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英国牛津民俗谈

書城自編碼: 321680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柯玲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52168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8-07-01


書度/開本: 32开

售價:HK$ 56.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工作文化史 古代卷
《 工作文化史 古代卷 》

售價:HK$ 81.6
像亚马逊一样思考
《 像亚马逊一样思考 》

售價:HK$ 94.8
中国震撼
《 中国震撼 》

售價:HK$ 86.4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

售價:HK$ 93.6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大学问·生活中的意义 》

售價:HK$ 94.8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待客之道:7-Eleven如何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 》

售價:HK$ 82.8
邓小平视察纪实
《 邓小平视察纪实 》

售價:HK$ 117.6
财商养成第一课
《 财商养成第一课 》

售價:HK$ 69.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73.0
《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推进中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研究 》
+

HK$ 88.8
《 民俗教育原理 》
+

HK$ 77.7
《 超越卓越的平凡:北大人才选拔制度研究 》
+

HK$ 54.0
《 农村学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
+

HK$ 62.4
《 研究真实世界的教育 》
編輯推薦:
从民俗和日常生活视角切入西方文化,视角独到,值得一读。
內容簡介:
本书以牛津民俗事象为切入点,聚焦牛津民俗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对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民俗的观察与思考,也有对人生民俗、交际礼仪、岁时节日、生产商贸、社会组织、民间信仰以及语言民俗等诸多民俗事象的关注与研究,在呈现民俗风貌的同时更关注中外民俗事象的差异比较。
關於作者:
柯玲,女,江苏盐城人,东华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文艺民俗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学者;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基地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创意与文化交流研究工作室领衔教授。
目錄
前言:跨文化交流中的空白与补白
想象的速度与效率 1
第一章.服饰民俗1
(一)盛装的考生 1
(二)教授之长 衫 6
(三)行者双肩 包 11
第二章.饮食民俗17
(一)分食与共饮 17
(二)女儿的薄饼 23
(三)牛津的筷子 27
(四)自制的月饼 32
(五)他乡的野菜 37
第三章.居住民俗43
(一)坐北与朝南 43
(二)城市与乡村 48
(三)城堡与古镇 54
(四)庄园与家园 60
(五)水边的学堂 65
第四章.出行民俗72
(一)牛人爱骑行 72
(二)温柔的警察与警卫 77
(三)守望的风景 83
(四)牛津无广场 88
第五章.人生民俗94
(一)计划与生育 94
(二)教育的资源 99
(三)自愿上大学 104
(四)婚姻与家庭 109
(五)生死无界 114
第六章.交际礼仪121
(一)信任的能量 121
(二)温情的面纱 126
(三)吃喝的性质 130
(四)来往的礼仪 135
(五)待客的分寸 140
(六)不俗的竞争 145
第七章.节日民俗151
(一)鸡蛋的节日 151
(二)牛津的五 一 157
(三)莎翁纪念日 163
第八章.生产商贸习俗170
(一)牛津之牛 170
(二)炉中之煤 176
(三)工农城乡 181
(四)英国钢镚儿 185
(五)信用被盗 190
第九章.社会组织民俗196
(一)殖民的情感 196
(二)大学的竞争 201
(三)莎翁研究会 206
(四)民间读书会 210
(五)尽职的兼职 216
(六)牛村中国风 222
第十章.信仰习俗228
(一)牛津基督徒 228
(二)我是CCP 234
(三)出国与乡愁 239
第十一章.语言民俗244
(一)所谓标准 语 244
(二)夸大的翻译 249
(三)牧师爱汉语 254
(四)讲座没问题 258
