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西方经济学史

書城自編碼: 298842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經濟史
作者: [英国] 罗杰·E. 巴克豪斯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371339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4-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9.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传(精装插图版)
《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传(精装插图版) 》

售價:HK$ 81.6
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
《 真想让我爱的人读读这本书 》

售價:HK$ 57.6
解套基本逻辑与六大战法
《 解套基本逻辑与六大战法 》

售價:HK$ 58.8
超级制造
《 超级制造 》

售價:HK$ 143.9
明朝270年:明朝的外交博弈和权力游戏
《 明朝270年:明朝的外交博弈和权力游戏 》

售價:HK$ 69.6
禅之道(畅销全球60余年的一代经典,揭示禅对现代人的解脱意义)
《 禅之道(畅销全球60余年的一代经典,揭示禅对现代人的解脱意义) 》

售價:HK$ 82.8
改变历史的意大利豪门 : 传奇家族美第奇
《 改变历史的意大利豪门 : 传奇家族美第奇 》

售價:HK$ 90.0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Procreate插画手绘从新手到高手 》

售價:HK$ 105.6

 

編輯推薦:
●与大师同行,洞悉卓越的经济思想及其背后的逻辑
作者罗杰E.巴特豪斯用逻辑明确的分析和精彩的评论阐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思想。从荷马、亚里士多德等人开始,到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一直到凯恩斯、弗里德曼等,跨越3000多年的人类历史,带领读者回溯了从罗马帝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到二战等历史场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宏大的经济思想史的历史画卷。
●前所未有地显示出经济学与自然科学和宗教哲学之间不可忽视的关系
书中揭示了我们所看到的经济理论的起源,让我们了解一些历*有影响力的理论所诞生的具体时间和背景。这本书完美地整合了古代和现代经济史,并且前所未有地显示出经济学与自然科学和宗教哲学之间不可忽视的关系,使我们得以洞悉经济学的规律和本质。
●既是经济史,也是文化史、宗教史和思想史
经济学史上那些伟大的人物,如亚当斯密、马克思、穆勒、凯恩斯等,*初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经济学家,只因他们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涵盖了政治、宗教、哲学、道德等方面,并直接影响了后世如何感知和分析经济社会。他们的思想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的经济史。
內容簡介:
《西方经济学史》是由著名的企鹅出版集团重磅推出的经济学历史通俗著作,本书一经出版便赢得了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13年来,畅销不衰,已成为欧美经济院校学生的通识读物,通常称本书为企鹅版经济学史。
在这本新颖而权威的著作中,作者罗杰E.巴克豪斯教授向读者详细论述了从古希腊到21世纪初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作者不但在历史的背景下论述了亚当斯密、马尔萨斯、穆勒、马克思、凯恩斯、瓦尔拉斯等经济大师的思想,还论述了人们常常忽略的很多重要主题,如,17世纪英国的科学、政治和经济,经济与欧洲宗教改革、法国启蒙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美国经济学的兴起,20世纪晚期经济学领域的扩张等。
因此,这不仅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文化史、宗教史和思想史。本书以故事论说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令经济学著作不再枯燥乏味,阅读本书,不仅可以快速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还可从中学习到经济学的专门知识,是一本难得的经济学爱好者及普通高校学生的通识读物。
關於作者:
(美国)劳伦斯M.克劳斯
罗杰E.巴克豪斯(RogerE.Backhouse),1951年出生,是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经济史和经济学教授。他担任《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的副主编,也是《经济思想史》杂志和《经济学方法论》杂志的核心编辑。
作为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上的著名学者,巴克豪斯发表过多部经济学著作,其中包括《现代经济分析史》《经济学家和经济》《凯恩斯:当代经济学通论》《经济学名家》《应用经济学史》等。2014年,巴克豪斯被选为英国学院研究员。
目錄
目录

前言 001

第一章 古代世界
古代世界的主流是自给自足和孤立的交易。当这些交易的条款显然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范围,很自然的,注意力就应该放在交易的公平与否上了。
荷马与赫西俄德 011
地产管理色诺芬的《经济论》 013
柏拉图的理想国 017
亚里士多德论公正和交易 019
亚里士多德与致富 021
罗马 023
小结 026

第二章 中世纪
要说中世纪没有诞生影响深远的经济思想,是远远偏离事实的。它的基本框架保持了伦理性,由神学和法律赋予特征。然而,经院学者们试图为他们的道德判断找到理性的论点,以便在自然法的基础上开拓思想。
罗马的衰落 029
《旧约》时期 030
阿威罗伊 034
伊本赫勒敦 036
从查理马特到黑死病 038
12 世纪的文艺复兴与大学经济学 040
柯勒斯姆与《货币理论》 045
小结 048

