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用影像讲故事

書城自編碼: 289285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影视/媒体艺术
作者: 王 竞 、梁丽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284586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6-11-01

頁數/字數: 320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7.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写意兰竹树石课徒稿
《 写意兰竹树石课徒稿 》

售價:HK$ 110.4
不较真的心理智慧
《 不较真的心理智慧 》

售價:HK$ 59.8
漫画算法与数据结构(大规模数据集)
《 漫画算法与数据结构(大规模数据集) 》

售價:HK$ 95.8
欧洲的扩张1415—1789:现代世界的奠基
《 欧洲的扩张1415—1789:现代世界的奠基 》

售價:HK$ 177.6
引导的秘诀:通过团队合作获得结果的SMART指南(最新修订版)(白金版)
《 引导的秘诀:通过团队合作获得结果的SMART指南(最新修订版)(白金版) 》

售價:HK$ 118.8
文史星历:秦汉史丛稿
《 文史星历:秦汉史丛稿 》

售價:HK$ 141.6
神灵衰落:祈雨与乾隆朝的信仰危机
《 神灵衰落:祈雨与乾隆朝的信仰危机 》

售價:HK$ 106.8
深度营销:成就营销领导力的12大原则(麦肯锡年度经管好书,12大原则揭秘营销本质,带好团队就是从领导力到影响力!)
《 深度营销:成就营销领导力的12大原则(麦肯锡年度经管好书,12大原则揭秘营销本质,带好团队就是从领导力到影响力!) 》

售價:HK$ 69.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1.1
《 天一影片公司探析 》
+

HK$ 87.0
《 明星影片公司探析 》
+

HK$ 72.5
《 新华影业公司探析 》
+

HK$ 71.1
《 电通影片公司探析 》
+

HK$ 86.9
《 影像叙事的力量 》
+

HK$ 127.6
《 观看的方法:如何解读视觉材料(原书第3版) 》
編輯推薦:
《用影像讲故事》一书包含了对当代影像潮流的观察与技术发展的研究。紧跟时下创作的热点话题,涉及有关新媒体时代的影像创作、大数据与镜头研究、传统理论与当今美学观点的结合与突破等方面的精彩讨论。可为读者扩充视野,为学者开拓思路,为作者利其手中创作之器。
如何把大数据概念引入电影构图研究
交互设备的发展会如何颠覆影像创作
摄而优则导为何成为我国特有现象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影响创作方式
內容簡介:
影像与其承载内容的关系,一直都是影视创作者们不断思考与探究的问题。本书正是以影像与叙事为主题所展开的讨论。全书共收录十九篇论文,选自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联合主办的影像叙事与视觉表达学术论坛,内容涵盖了影像创作的理论与实践、自媒体时代的影像特征、电影与观众的互动体验、互联网数据库叙事创作等当下热点话题。书中特附上专家学者、一线摄影师的论坛对话实录,希望为影视工作者及研究者开辟专业、前沿的视角,来理解当下影像创作之道。
關於作者:
王竞,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副教授。1966年生于江苏,199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后留校任教,主要讲授纪录片创作故事片创作等课程。在创作实践中,积极涉足编剧、导演、制片、广告等多个领域。
梁丽华,200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获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电影美学,同年留校到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工作。目前担任摄影系本科教学,开设电影剧作基础课,同时负责摄影系信息研究室工作。
目錄
推荐序

Part 1 影像观点
第一章试论电影视觉表达的想象力
第二章试论云时代手机电影摄影的新思维
第三章试析电影镜头的内构要件
第四章叙事电影中非叙境影像的语用学分析
第五章电影拟像本性论及其实践意义
第六章叙事之外的影像表达

Part 2 大数据时代的影像
第七章互联网时代电影的数据库叙事方式及美学特征
第八章观众身体参与和影像的互动叙事表达
第九章观众视线关注数据与电影摄影研究
第十章创造新D 视界

Part 3 影片聚焦
第十一章影像叙事:华语套层结构电影中性别表演的反讽
第十二章围观审判:法庭片中观众主体身份的认同
第十三章电影《奥兰多》:双性同体理论的影像呈现

