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山水并野形图研究
			》
 售價:HK$ 
			85.8
 
  《 
			《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
			》
 售價:HK$ 
			74.8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63.8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253.0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262.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657.8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173.8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66.0
 
 
 | 
         
          | 編輯推薦: |   
          |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是亚当·斯密之后最重要的市场经济理论家。经济学巨著《人的行为》为其扛鼎之作,也是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思想史上难得的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全面整合的著作,为奥地利经济学派奠定了系统而清晰的理论基石。《人的行为》以人类行为学的一般理论为经济学的基础,认为关于社会组织的基本问题必须根据人类行为学来讨论。作者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被视为“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领袖之一,他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美国20世纪的社会思潮,并扩散到世界各国,促进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复苏。 |  
         
          | 內容簡介: |   
          | 《人的行为》将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问题、经济现象放在“人的行为通论”之大框架内条分缕析,从而形成了这一影响深远的经济学和行为学交融的鸿篇巨制。其内容分为:人的行为、社会框架内的行为、经济计算、市场社会的交易经济学或经济学、没有市场下的社会合作、受阻碍市场经济、经济学在社会中的地位。这部继亚当·斯密《国富论》之后的又一部市场经济理论,仿佛人类经济行为的博物馆,从中不难发现人类行为背后的终极推动因素,即互惠与合作。“看不见的手”被米塞斯解释为“个人无数行为之结果”。 |  
         
          | 關於作者: |   
          |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1881—1973年),20世纪著名经济学大师,卓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领袖之一,被认为是亚当·斯密之后最重要的市场经济理论家,以其对消费者至高无上主权的强烈信念而闻名。他的弟子中有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和穆瑞·罗斯巴德……其中哈耶克在1974年作为自由经济学的代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生前由于福利经济学和干预主义经济学之盛行,其理论并不受主要经济学家待见,在纽约大学长期无薪工作。在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滞胀的情况下,他的理论又重新回到经济学家及大众视野中。 |  
         
          | 目錄: |   
          |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绪 论
 第一部分 人的行为
 第一章 行为人
 1 有目的之行为与动物反应
 2 人的行为的先决条件
 3 作为终极给定的人的行为
 4 理性与非理性;行为学研究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
 5 作为行为要求的因果关系
 6 第二自我
 第二章 人的行为科学的认识论问题
 1 行为学与历史学
 2 行为学的形式性与先验性特征
 3 先验与现实
 4 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
 5 方法论的单元论原则
 6 人的行为的个体特征与变化特征
 7 历史学的范畴与具体方法
 8 概念与理解
