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经营:稻盛和夫谈原点 》 售價:HK$ 86.9 ![]() 《 魑魅魍魉:我们的心魔和怪物的意义 》 售價:HK$ 97.9 ![]() 《 湘江商潮起:东汉长沙郡商业研究 》 售價:HK$ 74.8 ![]() 《 舰船耐火材料 》 售價:HK$ 283.8 ![]() 《 东亚学(第六辑) 》 售價:HK$ 107.8 ![]() 《 查理的一生 写给焦虑世代的普通人 百岁老人真实人生故事 现实版《阿甘正传》充满历史洞见、人生智慧、生 》 售價:HK$ 63.8 ![]() 《 超级工程排行榜名录 》 售價:HK$ 220.0 ![]() 《 从诗词到名著——翻翻祖先的书架 》 售價:HK$ 65.8 |
| 編輯推薦: |
|
以《红楼》人物为对象,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人物设定及书面文字描述背后所隐含的深刻内涵,解读不同红楼人物命运走向的同时与大到现代社会、小到职场之间对应的关系,让我们在品味作者美妙、犀利、隽永的文字的同时,更新以往对《红楼》人物既定的认知,并从中获得大量的百科式《红楼》知识。
文字秉承细腻、体贴、接地气的风格,发挥作者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特色,对人物性格、内心世界及关系作深度剖析,映照现实,关注当下。例如《贾母:女人该怎样老去》《王熙凤:无信仰者无知无畏》《我永远知道我是谁》《宝玉:那一句温柔的“你放心”》《贾雨村:“装”是人生的必修课》《宝钗:被命运亏待的“白富美”》等文章,在公众号刊发后影响广泛,点击量达到几十万 。 对《红楼》中所涉及的冷门知识点也做出了深度探讨与普及补充,例如关于音乐素养、对中医中药等知识的普及性解读等等。对一些没有出场但对读者来说非常重要的人物也做出了合情合理的人格分析,例如《贾兰:风一样的逐鹿少年》《邢岫烟:好姑娘不愁没人爱》,等等。 近期十点读书邀请作者开了《名家专栏》,基于其巨大的粉丝基数,会对作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此时重新推出百看红楼系列一,是一个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个性解读红楼梦的评论集。作者为心理咨询师,她以心理咨询师特有的缜密敏锐,打破思维定式,从曹雪芹原著残本中为人忽视的蛛丝马迹中查找证据,缜密推理,大胆提出许多新观点新发现:北静王是红楼梦第二男主角;黛玉是出嫁之后才郁郁而终;宝钗落选的准确时间;药方透露出的秦可卿性格特质……为红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同时,作者以细致入微的人性解读方式,通过分析《红楼梦》中形形色色人们的喜怒哀乐映照现实促人深思,激发正能量。 |
| 關於作者: |
|
百合,文史类专栏作家,编剧。杂志《百家讲坛》专栏作家,四千万粉丝国民大号“十点读书”签约作家,为其“名家专栏”供稿。文章多次被“洞见”“有书””樊登读书会”“鲁豫有约”“看理想”(梁文道创办)、“麦家陪你读书”(麦家创办)等大号转载。
代表作“百看红楼”系列,红学大家梁归智先生封底倾情推荐,曾专门撰文写书评《从骛远云端到体贴红尘》。其中《百看(一)》被网络评为2015年度“不可错过的十大红学书”之一,荣登2017年5月全国文艺联合榜单。目前二版已售罄。 《百看(二)》被评为北岳文艺出版社“2019年十本好书”之一。散文集《爱自己是众生浪漫的开始》,2021年被山西新闻出版局进入“书香漫晋巾帼季”。 |
| 目錄: |
|
命运篇 就把人生当作一场修行
宝钗:就把人生当作一场修行 / 003 黛玉:因为不懂,所以刻薄 / 019 元春:把悲伤留给自己 / 027 探春:玫瑰女生利刺下的柔情 / 044 惜春:请许我寂寞沙洲冷 / 056 王熙凤:无信仰者无知无畏 / 064 湘云:向日葵从不自苦 / 074 贾母:女人该怎样老去 / 084 贾兰:风一样的逐鹿少年 / 094 李纨:我有我的姿态 / 102 成长篇 好姑娘不愁没人爱 邢岫烟:好姑娘不愁没人爱 / 113 紫鹃:好闺蜜可遇而不可求 / 124 鸳鸯:当我说“不”时我在想什么 / 134 平儿:我永远知道我是谁 / 144 晴雯:躺着也中枪 / 161 袭人:暗香浮动的占有者 / 172 小红:山不过来我过去 / 188 香菱:林黛玉是个好老师 / 197 秋纹:庸人靠什么升迁 / 203 爱情篇 偏偏只爱你 宝玉:可我偏偏只爱你 / 209 妙玉:寂寞的爱情偷窥者 / 221 尤三姐:他们何曾倾心过 / 233 薛蟠:假如我娶了林黛玉 / 245 北静王:我才是黛玉的真命天子 / 251 秦可卿:给世界一个旖旎的背影 / 262 黛玉:我其实不好妒 / 269 宝玉:那一句温柔的“你放心” / 272 龄官:拧巴的姑娘到底要什么 / 278 处事篇 我想知道我是谁 贾政:一个父亲无处安放的焦虑 / 289 贾琏:不是完人是好人 / 298 贾环:世界,你欠我一个拥抱 / 309 贾雨村:“装”是人生的必修课 / 317 秦可卿:你的药方儿在说话 / 325 宝钗:被命运亏待的“白富美” / 332 赵姨娘:我想知道我是谁 / 340 王善保家的:小人更要懂分寸 / 355 不要和大观园里的婆子们说话 / 362 大观园里没公厕? / 370 跋:落笔不言,风华自现 / 373 |