Part 4 影像表达
第十四章论摄影师曾剑的影像艺术风格
第十五章电影影像的创造性
第十六章影像的造型特征
第十七章视觉表达与人类学情怀:以中国乡村天主教摄影为例
第十八章当我们谈论影像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第十九章张艺谋电影中身体叙事的影像空间表意系统建构

附录:影像叙事与视觉表达论坛对谈录
出版后记






目 录
推荐序

Part 1 影像观点
第一章试论电影视觉表达的想象力
1.1 视觉表达的想象力与电影思维
1.2 视觉表达的想象力与电影的张力
1.2.1 电影是一种直观真实的梦幻
1.2.2电影的梦幻是电影属性的统一
1.3 视觉表达的想象力与技术
1.4 结束语

第二章试论云时代手机电影摄影的新思维
2.1 个体服务:终端享受的视听盛宴
2.2 云端聚合:数据与市场价值的互换
2.3 分众传播:摄影技术的私人订制

第三章试析电影镜头的内构要件
3.1 电影镜头的物态基础
3.1.1 电影光的现实形式
3.1.2 电影光的侧显性
3.1.3 电影声的隐喻性
3.2 电影镜头的内构规则
3.2.1 主从律
3.2.2 整一律
3.2.3 表意律
3.3 电影镜头的视窗象限

第四章叙事电影中非叙境影像的语用学分析
4.1 区分与界定
4.2 异质、断裂与解构:叙事之外的电影美学
4.3 对新的观众主体性的一种吁求

第五章电影拟像本性论及其实践意义

第六章叙事之外的影像表达
6.1 不同影像样式中的叙事与留白
6.1.1 主流院线电影
6.1.2 图片摄影
6.1.3 实验电影
6.1.4 新媒体艺术
6.1.5 MV
6.1.6 广告
6.2 叙事之外的表达之物
6.3 小结

Part 2 大数据时代的影像
第七章互联网时代电影的数据库叙事方式及美学特征
7.1 互联网时代电影的发展
7.2 电影数据库叙事方式与特征
7.2.1 电影数据库叙事特点
7.2.2 电影数据库叙事的方式及表现手法
7.3 电影的数据库叙事的美学特征
7.4 结语

第八章观众身体参与和影像的互动叙事表达
8.1 观众身体参与和影像的再媒体化
8.2 观众身体参与影像景框里内容位置和视角的互动
8.3 观众行走剪辑影像创造现实与影像混合的蒙太奇
8.4 结语:观众身体参与影像表达互动创造个性化叙事

第九章观众视线关注数据与电影摄影研究
9.1 视觉理论在电影领域的兴起与困境
9.2 研究目的及意义
9.3 研究方法
9.4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
9.4.1 信息中心论观众对画面主体的主动判断
9.4.2 电影声音对观众视线关注点的影响分析
9.4.3 运动中稳定性对观众视线关注点的影响分析
9.4.4 人物特写与中近景的构图与观众视线关注点的关系

第十章创造新D 视界

Part 3 影片聚焦
第十一章影像叙事:华语套层结构电影中性别表演的反讽
11.1 《钟馗嫁妹》:无法指认的自我镜像
11.2 《沉香救母》:需要补充的母子图式
11.3 《观音得道》:凝视的规训

第十二章围观审判:法庭片中观众主体身份的认同
12.1 《洋葱田》与人民诉鲍威尔案
12.2 仪式化的围观场景
12.2.1 空间的封闭性
12.2.2 既定的审理程式
12.2.3 法庭物件的象征意义
12.3 被注视的权利弱者
12.3.1 注视的权力
12.3.2 角色的匹配
12.3.3 高频率的视点转换
12.4 影像的现实归位
12.4.1 谁的权利获得了救济?
12.4.2 法庭片的三重事实表征
12.4.3 假定的结局
12.5 观众社会身份的意义建构
12.5.1 观众身份的位移
12.5.2 影像赋权

第十三章电影《奥兰多》:双性同体理论的影像呈现
13.1 原著中的双性同体理论
13.1.1 伍尔夫与双性同体
13.1.2 奥兰多的原型
13.1.3 让男性站在女性角度的换位思考
13.2 影片对于双性同体的解读
13.2.1 改编自文学名著
13.2.2 两性力量的角力
13.3 影片对于原著的改编
13.3.1 段落划分与时代感
13.3.2 挑战经典好莱坞的窥视机制
13.3.3 细节刻画与镜头运用
13.4 结语

