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壹卷YeBook——记忆肖像:罗素回忆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哲学大师罗素传记性回忆录) 》 售價:HK$ 52.8 ![]() 《 历史认知语言学 》 售價:HK$ 85.8 ![]() 《 社会正义与城市 》 售價:HK$ 74.8 ![]() 《 壹卷YeBook——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重塑国学回到国学大师的黄金时代) 》 售價:HK$ 105.6 ![]() 《 壹卷YeBook——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思想谱系(增订版)(论世衡史 重返学术现场考古学如何应答时代之问 》 售價:HK$ 90.2 ![]()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 售價:HK$ 108.9 ![]()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HK$ 50.6 ![]()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HK$ 96.8 |
| 編輯推薦: |
| 1.本书是作者50多年的临证、读书、教学、临床科研的资料积累,经整理、再三揣摩编撰而成。2.全书分三篇。上篇一药一得集收药102味,分中药明星药、高频用药、低频用药三个方面。明星中药指笔者在治疗疑难病、难治病以及急危重症病中应用自如、能担大任、疗效显著的药物,如柴胡、石膏、泽漆等计12味;高频用药指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中用之有效、用之效切、用之重复次数多的药物,如半夏、白术、陈皮等,计82味;低频用药指品种短缺、价格昂贵的药品,如牛黄、鹿茸等计8味。从整体观、优选观、协同观、制约观和量变观的辨证用药思维出发,利取其大,弊取其小,以发挥药物治疗的作用。中篇一方一得集由经典方、古典医籍方、自制方三个部分组成,计107首方,其中经典方31首,古典医籍方59首,自制方17首。经典方、古典医籍方、传统名方,方以药为用,辨证选方。自制方是时代病与证融合的产物,属个人探索之作,心悟所得。下篇一病一得集选择病证44个,其中内科疾病26个,妇儿疾病8个,肿瘤及其他疾病10个,均为笔者临床治病的经验积累。3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总结,内容丰富,临床实用,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大有裨益,是中医临床医生之书。 |
| 內容簡介: |
| 《中医临证三得集》选药102味、方剂107首、疾病44个,分一药一得集、一方一得集、一病一得集三篇论述。一药一得集:分中药明星药、高频用药、低频用药三个层次,每味药从源头摘录、临床应用、临床必用、临床配伍、临床注意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源头摘录简述药物出处、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用量等,是笔者挖掘应用、传承发展之根基;临床应用指出该药效切、效奇或用之特殊的药理作用,为临床择药配伍提供优选;临床必用指出该药的主治病证,不可或缺;临床配伍乃临床用药经验,心悟所得;临床注意,非禁用、慎用统而言之,一药一语,点其要点;末附临床常用中药药性歌。一方一得集:分经典方、古典医籍方、自制方三部分。每方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①方源概说:概述方剂的出处及方药组成等;②临床应用指征:主要指出是方治疗的病证及症状表现;③临床必用:根据方剂的主要功用,针对相应的病证,指出是方必用的临床依据;④加减应用:因证选方,随症加减;5按语:阐述用方心得及体会。一病一得集:分内科疾病、妇儿疾病,肿瘤及其他疾病。每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①主题语:指出是病是证的诊治关键;②病证概要:概述是病是证的临床演变、治疗对策等;③证治探析:析其病因病机以及转化;4辨证施治:述其证候分型及治法方药等;5按语:按其一得,补其语意未完。书末附录药名、方名、病名的笔画索引,以供读者查找方便。 |
| 關於作者: |
