6 月 5 日)/ 102
 致梁思顺书(1926 年 6 月 11 日)/ 104
 致思忠书(1926 年 8 月 16 日)/ 105
 给大小孩子们书(1926 年 8 月 22 日)/ 106
 给孩子们书(1926 年 9 月 4 日)/ 107
 给孩子们书(1926 年 9 月 14 日)/ 109
 致思顺书(1926 年 9 月 17 日)/ 114
 给孩子们书(1926 年 9 月 27 日)/ 116
 给孩子们书(1926 年 9 月 29 日)/ 117
 给孩子们书(1926 年 10 月 4 日)/ 119
 致孩子们书(1926 年 10 月 14 日)/ 121
 给孩子们书(1926 年 10 月 19 日)/ 122
 给孩子们书(1926 年 10 月 22 日)/ 123
 致思永书(1926 年 12 月 10 日)/ 124
 给孩子们书(1926 年 12 月 20 日)/ 125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1 月 2 日)/ 126
 致思永书(1927 年 1 月 10 日)/ 129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1 月 18 日—26 日)/ 131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1 月 27 日)/ 135
 致思顺书(1927 年 1 月 30 日)/ 137
 致孩子们书(1927 年 2 月 6 日—16 日)/ 139
 致孩子们书(1927 年 2 月 23 日)/ 144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2 月 28 日)/ 145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3 月 9 日)/ 147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3 月 10 日)/ 149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3 月 21 日)/ 151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3 月 29 日)/ 153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3 月 30 日)/ 154
 致思顺书(1927 年 4 月 2 日)/ 155
 致孩子们书(1927 年 4 月 19 日—20 日)/ 156
 致梁思永书(1927 年 4 月 21 日)/ 158
 致梁思永书(1927 年 4 月 25 日)/ 160
 致梁思永书(1927 年 4 月 27 日)/ 162
 致思顺书(1927 年 5 月 4 日)/ 164
 致孩子们书(1927 年 5 月 5 日)/ 165
 致思顺书(1927 年 5 月 11 日)/ 169
 致思顺书(1927 年 5 月 13 日)/ 170
 致孩子们书(1927 年 5 月 26 日)/ 172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5 月 31 日)/ 174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6 月 15 日)/ 175
 致思顺书(1927 年 6 月 23 日)/ 178
 致思顺书(1927 年 7 月 3 日)/ 179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8 月 29 日)/ 181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10 月 11 日)/ 186
 致孩子们书(1927 年 10 月 29 日—11 月 15 日)/ 188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11 月 23 日)/ 192
 给孩子们书(1927 年 12 月 12 日)/ 194
 致思成书(1927 年 12 月 18 日)/ 196
 致思顺书(1927 年 12 月 21 日)/ 198
 致思顺书(1927 年 12 月 24 日)/ 200
 致思达书(1928 年 1 月 12 日)/ 202
 致思成书(1928 年 2 月 12 日)/ 203
 致孩子们书(1928 年 2 月 13 日)/ 204
 致思成夫妇书(1928 年 4 月 26 日)/ 208
 致思顺书(1928 年 4 月 28 日)/ 211
 致思顺书(1928 年 5 月 4 日)/ 213
 致梁思成书(1928 年 5 月 4 日)/ 214
 致思顺书(1928 年 5 月 8 日)/ 216
 致梁思成书(1928 年 5 月 8 日)/ 217
 致思顺书(1928 年 5 月 13 日)/ 218
 致梁思成、林徽音书(1928 年 5 月 14 日)/ 220
 致思成书(1928 年 6 月 10 日)/ 222
 致思顺书(1928 年 6 月 19 日)/ 224
 致梁思顺书(1928 年 6 月 23 日)/ 226
 给孩子们书(1928 年 8 月 22 日)/ 228
 致梁思顺书(1928 年 9 月 2 日)/ 229
 致思顺书(1928 年 10 月 12 日)/ 231
 致思成书(1928 年 10 月 17 日)/ 233
 
 附录? 梁启超子女简介 / 2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