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艺术本位研究的9堂课

書城自編碼: 342857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艺术理论
作者: 【美】派翠西亚·李维[Patricia,Leavy] 著,陈
國際書號(ISBN): 9787535689382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91.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学会当领导:优秀员工的晋升之路
《 学会当领导:优秀员工的晋升之路 》

售價:HK$ 78.0
目的行为论导论——刑法体系的新图景(增补第4版·中文增订版)(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目的行为论导论——刑法体系的新图景(增补第4版·中文增订版)(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售價:HK$ 81.6
浮沉:里亚布申斯基家族兴衰史
《 浮沉:里亚布申斯基家族兴衰史 》

售價:HK$ 117.6
Android自动化测试实战:Python+Appium +unittest
《 Android自动化测试实战:Python+Appium +unittest 》

售價:HK$ 107.8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售價:HK$ 279.6
工作:从平凡到非凡(原书第5版)  [英]理查德·泰普勒 陶尚芸 译
《 工作:从平凡到非凡(原书第5版) [英]理查德·泰普勒 陶尚芸 译 》

售價:HK$ 70.8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论衡系列) 》

售價:HK$ 69.6
出行创新设计:概念、范式与案例
《 出行创新设计:概念、范式与案例 》

售價:HK$ 119.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8.6
《 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 》
+

HK$ 118.8
《 全球视野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国际艺术教育大系) 》
+

HK$ 91.8
《 小顾聊印象派(艺术界超级大IP印象派/顾爷重磅来袭!“小顾艺术宇宙”第三部) 》
+

HK$ 116.1
《 绝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触摸中国传统色彩的繁复之美) 》
+

HK$ 48.6
《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BBC主编的艺术启蒙课 》
+

HK$ 105.3
《 一幅画看日本 影响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巨匠 吉卜力创办人 》
編輯推薦:
关于创意,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逻辑把你从A点带到B点, 但想象力能带你到任何地方。
关于写作,美国传奇作家马娅安杰卢说:写故事的重点是要让听者把故事听进去,经过大脑,直达内心。
关于诗歌,美国前桂冠诗人比利柯林斯说:我认为,诗是沉默的中断。一首诗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有空间。虽然诗中的词句叙述了部分的周围环境,但同时也留下一些空间让人去理解诗中的意境。因此,诗能打破宁静,也能带来宁静,相较之下,通俗的白话文,只是嘈杂不断的噪音。
关于音乐,美国爵士乐歌手路易斯阿姆斯壮曾说过一句名言,我们弹奏的就是生活。而文学大师托尔斯泰也说过:音乐是情感的速写。博诺更是直言:音乐因改变人生而改变世界。
关于舞蹈,现代舞之母玛莎格兰姆说:舞蹈就是不断地发现、发现、发现。
关于戏剧,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世界即剧场。
关于绘画,艺术大师毕加索说:我从不把我的画当作是艺术品,它们是我的研究。
关于艺术评论,苏珊桑塔格曾说:艺术的诠释就像是知识分子对艺术的报复。
艺术本位研究 Arts-Based Research, 简称ABR是21世纪全球艺术教育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领域的重大变革。它
內容簡介:
艺术本位研究 Arts-Based Research, 简称ABR是近年来全球艺术教育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研究领域的重大变革。本书深入介绍艺术本位研究的方法论,是引领整合艺术、跨科统整艺术研究的*范本。作者从ABR的理论基础出发,从文字形式转向图片,以9堂课巨细靡遗地梳理主要的艺术本位研究法的六个类型:艺术叙事探究、小说本位研究、诗学探究、音乐舞蹈和律动、戏剧影片和视觉艺术等,融合艺术的创作精神、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等研究方法。作者认为,艺术与社会人文研究学者不必执着于科学性的研究方法,应该重视艺术与社会人文学科本身的特性,把艺术的表现当作方法之一,作为个人表述以及经验联结的媒介。艺术本位研究的方法为艺术教育研究者提供更亲密的场域,破除科学与艺术的鸿沟,为常见研究方法的硬与冷注入人文的元素,细腻而不失精致。本书为有意从事 艺术本位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一些方法、范例与建议。本书的写作框架以联结为核心,为读者提供了讨论、书单、网页介绍等清单,鼓励读者参与实践艺术本位研究。
關於作者:
作者:

