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黑色弥撒:爱尔兰黑帮教父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魔鬼交易》(好莱坞同名电影由约翰尼?德普、“卷福”康伯巴奇领衔主演)

書城自編碼: 268643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影视小说
作者: 迪克·莱尔 (Dick Lehr),杰拉德·奥尼尔 (Ger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014763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11-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420/35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0.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简单现象到复杂系统 》

售價:HK$ 94.8
大英帝国的兴衰:全景式俯瞰英国千年历史沧桑剧变,回首日不落帝国的初升、辉煌与没落
《 大英帝国的兴衰:全景式俯瞰英国千年历史沧桑剧变,回首日不落帝国的初升、辉煌与没落 》

售價:HK$ 117.6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 》

售價:HK$ 958.8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2023年《咬文嚼字》合订本(精) 》

售價:HK$ 93.6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

售價:HK$ 321.6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变革时代的公司契约:法律能否与时俱进? 》

售價:HK$ 93.6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基本格局及典型形态研究 》

售價:HK$ 82.8
写意兰竹树石课徒稿
《 写意兰竹树石课徒稿 》

售價:HK$ 110.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4.8
《 “伊斯兰国”简论 》
+

HK$ 70.3
《 观察名单 》
+

HK$ 73.5
《 天谴行动 》
+

HK$ 70.3
《 黄铜判决 》
+

HK$ 103.6
《 间谍课:暗杀名单 》
+

HK$ 146.2
《 午夜将至:核战边缘的肯尼迪、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 》
編輯推薦:
★ 好莱坞热映好评电影原著小说 改编自本书的好莱坞电影《黑色弥撒》由约翰尼德普、“卷福”康伯巴奇两大男神主演,德普颠覆形象,演技爆发,出演黑帮大佬“白佬”巴尔杰,卷福则饰演白佬的弟弟、参议院主席比利巴尔杰。影片正在北美热映,好评如潮,有望成为德普的冲奥之作。
★ 普利策奖得主杰拉德奥尼尔和迪克莱尔*深刻复杂的纪实小说 本书荣登《纽约时报》《华盛顿环球报》畅销榜,并在《波士顿环球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48周在榜,还于2000年赢得了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埃德加奖。
★ 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揭露的惊天丑闻 这本纪实小说,写作的一切素材都来自真实的事件、采访报道和案件卷宗资料。黑帮大佬巴尔杰与FBI官员腐败勾结长达近半个世纪,在漫长的时间里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罪恶与谎言之网,当时的行政、司法和媒体机构都充当着他们的保护伞。只有本书的两位作者,*先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跟踪调查,才将这张大网撕开一个口子,揭露出FBI历令人震惊的丑闻。
★ **版增加了黑帮大哥“白佬”巴尔杰的恐怖统治,还有他戏剧性的被捕。 2000年本书《黑色弥撒:FBI和爱尔兰黑帮不光彩合作的真实故事》
內容簡介:
詹姆斯巴尔杰是全球十大通缉犯之一,他发迹于美国波士顿,是当地爱尔兰黑帮“教父”级的人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无间道风云》中的黑帮大佬就有他的影子。巴尔杰建立的“冬山帮”在美国波士顿一手遮天、无恶不作,却一直神奇地逃脱法律的制裁,这一切只缘于巴尔杰的另一个身份——FBI顶级线人。巴尔杰为FBI探员康纳利提供黑帮线报,康纳利则对巴尔杰的犯罪勾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康纳利则在退休后才被发现是FBI的“内鬼”,此事成为美国法律体系的一大丑闻。
本书即是描述这段丑闻的纪实文学作品,从头到尾跟踪调查事件发展的原《波士顿环球报》记者迪克莱尔和杰拉德奥尼尔将带领我们进行一场“卧底之旅”,揭露FBI史上最令人震惊的丑闻,亲眼见证两个黑心老友,如何在他们所迷恋的深夜的黑暗中,悄悄进行一桩惊天魔鬼交易。
關於作者:
迪克莱尔
波士顿大学新闻学教授。他曾在《波士顿环球报》担任了将近二十年的一线记者,曾经入围普利策调查新闻奖,并荣膺无数国家及地区新闻奖项。他最新的一本书《围栏之内:警方对波士顿种族分裂局势的遮掩》,入围了2010年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埃德加奖最佳罪案实录单元。

