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63.8 ![]()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售價:HK$ 46.2 ![]()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108.9 ![]()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74.8 ![]() 《 让我留在你身边升级新版 》 售價:HK$ 61.6 |
| 編輯推薦: |
|
心理测试技术(测谎)是追求错误率为零的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手段,是心理学介入司法的事业。有资格揭开其面纱的,是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战经验,更有科学态度的一线工作者。本书以实案引入,以原理解读,深入浅出,讲述谎言辨识工作。实践出真知,功到自然成,为作者点赞!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马皑 《辨识谎言:测谎办案的逻辑与方法》是我读到的张坤的第三本心理测试技术(测谎)书籍。初读此书,便惊讶于它的趣味性与可读性,深入浅出又可见辽阔风骨。笔之所凝、心之所向,无论是这本新书,还是先前的《解剖谎言:测谎师办案手记》、《与谎言的每日相遇:测谎师办案的52堂实务课》,都可见作者的思考与热爱。希望本书能带给每一位热爱它的读者清新与温暖,也祝愿心理测试技术蓬勃发展。 ——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心理测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全国公安百佳刑警 崔燕平 作为检察机关心理测试技术(测谎)的优秀专家,本书作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敏锐的办案嗅觉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他出版的多部著作中,一部比一部深刻入理,一部比一部贴近实案。本书从更深入的角度,对刑事案件中心理测试技术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作为作者“测谎小谈”系列的第三本(前两本分别为《解剖谎言:测谎师办案手记》《与谎言的每日相遇:测谎师办案的52堂实务课》),以更加鞭辟入里的分析对测谎实务工作进行了总结与介绍。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测谎之原则、测谎之技巧、测谎之设计、测谎之方法和测谎之见闻,立足司法实践,结合经典案例,探查个体心理信息,发现个体心理痕迹,从而找到陈述中的破绽,为寻找真相做出一份努力。 |
| 關於作者: |
| 张坤,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硕士,现工作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拥有人民检察院授予的心理测试(测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心理测试工作。第三届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心理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次受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邀请做心理测试技术专题介绍,以及多次受高校邀请做测谎技术专题讲座。著有《解剖谎言:测谎师办案手记》《与谎言的每日相遇:测谎师办案的52堂实务课》。 |
| 目錄: |
|
章 析微察异:测谎之原则
测谎技术的产生脱胎于心理学,测谎技术发展的营养同样汲取于心理学。 谎言识别:什么是好的测谎方法 / 003 自比原则:测谎实践中的重要原则 / 006 言语真实性评估:聚焦“变化”的“SCAN” / 009 记忆恢复:还是记忆歪曲 / 017 记忆加工水平:折叠刀与烟灰缸 / 022 印证测试:心理痕迹的整合 / 026 特许谎言:模拟研究与真实情境 / 036 自利性偏差:真假之间的“灰色地带” / 040 犯罪隐蔽情节测试:关注“假阳性错误” / 047 第二章 立足实践:测谎之技巧 一名优秀的测谎师,一定是在办理大量测谎案件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实践经验:反常数字的背后 / 061 单一主题询问:破解隐瞒式谎言 / 064 麦克白效应:反常的清洗行为 / 070 诚实假象:无法核实的情节 / 073 犯罪记忆唤醒:测前谈话的技巧 / 080 主观感受:谎言的“阿喀琉斯之踵” / 084 三点建议:内心预判与测谎结果 / 092 破除假象:“神预测”的骗局 / 097 承诺一致性原则:被测人承诺 / 099 第三章 精益求精:测谎之设计 测谎在本质上是一个设计精巧的心理学实验。努力控制与消除所有可能存在的测试误差,正是测谎工作精益求精的体现。 测前谈话:几种常见的错误 / 105 强奸创伤综合征:警惕假阳性错误 / 116 被试敏感性:一枚鼠标的“学问” / 122 证言自信度:自杀?他杀? / 126 测谎论:拒绝“大包大揽” / 129 问题设计:结果导向与行为导向 / 132 有效应对:假装未被污染的被测人 / 134 测谎指导语:不受控制的思维 / 141 老年被测人:个性化的身心特征 / 145 发问形式:“言语”刺激的疏漏 / 153 第四章 兼收并蓄:测谎之方法 鉴于谎言识别的复杂性,测谎师有必要树立“大测谎”的观念,对各种测谎方法保持兼收并蓄的态度,并在测谎实践中进行灵活的融合运用。 