派翠西亚李维(Patricia Leavy)
派翠西亚李维(Patricia Leavy)是艺术本位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者,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是一名独立研究学者,也是畅销书作家。她曾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斯通希尔学院担任社会学系的副教授,同时也是社会学与犯罪学系主任和性别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兼主席。李维发表的作品超过25本书,其中包含小说和非小说类的著作,她的作品不但受到学术界一致的好评,销量也很好,还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她亦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和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合作发行一共8本的系列书籍,并创办跨学科的《国际艺术研究》期刊,兼任总编辑。李维在她的学术生涯当中获奖无数,包括新英格兰社会学协会、美国创意协会、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定性研究国际会议组织,以及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协会颁发的各大奖项。在2016年,全球最大的女性交流平台Mogul将李维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2018年,她入选全美女性名人堂,而且纽约州立大学纽柏兹分校更以她命名创立了派翠西亚李维艺术与社会正义奖。作者:

派翠西亚李维(Patricia Leavy)
派翠西亚李维(Patricia Leavy)是艺术本位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者,毕业于美国波士顿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是一名独立研究学者,也是畅销书作家。她曾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斯通希尔学院担任社会学系的副教授,同时也是社会学与犯罪学系主任和性别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兼主席。李维发表的作品超过25本书,其中包含小说和非小说类的著作,她的作品不但受到学术界一致的好评,销量也很好,还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她亦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和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合作发行一共8本的系列书籍,并创办跨学科的《国际艺术研究》期刊,兼任总编辑。李维在她的学术生涯当中获奖无数,包括新英格兰社会学协会、美国创意协会、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定性研究国际会议组织,以及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协会颁发的各大奖项。在2016年,全球最大的女性交流平台Mogul将李维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2018年,她入选全美女性名人堂,而且纽约州立大学纽柏兹分校更以她命名创立了派翠西亚李维艺术与社会正义奖。

译者:

陈怡倩 (Yichien Cooper)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艺术教育系博士,获博物馆学结业证书。2008年起任教于华盛顿州立大学三镇分校。现任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主席,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学会亚裔艺术教师议题核心委员,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学会数据可视化研究议题主席,丽比中学STEAM核心课程顾问。曾任美国华盛顿州里奇兰市艺术委员会副主席。致力于研究全科教育与统整教育、STEAM科艺融合。著有《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

谢宛玲:
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商业硕士学位。曾任国际新闻编译、观光营销专员、美语教师。现为专职译者,担任英、美影视节目(BBC, Netflix)字幕翻译。
目錄
目录

推荐语

前言:写给中国读者

感谢的话
第一课
社会研究与创意艺术导论
第二课
叙事探究和小说本位研究
第三课
诗学探究

第四课
音乐作为研究方法
第五课
舞蹈和律动本位的研究方法
第六课
剧场、戏剧与影片
第七课
视觉艺术本位研究
第八课
艺术本位研究的评估标准
第九课
搭建消弭艺术与科学鸿沟的桥梁
附录一:推荐书目期刊网站

