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第八个侦探 》 售價:HK$ 65.8 ![]() 《 情结(精装)俄狄浦斯情结/该隐情结/自卑情结/救世主情结…… 在诉说与倾听中打开心灵的窗户,探索情结 》 售價:HK$ 60.5 ![]() 《 台湾百科全书历史篇 》 售價:HK$ 184.8 ![]() 《 建安 英雄的绝响(214—219) 》 售價:HK$ 64.9 ![]() 《 经纬度·何以中国·周秦之变:地理·人文·技术 》 售價:HK$ 107.8 ![]() 《 永劫馆超连续杀人事件:魔女决定与X赴死 》 售價:HK$ 60.5 ![]() 《 财富心理学:通向富足人生的50个想法 》 售價:HK$ 82.5 ![]() 《 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 》 售價:HK$ 86.9 |
| 編輯推薦: |
|
20世纪30年代,维也纳艺术史家与心理分析学家恩斯特·克里斯邀请他的朋友E.H.贡布里希参与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涉及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对二战盟军的获胜做出了贡献。他们的研究主题是:漫画的心理学及其在宣传中的滥用。虽然他们的合著终没有完成,但他们的合作却是连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政治意识卓有远见的早期尝试。他们的合作激发了贡布里希对知觉、图像制作和创造性等问题的思考。
在这部精彩的传记性学术研究中,路易斯·罗斯探讨了克里斯和贡布里希的这一研究,并以历史为序向读者展示了为什么漫画表达了共和政权在文化和政治上的分歧。借助丰富详实的记录性材料,罗斯细致入微地重建了乱世之中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的轨道,揭示了希特勒广泛的破坏性以及弗洛伊德持久的影响力。 |
| 內容簡介: |
|
1.在这本书中,路易斯·罗斯追踪着维也纳两位知识巨擘的足迹,一位是移民纽约的心理分析学家恩斯特·克里斯,另一位则是流亡伦敦的艺术史家E.H.贡布里希。他们两人一起阐释漫画,阐释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如何从17世纪生长起来,而到了20世纪漫画又是如何作为一种宣传的武器对抗法西斯主义的。一项杰出优异而又渊识博学的研究。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2.克里斯和贡布里希的漫画研究提醒我们,在某些历史时刻,政治可以像艺术和心理学一样在我们内心生活的深处为我们提供一个方向。 |
| 關於作者: |
|
作者简介:路易斯·罗斯(Louis Rose)是美国奥特本大学(Otterbein University)现代欧洲史教授,西蒙德·弗洛伊德档案馆执行主任,曾任《美国意象》(American Imago)杂志编辑。他的著作包括:《图像的幸存:艺术史家、心理分析学家与古人》(2011)、《弗洛伊德的呼唤:早期维也纳的心理分析及其对文化科学的追求》(1998)。后一本书曾获奥地利文化学院奖,被称为奥地利研究的著作。罗斯还是国际心理分析协会中心理分析历史委员会的荣誉委员。
译者简介:牟春,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美学学科点负责人。自从事研究工作以来,主要致力于现象学、西方艺术哲学和中西美学比较方向的研究。近年来主攻瓦尔堡学派的图像学,聚焦于E.H.贡布里希以及恩斯特·克里斯的图像心理学。曾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译文30余篇,多篇论文多被各大刊物转载,并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 目錄: |
|
致 谢
中文版前言 译者序 章 未完成的研究项目 第二章 走向艺术心理学(1919—1932年) 第三章 维也纳与伦敦的连接(1932—1936年) 第四章 维也纳的杜米埃展(1936年) 第五章 漫画书稿(1936—1938年) 第六章 从维也纳到伦敦和纽约(1938—1941年) 第七章 战时工作(1941—1945年) 第八章 过去与未来之间(1945—1965年) 图 版 注 释 索 引 译后记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