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植物圣经(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典藏全彩复刻,跨越400年的科学与艺术瑰宝,一部改写人类植物认知的里 》 售價:HK$ 294.8 ![]()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75.9 ![]() 《 红帆船 》 售價:HK$ 62.5 ![]()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86.9 ![]()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96.8 ![]()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50.6 ![]() 《 卧榻之侧:赵匡胤、李煜和他们的时代 》 售價:HK$ 87.9 |
| 編輯推薦: |
|
★ 以讲案件的方式展开叙述。
★ 深入而生动地展现了清代法律书籍的商业出版。 ★ 作者收集了131种不同版本的《大清律例》、65种讼师秘本,以及诸多圣谕宣讲时涉及法律知识的宣讲底本。 ★ 告诉你一个清代地方打官司图景 |
| 內容簡介: |
| 明末开始延续到清代的商业出版革命对清代法律知识的产生和传播带来了深远影响。历史学者张婷结合出版史和法律史的研究方法,收集了131种不同版本的《大清律例》、65种讼师秘本,以及诸多圣谕宣讲时涉及法律知识的宣讲底本,深入而生动地分析了清代法律知识的商业出版与传播,及其对司法体系和法律文化的冲击。她认为商业出版不但影响了法律书籍在司法系统内的传播与阅读,扩大了法律知识的读者群,而且加强了成案和私家律注的权威性。商业出版还通过《讼师秘本》等通俗读物影响了民间法律知识的构成与运用。除了文字传播,法律知识还通过口头传播,尤其是在圣谕宣讲时涉及大量民间常用的户律和刑律条款。 |
| 關於作者: |
| 张婷,美国马里兰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出版史、法律史。 |
| 目錄: |
|
导言
第一章清代的立法与钦定版律典 一清以前国家法典的出版流通 二清代律典与司法机构 三清前期的立法和国家出版的律典 四雍正、乾隆朝的立法 五武英殿的刻书活动 六武英殿刊印的律典 七续纂条例的出版发行 第二章律典的商业出版 一多样性与变革:1644~1722年律典的商业出版 二衰落与标准化:1723~1788年律典的商业出版 三1789~1805年杭州统纂集成版律典的兴起 四1805~1911年统纂集成版繁盛与占据主导地位 五造福于世:出版律典的理念 六商业版律典的市场 第三章律典的阅读 一关于官员法律知识的法规和政策 二士大夫话语中的读律 三有用之书与清代官员的个人藏书 四读律 五律典作为文本 第四章通俗法律读本中的法规与法律知识 一晚明至清通俗法律读本的演化 二《惊天雷》的结构与内容 三法律何以重要 四《惊天雷》中的法律信息 五国家禁令 六诉讼实践中的法律知识 第五章通俗法律教育 一普法态度与政策 二圣谕宣讲制度 三宣讲中的法律信息 四边疆地区的法律教育 五普法的其他方式 结语:印刷术对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译后记 |
| 內容試閱: |
|
序一
罗威廉(William T.Rowe) 张婷这本研究深入、论证有力的专著,结合了关于清代法律修订的制度史与中华帝国晚期兴盛的出版史,并将这两条线索贯穿于清代法律实践与法律文化的研究中。近年来,黄宗智等学者在法律实践与法律文化领域的研究已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清朝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学者们从前认为清代司法体系是恣意擅断、反复无常的,如今我们认识到清代官方法律内容严谨、体系完备,并基于不难理解的先例成案。执法的地方官能较好地理解法律,在司法审判中经常援引法律。在此基础上,张婷对成文法如何创制和演变,以及官方和商业出版机构怎样陆续出版和广泛传播新版律例等提出了新观点。书商在法律知识的生产和书籍营销上,尤其在法律书籍的版式创新上展开竞争,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时人对法律及其适用范围的解读。 不仅如此,从前学者认为清朝的司法体系排斥以文盲为主的普通百姓,如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百姓大胆地、主动地利用司法系统为自己谋取利益。清朝百姓通过很多种类的媒介走进县令的公堂,包括寻找官代书或者民间下层精英即“讼师”作为中介等。然而,正如张婷所指出的,适合各个阶层阅读的书籍印刷范围的扩大,也促成了18、19世纪诉讼的激增。 本书是帮助我们理解中华帝国晚期社会实际运作的一部力作,也告诉我们晚期帝国是如何通过耐心应对越发繁重的诉讼来建立及巩固自己在百姓中一定程度上的合法性的。 序二 梅尔清(Tobie Meyer-Fong) 张婷的这本书在提到清朝官员的读律体验时说,《大清律例》是如何冗长深奥,读之令人昏昏欲睡。与之相反,此书则流畅易懂又简洁生动。即使张婷援引很多一手、二手史料作为论据,但也力图用有趣的故事、有魅力的人物和有新意的观点来为之添彩。我相信读者一定会觉得本书很提神! 张婷具备难得的素养,把看似枯燥的话题写得既扣人心弦又提炼精华。她兼具耐心细致的文献功底与发掘......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