后记:民俗生态的自适与自愈
牛津民俗中的生态平衡 264
参考文献目录 270
內容試閱
前言:跨文化交流中的空白与补白
想象的速度与效率
跨文化交流发生在异质文化之间,此种差异往往因为某种距离或阈限而产生。尤其是在国际交往不多不畅的时代,跨文化交流的空白较多,人们留足了对他者的想象与联想空间;而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存在空白的交流双方则会很自然地进行各种补白,而无论是空白还是补白,基本手法不变,大多凭借想 象
西方人办事一般效率都很高,咱们则常常拖沓扯皮,所以西方国家一般都比咱们先进,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只争朝夕耳旁曾经飘过的诸如此类带有普遍性的错觉思维,塑造了几代性急的中国人。环顾四周不难发现身边出生越早者往往越性急。我们有自谦自省的优良传统,但如果将视野放大,去看看真正的西方,再稍微调整一下自己步履和心态,或许我们可以走得更稳健一些。
2012年夏赴英开会,返程中从兰卡斯特坐火车去伯明翰机场。火车慢得犹如小脚莲步,怀疑自己乘的是王蒙《春之声》里的闷罐子,心急如焚而又忧心忡忡。乘客中也有去伯明翰机场的,给我打包票不会误机。好在英国的火车到底不是闷罐子,安静、舒适,熟人之间轻声交谈,完全没有高声喧哗,所以我的燥热也慢慢降至凉爽,甚至还有了远眺窗外的心境,那感觉就更好了。火车慢慢爬行,眼前像有本画册徐徐展开,风景挺美。大片的绿地、草原,静静地卧着,仿佛在有序轮休。偶尔看到一些横七竖八的菜畦,点缀在画册中有些潦草。后来得知那是部分英国人的自留地,租金一年25英镑。朋友提醒我要是在草书中看到有块不太协调的正楷,十有八九是中国移民的作品,不止一位中国移民的菜地作为样板上过英国电视。有些英国人的菜地中央还歪斜地放着些桌子、椅子、空酒瓶,说明他们迥异于深沉地爱着土地且眼里常含热泪的中国农民,他们不是纯粹的耕耘者而更像是田园风光的享受者。彻底放松了心情,踱步缓行的火车,让人如履平川,旅程没有了风驰电掣的眩晕,倒让我体验到了慢速度的几分魅力。
速度当然不只是车速,尤其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老祖宗叮嘱我们百闻不如一见,但事实是好多事在未曾闻见之前已然在脑海中有了定式。在英国待的时间越长越发现自己对于英国乃至西方的认识误区越多。这种误解大多因道听途说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其中或许还有隔锅饭儿香的崇外心理在起作 用。
出国之前,无论是在接受培训还是办理签证时都被告知:入境必须在7天之内去警署登记,否则后果自负。所以,一到牛津就急急去了警署,填完一系列表格后说一周左右会寄给我证明。但10天过去了,没有收到;20天过去了,仍无踪影。本来也不知道这个证明派啥用,干脆就不着急了。一个月过去了,40天过去了依然没有消息,有点儿沉不住气了,跑去警署打听,警员边抱歉边安慰我别着急,甭担心,重开一张一周后准寄到。收到时仍已是10天之后。其实这份证明一直到回国都没有用过,但收到时还是觉得心里踏实多了,甚至还与一位即将回国的同胞分享了喜悦,没想到他瞪大眼睛问我:什么警署证明呀?我们总是将西方人办事想象得非常高效严谨,事实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是天晓得!
在网上还看到有人抱怨到英国后去警署登记要排长龙等上几个小时。或许我是幸运者,又适逢牛津注册淡季?或者是警署相信来牛津的人都会高度自律,即便不注册也不用担心触犯英国法律?瞧,我又开始想当然了。略感温暖的是,不管我有什么疑惑,也无论是在警署还是在银行或公寓,都有人善意地安慰我甭担心或别着急,我甚至觉得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正是在这甭担心、别着急中悠悠养成 的。
我住的公寓,附属于牛津一家慈善机构,也是牛津不多见的不用交押金可以订房的地方。可入住一周了,没人来收房租,我跑去问管理员什么时候交,答曰:一般在每月15号左右,但你是20号以后进来的,那就下个月再说吧,不着急。 15号一到我立即去付钱,而且将下个月的也预付了。有个同胞反问我为何这么着急,说他都住进来两个月了也没人让他交房租。我劝他:还是赶紧去付了吧?否则显得咱中国人不爽气!同胞笑了笑说好吧!看!我又着急了。来牛津,得学会从 容。
一般人为了生活方便到了英国都要办银行卡。穷家富路,临行前家人硬是换了大几千镑现钞让我揣着,到牛津后发现咱们银联卡随处可刷。为存钱我只好去银行开卡,就近的巴克利银行服务可谓热心周到,手续办完后说一周左右卡即寄到。之后的一周,几乎每天都接到一封巴克利来信,拆开一看不是功能介绍就是注意事项,都不是银行卡!前后一共收到了9封信,愣是不见银行卡。盼星星、盼月亮,半个月后总算盼来了银行卡,但随信中又说还要再等几天待收到密码器后银行卡方能正式生效。真正启用银行卡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总算将现金存进去了。巴克利卡有短信通知功能,但存钱后手机竟无动静。难道ATM机上取钱才会通知?马上到外面取了100英镑,盯着手机,依然纹丝不动,反复看了几次,无果。进去责问银行职员,微笑着说别着急!别担心!信息会来的。无奈,继续等待,到了第三天,真收到一条银行短信大额警报:某日在某处ATM机取款100英镑,截至某日你卡内余额为986镑。天哪!警报到时,已是三日之后,若遇意外,如之奈何?!凭此就得给国内银行的即时信息多点几个赞:一有风吹草动,立马便知详情,咱才叫高 效!
