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DK地球博物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 非洲潜力丛书4 生计之道,为而不争:探究生态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 售價:HK$ 86.9 ![]() 《 钱经 商圣范蠡的财富智慧 跨越千年的“正财阳谋”,普通人逆袭、高净值人群守成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65.8 ![]() 《 儿童发展与心理治疗 》 售價:HK$ 74.8 ![]()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初步 》 售價:HK$ 49.5 ![]() 《 北京城史记 明代卷 》 售價:HK$ 151.8 ![]() 《 懂得:影响你一生的DISC识人术(修订版) 》 售價:HK$ 74.8 ![]() 《 ROS 2机器人操作系统与Gazebo机器人仿真(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97.9 |
| 內容簡介: |
|
近年来,围绕农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工业资源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生态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已有较多研究,但尚缺乏对铁路尤其是高铁项目生态学的系统研究。高铁项目的生态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生态系统、敏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生态环境问题。其中,生态系统包括植物、动物、非生物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基本内容;敏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等列入相关条例或名录等的保护区域;敏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湿地破坏、生物物种锐减、生物入侵等由于自然条件或人为活动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高速铁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拟结合高铁项目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较为系统地阐述高速铁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
| 目錄: |
|
1 概述
1.1 生态环境 1.2 生态破坏 2 生态环境保护 2.1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对象 2.2 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 2.3 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措施 3 高速铁路与生态环境 3.1 铁路生态环境 3.2 高速铁路与生态环境 3.3 高铁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3.4 与高铁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4 高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构建原则 4.2 高铁生态环境影响指标体系构建 4.3 高铁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指标体系 5 高铁项目工程分析 5.1 工程分析简介 5.2 高铁项目工程分析 6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1 我国自然地理情况 6.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要求与方法 6.3 高铁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6.4 高铁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6.5 高铁项目的生态图件 7 高铁建设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7.1 概述 7.2 生态影响预测方法与内容 7.3 重点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7.4 高铁建设的水土流失 7.5 小结 8 高铁项目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8.1 概述 8.2 敏感目标的保护要求 8.3 重点工程的保护要求 9 实施高铁项目生态防护 9.1 生态环境保护设计 9.2 生态防护措施 9.3 借鉴与思考 10 高铁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实例分析 10.1 工程概况 10.2 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现状 10.3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10.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0.5 结论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关于道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在我国古代就有雏形。《国语·周语》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合理的施工时间在交通建设中的重要性。为改善土质路面的“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景况,古人采用了多种路面材料,如用冶炼过的炭渣铺路、砖块石板铺路等,皆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同时,我国古代已经开始栽种松、柏、梓、桐、桧、榆等行道树,以划分道路边界,保护道旁植被。《国语·周语》中有“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周礼·秋官司寇·司隶庭氏》中也说:“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比国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井、树。”这里讲的“树”,就是种树为遮阴纳凉之用。
值得一提的是,1875年,左宗棠整修陕甘驿道时,非常重视道旁植树问题,要求在驿道两旁分别植树一两行或四五行,所植以柳树为多,也间有杨树。他认为这样一则可以巩固路基;二则可以“限戎马之行”,保护路旁植被免受践踏损害;三则可以供行人遮阴、纳凉。据统计,陕甘驿道从陕西长武到甘肃兰州六百多里间,植树二十六万余株,被称为“左公柳”,成为陕甘驿道上一道重要的景观。十余年后,其部下杨昌浚因公西行,触景生情,感怀赋诗:“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一时成为美谈。 随着工业文明的传人,原有土质路面的低等级道路逐渐让路于水泥沥青路面的公路和铁路等新型道路,从而逐渐形成更为新颖、环保的交通体系。现代交通体系中的佼佼者,当属高速铁路。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每个国家对高速铁路的界定标准有所不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第34号令《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中的定义,我国的高铁是指新建设计开行250km/h(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 高速铁路以其载客量大、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能耗低、舒适方便、社会效益显著等因素受到广泛关注。世界铁路历史发展证明,发展高速铁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速铁路的建成运行,有效降低了交通条件对投资环境的制约,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也使铁路的市场份额大幅度回升。我国国土面积大,内陆深广,东西跨度约5200km,南北相距约5500km.发展高速铁路可以拉近人们的空间距离,缩短旅行时间,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非常有利。因此,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高铁建设还将继续展示发展的活力。 与传统铁路相比,高铁使用电力牵引,更加节能环保。但与其他交通设施一样,高铁项目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除噪声与振动外,高铁项目突出的环境影响是生态破坏,包括占地拆迁、降低植被覆盖率、阻隔动物交流、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影响。另外,高铁建设标准要求高,既要保证线路行车安全和高平顺性,又需要满足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便于施工维护等要求;同时高铁线路长,设计及施工建设对区域地质环境要求较高,因此,高铁线路可能更难以避开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与传统铁路是有区别的。故研究高铁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围绕农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工业资源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生态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已有较多研究,但尚缺乏对铁路尤其是高铁项目生态学的系统研究。高铁项目的生态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生态系统、敏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生态环境问题。其中,生态系统包括植物、动物、非生物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基本内容;敏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等列入相关条例或名录等的保护区域;敏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湿地破坏、生物物种锐减、生物入侵等由于自然条件或人为活动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负反馈效应。本书拟结合高铁项目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较为系统地阐述高速铁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