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张颂学术年谱

書城自編碼: 324531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历史随笔
作者: 马玉坤,高国庆
國際書號(ISBN): 9787510868962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6-0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238.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
《 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 》

售價:HK$ 59.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售價:HK$ 238.8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售價:HK$ 59.8
听闻远方有你2
《 听闻远方有你2 》

售價:HK$ 51.4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售價:HK$ 432.0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售價:HK$ 141.6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

售價:HK$ 79.2
银元时代生活史
《 银元时代生活史 》

售價:HK$ 105.6

 

編輯推薦:
1.
张颂为我国播音界泰斗,创立了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曾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和教师。
2.本书是中国广播电视学科领域*部学者学术年谱。
內容簡介:
张颂(19362011年),我国播音学界泰斗,创立了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曾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和教师。《张颂学术年谱》以时间为主线,结合时代背景,全面梳理张颂一生的学术成就,是中国广播电视学科领域*部学者学术年谱。
關於作者:
马玉坤,男,1958年生,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浙江传媒学院中国播音主持史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
高国庆,男,1970年生,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指导、中国播音主持史研究基地研究员。
目錄
目 录
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语言传播理论而继续努力 胡正荣
前言
张颂生平简介
年谱及提要
1936年 零岁
生于河北省易县。
上海开明书店出版黄仲苏所著《朗诵法》一书。
1937年 一岁
在河北易县生活。
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徐卓呆所著《无线电播音》一书。
赵元任撰写并发表《广播须知》。
1938年 两岁
在河北易县生活。
上海社会各界对广播的评价和批评。
1939年 三岁
在河北易县生活。
徐学铠开始连续发表译介的关于广播节目和播音的文章。
1940年 四岁
从河北易县迁至北京生活。
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1941年 五岁
在北京生活。
中国共产党发布《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广播电台的指示》。
1942年 六岁
9月,在北京绒线胡同小学读一年级。
作家、诗人徐迟所著《诗歌朗诵手册》一书出版。
1943年 七岁
在北京绒线胡同小学读一至二年级。
著名戏剧家洪深出版了专著《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
1944年 八岁
春,在河北易县棠荫小学读二至三年级。
新华社在延安创办了对外英文广播。
1945年 九岁
1~7月,在河北易县棠荫小学读三年级。
秋,到北京,年底到河北定兴县县立小学读四年级。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试验播音。
在重庆广播日本投降的消息。
1946年 十岁
在河北定兴县县立小学读四年级。
10月,回北京绒线胡同小学,读小学四年级。
《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公布。
剧作家、导演吴天出版戏剧理论著作《剧场艺术讲话》。
1947年 十一岁
在北京绒线胡同小学读四至五年级。
中央领导高度关注播音工作,播音员开始进行业务总结工作。
1948年 十二岁
在北京绒线胡同小学读五至六年级。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制定一系列有关播音工作的规章制度。
1949年 十三岁
在北京绒线胡同小学读六年级并毕业。
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四部(北京和平门内)读初中一年级。
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0年 十四岁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四部(北京和平门内)读初中一至二年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总署召开京津新闻工作会议,规定广播电台应以发布新闻、社会教育及文化娱乐为主。这成为后来广播系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贯彻的三大任务。

1951年 十五岁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四部(北京和平门内)读初中二至三年级。
齐越播出作家魏巍在朝鲜前线采写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左荧发表《从编播合一谈播音应该专业化》一文。
1952年 十六岁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四部(北京和平门内)读初中三年级并毕业。
9月起,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北京和平门外)读高中一年级。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召开了全国播音工作座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专门研究播音工作的座谈会。
1953年 十七岁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北京和平门外)读高中一至二年级。
中国共产党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成立。
1954年 十八岁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北京和平门外)读高中二至三年级。
齐越作为中国广播代表团成员赴苏联,主要考察、学习苏联播音经验。
中央台播音组经过全体播音员的集体讨论,写出五篇探讨播音的研究文章。
中央广播事业局开办了广播技术人员培训班。
1955年 十九岁
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北京和平门外)读高中三年级并毕业。
9月9日,以免试保送的优异成绩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
中央广播事业局地方广播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播音业务学习会。左荧作了题为《播音是一种语言艺术活动》的重要发言。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设立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开始对汉语拼音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关于广播语言口语化的讨论。