第三章 现代世界观的出现(16 世纪)
从长期来看,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将对经济思想产生主要影响,但是在16 世纪,它们的影响力小得多。脱离早期思维方式的过程是渐进的经济思想不会一夜之间发生
革命。
文艺复兴与现代科学的出现 051
宗教改革 053
欧洲单一民族国家的兴起 055
重商主义 057
马基雅维里 058
萨拉曼卡学派和美洲的财富 059
都铎王朝下的英国 061
16 世纪的经济学 063

第四章 17 世纪英国的科学、政治和贸易
整个17 世纪中,英国经历了数不清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刺激了商人和政府顾问们为各自的利益而鼓吹各项政策。他们撰写了数量空前的探讨经济问题的小册子,为自己的利益摇旗呐喊。
背景 067
科学与皇家学会的科学家 067
政治动乱 073
经济问题荷兰的商业实力
和17 世纪20 年代的危机 075
贸易差额论 077
利率与自由贸易论点 079
17 世纪90 年代的重铸币危机 083
17 世纪英国的经济学 086

第五章 18 世纪法国的专制主义和启蒙运动
虽然经济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迫在眉睫的政治问题的刺激而引起的,但还是发展了许多抽象的思想。事实证明,这段时期的法国经济学家产生的思想能在下一个世纪的各大场合下被采纳和利用。
专制国家的问题 089
18 世纪早期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090
坎蒂龙通论商业的性质 093
启蒙运动 097
重农主义 098
杜尔哥 101
旧制度下的经济思想 105

第六章 18 世纪的苏格兰启蒙运动
苏格兰启蒙运动引发的社会思潮是长期的。它不否认已有宗教的原则,并且不偏不倚的、科学而客观的立场,不拘泥于正统。
苏格兰的启蒙运动 109
哈其生 110
休谟 112
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 114
亚当斯密 118
分工与市场 120
资本积累 122
斯密与自由主义 123
18 世纪末的经济思想 125

第七章 古典政治经济学(1790 ~1870 年)
古典政治经济学包含十分丰富的理论和思想。这些思想因它们的根基斯密的《国富论》结合在一起。古典理论虽然被证明有应用性,却逐渐过时了。
从道德哲学到政治经济学 129
功利主义与哲学激进派 132
李嘉图经济学 133
其他经济学理论 136
政府的政策与国家的作用 142
货币 144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146
卡尔马克思 149
小结 155

第八章 欧洲的历史与理论的分裂(1870 1914 年)
经济学已然变成了一门学术学科。多数经济学家固然是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驱使,但这门学科早已脱离了古典时期的面貌,变得和政治越来越泾渭分明了。
经济学的职业化 159
杰文斯、瓦尔拉斯与数理经济学 160
德国和奥地利的经济学 164
英国的历史经济学与马歇尔学派 168
欧洲经济理论(1900~1914 年) 172

第九章 美国经济学的兴起(1870 ~1939 年)
19 世纪,美国的经济学理论是独立发展起来的。随着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经济学家从德国等欧洲国家移民美国,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经济学日渐形成影响,美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壮大起来了。
19 世纪晚期的美国经济学 177
约翰贝茨克拉克 179
数理经济学 181
索尔斯坦凡勃伦 185
约翰康芒斯 188
两次大战之间的多元主义 190
两次大战之间的竞争研究 192
欧洲学者的移民潮 196
20 世纪中叶的美国经济学 197

第十章 货币与经济周期(1898~ 1939 年)
与战前的货币经济学、经济周期论相比,战后的宏观经济学有了很大不同,主要原因是,自从20 世纪30 年代晚期以来,宏观经济学史无前例地开始以有明确定义的数学模型的特征为研究的基础。
魏克赛尔的积累过程 201
经济环境动荡不安 203
经济周期理论在奥地利和瑞典 205
从马歇尔到凯恩斯 208
美国传统 212
凯恩斯的《通论》 216
凯恩斯革命 218
两次大战后宏观经济学的转变 221

第十一章 经济计量学和数理经济学(1930 年至今)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学在发展变化。30 年代时才乍露苗头的数学化倾向,如今铺天盖地地袭来。伴随左右的还有经济计量学、线性模型、一般均衡理论和博弈论。
经济学的数学化 225
国民收入核算法的革命 227
经济计量学会和现代经济计量学的起源 232
弗瑞希、丁伯根和考尔斯委员会 234
第二次世界大战 238
一般均衡理论 240
博弈论 246
经济学的再次数学化 248

第十二章 福利经济学(1870 年至今)
《国富论》的主题是,天赋自由制度,抑或后来所称的自由竞争,能促进经济增长,因而能提高福利水平。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引导着生产者提供公共物品,虽然他们只关心如何增进自己的利益。这就是关于竞争和经济福利的原理。
边际主义 253
国家与社会福利 254
洛桑学派 257
经济核算之辩 258
福利经济学(1930 ~ 1960 年) 261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263
小结 265