Part 4 影像表达
第十四章论摄影师曾剑的影像艺术风格
14.1 手持跟拍:摄影作者的精神漫游
14.2 曝光不足 曝光过度:看不见的心理真实
14.3 虚焦:通往无之桥的颓废美学
14.4 结语:抒情电影的可能性

第十五章电影影像的创造性
15.1 影像思维:影像语言的思维基础
15.2 造型手段:影像语言的演绎方式
15.3 影像形态:摄影创作的核心成果

第十六章影像的造型特征
16.1 视觉观察的本质
16.2 简化是提炼造型特征的有效方法
16.3 反向简化
16.4 影像的质感特征
16.5 艺术创作中的结构特征

第十七章视觉表达与人类学情怀:以中国乡村天主教摄影为例
17.1 视觉表达:镜头下的中国农村天主教
17.1.1 摄影题材:中国乡村天主教
17.1.2 摄影主题:苦难
17.1.3 摄影内容:日常生活的细节
17.2 人类学情怀:摄影背后的故事
17.2.1 人类学的理念与方法
17.2.2 人类学的情怀与理想
17.3 真实与建构:天主教题材专题摄影的反思

第十八章当我们谈论影像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18.1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与中国电影影像创作
18.2 影像与叙事
18.3 结语:视觉表达框架下重塑影像理论体系

第十九章张艺谋电影中身体叙事的影像空间表意系统建构
19.1 秩序空间的生产性
19.1.1 铁屋子里权力运作
19.1.2 权力关系的视像外化
19.2 身与物化的诗意移情
19.2.1 景物的拟人与譬喻
19.2.2 身心与情景交融
19.2.3 大写意全景渲染精神境界
19.3 结语

附录:影像叙事与视觉表达论坛对谈录
出版后记
內容試閱
正文赏读
第十八章当我们谈论影像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谈论中国电影的现状有不同的角度,其中最常见的有市场票房产量和质量,以及近两个月由习近平主持的文艺座谈会引发的品味和导向等话题。在这些常见的讨论中,经常会听到两方面声音:一方面是对票房大幅度增长的兴奋,另一方面则是对影片质量下滑的指责。这里的质量并非指电影的技术质量,而是指电影的艺术水准和人文价值。在这些讨论中,批评者指出中国电影在迎合市场的同时将题材庸俗化、叙事碎片化和简单化。我想说,中国电影的整体质量是和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正如冯小刚所说的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电影。而本文试图探讨的中国电影影像创作,同样不能脱离中国电影影像创作的生态环境。

18.1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与中国电影影像创作
就中国电影创作的整体状况来看,电影影像的质量水准是相对较高的。当前中国电影在年产六七百部影片的环境下,创作人员的准入门槛普遍降低。但电影摄影因为存在一定的技术要求,仍然保持了基本的专业条件限制。如果说中国电影与西方电影存在着整体差距的话,那么单从摄影来看,这个差距也许略小一些。比如,在电影从业人员中,因为特定角色的需要,中国演员偶然会进入西方主流电影中。除此以外,能够进入主流创作人员行列的就只有中国摄影师了。如摄影师顾长卫(代表作《红高粱》《阳光灿烂的日子》)与美国导演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合作拍摄了《迷色布局》(The Gingerbread Man ,1998)、与安东尼德拉森(AnthonyDrazan)合作拍摄了《浮世男女》(Hurlyburly,1998);摄影师赵非(代表作《让子弹飞》《黄金大劫案》《太平轮》)与著名导演伍迪艾伦Woody Allen)合作拍摄了三部影片《玉蝎子的诅咒》(The Curse of the Jade
Scorpion,2001)、《业余小偷》(Small Time Crooks,2000)、《甜蜜与卑微》(Sweet and Lowdown, 1999)。这些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摄影师,基本上支撑了当前中国电影的影像创作主体。
目前的中国主流电影摄影师中,约有 70% 毕业自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拥有如此之高的行业占有率,一方面得益于电影胶片工艺带来的技术门槛(全国所有院校中只有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完整的以电影胶片工艺为基础的电影制作);另一方面受益于摄影系长期以来所秉持的重技术基础,树艺术精神的教学理念。如此的精英化专业化教学,形成了中国电影影像人才培养的特色,并构成了当前中国电影影像创作的中坚力量。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电影已经拥有了制作高水准影像的能力?我们又该如何来评价中国电影影像创作状况?在当前的中国银幕上,随着电影制作规模的提高,画面品质变得越来越精致,数字化工艺的实施也消除了传统胶片工艺同国外技术的差距。初看起来,中国电影影像在构图、光线、色彩等方面与国外中等制作规模的电影相比差别不大。在我们的银幕上也能找到手持风格、广告风格、日韩风格、甚至好莱坞风格。单从质量和技巧上看,中国电影的影像已经显得很成熟了,至少大制作的电影可以做到这一点。然而真正的差距体现在美学、甚至哲学的层面上。