1956年 二十岁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大学二年级。
齐越和崔玉陵节译了苏联功勋演员符阿克肖诺夫所写的《朗诵艺术》一书。
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人民日报》全文发表。
国务院设立《汉语拼音方案》审定委员会。
1957年 二十一岁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大学三年级。
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决议》。
1958年 二十二岁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大学四年级。
中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今中央电视台)开始试播。
中央广播事业局在1954年3月开办的广播技术人员培训班的基础上,创办了北京广播专科学校。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并向全国公布实施。
1959年 二十三岁
8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同月,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部担任播音员。
经国务院批准,中央广播事业局把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扩建为北京广播学院。
1960年 二十四岁
到中央台播音部工作的第二年。
夏青发表《谈逻辑重音、逻辑顿歇和语调》一文。
北京广播学院举办播音员训练班并开始筹建播音专业。
1961年 二十五岁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梅益同中央台播音组谈话,重点谈播音风格多样化的问题。
1962年 二十六岁
在中央台播音部工作的第四年。
参与录制《小学语文朗读留声片》和《阅读与欣赏》等节目。
1963年 二十七岁
在中央台播音部工作的第五年。
9月,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任教师。参与创办播音专业。
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正式设立中文播音专业并正式招生。
齐越在上海电台播音组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这篇讲话成为播音理论的奠基之作。
在播音实践上,从6月开始夏青等人继续播出九评。
1964年 二十八岁
开始为63级播音班讲授语音发声和语言逻辑(播音基础)课。
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了第八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会议讨论起草并下发征求意见的《为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宣传的质量而奋斗宣传业务整改草案(提纲)》中,专门用一个章节来讲提高播音水平的问题。
1965年 二十九岁
为64级播音班讲授语音发声和语言逻辑(播音基础)课。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邓小平、彭真、陈毅、陆定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题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努力办好广播,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
1966年~1968年 三十岁~三十二岁

因文革,学院停课,停止招生,在校学生于1969年毕业离校,学校的各项工作陷于瘫痪状态。
1969年~1972年 三十三岁~三十六岁
北京广播学院被撤销。
1969年到1972年在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五七干校劳动。
1973年 三十七岁
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广播学院复校,担任播音基础教研室主任。
北京广播学院举办了全国在职播音员学习班。以广源为名讲了发声器官和呼吸方法、如何播好评论两课。
学习班还邀请了中央台、北京广播学院和有关专家作了专题发言或讲座。
1974年 三十八岁
为74级播音班讲授播音发声课。
北京广播学院恢复播音专业招生,文革期间招收的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入学。
1975年 三十九岁
为74级播音班讲授播音基础(语言表达)和新闻、通讯、评论播音课。
文革期间招收的第二届工农兵学员入学。
经组织决定,齐越由中央台播音部调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专业任教师。
1976年 四十岁
为75级播音班讲授播音发声和播音基础(语言表达)课。
文革期间招收的第三届,也是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入学。
齐越、张颂参与指导、把关,由74级工农兵学员集体写作的《为革命播音献给基层广播站播音员》一书出版。
1977年 四十一岁
为76级播音班讲授播音发声和播音基础(语言表达)课。
全国恢复高考,参与恢复高考后的招生工作。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专业再次开始经过全国统考招收新生。
1978年 四十二岁
任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专业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
第一次给77级播音班讲课。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教研室编写的《播音基础》(语言表达部分)教材开始使用。
《现代汉语词典》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1979年 四十三岁
春季学期,为77级播音班讲授播音创作基础课。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教研室组织召开了播音语言表达座谈会。
发表《谈谈播音降调问题》一文,夏青为该文写了评语。
1980年 四十四岁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成立,陆茜任副主任。
《播音发声讲义》教材开始内部使用。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专业开始招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播音方向)硕士研究生。
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也是改革开放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张香山局长在会议的工作报告中,专门谈到关于提高播音工作水平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周殿福先生所著《艺术语言发声基础》一书出版。
1981年 四十五岁
发表浅谈播音中情、声、气的关系一文,夏青为该文写了评语。
参加中央广播事业局组织召开的第二届全国播音经验交流会,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全国普通话播音经验交流会。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播音经验交流会。受会议委托撰写《全国播音经验交流会简况》。会后出版了《话筒前的工作》一书。
发表研究播音理论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一文,夏青为该文写了评语。
组织并参与播音专业有史以来第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试办《空中之友》节目,并率先采用节目主持人形式。
1982年 四十六岁
播音专业有史以来第一届本科生77级播音班毕业。
1983年 四十七岁
《朗读学》出版。
中央电视台正式确立了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做现场直播。