第十三章 经济学家与政策(1939 年至今)
经济学家日益技术化的同时,也在更加国际化。处在这个变化过程核心位置的国家是美国。美国人赫然名列诺贝尔经济学奖名单的榜首,他们一直是这门学科最有影响的新思想的推动者。所以,说是国际化,不如说是美国化。
经济学职业的作用在扩大 271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宏观经济计划 272
通货膨胀和货币主义 276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279
发展经济学 281
小结 285

第十四章 学科的扩张(1960 年至今)
整个20 世纪,随着经济学内部相继出现新的学科、新的领域,差异化的过程在延续。经济学家一直说经济学是最硬的社会科学,因为它运用了严格的数学理论,可以
媲美物理学所用的理论工具。
应用经济学 289
经济学的扩张主义 290
非正统经济学 292
新概念和新手段 295
20 世纪的经济学 299

后记:经济学家及其历史 302
內容試閱
亚里士多德论公正和交易(P19)
亚里士多德不仅是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年)是物理学家的儿子,也是柏拉图的学生。他17 岁进入柏拉图学园,一直待到20 年后柏拉图去世。在很多人眼里,亚里士多德对后人的影响不过限于哲学家范畴。其实他的作品跨越哲学、政治、伦理、自然科学、医药乃至几乎一切探索领域,并主导了这些领域的思想长达近两千年。他对于今天称之为经济的领域的贡献见诸两处:《尼各马科伦理学》(Nichomachean Ethics)的卷五和《政治学》(Politics)的卷一。前一本书中,他分析了公正的概念,在后一本书中,他关注家庭和国家的性质。
在雅典法律体系中,持有争议的双方必须首先找到一位仲裁者,此人会努力达成一项公平或公正的解决方法。只有当其中一方不接受仲裁者的决策时,争议才会诉诸法庭,法庭必须在双方诉讼请求的限度之间,或者在仲裁者的方案和受侵害方的诉讼请求之间,决定一个解决方案。《尼各马科伦理学》第五卷中,亚里士多德考虑了适用于这些争议的公正原则。这个观点十分重要,因为它立即明确了两点:一、亚里士多德考虑的是应当应用于司法决策的原则;二、他在处理个别的交易案例(即个体的买卖双方就特定的物品进行磋商),并不是处理在有组织有竞争的市场进行的交易。事实确乎如此,尽管截至公元前4 世纪,雅典的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竞争性的市场还十分少见,相互间间隔甚远。大量证据说明,标准商品的价格曾经受到管制(连歌手的价格也被管制即便某些歌手的服务深受追捧,也会通过投票得到配置),而制成品的产量或许变化莫测,于是和单独的交易一样,每一个商品的价格必须经过个别磋商。
亚里士多德谈到物品的交易和分配的时候,区分了公正的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分配公正。这就要求依据美德按比例分配物品、荣誉或任何配给品。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那时候很多物品,包括战利品、希腊拉夫里翁矿藏的白银等,都是由国家分配的。亚里士多德给分配公正下的定义弹性很大,根据不同的设定,可以有不同的方式界定美德。一场战役之后,战士的美德或许是用他们对胜利所作的贡献衡量的。而在合伙制下,公正要求依据个人所投的资本来分配物品。进一步说,评估美德可以有不同的前提条件:民主社会中,可能假设公民所获份额人人平等,而在暴政社会,人们会认为暴君的所得多于其他公民。第二类公正是经过矫正的公正,即补偿损失的一方,以便纠正先前的不公正。经过矫正,公平得以恢复。第三类是互惠的(可交换的)公正,或交易中的公正。
假设两个人交换物品,我们如何评价交易是否公平?古希腊普遍认可的一个办法是:自愿的交易必定公平。色诺芬以两个男孩为例一个长得高,却穿了一件短外衣,另一个生得矮,却穿了长外衣,于是两人交换外衣。传统观点认为,这是一次公平交易,因为两个孩子各得其所。亚里士多德却认识到,在这样的交易中,公正并未决定独一无二的价格,而只是决定了卖方打算接受的最低价格和买方打算付出的最高价格之间一系列可能的价格。他的回答是两个极端价格的调和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具备这样的性质,假如公平价格比卖方接受的最低价格高出40%,也就比买方打算付出的最高价格低40%。公正也就是在不公平的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均点。

毕达哥拉斯学说
所谓公正,即找到合适的平均点的原则也适用于另外两种公正类型。分配公正涉及均衡,或者几何比例,同几何平均数a 有关。经过矫正的公正涉及算术比例(补偿的数额应该和损失额相等)。因而我们发现,亚里士多德把三种公正类型同三种他已知的平均数类型联系在一起: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a。这远不是偶然。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深受毕达哥拉斯学说的影响。毕达哥拉斯曾研究出音符之间的数学联系,而且据信,类似的协调关系和比率也可以解释其他现象,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公正理论与比率、调和数之间具有如此密切的平行关系,是毫不奇怪的。