18.2 影像与叙事
在世界影坛上,华语电影的影像曾经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台湾摄影师李屏宾(代表作《悲情城市》《花样年华》等)的影像有一种含蓄的、装饰韵味的诗性风格。我们从他的影像中不难感觉到那种来自中国和日本绘画的东方意韵。香港摄影师杜可风(Christopher Doyle,代表作《堕落天使》《春光乍洩》《重庆森林》)以手提摄影的摇晃感、色光和透视变形营造出的暧昧和孤独,赋予王家卫的电影一种独特的颓废魅力,其影像风格如一道都市标签,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中国大陆的电影影像在世界上的亮相要追溯到张艺谋的作品。《黄土地》《一个和八个》中平面化的构图;《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惊艳的中国红曾在电影史上留下了独属中国电影的一笔(据说伍迪艾伦就是看了《大红灯笼高高挂》才想到要与赵非合作)。然而张艺谋之后的中国影像,就再难找到让人印象深刻的独特性贡献了。即便是张艺谋的影像风格,其中最大的贡献主要是来自色彩的运用,归结起来更多是美术层面的创作。
尽管近年来中国电影无论数量,还是制作规模都呈现着井喷式的发展,但中国摄影师在影像美学上却没有做出过真正有影响力的贡献。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总结中国电影创作现状时曾说,中国电影人有一种方法论焦虑,即中国的电影创作者总是在方法、技巧层面求新求异,却不注重创作背后的深层探究。这也导致中国电影创作流于表面,缺少背后的底蕴。这一点在电影摄影上体现为,摄影师仅仅关注画面品质,没有刻意地去挖掘影像背后的美学价值。另外,在电影创作中,仅仅满足于对国外影像的借鉴和模仿,缺少真正的创造性。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术语来说,显得有一些匠气。
贾努兹卡明斯基(Janusz
Kaminski)作为与斯皮尔伯格多次合作的摄影师,可以说是好莱坞主流影像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创作《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时,他运用非镀膜镜头、震动的摄影机、消色和粗颗粒效果来制造战争场面的强烈临场感,从而将奥马哈登陆之战拍摄成了电影史上的经典。而在拍摄《潜水钟与蝴蝶》(Le scaphandre et le papillon, 2007)时,他运用单一光孔、固定焦点、移轴甚至针孔镜头模仿主人公瘫痪的视角,形成一种极为主观,但却异常锐利的另类影像。从这两种风格迥异的影像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他对风格的迷恋,也不是对某些技巧的熟悉,而是对于影像背后美学层面的思考和感悟。
安东尼多德曼妥(Anthony
Dod Mantle,代表作《127 小时》《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拍摄《家宴》(Festen,1998)时,第一次将家庭 DV摄像机用于电影拍摄。他并非只是简单地更换了拍摄工具,而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私人影像视角、一种碎片式的美学。以至于在他之后,尽管很多人也使用了这一工具,却没有他走得更远。
还有一个值得思索的现象:很多西方摄影师(包括导演)往往年龄很大仍然表现出惊人的创作活力。罗杰迪金斯(Roger Deakins,代表作《肖申克的救赎》《冰血暴》《老无所依》《朗读者》等)拍摄《007:大破天幕杀机》(Skyfall , 2012)时 63 岁;戈登威利斯(GordonWillis,代表作《教父》《曼哈顿》等)工作到 66 岁;斯托拉罗(VittorioStoraro,代表作《现代启示录》《末代皇帝》等)现已 70 岁,仍然拍摄了《一代画家卡拉瓦乔》《歌剧浪子》;弗雷迪扬(Freddie
Young,代表作《日瓦戈医生》《阿拉伯的劳伦斯》等)一直拍摄到 80 岁。
电影摄影的工艺,甚至观众的审美特点一直在变化。长达几十年的创作生涯若仅靠技巧和对工具的运用来支撑是无法持续的。能够跟随时代的变化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体现,更要依靠对影像本体价值的理解。反观当年执中国电影摄影牛耳的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 78 级毕业生(张艺谋、顾长卫、吕乐、赵非、穆德远、王小列、张黎、梁明等)如今正值创作经验丰富的黄金年代,却大部分改行做了导演,纷纷离开了摄影创作领域。
造成这一境况的原因是什么?影像创作丧失魅力了吗?当我们归根溯源,隐约能够从中国电影影像创作的生态环境中找到答案。有人说导演是电影创作的灵魂,摄而优则导是一种自然规律。然而我们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则发现,国外电影导演很多是由编剧或演员转行,
如此大面积的摄转导真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在中国电影创作中,导演和摄影师的合作方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由于电影生产中导演处于创作的核心位置,导演们心中往往有一种误解,即摄影师、美术师都是从属于导演的,导演对摄影师处于一种支配性地位。因此有才华的摄影师不愿意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尤其是面对能力较弱的导演)。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们能够发现,摄影师(包括导演)对影像与叙事关系的理解有偏差。