由虹云、陈铎主持的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1984年 四十八岁
荣获广播电视部先进工作者称号。
担任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主任。
担任研究生导师。
广电部正式批准,成立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
1985年 四十九岁
播音学理论专著《播音创作基础》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10月,随团访问日本大学艺术部。
参加由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主办的全国广播电台现场报道和节目主持人播音经验交流会。
全国电视播音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电视播音经验交流的第一次会议。
1986年 五十岁
受美国之音(VOA)之邀,走出国门,做为期半年的高级顾问,指导美国之音播音员播音。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与宁夏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播音学术研讨会在宁夏银川召开。
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首次以大板块节目设置、主持人直播、听众热线参与节目的全新形式播出,从而拉开了广播改革和播音改革的大幕。
1987年 五十一岁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在北京广播学院成立,张颂任常务副会长。
由傅成励、虹云和陈希主持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开播;由雅坤、贾际等主持的综合文艺类节目《今晚八点半》开播。
1988年 五十二岁
被评为教授职称。
专著《朗读学》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和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联合召开播音发声学研讨会。
1989年 五十三岁
被聘为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主任,任期三年。
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
邓颖超同志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主持人陈希写信,表扬这个节目。
1990年 五十四岁
《播音基础》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组织的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同时获评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著作。
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论播音艺术》一书出版。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接纳主持人节目研完会为团体会员, 全称为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会。
1991年 五十五岁
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1991年学术年会。
应邀出席上海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
1992年 五十六岁
被北京广播学院聘任为播音系主任,任期三年。
获得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 五十七岁
当选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齐越逝世,张颂发表《崇敬与悼念学习齐越著作感言》。
针对李东《走出魔圈主持人与播音员语言特征辨析,兼与张颂教授商榷》一文,写了《还是先说两句》,对李东的怪圈理论进行了答复。
1994年 五十八岁
主持召开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兼职教授播音和主持人教学改革座谈会。
《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
《中国播音学》出版。
1995年 五十九岁
《中国播音学》获1995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起草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建院方案。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播音学研讨会。
1996年 六十岁
被北京广播学院聘任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首任院长。
全国广播影视语言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上作主旨发言。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恢复直播。
1997年 六十一岁
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举办第一届齐越朗诵艺术节。
1998年 六十二岁
参加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承办的首届(1997年度)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政府奖)评选工作,并担任评委。
主持由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和北京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新闻播音与主持研讨会。
参加夏青播音成就研讨会,并作《字正腔圆的艺术风范简论夏青的播音艺术》的发言。
1999年 六十三岁
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成为北京广播学院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之一,也是中国播音学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北京广播学院建院45周年纪念晚会上,登台朗诵文艺系教师、诗人陆建为晚会写的诗《白头发唱给黑头发的歌》。
《语言传播文论》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
2000年 六十四岁
担任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广播电视语言研究所所长。
担任中央电视台荣事达杯第三届主持人大赛复赛和决赛评委。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播音员、主持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1年 六十五岁
接受《现代传播》约请,在新千年开始之际,既回首百年来中国传媒的不平凡历程,更着眼于未来中国传媒的壮丽蓝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
北京广播学院面向全院选聘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副院长和播音系主任。
2002年 六十六岁
《朗读美学》和《语言传播文论》(续集)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播音员主持人管理暂行办法》和《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规定》实施细则。
2003年 六十七岁
《朗读美学》获2003年广电总局科研成果评奖著作类一等奖。
参与国家广电总局全国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考试教材编写和辅导讲座编录工作。
