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65.8 ![]()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74.8 ![]()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 》 售價:HK$ 54.8 ![]()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85.8 ![]()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107.8 ![]() 《 隐秘的翅膀 》 售價:HK$ 79.2 ![]() 《 B先生:梅兰妮·克莱因的成人分析故事 》 售價:HK$ 86.9 ![]() 《 能量! 》 售價:HK$ 97.9 |
| 編輯推薦: |
|
1、“改善”是日本制造业企业称霸全球制造业的秘密武器。在上一个时代,日本的制造业企业,普遍掌握了“改善”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因而在产品上呈现出质量稳定、价格有竞争力、交付及时的良好口碑。但是,进入新的智能时代,一切都变了。《精益制造084:改善4.0:用户主导时代的大规模定制方式》其实描绘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制造业向内关注自己的组织有效性、流程的顺畅、车间和工位有没有浪费,即:改善1.0、改善2.0、改善3.0,直到整个组织,不仅是紧贴顾客的销售、营销、研发部门,甚至包括整个制造部门,都把焦点聚焦在顾客身上,聚焦在顾客需求的变化上,以及顾客尚未明说的需求。把整个组织的能力建设搭建在“聚焦顾客的大规模定制”上,并不断打磨和改善组织的这种能力,这就是“改善4.0”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2、东方出版社在成功运作了郎咸平“财经郎眼”、稻盛和夫《活法》等系列出版策划后,意识到在中国需要有更精细的管理之道和方法,中国制造才有可能真正崛起,为此,东方出版社制定了“双百工程”战略,日本精益制造大系就是其中之一。本系列专门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思想武器。此次首批推出了《5S推进法》、《现场改善》、《标准时 |
| 內容簡介: |
| 过去提出的“改善”、“改善1.0”仅限于个人或职场层面的改善。之后的“改善2.0”以提高效率为主要目的,在各个职场之间多方合作的改善,“改善3.0”则与日产的戈恩改革类似,通过跨部门的知识交流达到更加深入的改善。而本书介绍的“改善4.0”将从社长等高层管理者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视角出发,站在相同的立场,首先挖掘现场、或实例中潜藏的真正问题和改善的要点。然后,点燃火种,激发所有员工的潜能,让企业的每一名员工无一例外都能拥有改善力,并充分运用这份力量,实现组织全方位协作型的改善,引发经营改革,在未来的时代里得以长存。 在作者所指导的企业中,通过生产现场的改善成功在不同领域开发出畅销商品,或开拓全新市场的企业并不在少数。第2章将具体阐述取得此类成果的企业事例。本书介绍的改善方法简单易懂,希望更多从事生产制造的中小企业能够理解并付诸行动,提升品质,提高生产性,缩短交货时间,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在当今时代的严酷浪潮中屹立不倒。 |
| 關於作者: |
|
【日】柿内幸夫
1951年出生。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经营工学专业,并在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完成了硕士课程。 工学博士、工程师(经营工学)。2004年获得日本经营工学会经营系统奖,2018年获得经济产业省先进技术大师认证。曾就职于日产汽车公司、改善咨询株式会社等,现任株式会社柿内幸夫技术士事务所董事长。同时担任一般社团法人日本Kaizen Project会长、庆应义塾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科特邀教授。其著作《现场改善》《微改善》《工厂改善的101个要点》《成为强工厂》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株式会社柿内幸夫技术士事务所HP https://www.kakiuchikaizen.com/ 日本Kaizen Project HP https://www.kaizenproject.jp/ |
| 目錄: |
|
第1章 制造业的退潮与新时代的到来
第2章 改善4.0的5个成功实例 第3章 用户主导时代的改善“KZ法”“微改善” 第4章 培养人才、解决经营课题的“改善4.0” |
| 內容試閱: |
|
很多人有一种质疑,认为“改善就像‘拧干毛巾’,是日本制造业长期以来的一贯做法。然而现在已经是IT时代,这种一成不变的坚持真的有意义吗?”还有人认为“面向未来的改善活动要依靠专家们来实现。像我们这种一心扑在日常业务上的门外汉根本无法做到。”
前者的反应是将改善视为陈腐落后的事物,后者则深信改善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专业手法。 然而,作者一手打造的柿内版改善手法“改善4.0”并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 从大学毕业之后,作者便在日产汽车公司就职,一直负责现场的改善工作。通过公司内部的留学制度,他从1979年开始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工程学院进修了2年,学习的生产效率改善技术(IE)。 在日产汽车公司,需要运用手脚来开展现场的改善工作,而在研究生院,头脑代替了四肢,主要采取模拟实验和代入公式等手法,令作者倍感惊讶。然而不久之后,当他前往通用汽车公司(GM)的弗里蒙特工厂参观考察时,却发现地板上布满了油污,到处散落着垃圾,看不到任何改善的痕迹。显而易见,日产汽车公司的工作方式在生产率和产品品质等方面均更胜一筹。美国在理论上虽然遥遥领先,但现场实践却并不理想。与此相对,日本在现场实践方面虽然出类拔萃,却一向不甚注重理论。作者认为应该将理论与现场相结合,汲取二者的长处,并在工作中加以活用。 回国以后,作为日产的IE负责人,他开始对日本各地的主力工厂进行指导。自1991年独立创业成为改善咨询顾问以来,其合作过的各类中小型制造企业多达400余家,涵盖了汽车、家电、食品、IT相关厂家等各个领域,与企业经营者、现场的员工一同思考谋划,将他在斯坦福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终形成了这本改善4.0。 过去提出的“改善”、“改善1.0”仅限于个人或职场层面的改善。之后的“改善2.0”以提高效率为主要目的,在各个职场之间多方合作的改善,“改善3.0”则与日产的戈恩改革类似,通过跨部门的知识交流达到更加深入的改善。 而本书介绍的“改善4.0”将从社长等高层管理者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视角出发,站在相同的立场,首先挖掘现场、或实例中潜藏的真正问题和改善的要点。然后,点燃火种,激发所有员工的潜能,让企业的每一名员工无一例外都能拥有改善力,并充分运用这份力量,实现组织全方位协作型的改善,引发经营改革,在未来的时代里得以长存。 在作者所指导的企业中,通过生产现场的改善成功在不同领域开发出畅销商品,或开拓全新市场的企业并不在少数。第2章将具体阐述取得此类成果的企业事例。本书介绍的改善方法简单易懂,希望更多从事生产制造的中小企业能够理解并付诸行动,提升品质,提高生产性,缩短交货时间,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在当今时代的严酷浪潮中屹立不倒。 此外,本书介绍的方法也适用于家庭或办公室等场合。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加以利用。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