回顾当今中国电影影像理论的形成,基本上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一是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电影理论影响的所谓绘画派理论;其二是 20 世纪 80 到 90 年代西方电影进入中国之后,第五代创作带来的理论思潮如广受关注的纪实派。而近三十年来,中国电影基本上没有比较系统的影像理论讨论。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摄影师摇篮的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一直在强化技巧和叙事训练,没有过多地关注影像的本体理论和美学讨论。在创作观念上,我们固守着影像为叙事服务、摄影师的四大造型手段(构图、色彩、光线、运动)等基本理论框架。学习过这套理论的
一代代摄影师们带着根深蒂固的影像为叙事服务的概念走上创作岗位,几乎没有任何质疑。这一理论看似理所当然,其实有其局限性。笔者作为一个从摄影系毕业、在摄影系工作,却早已改行做了导演的两栖动物,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当叙事高于一切变成一个理念时,摄影师的创作空间被大大地压缩了。在中国,即便是很多优秀的摄影师也很少进行影像美学或哲学的思考。在创作的时候,摄影师常常只是在努力地满足导演的叙事要求,去进行技术上的完成;而只有很少的导演能超越摄影师进行影像美学层面的分析和提升。甚至有的导演因为不熟悉影像语言,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与摄影师沟通。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导演埋怨摄影师没创意,而摄影师埋怨导演不懂画面。
电影是影像的艺术。观众走进影院时,寻求好故事只是他的理由之一。寻求超越日常经验的视听体验也是电影消费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影像和叙事、导演和摄影的关系是一种共舞的关系。需要认清这一点的不仅仅是摄影师,也包括导演。摄影师有责任为一部电影创造它应有的影像价值,而导演在这一点上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替代摄影来创作,正如他不能取代演员来表演一样。
泰伦斯马利克导演(Terrence
Malick以《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2011)夺得第 64 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影片诗意的、梦幻般的影像来自摄影师艾曼努尔卢贝兹基(Emmanuel Lubezki,代表作《地心引力》《人类之子》)的出色贡献。这位导演在与摄影师合作时,为了让影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影像的能量,常常为摄影师创造极致的工作条件。在拍摄影片《天堂之日》(Daysof Heaven,1978)时,摄影师内纳斯托阿尔门德罗斯(NstorAlmendros,代表作《最后一班地铁》《克莱默夫妇》)希望外景拍摄尽量避免正常日光,以免蓝天白云让画面像风景明信片般乏味。于是整个摄制组每天仅在日出日落前后工作,只使用阿尔芒都所谓的黄金时刻(magic hour)。为了获得光学的、视觉上更自然的淡出淡入效果,他们使用现场收、放光圈的方式,这便要求演员的表演都要极其精确,而且后期剪辑不再有改变的余地。这部影片不但成为泰伦斯马力克的代表作品之一,也因其独到的影像美学风格摘得第 51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
传统理论认为,影像创作必须基于叙事的理由。因此我常常看到摄影系的学生们在写论文或进行影片分析时竭力地寻找影像创作的叙事支撑。比如景别与叙述的关系,色彩运用与人物情绪的关系甚至有人发展出一系列诸如色彩的象征系统光线的象征系统等等,此类研究过于僵化和教条,也限制了影像创作的潜力。
导演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在拍摄《天生杀人狂》(Nature Born Killer,1994)和《刺杀肯尼迪》(JFK,1991)时,在影片中用到包括超 8
毫米、16 毫米、反转片、家庭录影带等多种摄影介质,其目的是否仅仅因为叙事需要?在《天生杀人狂》中,伍迪哈里森(WoodyHarrelson)饰演的杀手在监狱中接受采访,杀手脸上不断变换着各种色彩的光线,这一超常规的光线运用有人认为是为了在叙事上凸显人物复杂的心理。然而除去叙事理由,有没有可能也是为了创造一种视觉影像上的形式感?
突破影像对叙事的服从框架可以从新的角度给中国电影影像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许有人认为,影像为叙事服务并未限制摄影师的创作风格,有才华的摄影师照样能够在这一框架下完成杰出的影像创作。然而,摄影师将创造影像价值作为创作的根本,同时完成影片的叙述任务是一回事;在服务叙事的前提下为影像增加附加值是另一回事。要充分释放影像的能量和潜力,有必要打破影像为叙事服务的理论框架。电影创作者(包括摄影师和导演)在进行影像思考时,有必要打破叙事的局限,甚至打破电影的局限,将影像放置到一个更大的框架内来考察。