申报教育部重大课题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改革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先进文化的导向与品位正式批准立项。
在播音专业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2004年 六十八岁
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委员会会长;
出席第三届中国传播论坛世界华语播音学术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
《情声和谐启蒙录张颂自选集》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并颁布《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2005年 六十九岁
任《播音创作基础》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决定合并重组原下属的播音学研究委员会和主持人节目研究会。正式成立播音主持委员会。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风范长存左荧纪念文集》。
2006年 七十岁
《语言传播文论》(三集) 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出席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资格考试委员会编辑的《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正式公布出版。
2007年 七十一岁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发出开展向张颂等名师、优秀教师学习的通知。
在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组织举办的第三届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评选中获十佳理论人才奖。
2008年 七十二岁
北京市教育工会主席张青山慰问张颂。
国家广电总局人教司在北京举行2008年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座谈会。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在杭州举办与中国改革开放共同成长中国播音主持辉煌30年论坛。
2009年 七十三岁
《播音主持艺术论》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应邀参加湖南卫视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畅谈普通话的历史。
入选2009首都十大年度教育新闻人物候选人。
受聘担任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客座教授。
2010年 七十四岁
全国播音主持学术暨出版研讨会在湖南张家界召开,作主题报告。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相信未来讲座张颂教授专场成功举办。
被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在湖南长沙学院举办学术讲座有声语言表达规律。
2011年 七十五岁
为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作学术报告。
2012年 七十六岁
为华东师范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题词:强化有声语言功力,深化民族文化内涵,体现时代精神,充满人文关怀。
出席在上海诵苑艺术语言培训中心举行的推广和提高青少年诵读能力专家座谈会。
接受新媒体主持人肖泽颖采访。
11月10日上午10点47分,因患癌症病逝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后 记
內容試閱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语言传播理论而继续努力

播音主持专业是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独创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兴专业和崭新学科;播音主持理论是以张颂教授为代表的,包括齐越、徐恒、马尔方、王璐等,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夏青、林田、铁城、方明等一大批学界业界精英共同组成的研究实践团队,科研创新的智慧结晶,开创并建立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语言传播研究理论。
一个学科的诞生和发展,既有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离不开人为推动的必要性。在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就极为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一特色。一方面,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呼唤高水平、高质量的播音主持实践。另一方面,又需要从实践中总结、研究相关理论来指导实践的更好发展。张颂教授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因此,研究总结张颂教授的播音主持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对于更好地研究认识播音主持专业、更好地研究认识中国特色的语言传播理论,进而对于中国播音史的研究,对于学科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马玉坤教授在认真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播音史史料学研究的过程中,钩沉、梳理相关史料,编著成《张颂学术年谱》正式出版,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值得祝贺。
《张颂学术年谱》较为详尽地梳理了中国播音学理论的奠基人、中国播音主持艺术教育重要的创始人之一张颂先生的学术思想,特别是中国播音学的诞生、发展历程,同时,又以更恢弘的视野,关照、梳理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广播的诞生、电视的出现,特别是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历程中与语言传播问题相关的一些值得记忆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重要理论观点的诞生过程,是一部具有独特研究视角、宏观记录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发展史的学术专著。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张颂学术年谱》的创新之处,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以宽广的学术视野、丰富的历史资料,详细梳理了中国播音学这一具有原创意义的理论诞生、发展的过程。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播音学学科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大跨越:
第一个跨越是实现了从一项工作、一个专业,到一种理论、一个学科的历史性转变,提升了播音主持工作的学术地位,创新了播音员主持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摆脱了职业培训的低起点局限,建成了国内首家、国际上富有特色的具有高等教育起点的高规格、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专业理论研究体系、学科学位建设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这个突破是历史性的。