 9 论观念类型
 10 经济学的程序
 11 行为学概念的局限性
 经济学以及违背理性的反动1 违背理性的反动
 2 多元逻辑说的逻辑方面
 3 多元逻辑论的行为学方面
 4 种族多元逻辑论
 5 多元逻辑论与理解
 6 理智之理由
 对行为范畴的首次分析1 目的与手段
 2 价值尺度
 3 需求尺度
 4 作为交换的行为
 第五章 时间
 1 作为行为学因素的时间
 2 过去、现在与未来
 3 时间的节约
 4 行为之间的时间关系
 不确定性1 不确定性与行为
 2 概率的意义
 3 类别概率
 4 案例概率
 5 案例概率的数值评估
 6 押注、赌博与玩游戏
 7 行为学预测
 人类世界里的行为1 边际效用定律
 2 收益定律
 3 作为手段的人类劳动
 4 生产
 第二部分 社会框架内的行为
 第八章 人类社会
 1 人类合作
 2 对整体社会观与形而上学社会观的批判
 3 分工
 4 李嘉图协作定律
 5 分工的影响
 6 社会中的个人
 7 伟大的社会
 8 侵略与毁灭的本能
 思想的角色1 人类理智
 2 世界观与意识形态
 3 势力
 4 社会改良主义与进步思想
 第十章 社会内部的交流
 1 自闭交流与人际交流
 2 契约关系与霸权关系
 3 计算行为
 第三部分 经济计算
 第十一章 无计算的估值
 1 手段的分级
 2 价值与价格基本理论关于易货的虚构
 3 经济计算问题
 4 经济计算与市场
 第十二章 经济计算层面
 1 货币分录的性质
 2 经济计算的极限
 3 价格的可变性
 4 稳定
 5 稳定思想的根源
 作为行为工具的货币计算1 作为思维方法的货币计算
 2 经济计算与人的行为学
 第四部分 市场社会的交易经济学或经济学
 第十四章 交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1 交易经济学问题之界定
 2 想象性建构法
 3 纯粹的市场经济
 4 自闭经济
 5 静止状态与均匀旋转的经济
 6 静态经济
 7 交易经济学功能的整合
 第十五章 市场
 1 市场经济的特征
 2 资本货物与资本
 3 资本主义
 4 消费者的主权
 5 竞争
 6 自由
 7 财富与收入的不均等
 8 企业家的盈亏
 9 进步经济中的创业盈亏
 10 发起人、经理、技术人员和官僚
 11 选择过程
 12 个人与市场
 13 商业宣传
 14 “国民经济(Volkswirtschaft)”
 价格1 定价过程
 2 估值与评估
 3 高阶商品价格
 4 成本会计核算
 5 逻辑交易经济学与数学交易经济学
 6 垄断价格
 7 商誉
 8 需求垄断
 9 受垄断价格影响之消费
 10 卖方的价格歧视
 11 买方的价格歧视
 12 价格的关联性
 13 价格与收入
 14 价格与生产
 15 非市场价格之幻想
 第十七章 间接交换
 1 交换媒介与货币
 2 对一些普遍错误的观察
 3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4 货币购买力的确定
 5 休谟和穆勒问题与货币的驱动力
 6 现金引起的和商品引起的购买力变化
 7 货币计算与购买力变化
 8 购买力预期变化之预测
 9 货币的特定价值
 10 货币关系的重要性
 11 货币替代品
 12 信用媒介发行的限制
 13 现金持有之规模与构成
 14 收支平衡表
 15 地区间汇率
 16 利率与货币关系
 17 二级交换媒介
 18 通胀主义历史观
 19 金本位制
 第十八章 时间流逝中的行为
 1 时间周期估值视角
 2 作为行为必要条件的时间偏好
 3 资本商品
 4 生产周期、等待时间与储备期
 5 资本商品之可转换性
 6 过去对行为的影响
 7 资本的积累、维持与消耗
 8 投资者的流动性
 9 货币与资本;储蓄与投资
 第十九章 利息
 1 利息现象
 2 原始利息
 3 利率水平
 4 不断变化经济中的原始利息
 5 利息计算
 第二十章 利息、信贷扩张与贸易周期
 1 问题
 2 总市场利率中的企业家成分
 3 作为总市场利率成分之一的溢价
 4 贷款市场
 5 货币关系变化对原始利息的影响
 6 受通胀与信贷扩张影响的总市场利率
 7 受通缩与信贷紧缩影响的总市场利率
 8 贸易周期的货币信贷或流通信贷理论
 9 受贸易周期重现影响的市场经济
 第二十一章 工作与工资
 1 内向型劳动与外向型劳动
 2 劳动的快乐愉悦与枯燥乏味
 3 工资
 4 交易经济学意义上的失业
 5 毛工资率与净工资率
 6 工资与生活费
 7 受劳动负效用影响之劳动力供给
 8 受市场变化影响的工资率
 9 劳动力市场
 第二十二章 非人类的原始生产要素
 1 关于地租理论的一般观察
 2 土地利用中的时间因素
 3 次边际土地
 4 作为容身之地的土地
 5 土地价格
 第二十三章 市场数据
 1 理论与数据
 2 权力的作用
 3 战争与征服的历史作用
 4 作为数据的真实人
 5 调整期
 6 产权限制以及外部成本与外部经济的问题
 第二十四章 利益之和谐与冲突
 1 市场盈亏的最终来源
 2 生育限制
 3 “正确理解”之利益的和谐
 4 私有财产
 5 我们时代的冲突
 第五部分 受阻碍市场经济
 第二十五章 政府与市场
 1 干预
 2 政府职能界定
 3 作为个人行为终极标准的正义
 4 自由放任的含义
 5 政府对消费的直接干预
 第二十六章 通过税收进行的干预
 1 中性税
 2 总体税
 3 税收的财政目标与非财政目标