附录二: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前言:写给中国读者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艺术本位研究的9堂课》中文版的发行。2008年,这本书的英文版刚出来时,我并没有预想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我写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为艺术本位研究(Art-Based Research, 简称ABR)提供一些指引。我想,研究界十分清楚,艺术能提供一个独特的方式让我们了解身处的社会与世界。学者们从事艺术本位研究的实践超过十五年了,然而,环顾学术界,没有一本相关的书,针对艺术本位研究方法学提供设计方法与研究过程的指导。于是,我决定尝试编写一本介绍艺术本位研究的书。在写作期间,我转向许多长期以来一直以这些新兴研究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艺术创作者与专家学者。在《艺术本位研究的9堂课》中,我综合从事艺术本位研究的研究者所使用的不同方式,详细介绍他们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希望他们的经验能为你的研究项目提供一些实用性借鉴。
回想求学时代,我就读波士顿大学社会学博士班的初心,是研究与社会公正议题相关的课题。我对这方面的议题相当感兴趣,但是,在学习期间,我很快就被研究过程本身所吸引。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方法论的深入探究,会成为日后潜心研究社会学课题的探寻之路。通过在波士顿大学博士班的课程学习、导师的指导和早期研究经验,我逐渐发展出一套全面的方法(holistic approach)来凸显研究过程。这个方法强调认识论、理论和方法之间的相互连接。我个人觉得,这种社会研究方法与我长期致力于社会公正的承诺是一致的。
博士学业结束之后,我旋即一脚踏入不发表论文即被淘汰的学术界和研究经费窘迫的现实世界。我很快意识到,根据前人与自己的经验,各个学科研究的要求与观点都过于狭隘,对研究范畴的定义也十分局限。这些都和我进入学术领域所期望扩展的研究视野差距甚大。例如,在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报告,绝大部分是定量研究,这些研究都依赖重复性的研究流程所得出的结论。同时,在已发表的定性研究论文中,研究者选择使用的研究方法却往往遵循严格的科学性的评价标准,让这些研究看起来似乎又违背定性研究重视自然现象的属性与关系,以感官经验为理性本源,推崇实证的判断标准等特质。也因为这样,许多理论研究经常脱离研究方法的讨论结果,造成研究无法全面性地开展。而一些创新的定性研究方法,如自述式民族志在学术界的地位,似乎一直被看低,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实验性的研究,这更削弱了它的研究成效。面对这种学术乱象,我心灰意冷,更糟糕的是,我开始觉得那是一个不得不去做的事,毫无快乐可言。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我无法在研究中表达我想要说的,也无法把我的研究以一种深具意义的亲和方式与他人分享。事实上,我早就意识到我努力发表的期刊论文几乎没有人读,而且,它们永远不会对学术界以外的任何人有所影响。这样的研究曲高和寡。这种说法真的不夸张。每当我试图和亲朋好友分享我发表的论文时,他们都会说:你的文章看起来的确很棒,但里面专业术语太多,我真的看不懂。他们的反馈,更让我清楚地明白:我必须寻求一个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并呈现自己的研究。
幸运的是,那时我正在做一些关于新兴研究方法的合辑项目,探讨研究方法论的创新途径。这个机缘让我开始探索艺术本位研究的世界,我也逐渐在自己的研究项目中运用这些方法。很快,一个新的世界就此展开。