| 严冰, 1937春出生于江苏淮阴汤集。主任医师,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名中医严冰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传承人,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届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首届中医血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淮安市中医药学会终身名誉会长、终身理事。现任江苏省淮安市吴鞠通学术研究会会长。1966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学制六年。从事中医临床和带教五十余年,擅长内科、妇科,勤于笔耕,潜心于吴鞠通的学术研究,造诣颇深;对糖尿病、肾病、脑血管病、癌肿、外感热病、男女不育不孕症等难治病和疑难病亦有颇多研究,治法独到。先后撰写学术论文百余篇,分别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医学刊物上交流或发表。出版的医著有《严冰中医文集》《中医二论五病说》《吴鞠通研究集成》《温病条辨析评》《吴鞠通医书合编》《温病赋与方歌新校》《大医吴鞠通轶事》《淮阴中医》。其医学经历和学术成就分别载入《杏林风范》等书中。 |
| 目錄: |
|
上篇
一药一得集 一、中药明星药12味 1. 柴胡/ 2 2. 石膏/ 3 3. 青蒿/ 4 4. 附子/ 5 5. 细辛/ 6 6. 泽漆/ 7 7. 葶苈子/ 9 8. 地鳖虫(?虫、土鳖、土元、地乌龟)/ 10 9. 川芎/ 11 10. 防风/ 12 11. 大黄/ 13 12. 黄连/ 15 二、高频用药 82味 13. 半夏/ 16 14. 杏仁/ 17 15. 皂荚/ 19 16. 天南星/ 20 17. 贝母/ 21 18. 紫菀/ 22 19. 瓜蒌/ 23 20. 牛膝/ 24 21. 延胡索/ 26 22. 红花/ 27 23. 桃仁/ 28 24. 王不留行/ 29 25. 三七/ 30 26. 水蛭/ 31 27. 萹蓄/ 32 28. 仙鹤草/ 33 29. 三棱/ 33 30. 郁金/ 35 31. 益母草/ 35 32. 黄芩/ 36 33. 黄柏/ 37 34. 金银花/ 38 35. 七叶一枝花(蚤休、重楼、草河车)/ 40 36. 半枝莲/ 41 37. 白花蛇舌草/ 41 38. 藤梨根/ 42 39. 天葵子/ 43 40. 蛇莓/ 44 41. 芙蓉叶/ 44 42. 连翘/ 45 43. 生地黄/ 46 44. 赤芍/ 47 45. 牡丹皮/ 48 46. 决明子/ 49 47. 独活/ 50 48. 羌活/ 51 49. 蕲蛇(白花蛇)、乌梢蛇/ 52 50. 木瓜/ 53 51. 秦艽/ 54 52. 山药/ 55 53. 茯苓/ 56 54. 苍术/ 57 55. 白术/ 58 56. 藿香/ 59 57. 茵陈/ 60 58. 泽泻/ 60 59. 萆薢/ 61 60. 干姜/ 62 61. 吴茱萸/ 63 62. 陈皮/ 64 63. 枳实/ 66 64. 远志/ 67 65. 夜交藤/ 68 66. 酸枣仁/ 68 67. 槟榔/ 69 68. 麻黄/ 70 69. 桂枝/ 71 70. 紫苏/ 72 71. 荆芥/ 74 72. 蝉蜕/ 75 73. 人参/ 75 74. 黄芪/ 77 75. 当归/ 78 76. 阿胶/ 79 77. 北沙参/ 80 78. 枸杞子/ 81 79. 麦冬/ 82 80. 五味子/ 83 81. 诃子/ 84 82. 杜仲/ 85 83. 巴戟天/ 86 84. 山茱萸/ 87 85. 地龙/ 88 86. 全蝎/ 89 87. 蜈蚣/ 90 88. 僵蚕/ 90 89. 天麻/ 91 90. 钩藤/ 92 91. 牡蛎/ 93 92. 石决明/ 94 93. 丹参/ 95 94. 甘草/ 96 三、低频用药8 味 95. 穿山甲/ 97 96. 川乌/ 98 97. 犀角/ 99 98. 牛黄/ 100 99. 朱砂/ 101 100. 鳖甲/ 101 101. 鹿茸/ 102 102. 冬虫夏草(虫草)/ 104 附 临床常用中药药性歌/ 105 (一)化痰类药药性歌/ 105 (二) 活血化瘀类药药性歌/ 106 (三)补益类药药性歌/ 108 (四)清热类药药性歌/ 109 (五)解表类药药性歌/ 111 (六)祛湿类药药性歌/ 112 (七)温里类药药性歌/ 114 (八)理气类药药性歌/ 114 (九) 平肝息风类药药性歌/ 115 (十)收涩类药药性歌/ 116 (十一)安神类药药性歌/ 117 (十二) 消食驱虫类药药性歌/ 117 (十三)止血类药药性歌/ 118 (十四)抗癌类药药性歌/ 118 中篇 一方一得集 一、经典方31 首 (一)仲景方24首 1. 小柴胡汤/ 124 2. 麻黄细辛附子汤/ 125 3. 小青龙汤/ 126 4. 白虎汤/ 127 5.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28 6. 茵陈蒿汤/ 129 7. 瓜蒌薤白白酒汤/ 130 8. 炙甘草汤(复脉汤)/ 131 9. 小陷胸汤/ 132 10. 半夏厚朴汤/ 134 11. 麦门冬汤/ 134 12. 酸枣仁汤/ 135 13. 旋覆代赭汤/ 136 14. 理中丸/ 137 15. 四逆汤/ 138 16. 温经汤/ 139 17. 肾气丸/ 140 18. 大柴胡汤/ 142 19. 黄芪桂枝五物汤/ 143 20. 大黄?虫丸/ 144 21. 桂枝茯苓丸/ 145 22. 十枣汤/ 145 23. 吴茱萸汤/ 146 24. 黄连粉(散)/ 147 (二)吴鞠通方7首 25. 