反应时测谎:两种主要的范式 / 161 证言收集:认知访谈技术 / 166 聚焦“讲述习惯”:足利案件的供述分析 / 173 统筹兼顾:测谎的“共性”与“个性” / 181 角色差异:访谈者与观察者 / 184 儿童询问:“看起来,她并不像是在胡编乱造。” / 190 人格特质:形形色色的被测人 / 207 注意的选择性:远离“冲突中心” / 215 “四耳模型”:意图的错误理解 / 224 第五章 案件百态:测谎之见闻 说谎与抓谎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一场“猫鼠游戏”。 双相情感障碍:坐在秋千上的人 / 233 反常表述:“我刚才说的,是真话吗?” / 234 还原冲突过程:6份证言的偏差 / 238 初次面询:无准备的谎言 / 244 说谎动机:反常的虚构情节 / 251 借助“行为”:欺骗何以得逞 / 255 “行为者—观察者”偏见:38名旁观者 / 258 过度补偿:化的转变 / 261 攻击诱发:酒精、高温、武器与匿名状态 / 263 说服免疫效应:说服信息的慎用 / 272 主要参考书目 / 282 |
| 內容試閱: |
|
近年来,许多以测谎技术为主题的影视剧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逐渐揭开了测谎技术的神秘面纱。
自谎言诞生之日起,人类就开始努力探寻识别谎言的方法。科学测谎技术诞生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作为一项成熟完备的心理学技术,测谎技术在当前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所解决问题的层次也日益深化,在帮助排除无辜、审查言辞证据、认定作案人、提供侦查方向、施加强大心理压力等方面显现出其独特作用。 科学测谎技术的出现脱胎于心理学,发展的营养汲取于心理学。鉴于此,笔者延续以往的写作思路,以具体测谎案例为依托,立足心理学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测谎的专业思维路径进行阐释,对测谎实践中方法评价的全面性、印证测试的必要性、问题设计的行为导向性、单一主题询问的重要性、记忆恢复现象的反常性、被测人的共性与个性、犯罪记忆唤醒的有效性、被试的高度敏感性、自利性偏差的隐蔽性、司法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性等问题进行探讨。 测谎,具体可分为狭义的测谎与广义的测谎。狭义的测谎,通常指司法领域中借助测谎仪所进行的标准化测谎。 在当前司法实践中,测谎师主要使用“多导生理心理测试仪”(即我们所俗称的测谎仪)进行测谎。 首先,由测谎师向被测人说明测谎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程序。然后,测谎师与接受测谎的人(测谎领域中称之为被测人)针对具体案情进行细致梳理,并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心理开发”,即“测前谈话”阶段。 其次,测谎师将测谎仪所包含的多道传感器与被测人连接,并选择特定的测谎范式,使用编制好的题目向被测人进行发问,即“正式测试”阶段,也被称为“测谎仪测试”阶段或“上机测试”阶段。 在被测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测谎仪会迅速精确地记录下被测人皮肤电、血容量、血压、呼吸等生理指标的即时变化情况。 在发问和回答结束后,测谎师将对被测人在测谎过程中生理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明确被测人在回答各问题时说谎的概率,即“量化评估”阶段。 后,测谎师将依据对被测人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的量化分析结果,撰写《心理测试(测谎)报告》,给出终测谎结论,即“出具报告”阶段。 司法领域中借助测谎仪进行的测谎,对于专业性和规范性有着很高的要求。 首先,主持测谎的测谎师,以在检察机关从事测谎的测谎师为例,必须取得由人民检察院授予的测谎专业技术资格,才有资格独立进行测谎。正因如此,司法领域借助测谎仪进行的测谎,绝非人人可以实施。 其次,司法领域中借助测谎仪进行的测谎,从测前谈话、问题设计、测试范式、仪器使用、波形分析到结果评估、报告撰写,都有一整套详细的操作标准和流程,这决定了测谎师必须经过大量的专业化培训和实战经验积累,才有能力独立进行测谎。测谎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心理学技术,一名优秀的测谎师一定是在办理大量测谎案件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本书主要立足司法领域中借助测谎仪进行的专业测谎展开论述。但鉴于谎言识别的复杂性,测谎师有必要树立“大测谎”的理念,对各种测谎方法保持兼收并蓄的态度,并在测谎实践中进行灵活的融合运用。 需要说明的是,司法领域中的“测谎”技术,只是一种通俗的叫法。该技术的目的其实在于探查个体的心理信息,将个体的心理痕迹显现出来。但为了方便读者进行理解,本书暂用“测谎”一词进行表述。并且,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测谎可以用来帮助审查、判断证据,但测谎结论不作为证据使用。 由于作者的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有限,本书的内容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笔者愿意把它们进行分享,并真诚地期待读者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后,书中所使用的案例均经过合理改编。另外,为了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测谎,笔者也在书中使用了部分虚构案例以进行说明。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