和许多人一样,在真正接触多元的艺术领域的知识面之前,我早就通过个人经验的直观方式,来理解艺术的力量。在孩提时期,我就对喜欢的书爱不释手,一再翻阅到褪色。我恣意地沉溺于电影所营造的新世界,在剧院看戏时,随着剧幕情节,或是欢笑,或是落泪。我对舞者在空间游走翩翩起舞的优雅姿态而赞叹不已。
成年以后,我对艺术的热爱,也仅是通过晨起弹琴、参观博物馆、观赏电影等娱乐活动来表现。直到自己成为母亲和教授,我才意识到我们可以利用艺术的多元性来教授知识。例如,我女儿玛德琳读小学时,无法理解几何学,于是,我就带她去波士顿美术馆,一起分析立体派绘画,在画面中找寻不同形状,由此她的几何课进步了。艺术教会她的不仅仅是信息本身,而且还有连接、同情、感觉、共鸣和自知。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体验是她7岁时,我第一次带她去听音乐会。坦白地讲,我们一生当中所经历的首次美妙体验为数不多,而且绝大部分的首次体验,母亲也不会参与其中。想到此,我决定带玛德琳去她人生中的第一场音乐会,和她一起分享这个经验。我永远不会忘记当灯光熄灭的一刹那,她脸上激动而惊讶的表情。她站在椅子上,本能地随着节奏猛挥双臂,和其他人一起尖叫。整个音乐会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看她,并且意识到她当下正在体验着自己和其他人之间的连接。玛德琳正处于这个由现场音乐所创造的关系之中,她的反应是那么自然,发自内心展现音乐与肢体结合的力量。
这些生活中的心得体会也在我的教学中产生效应。在我教授性别社会学(Sociology of Gender)课程时,我讲授了父权制、暴力和性侵的议题,我和我的学生一起读了很多关于这些议题的文章。不过,真正打动学生们的却是多莉艾莫丝(Tori Amos)《我和枪》(Me and A Gun)的歌曲录像带。这首令人震惊的歌记录了歌手她自己被性侵的经历。在我的爱、亲密和性爱(Love, Intimacy, and Human Sexuality)研讨会上,我们涉及许多对教会学生具有挑战性的论题,如跨性别身份。然而,通过阅读非小说文章,学生们更容易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和看待问题,而观看电影《玫瑰少年梦》(Ma Vie en Rose)它讲述了一个孩子对其性别身份的挣扎更促使学生对话、反思、培养同情心,有时甚至提高其自我和社会意识。
艺术具有独特的功能,可以教育、启发、照亮、抵制、治疗和说服人们。正是出于这些和本书中提及的其他原因,许多跨学科的创新型学者在其社会研究中都运用了统整多元艺术的力量。因此,近几十年来,在学术界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艺术本位研究法。
研究和艺术实践都可以被看作是门技艺,而艺术本位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研究和艺术实践之间自然的亲和关系。艺术本位研究实践是一套方法论工具,它可以指导跨学科研究人员进行社会研究的每个阶段(包括资料生成、分析、解释和呈现研究资料)。这些新兴工具将创意艺术的原则适用于探究社会问题,以全面性和参与性的方式交融理论和实践。艺术本位研究实践涉及广泛的艺术类型:文学写作、音乐、舞蹈、表演、视觉艺术、影像和其他媒介。其呈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短篇故事、小说、实验写作形式、绘本小说、漫画、诗歌、寓言、拼贴、油画、绘画、雕塑、三维艺术、拼布和针线、表演剧本、戏剧表演、舞蹈、电影、歌曲和乐谱。
因为希望自己能提供有意义和影响力的研究,我也转向艺术本位研究。我把艺术本位研究看作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来超越传统研究中充满专业术语又有局限性的结构。然而,我发现,艺术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它们可以把我们与他人(无论彼此是否有相似之处)连接起来,开辟新的观察和体验方式,并照亮那些仍隐藏在黑暗中不为人知的想法。