1963年,根据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广播学院正式开始招收中文播音专业学生,学制大专,播音专业成为新闻系下属的一个专业方向。当时的播音专业创建者是徐恒、马尔芳、王璐、张颂四位先生。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播音专业提升为本科招生。1981年,开始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78年,《播音基础》(语言表达部分)作为教材内部使用。1983年,《朗读学》出版。1985年,《播音创作基础》和《播音发声学》出版,随后中国播音学丛书几十种专著相继出版。1994年,在经历了几十年艰苦探索,几代人不懈努力的基础上,由张颂教授主编的《中国播音学》出版,这部66万字的专著,是他带领16位来自教学和实践一线的作者组成团队编著而成,全书分为导论发声创作表达和业务五编共40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经验,明确了播音主持的学科定位,标志着中国播音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基本构成,成为这门学科的奠基之作。
第二个跨越是引领了播音主持工作的社会价值导向,使播音员主持人的文化影响力成为一种值得重视的社会影响力。继1986年在宁夏召开了首届全国播音学术研讨会之后,1987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成立了中国播音学研究会,研究会常设在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张颂担任首任常务副会长。1988年,播音学研究会开始组织全国播音主持作品和论文评奖。1995年,经中宣部审批,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成为这个专业最高级别的政府奖。这是中国播音学学术研究的重大历史性阶段成果,为催生优秀的播音主持作品和发展播音主持理论研究做出了贡献。同时,从80年代初开始,国务院正式设立播音专业技术职称系列,成为全国17个职称系列中的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发展得到了切实的制度保证。2004年起,根据国家《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了《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从2005年开始对播音员主持人实行必须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职业准入的管理。2013年以来,国务院分7批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准入考试,而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资格考试却以事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被率先保留下来,并强调要进一步强化这项考试。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及中央主管领导、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领导,多次就播音主持工作作出指示、批示。中央关于播音主持工作如此密集的指示、批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来没有过的。说明播音主持工作在新闻传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次跨越是实现了学科建设的大踏步前进。1963年设立中文播音专业,1980年建立播音系,1996年,成立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张颂教授担任首任院长,兼党总支书记,这个阶段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成果丰富,拥有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姚喜双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语言不规范现象研究》(1995),张颂的《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1996),吴郁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研究》(2003),马玉坤在研的《20世纪中国播音史史科学研究》(2016),是我校在中国播音学学科上取得的第四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此外,还有一大批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著述、理论也日益丰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位涵盖学士、硕士、博士直至后来的博士后,兼跨新闻传播学和影视艺术学两个学科,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格局。
衡量一个理论是否具有原创意义,我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理论的原创性、问题视域的广泛性还有话语空间的可拓展性。
从理论的原创性方面来看,中国播音学的研究以大众传播中的语言传播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单从研究对象上来看,这种把语言艺术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独特的、创新的。回顾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我们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直到今天的电子传播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传播阶段就是语言传播的阶段,也可以称为是口语传播的阶段。进入电子传播时代,特别是广播诞生、电视出现以后,语言传播问题变得更加重要,依据传播媒介的特殊性,拟态传播的仿真性使口语传播突破地域、时空的局限,拥有了更大、更广阔的应用空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语言传播的发展空间更大,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无论是人机对话,还是大屏跨小屏的传播,都离不开语言传播的助力,我们应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言是了解一个民族最好的钥匙,应该让我们富有中国特色的语言传播研究为传承中华文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问题视域的广泛性上来看,中国播音学的学术研究视域已经确立,它既不跟相关学科混淆,又不跟相关学科割裂,更不是现代汉语加播音方面的语料,也不只是语言学理论在播音方面的应用而没有自己的理论。(于根元,播音主持语言研究十篇.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6)中国播音学已经有了自己的学术历史和发展脉络,有了自己独特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正如张颂先生所总结的:它以新闻学与传播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和艺术学、哲学与美学这四大学科为支柱,新闻性是它的本源,艺术性是它的特征,相信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它的运用领域将会更加广阔。
从话语空间的可拓展性上来看,中国播音学学科的建构可分为三大体系。第一个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体系,主要研究语言传播的基本规律和与之相关的传播模式问题。第二个是播音主持艺术理论体系,主要研究语言传播的基本问题,特别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怎样做到德才兼备,声形俱佳的问题。第三个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比较体系,人际传播是基础,大众传播是方向,这个系统在未来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三大体系既包含了中国播音学体系原有的五个部分,同时也标志着播音学研究进入了全新的、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发展空间。