| 內容試閱: |
|
自序 /
那许多个曾经的我 《红楼梦》是一部陪我长大的书,可以肯定地说,它还将陪我到老,它包含了人生的一切况味,每个阶段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次“触红”的准确时间已经记不清了,不会超过八岁。当时认字数量有限,“宝钗”一律叫“宝叉”,叫了好一段时间,被我妈发现后才纠正了,她那嫌弃的表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开始是看热闹,看里面的人说话:“前儿”“昨儿”“明儿”,真有趣;再长大点是看爱情,专挑宝玉和黛玉的你来我往看;再后来发现,这本书随便翻开哪一页,都有的读。放在枕边,临睡前翻几页才睡得踏实。出远门带着,也不嫌沉,坐火车上无聊时翻,有一搭没一搭,看到哪儿算哪儿。看书只为消遣,不作他想。 我的专业跟文学不搭边。我学医,在医院做到一个常人看来很不错的技术管理职位;业余时间考了个心理咨询师证,了解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听过心理热线;再后来,我换了城市生活,又换过几份工作,直到今天安稳下来,非常非常的安稳,也意味着非常非常的寂寞。 曾有一度,我的梦想是作别从前的事业心,成为一个得过且过的人。但是,当我真正进入一个稳固的体系,看着周围一些年长的人为了安稳,要小心憋屈地熬到退休,再悄无声息地离开,想到他们可能就是明天的我,难免暗自心凉。 写“红评”纯属偶然。三年多前深秋的一个黄昏,我在火车站候车,无意间翻到一本杂志,看到里面有一篇评“红”的文章,便想这样的文章其实我也可以啊,回来便写了一篇,署上自己的QQ 名“百合”,发给了杂志社。 没想到这一写,就停不下来。那篇文章发表了之后,每月的20 号左右,杂志社编辑葡萄就会如约来向我收“租子”。 我不是专业写作者,也没有大块的时间来思考,都是在生活的缝隙里鸡零狗碎地构思,在午休间歇磕磕巴巴地写。多的是周五下班后,公司里人走光了,我才可以写得投入点。知道我每周五都晚走的人是两位门卫师傅,但是三年来,他们从来没问过我晚走的原因,只是微笑道别,真是好人哪! 这期间也有想偷懒的时候,但是架不住编辑葡萄的小鞭子温柔地抽下来,士为知己者死。承蒙人家看得起我,我咬咬牙,熬一熬,逼一逼自己,也就一篇篇地完成了。我的读者们也居功至伟,他们给了我太多的感动。有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七十多岁了,还专门给我写了封表扬信来。你说,我怎么好意思说自己累了,不写了? 后来,杂志社每一期都会在扉页上重点推荐我的文章,称我为“著名作家”,看着自己的名字和那些真正的知名作家放在一起,真是心虚。能做的,就是别辜负了编辑和读者,恭谨端正地写。 写到一年多的时候,葡萄对我说:百合同学,你也出本书吧! 我反应是你别逗了。 但葡萄说:我了解你,你行! 于是继续战战兢兢前行,这期间还受到山西教育出版社刘晓露姐姐、北岳文艺出版社张丽姐姐的鼓励和认可,没有她们的力挺,我自己很难坚持下来。 这几个人都算是我的贵人,都一直未曾谋面。直到三天前,才次见到张丽姐姐。严歌苓的文章里有句话:“我一直依靠陌生人的善意活着。”想想可不就是这样。 这本书,算是我孤独生活里的救赎。自觉四下无靠的时候,一想到它,想到自己在缓慢而踏实地接近目标,就会心头一暖。我也习惯了在没人的时候,紧紧地攥一下拳头,压低嗓子对自己喊一声:加油。 我只是一个用写字来对抗虚无的人,竟然也有了自己的本书,我把它看作是生活对我的安慰。 人生多么奇妙,你无法预判自己的下一站在哪里,有意外之痛,也有意外之喜。 从小读“红楼”的习惯,让我对书中的情节和人物相对熟悉,这么多年一遍遍地读,积淀了许多感受在心中,这是写作评论的基础;做过管理,让我的思维略具理性和逻辑;学医从医的经历,在医界所秉承的“慎独”精神,让我面对这样一部伟大著作时,在推理上力求谨慎缜密,比如写秦可卿的药方,我的医学知识就帮了我不少忙,不太有把握就可以马上去问我的旧同事,包括中医专家;学 过心理学,会下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人物性格成因,乃至作者的言外之意,也因为学过心理学,会对人性多一份悲悯,所以下笔尽量客观有度。有读者说我文风温厚,是“萌萌的小迷糊”。是的,当你行过许多路,见过许多人,明白人性的庞杂无章,你就会变得“糊涂”一些。 是那许多个曾经的我,成全了今天的这个我。 这本书本质上是一部《红楼梦》读后感合集,糅合了很多我对人生的看法。评的是书中人,真正展示的是写书的自己。如果,你在读到它时有至少一秒钟的会心而笑, 是我十分乐见的事。隔着书页,让我们心有戚戚。 感谢陪我走过三年的编辑、读者、朋友、家人,你们是教练,是啦啦队,更是陪跑者,没有你们,就没有这本书。当然,还必须要感谢曹雪芹,谨以这本书向他致敬。 梦里不知身是客,百看红楼。 是为序。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