为何需要这本书

我将本书写成一本艺术本位研究法的入门指南。它涵盖艺术本位研究的主要类型,包括叙事探究、小说、诗歌探究、音乐、舞蹈和律动、戏剧以及影像和视觉艺术。我的目的是希望透过综合性的、纪事与记录性的方式,为有意从事艺术本位研究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些方法、范例与建议。从本书的第一版发行以来,我与来自各地的学生和研究者分享的对话与经验,让我更加希望鼓励和启发更多人,来尝试本书概述的研究方法,以本书为基础,继续创新发展。不管你是什么专业学科背景,不论你是否接受过艺术训练,我希望你能知道,你随时可以开始艺术本位研究法的旅程。

本书章节结构

本书深入介绍艺术本位研究方法学的理论,根据内容举例,并呈现权威学者的研究范例和成果。这个做法,不仅为读者厘清不同形式的艺术本位研究法的脉络,而且也给读者提供如何应用的具体范例。中文版是依据第二版来翻译的,在9堂课中分别介绍艺术本位研究法的脉络与六个类型。每一堂课的架构比第一版更为统一,包括前言、背景(阐述特定艺术本位研究类型的小节)、方法(如何使用特定艺术本位研究类型的小节)、特殊考虑、注意事项清单、结论、讨论问题和活动、推荐书目期刊网站和参考文献。每一堂艺术本位研究方的课都包括一个范例以及与其相关的信息。这个版本特别提供一些音乐、舞蹈和影片范例的网上资源(所有参考链接都汇整于本书文末的附录)。因为,文本无法完整呈现以音乐、舞蹈、影片为本的艺术本位研究,因此提供与范例相关的网页信息十分重要。在这里声明一点,我凸显这些范例的本意并不是把它们视为从事艺术本位研究法的唯一方式,它们只是在众多艺术本位研究实践中脱颖而出的经典例子,只是无数实践可能性的一部分而已。
本书的框架反映出一个将艺术本位研究融合实践概念化的形式,探究从文本到图像这一条弧线相互关系的旅程(换言之,我特意从以文字为主的文本出发,延展到全部以图像为主的艺术本位研究的过程,作为本书的架构)。总而言之,第二课涵盖艺术本位研究的第一个类型叙事探究和小说本位的研究法(小说本位是再版新增内容)。这些融合的方式虽然都明确地借鉴艺术的形式,但仍然依赖文字作为主要沟通工具。第三课综述融合词与抒情的诗歌探究。第四课从诗的抒情延伸,探讨以音乐作为定性研究的可能性。第五课涵盖了本书最具争议也最为抽象的研究形式舞蹈和律动。第六课围绕剧场、戏剧和影片等表演性质的艺术形式。第七课以视觉艺术为主题,作为本书最后探究的重要艺术类型,并以它完成从文字到图像的圆弧。

中文版修订之处

《艺术本位研究的9堂课》第一版出版之后,我的生活和学术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在第一版里引用了很多艺术本位研究学者实践的范例,但在写书时,我并不认识他们。因为这本书的出版,我与他们相识并建立友谊。透过各地演讲和社交媒体,我也得以接触很多学者和学生的研究,聆听他们对自己研究的领域与学术界的看法。我个人的学术格局也因此发生变化,从学术界不发表论文即被淘汰的咒语里解放出来,转而面向大众。我对研究成果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学术圈以外的影响的关注,与日俱增,这些,都有助于艺术本位研究法的发展。这些经历不仅逐渐地改变了我对艺术本位研究法的理解,也让我愈发珍惜艺术本位研究法的力量以及它带来的可能性,同时,我也开始关心如何根据人文社会学科本身的特性,运用ABR的技巧策略,并对其进行评估。因此,本书中更新的内容包括了:
(1)第一课进行了彻底的修订,在新版中增加了艺术本位研究的小说写作;艺术本位研究常见术语表;以艺术本位研究法为研究范式的论述;关于艺术和学习的内容,其中包括神经科学和艺术,创意性艺术治疗,艺术和定性研究,技术和艺术本位研究的哲学基础。关于艺术本位研究法优势的部分被彻底修改,并扩充了如何成为艺术本位研究者以及增加公共学术和社会影响力所需的技能。
(2)第二课在叙事探究的内容基础上,扩展到包括小说本位(或小说作为研究实践)的研究。
(3)第六课重写并扩展到戏剧和影片。新增内容包括戏剧中的集体盖剧本(建构剧本)和关于影片的详尽介绍。
(4)第八课是关于评价体系的全新章节。随着艺术本位研究的发展,如何恰当地评估这一类型的定性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因此本书新增了相关内容。
(5)全书增加了创意艺术疗法的参考书目。
(6)在介绍的六种艺术本位研究类型中,有五个类型新增了相关的案例。其中有两个案例是研究生做的。第三课诗学探究的案例是研究生以前写作发表的,而第五课舞蹈的网络案例里也有一个是研究生的毕业作品的节选。新增的研究生案例证明了我致力表达的观点:任何阶段的研究人员都能应用并有效地以艺术本位研究法来进行研究。
(7)全书所有的课程都有更新的参考文献,包括新的研究案例。同时,我也保留了许多第一版里囊括的参考文献和研究案例。
(8)本书的新版中,我自始至终更关注于研究的公众影响力与读者可能会产生的问题。