 4 税收干预的两个类别
 第二十七章 对生产的限制
 1 限制的性质
 2 限制的代价
 3 作为特权的限制
 4 作为经济制度的限制
 第二十八章 对物价结构的干预
 1 政府与市场自治
 2 市场对政府干预的反应
 第二十九章 货币与信贷操纵
 1 政府与货币
 2 法定货币立法之干预方面
 3 现代货币操纵方法之演变
 4 货币贬值的目标
 5 信贷扩张
 6 外汇管制及双边外汇协定
 第三十章 财富的没收与重新分配
 1 没收的哲学
 2 土地改革
 3 没收性税收
 第三十一章 战争经济学
 1 全面战争
 2 战争与市场经济
 3 战争与自给自足
 4 战争之负效用
 第三十二章 福利原则与市场原则
 1 反对市场经济的理由
 2 贫困
 3 不平等
 4 无保障
 5 社会正义
 第三十三章 干预主义危机
 1 干预主义的收获
 2 储备基金的耗尽
 3 干预主义的终结
 第六部分 经济学在社会中的地位
 第三十四章 经济学之难以详述性
 1 经济学之独特性
 2 经济学与公众舆论
 3 旧自由主义者之幻想
 第三十五章 经济学在学习中的角色
 1 经济学研究
 2 作为职业的经济学
 3 预测作为一个职业
 4 经济学与大学
 5 普通教育与经济学
 6 经济学与公民
 7 经济学与自由
 第三十六章 经济学与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
 1 科学与生活
 2 经济学与价值判断
 3 经济认知与人的行为
 |  
         
          | 內容試閱: |   
          | 第四版前言 大道至简。米塞斯的贡献非常简单,同时又极其深刻。他指出整个经济就是一系列个人行为产生的结果。个人施展行为、做出选择,并且与他人携手合作、展开竞争、进行交易。米塞斯采用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式诠释了复杂的市场现象是如何产生发展的。对于各种经济现象——价格、工资、利率、货币、垄断甚至贸易周期,米塞斯并不只是做简单的描述,而是将它们解释为“无数有意识、有目的之行为、选择以及个人偏好的结果”,而在各种情形下每个人皆在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实现其各种需求与目的,并避免不希望得到的后果。为此,米塞斯为其经济学论著选择了这一标题——“人的行为”。同样在米塞斯看来,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可以依据逻辑与功利原则解释为“个人无数行为之结果”。
 在米塞斯对市场运作所作的精妙解释中,随处可见其对于经济现象的精彩描述。譬如,关于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二者的区别,他是这样描述的:“一个‘巧克力大王’对于消费者(也即他的顾客)而言并无任何权力。他为消费者提供质量最优、价格最便宜的巧克力。他并不统治消费者,而是为他们服务。消费者可以随时自由选择不再光顾他的店铺。若消费者更愿意将钱花在其他地方,他就失去了他的‘王国’。”关于人们为何进行交易,米塞斯作如是描述:“瑞士汝拉的居民更喜欢制造手表而不是种植小麦。制表是他们获取小麦最便宜的方式。另一方面,种植小麦却是加拿大农民获得手表最便宜的方式。”对于米塞斯而言,价格是市场上消费者对金钱和某种特定商品或服务的竞争性出价所得出的比率。政府可以颁布法令,但“政府不能决定价格,正如鹅不能下鸡蛋一样”。
 在米塞斯看来,人类成员之间的不平等正是和平的人际社会合作的开始,也是其带来的所有益处的源头:“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由主义者们已充分意识到人人生而不平等,而正是他们之间的不平等才催生出了社会合作与文明。在他们看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是为了纠正大千世界中无法改变的事实并让天生的不平等消失。相反,它是确保全人类从中获得最大利益的工具。在他们看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最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它让选民决定谁应该担任公职,并且让消费者决定谁应该指导生产活动。”
 米塞斯于1949年对社会保障与政府债务的评论现在读起来就像是昨天刚刚撰写的一样:“保罗在1940年通过向国家社会保障机构支付一百美元的方式进行储蓄。作为交换,他收到了一份几乎是无条件性质的政府借据。若政府将这一百美元用于经常性支出,就既不会产生额外资本,也丝毫不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政府的这张借据其实就是开给未来纳税人的一张支票。到了1970年,某位彼得先生可能不得不履行政府的承诺来兑现这张支票,尽管他本人并未从‘保罗在1940年储蓄了一百美元’这一事实中获得任何好处。有人认为公共债务并不是一项负担,因为‘这是我们欠自己的’,这种废话般的论点实属自欺欺人。1940年的保罗们并不欠他们自己的。是1970年的彼得们欠1940年的保罗们的……1940年的政治家们通过将他们的问题转移到1970年的政治家们身上来解决问题。在那一天到来时,1940年的政治家们要么已经作古,要么作为年事已高的政治家为他们亲手创造的伟大成就——社会保障而沾沾自喜。”