博弈论(P246)
经济学家们远离了一般均衡理论,继续寻找经济学赖以成立的统一框架,终于在博弈论里找到了。现代博弈论已有较长的历史,但主要追溯到20 世纪20 年代冯诺依曼的研究上。当时他发展了一套理论来解释客厅游戏。其中最简单的游戏有两个选手参加,他们不能互相合作,每个人都有两个对策可供选择。这时,有四个可能的结果。冯诺依曼能证明总是存在一个均衡,使双方的选手都不愿意改变对策。但为了确保这个均衡,必须假设选手可以随机选择对策(比如用投掷硬币的办法决定用哪一种对策)。于是,社交关系和物理学中的概率理论有了相似点。这个工作是试图说明,数学既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界的问题,也可以解释社交问题。
从1940年到1943年,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著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The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1944 年)。摩根斯特恩是经济学家,从1931 年起,继哈耶克之后担任维也纳的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职务。1938 年来到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在研究预测和不确定性的过程中,他提出了福尔摩斯莫里亚蒂a 问题。小说里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和莫里亚蒂教授总是在互相猜测。如果福尔摩斯相信莫里亚蒂会跟踪他到多佛,他就在阿什福德下火车,甩掉莫里亚蒂。可是莫里亚蒂也算到福尔摩斯会这么做,于是他也在那里下车,这时,福尔摩斯会前往多佛,而莫里亚蒂知道这一点??如此下去,了无终局。冯诺依曼分析的是两个人采用两种对策的博弈问题,只是他用了另一种语言阐述。
摩根斯特恩在维也纳结识了小卡尔门格尔,慢慢地,他同意经济问题必须用公式求证才能得到精确的解。他和很多奥地利经济学家不一样,他相信,数学可以在经济学研究中占据重要一席(他曾受教于瓦尔德),他一直在关注数学可以从中起作用的观点。但他又和冯诺依曼有所不同,他批评一般均衡理论,不相信这个理论可以为这门学科提供一个恰如其分的框架。博弈论提供了另一个框架。他一边和冯诺依曼合作,他一边总是向冯诺依曼提出尖锐的问题,就均衡问题和个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给冯诺依曼施加压力,使他发展自己的观点,最终促成了这本书的出版。摩根斯特恩和冯诺依曼发展其理论的时候,他们面临的知识环境和一般均衡理论发展过程背后的环境一样,都是崇尚公式的数学家们。事实上,两种理论采用了一些相同的关键性数学定理。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是一部开拓性著作。它分析了博弈过程,一种是游戏方可以相互合作,形成联盟;一种是游戏方不合作。它提出了一种可能衡量效用的方法。最有意义的是,它提出了均衡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不依赖市场、竞争,也不依赖对游戏方可以采取的对策所作的任何特殊假设。这个均衡概念的基础是优势概念。某个结果(用x 指代)和另一个结果(用y 代表)相比,如果有一群参与者,每个人都更喜欢x 形势下的个人处境而且都确信
他们可以组成一个团体,那么x 比y 有优势。均衡或者博弈的结果,就是由最有优势的一组结果组成的。换言之,它的结果能保证参与者相信他们不可能更喜欢别的什么结果。既然优势这个概念可以用很多方法加以解释,也就提供了非常一般化的均衡概念。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赢得了喝彩,但只限于一小群精通数学的经济学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迟至1950 年,还有很多经济学家对把数学应用到经济学上怀有抵触情绪。另一个原因是,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对现行的经济学著作嗤之以鼻。(摩根斯特恩曾发表对《价值与资本》进行猛烈攻击的文章,冯诺依曼私下里十分鄙夷萨缪尔森的数学水平。)结果,多年来一直是数学家,特别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家,与兰德公司的战略分析家以及美国海军研究处都在采用博弈论,经济学家反倒没有注意到它。接受过数学教育的经济学家主要出自考尔斯委员会,其中有几位写过有关这本书的大量评论,但就连他们也没有接受博弈论。
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家中,有一位接受了博弈论,他就是约翰纳什(John Nash,1928 年~ )。他的一系列论文和1950 年到1951 年的博士论文,对博弈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从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理论出发,也区分了合作性博弈和非合作性博弈。前者是说,选手可以相互交流,结成同盟,协调行动,后者就不可能进行这样的协调。他证明了任意数量的选手参加非合作性博弈,都存在均衡(冯诺依曼则证明这个均衡只对两个选手的博弈有效)。
在此过程中,他形成了一个概念,这就是后来世人所称的纳什均衡:其他选手选择的对策已定时,每个选手都满意自己的对策。他还形成了解决合作性博弈的思想观念(即纳什谈判)。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