阅读这本书的方法

虽然,这本书可以按照顺序一课接着一课读完,但并不是非如此不可。每一堂课介绍的特定类型的艺术本位研究法,都可独立阅读,附上的实践范例也如此。因此,读者如果对某个艺术类型的本位研究法特别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阅读。此外,本书以从文字到图像的过程,来铺陈艺术本位研究,也只是组织不同艺术本位研究类型的一种方式。有些读者可能会认为表演本位是艺术本位法的枢纽,它汇集所有艺术类型为一身。因此,对于那些读者来说,根本没有必要把戏剧与舞蹈创意律动分开。他们在阅读本书时,当然可以从这几堂课开始。最后,读者可以配合阅读本书中提到的与各式艺术类型相关的文献资料。例如,对以视觉艺术为本的研究方法感兴趣的研究人员或学生,可以一边阅读第一课概述视觉艺术的部分和关于视觉艺术本位法的第七课,一边配合阅读在学术期刊或网站上发表的相关论文。教学特色与资源除了为各个深入介绍的类型配以范例,众多的研究实例也贯穿于艺术本位研究法的每一堂课之中。每一堂课也会特别注明关键术语和其定义,每个艺术类型的主要研究实践和相关的考量。本书有6堂课阐述艺术本位研究的不同类型及其特征与功能。每一堂课的结尾还会附上一个注意事项清单,提醒研究人员在使用这些特定方法时应该考虑的事项。这些清单为研究人员提供引导研究问题的建议,协助研究人员形成自己研究的策略与架构。研究人员也会发现在书末附录提供的推荐书目、期刊和网站大有益处。这些书目让研究人员能进一步探索并实践特定的本位研究方法学,而期刊和网站不仅为研究者提供延伸阅读的资源,也为其指出发表艺术本位研究实践成果的途径。最后,本书还有协助教学的功能,教授们在授课时也可以使用每一堂课当中的提问,成为学生共同讨论或是协作的活动。刚接触艺术本位研究法的专业人员在尝试这些新兴的研究方法时,也可能会发现这些教学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有所帮助。

本书的读者

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面向不同的受众,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研究人员、学者和对艺术本位研究法或其方法论感兴趣的专业人才。在教学方面,本书可用于人类学、艺术、创意艺术治疗、文化研究、教育、表达性心理治疗、健康学、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戏剧艺术和妇女性别性研究等课程。它也可以用于以下的方法论课程之中,如定性研究、调查研究方法、艺术本体研究、新兴研究实践、女性主义研究、叙事探究、研究辩证法等。
请放心,本书不只针对那些已经受过艺术培训的人。我明白,有时候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用新的研究方法可能会让人害怕。但是我仍鼓励你无论如何要勇于尝试。当我写第一本艺术本位研究的小说《低脂的爱》(Low-Fat Love) 时,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只是单纯地尝试把我个人了解的和采访过的故事,以一种新的、更具吸引力并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述出来。而其带来的回响已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我希望本文也能鼓励你勇于发现研究的可能性,比如可能会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构建什么样的结构,以及和什么样的新读者交流。
我非常感谢每一位购买《艺术本位研究的9堂课》的读者。很多大学教授将本书列为指定教科书,很多老师受到本书的影响,重新调整他们教授研究方法或艺术教育的方式,还有一些人根据这本书来创建新课程。很多学生和研究人员一再告诉我,他们肯定本书是学习与研究的重要资源。因为读者们对这本书的好评如潮,它已被多次重印,目前已进入第三版,并已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包括韩语、波兰语和希腊语。如今,本书能翻译成中文,更是让我梦想成真。我相信中国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在影响全球的研究实践方面,具有相当独特的优势。我希望这本书成为推动中国艺术教育和艺术研究发展的一份力量。我相当感激能有这样的机会将我的理念传给中国的读者。感谢您阅读这本书,祝您的研究一切顺意。
让我们开始发现之旅吧!

派翠西亚李维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