银翘散/ 148 26. 桑菊饮/ 150 27. 清营汤/ 150 28. 安宫牛黄丸/ 151 29. 新加香薷饮/ 153 30. 三仁汤/ 154 31. 桑杏汤/ 155 二、古典医籍方59 首 32. 四君子汤/ 156 33. 参苓白术散/ 157 34. 归脾汤/ 159 35. 补中益气汤/ 159 36. 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160 37. 健脾丸/ 161 38. 二陈汤/ 162 39. 藿香正气散/ 164 40. 清胃散/ 164 41. 天王补心丹/ 165 42. 生脉散/ 166 43. 逍遥散/ 167 44. 天台乌药散/ 168 45. 金铃子散/ 169 46. 复元活血汤/ 169 47. 止嗽散/ 170 48. 苏子降气汤/ 171 49. 定喘汤/ 172 50. 三子养亲汤/ 173 51. 泻白散/ 174 52. 咳血方/ 174 53. 牡蛎散/ 175 54. 金锁固精丸/ 176 55. 川芎茶调散/ 177 56. 八正散/ 178 57. 独活寄生汤/ 179 58. 小活络丹/ 180 59. 羌活胜湿汤/ 181 60. 消风散/ 182 61. 普济消毒饮/ 182 62. 黄连解毒汤/ 183 63. 五味消毒饮/ 184 64. 阳和汤/ 185 65. 左金丸/ 186 66. 二妙散/ 186 67. 完带汤/ 187 68. 补阳还五汤/ 188 69. 血府逐瘀汤/ 189 70. 失笑散/ 190 71. 半夏白术天麻汤/ 191 72. 六味地黄丸/ 192 73. 左归丸/ 194 74. 右归丸/ 195 75. 一贯煎/ 196 76. 四神丸/ 197 77. 痛泻要方/ 197 78. 木香槟榔丸/ 198 79. 玉屏风散/ 199 80. 镇肝熄风汤/ 200 81. 羚角钩藤汤/ 201 82. 犀角地黄汤/ 202 83. 滚痰丸/ 202 84. 牵正散/ 203 85. 六一散(原名益元散)/ 204 86. 萆薢分清饮/ 205 87. 龙胆泻肝汤/ 206 88. 平胃散/ 207 89. 导赤散/ 208 90. 防风通圣散/ 208 32. 四君子汤/ 156 33. 参苓白术散/ 157 34. 归脾汤/ 159 35. 补中益气汤/ 159 12 中医临证三得集 57. 独活寄生汤/ 179 58. 小活络丹/ 180 59. 羌活胜湿汤/ 181 60. 消风散/ 182 61. 普济消毒饮/ 182 62. 黄连解毒汤/ 183 63. 五味消毒饮/ 184 64. 阳和汤/ 185 65. 左金丸/ 186 66. 二妙散/ 186 67. 完带汤/ 187 68. 补阳还五汤/ 188 69. 血府逐瘀汤/ 189 70. 失笑散/ 190 71. 半夏白术天麻汤/ 191 72. 六味地黄丸/ 192 73. 左归丸/ 194 74. 右归丸/ 195 75. 一贯煎/ 196 76. 四神丸/ 197 77. 痛泻要方/ 197 78. 木香槟榔丸/ 198 79. 玉屏风散/ 199 80. 镇肝熄风汤/ 200 81. 羚角钩藤汤/ 201 82. 犀角地黄汤/ 202 83. 滚痰丸/ 202 84. 牵正散/ 203 85. 六一散(原名益元散)/ 204 86. 萆薢分清饮/ 205 87. 龙胆泻肝汤/ 206 88. 平胃散/ 207 89. 导赤散/ 208 90. 防风通圣散/ 208 三、自制方17 首 (一)自制杂病方11首 91. 柴芩蒿石汤/ 209 92. 柴芩蒿石加犀地银翘赤丹薄草汤/ 210 93. 活血潜降汤/ 212 94. 温肾活血方/ 213 95. 健脾活血方/ 214 96. 益肾健脾活血排毒汤/ 215 97. 慢性肾炎“变症”灌肠基本方/ 217 98. 益肾充脑活血汤/ 218 99. 三高一贯煎/ 220 100. 益气活血清热生津汤/ 221 101. 槟风军姜汤/ 223 (二)自制肿瘤方6首 102. 普济肿瘤饮/ 224 103. 培土生金治癌饮/ 226 104. 肝癌条达饮/ 228 105. 新制参苓白术治癌汤/ 229 106. 瓜蒌留行芙蓉汤/ 230 107. 益肾抗癌饮/ 231 下篇 一病一得集 一、内科疾病26 个 1. 咳嗽/ 236 2. 胃痛/ 240 3. 呃逆/ 243 4. 内伤头痛/ 246 5. 眩晕/ 248 6. 耳鸣、耳聋/ 250 7. 中风/ 252 8. 痹证/ 257 9. 痿证/ 260 10. 痫病/ 262 11. 郁证/ 264 12. 痴呆/ 267 13. 自汗、盗汗/ 269 14. 遗精/ 271 15. 男子不育症/ 273 16. 心悸/ 275 17. 不寐/ 277 18. 百合病/ 279 19. 狐惑病/ 281 20. 外感热病/ 284 21. 内伤发热/ 287 22. 慢性肾炎/ 289 23. 糖尿病/ 297 24. 冠心病/ 301 25. 高血压/ 303 26. 肝硬化/ 305 32. 小儿咳嗽/ 317 33. 小儿泄泻/ 319 34. 小儿紫癜/ 322 药名、方名、病名笔画索引/345 后记/ 352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