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75.9 ![]()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74.8 ![]() 《 植物圣经(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典藏全彩复刻,跨越400年的科学与艺术瑰宝,一部改写人类植物认知的里 》 售價:HK$ 294.8 ![]()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75.9 ![]() 《 红帆船 》 售價:HK$ 62.5 ![]()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86.9 ![]()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96.8 |
| 內容簡介: |
| 本辑专题一“视觉媒介考古”关注了显微镜和X光在近代中国大众娱乐与政治思想领域发挥的作用,“美颜”对图像的操作和对人的控制;专题二“科幻文艺研究”关注了记忆上载问题、刘宇昆的“未来三部曲”中的身体想象,以及早期科幻作家赫伯特·威尔斯在《时间机器》中对人类身体退化的忧思;专题三“跨文化形象学”关注了1966年《人民日报》对美国摇滚歌手鲍勃·迪伦的评介、汤婷婷作品中的生命书写;专题四“通俗文艺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通俗文艺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专题五“生命政治研究”,以福柯为中心,探讨了与之相关的安全配置、惩罚等话题。 |
| 關於作者: |
| 陶东风,1959年生于浙江。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
| 目錄: |
|
专题一视觉媒介考古
透视的目光:近代中国医疗视觉媒介考古 唐宏峰 李辉 画框考古:从视觉媒介到微观艺术体制 朱也 社交媒体时代的技术影像特性——以美颜影像的旅行为例 李晶 专题二科幻文艺研究 科幻文学与影视中的“记忆上载”及其主体性辨析 张霁 刘宇昆科幻小说“未来三部曲”中的身体想象 彭超 赫伯特·威尔斯《时间机器》中的身体退化危机书写 廖望 专题三跨文化形象学 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域外港口体验 高强 1966年《人民日报》对鲍勃·迪伦的引介 韩帮文 论汤亭亭的生命书写 张欣 专题四通俗文艺研究 曲艺:一个概念的溯源与省思 祝鹏程 “十七年”群众合唱活动中的共同体召唤与想象性建构 张岩 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 梁珊珊 专题五生命政治研究 作为生命政治话语的政治经济学:福柯对政治经济学话语的阐释 姚云帆 19世纪惩罚机制改革中的精神病人——福柯论“危险的个体” 张凯 罗伯特·埃斯波西托:免疫范式与生命政治 战宇婷 暴力批判或论正义:从本雅明到阿甘本 万明科 其他论文 威尔士情结与雷蒙·威廉斯的小说创作 周铭英 袁氏复辟与黑幕奇观:民国初年黑幕小说的兴衰 蒋成浩 黄继刚 中国神兽艺术形象的美学特征与发展现状 李洁琼 《文化研究》稿约 |
| 內容試閱: |
|
编者的话
本辑刊物编辑完成的时候,正值2021年岁末的隆冬时节。一方面,2022年冬奥会筹备工作接近尾声,从新闻里可以感知到冬奥会的气氛渐浓;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持续两年,许多人疲惫感渐增。 本辑包含五个专题。 专题一“视觉媒介考古”是由唐宏峰研究员代为组织的。她介绍说,媒介考古学通常关注那些被遗忘的、怪异的、边缘的技术、仪器和实践,在这种叙事中,旧事物不是作为历史而存在,而是作为曾经的当下,生机盎然,错综复杂。媒介考古学在历史长河中打捞那些过时的老媒介,目的并非补足正统,而是相反,通过并置新与旧、边缘与中心、往昔与未来、死的与活的,将深层时间中的异质性带入现在,对日益僵化的媒介现实产生偏离,进而开启可能的未来。在媒介考古学的诸多领域之中,视觉媒介考古占据重要位置。本专题的三篇文章都是视觉媒介考古领域的一些尝试。唐宏峰和李辉的《透视的目光:近代中国医疗视觉媒介考古》集中于显微镜和X光这两种近代中国医疗视觉媒介,揭示出这两种媒介的区隔在其诞生之初并不存在,固化的使用价值使人们忘记了它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曾经作为流行的视觉技术媒介在大众娱乐和政治思想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朱也的《画框考古:从视觉媒介到微观艺术体制》则对“画框”这一西方艺术史中极易被忽略而又非常重要的视觉媒介进行了一种宏阔的梳理。文章将画框分为接触画框和体制画框两种,指出其历史经历了前画框、画框、去画框到后画框的变迁。李晶的《社交媒体时代的技术影像特性——以美颜影像的旅行为例》讨论社交媒体时代的美颜影像,侧重于揭示技术程序对图像的操作和对人的控制,凭借脱域、再域和再媒介的特性,美颜影像的生产、增殖和流通鲜明地表现出影像的旅行化和旅行的影像化,影像成为人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决定性因素。 专题二为“科幻文艺研究”,这是近年来非常热的一个话题,《文化研究》也常常刊发相关论文。本专题收录的三篇论文......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