二、《张颂学术年谱》以一个学科成长建设过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学者的学术成长史为经线,以整个行业的发展为纬线,记录、雕刻出一位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同成长,堪称一代中国传媒大学学人榜样的精神雕像。
张颂教授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是教育部授予的国家级教学名师。他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中国传媒大学的教育教学事业,他深深扎根在教师岗位上忠心耿耿、无私奉献,他的一生就是传媒大学的教训: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真实写照,是值得我们所有后辈学人学习的榜样。
1959年8月,张颂教授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受齐越、夏青等一代播音名家的感召,怀揣着对广播播音的梦想,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先后担任播音员、编辑,主要播送《新闻和报纸摘要》《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等新闻性节目,同时还播过《阅读和欣赏》、电影录音剪辑等文艺类节目,录制小学语文朗读留声片等。编辑过《国际时事》《世界各地》等节目。多种类型的播音实践,为他日后的播音研究和教学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招收了第一届中文播音专业的学生,张颂先生惜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来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中文播音专业担任教师,直至2012年逝世,他把自己一生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都献给了北京广播学院及后来的中国传媒大学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等教育、教学和科研事业。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发表论文一百多篇,主要著作《朗读学》《播音创作基础》《论播音艺术》(合著)、《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语言传播文论》《语言传播文论》(续集)、《语言传播文论》(三集)、《朗读美学》《情声和谐启蒙录》《播音主持艺术论》《语言和谐艺术论》等,主编《中国播音学》《广播电视语言艺术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广播电视语言文字规范化文集》等,在学界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其中《朗读学》《播音创作基础》《中国播音学》等著作,分别获教育部、广电部和广播电视学会等一、二等奖。
系统全面地回顾张颂先生的学术成长史,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传媒大学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格局中成长为今天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大学,离不开在我们学校创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一大批像张颂教授一样终身筚路蓝缕、艰辛开创专业发展的拓荒者、领路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传媒大学的今天。1985年,张颂教授的一本重要理论著作《播音基础》正式出版,那时的我还只是北京广播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只是对他的声誉高山仰止,我后来才知道就是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也是他不忘初心,用近二十年的时间不断积累最终形成的。1963年,张颂先生来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他给新闻系播音专业学生教学使用的是自己油印的小册子《语言逻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1978年以播音基础教研室的名义编写了《播音基础讲义》(语言表达部分),直至1985年才正式出版,命名为《播音创作基础》。如果没有对播音专业的激情,没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没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勤奋笔耕的不懈努力,怎么会有这样一个新兴学科的诞生?在当前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新的时代大潮中,我们应该向和张颂先生一样的,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专业理论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一大批教授、专家、学者们表达我们后学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的感恩,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三、当前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高等教育的转型升级竞争日益激烈,学术研究在观念、原理、知识领域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期待不断有新的突破,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更是大势所趋。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我的理解应该要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张颂学术年谱》从体例上融合了历史研究纪传体和编年体的优势,以张颂先生的学术成长历程为经线,勾连、归纳了与其相关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包括著述、观点、生平简介,同时还兼顾了语言文字发展、播音教育发展等相关方面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等。年谱的编纂由点及面,点面结合,很好地还原了语言传播历史发展的原貌,特别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历史问题的感受、观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是一本研究方法创新的专著,它突破了中国播音学研究中常有的重现象观察、轻理论探讨的局限,把历史研究中的微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结合起来,以史料学研究的方法带领我们关照过去,展望未来。看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当我们站在历史的、宏观的角度上回望过去,我们当年身历其中,却感到云深不知处的一些历史事件,一些学术争鸣,经过岁月的沉淀最终呈现出应有的模样,翻看这本书能让我们谏往事,知来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张颂学术年谱》不仅仅是记录张颂先生一个人历史成就的专著,实际上是为所有为语言传播事业做出历史贡献的人们树立的一座纪念丰碑。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
胡正荣
2017年10月23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