一直听人说英国雨多,牛津确实常常下雨,不过用雨伞的人很少。在牛津遇上撑伞者,十有八九是我们同胞。但牛津的排水系统实在不敢恭维。稍微下点雨,就有同学上课迟到。因为一下雨,牛津大河未涨小河已满,河边小径就会被淹。一位新到的台胞女生,下雨天自行车一拐上小道,整个轮子就扎进了水里。时当初冬,浑身湿透,哆哆嗦嗦地回家换了衣裳再坐公交车赶来,课已上了一大半。最糟糕的是有一次连老师也来晚了。原因是因为下雨涨水,汽车不得不绕道而行。听温迪说,每年都会发水,而且稍下点雨,汽车就要绕道。其实,那几条经常被水淹的路,河道稍加疏浚即可,但当地政府一直决定不下来,据说是算来算去绕道的成本比修河要低得多,所以年复一年就这么绕着。牛人(牛津人),真有你 的!
什么速度最快?网络时代当然首推网速。但对英国的网速本人也实在不敢恭维。住在共富新村(COMMON WEALTH HOUSE)的时候,房客多,网络动辄拥堵,与家人的视频频频被定格,实在扫兴。搬家以后,房东家的网速也是奇慢无比。更为奇葩的是,我到后一周,房东家网络故障,彻底无法上网。女房东天天联系网络公司,一周后才过来一个人,给了房东一个临时代用的小U盘。之后房东每周联系,每周都说下周。一个月过去了,房东还是对天交叉着她的食指和中指说:希望他们及时来修,祈祷明天网络正常。我说:这样的速度,你竟然还能看到希望?!干嘛不换一家公司?房东说是怕手续麻烦,而且这可是BT(英国电信),换一家未必就好,还是忍着吧!到后来,我也索性不着急、不光火,每天起早去办公室,天黑再回来。直到三个月后我搬出的前一周,房东家的网方才康复!网通了,房东全家欢呼,竟然对维修人员千恩万谢,毫无微 辞!
最有意思的是英国的NHS(公费医疗)。在国内一直听人说英国NHS是如何的好。按规定,在英居留超过半年的外国公民也可以享受。不过几乎所有去牛津的同胞还是会从国内带上不少常用药。牛津环境清朗、空气洁净,我一年健康未有机会去体验NHS,但在初到牛津时水土不服生病的同胞还真不少。某晚QQ群里有人呼救,说牙疼得受不了,但根据NHS的规定不发烧不严重者不能看急诊,要看病必须预约,晚间预约最快也得到第二天。去看私人牙医又太贵。这位同胞痛得要命,最后还是采用了我推荐的蒜泥止痛偏方得以缓解、治愈。我还亲耳听了语言中心一位老师的口述。那天她突然腹痛大量便血去NHS看急诊,回答说腹痛不属于急诊。于是她只好排队等了五个小时,其间又反复去厕所拉血,轮到她时已经几乎虚脱,连护士的脸都看不清楚了。然而最后医院只给她几片氟哌酸和一点泻药让她回家了。好在这位老师底子硬朗,周末两天的折腾使她暴减5公斤体重,等到一周后预约时间到时,她自己感觉已基本痊愈。NHS的预约等待让不少人失去了机会,听说有预约心脏搭桥的,等轮到时往往已经过世多时了。体系再好,效率太低、速度太慢,对患者作用也就有限了。不过在英国一旦住院,医药伙食全部免费。我亲眼看到一个印尼小姑娘在英期间肾结石住院几次,病治好了,还省了伙食费。姑娘发自内心地赞颂NHS太完美了!说实在的,在英国抱怨NHS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依然保持着绅士风度说 还 行。
国人惜时上进急于脱贫致富,竭力追求速度和效率是理所应当,但这若与急功近利结合起来,结果就令人担忧了。走出国门的最大的好处在于能让双方都能看到现实,而不再停留在想象阶段。从想象的西方走进真实的西方,虽然个人的视野所及有时也未必都是真实,但或许,西方真的没那么快,也没那么发达;中国真的没那么慢,也没那么落后。再说,痛快虽快却痛,傲慢虽慢尤傲,汉语词汇所蕴含的哲理意味本身也告知国人需快慢有节。立国为人,既不宜自大但也不应自卑。
牛津是座真正的大学城,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学子精英,形成了独特的牛村民俗。笔者于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作为高级研究学者在英国牛津大学访学,在完成访学项目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民俗学研究专长,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牛津民俗考察。客观记录、理性反思,定期行文。回国后在《上海采风》月刊开设的玲听专栏已逾四载,发文五十余篇,辑录出书堪作本人牛津高访经历的又一衍生成 果。
书中所记所选民俗事象均来自笔者的一线采风,本人立足跨文化比较视角,努力以描述性笔法呈现中外不同文化的特征和魅力。在客观记录民俗素材的同时注意学术文字的普及性,努力使学术变得亲民有趣。书中内容涉及了牛津民俗生活的多个方面,既有对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出行民俗等日常生活民俗的观察与思考,也有对人生民俗、交际礼仪、岁时节日、生产商贸、社会组织、民间信仰以及语言民俗等诸多民俗事象的关注与研究。但因目力所限并未追求面面俱到,而是以自己随机遇见的牛津民俗事象为切入点,在呈现民俗风貌的同时更关注中外民俗事象的差异比较。在比较差异的同时,尤其关注内在的民俗文化根源。
让我们摒弃想象步入英伦,侧耳注目但求其真。
以此开篇,权当前言。
2017年6月26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