 在《人的行为》“第三版前言”中,米塞斯提到了这部著作的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译本。从那以后,这部著作先后被夏道平翻译成中文(1976/1977年)、 被拉乌尔·奥杜因(Raoul Audouin)翻译成法文(1985年)、被小唐纳德·斯图尔特(Donald Stewart, Jr.)翻译成葡萄牙文(1990年)、被村田俊雄(Toshio Murata)翻译成日文(1991年)。本书前身《国民经济》(National?konomie)(1940年)也已再版 (1980年)。
 新版《人的行为》的出版商们已各尽所能,尽量纠正几乎任何一本书——尤其是这种大部头的著作——皆无法避免出现的错别字。他们还在新版中添加了一个全新索引,他们希望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容易地理解本书的思想。
 贝蒂娜·比恩·格里夫斯(Bettina Bien Greaves)
 纽约哈德逊河畔欧文顿
 1996年2月
 
 15章市场
 1 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社会分工体系。每个人皆代表自己施展行为;但是每个人的行为皆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亦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施 展行为的每个人皆在为他的同胞服务。另一方面,每个人也皆由他的同胞提供服务。每个人既是他自己的一个手段,亦是他自己的一个目的,是他自己的一个终极目的,也是其他人努力实现自己目的的一个手段。此系统由市场进行引导。市场将个人的活动引导到他最能满足其同胞需求的 渠道中。市场运行中无任何强制和胁迫。国家作为胁迫和强制的社会机器并不干涉市场,亦不干涉市场引导下的公民活动。它利用其权力迫使人们屈服,仅仅是为了防止破坏市场经济的维护和平稳运行的行为。它保护个人的生命、健康和财 产免受国内匪徒和外部敌人的暴力性或欺诈性侵略。因此,国家创造并维护了市场经济能够安全运行的环境。“无政府生产”这一口号恰如其分地将这种社会结 构描述为一种经济体系,该体系并不受“为每个人分配一项任务并迫使其服从这一命令”的一位独裁者、生产沙皇的指导。每个人皆是自由的;没有人受制于一名暴君的统治。个人出于自愿将他自己融入合作体系之中。市场指引他并向他揭示 他以何种方式可以最好地促进他自己和他人的福利。市场至高无上。只有市场才能使整个社会体系井然有序,并赋予它意义和含义。市场并不是一个地方、一个事物或一个集体实体。市场是一个过程,由在分 工下合作的各个个人的行为的相互作用所驱动。决定不断变化的市场状态的各种力量是这些个人的价值判断以及他们在这些价值判断指引下的行为。任何时刻的 市场状态皆是价格结构,即由渴望购买者和渴望出售者相互作用所建立的交换比 率的总和。市场没有任何“非人”或“神秘”的事物。市场过程完全是人的行为的结果。每一市场现象皆可追溯到市场社会成员的确定选择。
 市场过程是市场社会各成员的个体行为为了适应相互合作要求而做出的调整。市场价格告诉生产者要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生产多少。市场是个人活动 汇聚的焦点。它是个人活动向外辐射的中心。市场经济必须与第二种可以想象(尽管无法实现)的分工下的社会合作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或政府所有制——严格区分开来。第二种制度通常被称为“计划经济”或“国家资本主义”。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与计划经济相互排斥。两种制度的任何混合皆是不可能的,亦不可想象;不存在“混合经济”这样的东西,也即不存在一种“部分是资本主义和部分是计划经济”的制度。生产要么由市场所指引,要么由一位生产沙皇或一个生产沙皇委员会的法令 所指引。如果在一个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其中一些生产资料是由公共所有和经营的——也即是由政府或其某个机构拥有和经营的,那么这并不构成一个将计划经济主义和资本主义结合起来的混合制度。国家或市政府拥有和经营一些工厂,这一事实并没有改变市场经济的特征。这些公共所有和经营的企业受制于市场主权。作为原材料、设备和劳动力的购买者,以及商品和服务的销售者,他们必须使自己融入市场经济体系。他们受市场规律的约束,并因此取决于可能 会或可能不会光顾他们的消费者。他们必须争取利润,或者至少得避免亏损。政府可以通过动用公共资金来弥补其工厂或商店的亏损。但这既没有消除也没有削 弱市场的至高无上地位;它只是将其转移到另一个部门而已。因为必须采取征税 这一手段才能弥补亏损。但是这种税收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根据市场规 律影响经济结构。正是市场的运作而不是征税的政府决定了税收将发生在谁身上,以及它们将如何影响生产和消费。正因如此,是市场,而不是某一政府部门,决定了这些公共运营企业的运作。国营企业和俄罗斯经济——仅仅因为他们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就与资本主义制度有关联。他们自己通过货币计算来见证这种关联。这样,他们就利用了他们狂热谴责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心智方法。因为货币经济计算是市场经济的心智基础。若无经济计算,则设置为在任何分工制度下施展行为的任务皆无法完成。市场经济以货币价格进行计算。它能够 进行这样的计算,这一点有助于它的演变并且设定了它当今的运作。市场经济是真实的,因为它可以计算。