18.3 结语:视觉表达框架下重塑影像理论体系
上文提到过的卡明斯基在创作奥马哈登陆时显然借鉴了人们对早期新闻片的视觉印象(比如罗伯特卡帕的战场照片)。罗德里格普列托(Rodrigo Prieto,代表作《华尔街之狼》《逃离德黑兰》)在拍摄《通天塔》(Babel,2006)时承认自己受平面摄影家南戈尔丁(Nan Goldin)的影响;在为李安拍摄《色戒》时,则明显借鉴了老上海招贴画的视觉风格。
许多经典电影翻拍的版本,在叙事情节上没有过多的改变,但视觉风格迥然不同。这种影像的再造与当下观众的审美趋势和大众流行元素相互呼应。电影带给观众越来越新颖的视觉体验,其影像美学中融合了多种视觉因素,绘画、建筑、设计、广告、新闻、照相,甚至流行元素和时尚风潮也会被第一时间呈现和融合在影片中。电影影像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范畴,它是整个视觉生活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在整个人类视觉表达的框架下重新审视电影影像的本质,用全新的视角来重构电影影像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影像讨论都是基于电影理论。我认为,在抛开传统的构图、色彩、光线、运动的工具层面理论之后,我们也许应该建立一套新的影像描述和评价系统。传统的话语体系也许没有什么错误,但一个新的语境将有助于为大家的讨论注入活力。
数字摄影、手机以及互联网的使用让影像表达重新成为人类重要的交流手段,视觉语言在今天呈现出新的意义。电影作为科技的产物,与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密不可分。数字工艺、后期处理、银幕、放映场所都是影响影像视觉的因素。今天,我们完全能够借助其他领域的最新成果、研究方法,并将之应用于电影影像理论的研究。比如视觉理论、心理学、人类学甚至生物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这将有可能对电影影像研究产生影响。摄影系博士生程马志远利用大数据分析和视线追踪技术对观众视觉习惯进行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电影影像研究开辟新路径的可能性(见本书第九章内容)。
中国电影的高速发展也许为新一轮的理论探讨提供了契机,毕竟大家都已经认识到,要让今天的票房神话持续下去,仅靠单纯地向观众取宠和加大投入已远远不够。

(作者:王竞)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