 4 消费者的主权
 一切经济事务的方向皆是市场社会中企业家的一项任务。他们的任务就是控制生产。他们是掌舵人,为这艘船掌舵。肤浅的观察者会认为他们是至高无上的。但他们并不是。他们必须无条件服从船长的指令。而船长就是消费者。企业家、农民和资本家皆不能决定必须生产什么。消费者才能决定。如果一个商人不严格遵守市场价格结构向他传达的公众指令,他就会遭受亏损,他就会破产,从而失去掌舵人的显赫地位,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做得更好的其他人就会取代他。 消费者会光顾物美而价最廉的商店。他们的购买和放弃购买行为,决定了谁应该拥有和经营工厂和农场。他们让穷人变得富有,让富人变得贫穷。他们精确地确定应该以何种质量、多少数量生产何种产品。他们是冷酷无情的老板,头脑中充满着各种心血来潮的奇思妙想,善变且无法预测。对于他们而言,再没有什么东西比他们自己的满足感更重要的了。他们丝毫不关心过去的功绩和既得利益。如果有人向他们提供他们更喜欢或更便宜的东西,他们就会抛弃原有的供应商。作为买家和消费者,他们铁石心肠、冷酷无情,丝毫不为他人着想。只有一阶商品和服务的卖家才跟消费者直接接触,并直接依赖于他们的指令。但是这些卖家会将从公众那里收到的指令传递给所有生产更高阶商品和服务的人。因为消费品制造商、零售商、服务行业和专业人士被迫从那些以最低廉价 格供货的供应商那里获得他们开展业务所需的商品。如果他们不打算在最便宜的市场上采购并安排其生产要素加工,以便以最好和价格最低廉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他们将被迫倒闭。在购买和加工生产要素方面取得更大成功的效率更高的人将取代他们。消费者可以自由发挥其任性的幻想,对此,企业家、资本家、农场主皆束手无策,他们必须遵循买方公众的指令。对消费者需求规定的各需求项的每一项偏离,皆会从他们的账户中扣除。最轻微的偏离,无论是故意造成的,还是由于错误、判断错误或效率低下造成的,皆会限制他们的利润或使他 们从市场上消失。更严重的偏离会导致亏损,从而损害或完全榨干他们的财富。资本家、企业家和地主,只能通过最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指令来使其财富保值和增值。他们不能随意花销消费者不准备通过为产品支付更多的方式退还给他们的资 金。他们在做生意时必须冷酷无情、铁石心肠,因为消费者——他们的老板——本身就是冷酷无情、铁石心肠的。 消费者不仅最终决定消费品的价格,而且同样最终决定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它们决定了市场经济中每一个成员的收入。是消费者,而非企业家,最终支付了每一名工人、每一位迷人的电影明星和每一个女佣的工资。消费者,通过其花费的每一分钱,决定了所有生产过程的方向和所有商业活动的组织细节。这种事态的描述,是将市场称为“民主制度”,其中每一分钱皆赋予一项投票权。更正确的说法是:一套民主宪法就是在政府行为中将市场经济赋予公民的消费者 身份的同样至高无上地位(消费者主权)赋予公民的一个体系。然而,这种比较并不完美。在政治民主中,只有投给多数候选人或多数计划的选票才能有效地影响事情的进程。少数派所投的票并不直接影响政策。但在市场上,没有任何一张投出去的票是徒劳的。花费的每一分钱,皆有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权力。出版商不仅通过出版侦探小说来迎合大多数读者的需求,而且也迎合阅读抒情诗和哲学小册子的少数读者的需求。面包店不仅为健康的人烘焙面包,而且也为有特殊饮食需求的患者烘焙面包。一名消费者的决定,是通过他准备花费一定数额金钱 的意愿度而赋予该项决定的全部动力而生效的。诚然,市场中各种消费者的投票权并不相同。富有的公民相较于贫穷的公民投的票更多。但这种不平等本身就是先前投票过程的结果。在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中,致富是在最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获得成功的结果。一个有钱人只有继续以最有效方式为消费者服务,才能保住他的财富。因此,物质生产要素所有者和企业家实际上是消费者的被委托人或受托人, 而这一身份通过每天重复的选举进行可撤销任命。 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专有类别不完全受制于消费者的至 高无上地位。垄断价格是对消费者影响力的一种侵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