杰拉德奥尼尔
杰拉德奥尼尔曾在《波士顿环球报》热点调查组担任了二十五年编辑。后来在波士顿大学执教新闻学。出生在波士顿的他曾在麻省州议会和波士顿市政厅担任记者,逐渐走上了调查新闻的道路。奥尼尔的作品曾分别入围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还赢得了其它多个国家和地区新闻奖项。
目錄
人物关系表 1
序曲 9
引言 11
新版前言 19
地图:白佬的世界 21


第一章1975 25
第二章波士顿南区 41
第三章恶战 59
第四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67
第五章春风得意马蹄疾 80


第六章“两人帮”? 101
第七章背叛 123
第八章王子大道上的杀手 134
第九章佳肴、美酒、黑钱 146
第十章杀人集团 164
第十一章美利坚合众国“巴尔杰城” 182
第十二章巴尔杰神话 197
第十三章黑色弥撒 220
第十四章“巴尔杰”的影子 230
第十五章康纳利如是说 241
第十六章纸包不住火 255


第十七章弗雷德威沙克 273
第十八章海勒尔咖啡屋 286
第十九章一不做,二不休 300
第二十章狂欢饮宴终须散 314
尾声 341

资料来源 359
备注 365
致谢 407
內容試閱
第一章
1975
天边满月高悬。
联邦调查局探员约翰康纳利开着他那辆破旧的普利茅斯老爷车,悄然驶入沃拉斯顿海滩旁的一个停车场。在他身后,黑色的潮水惊悸涌动,而潮水那头则是波士顿的天际线,闪烁不定,变化万千。这里是昆西,以造船闻名的城市,与波士顿南北毗邻,也是探员心中此次会面的最佳地点。沿着海滩一线延展的昆西海滨大道,直通美利坚东南高速公路。如果驱车往北,在高速公路上随便找个出口,就能长驱直入波士顿南区。康纳利和他此次的接头人都在那里长大。只要取道这些公路,驱车来去南区都只在须臾之间。不过,交通便利并非康纳利选择此地碰面的主要原因。个中关键,其实是康纳利与即将会面的那个男人,都没有荣归故里的打算。
康纳利停好普利茅斯,在车里坐定,静静等着。来日经年,康纳利和此刻他正翘首以盼的男人一直千丝万缕,纠缠不清。他们在南区分而治之,彼此长期生活与工作的距离不超过一英里 。两位弄潮儿属于两个同样隐秘的世界,一个是探员的天下,一个则是黑帮的地盘。
然而,这些都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此时此刻,康纳利等在沃拉斯顿海滩旁,心里有些焦灼。他没有熄灭引擎,车子内部还嗡嗡响着,听着像什么危险的东西通了电。一年前,他争取到调回家乡的机会。这是全国执法精英们会集的机构,波士顿分部更是人才济济,但他镇定自若,知道自己必将脱颖而出。毕竟正当盛年的他已经迎来了眼前这个大好机会,他在联邦调查局的辉煌时刻已然近在咫尺。
三十五岁,对于一个热血沸腾的联调局探员来说,才是刚刚成熟的年纪。眼下这个机构正遭受着少见的公关危机。国会近期对局里的调查坐实了已故局长J.埃德加胡佛的罪名。多年以来,这位叱咤风云的首任局长一直窥探着各位政要和公众人物的私生活,收集和整理成堆积如山的秘密档案。这条爆炸性新闻中还提到了联邦调查局的主要目标:黑手党。国会的调查发现,联邦调查局和黑手党之间竟然存在合作关系,这真是天下奇闻。消息甫一登报,就掀起轩然大波。各类小道消息甚嚣尘上,据说联调局与黑手党成员私下勾结,企图刺杀古巴共运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就连暗杀计划都传得有鼻子有眼,比如给他的钢笔或雪茄下毒等等。
突然之间,“黑手党”这个词就开始满天飞。似乎每个人都想从这个魅力四射的神秘组织身上分一杯羹。好莱坞自然是要来插一脚的。去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的《教父2》问世,这部黑帮题材的电影是大银幕的上乘佳作,吸引了潮水一般的观众。几个月前这部电影更是在奥斯卡颁奖礼上斩获多项大奖。康纳利所在的联调局如今则专注于整治西西里黑手党(LCN) 。这项计划已经在公开场合高调宣传过。这个组织也是局里的全国头号目标,只要打赢了这场硬仗,联调局就可以为自己正名,消减媒体的口诛笔伐,挽回颓势。康纳利心中已经有了一幅蓝图,一个计划,要不紧不慢,步步推进。
他扫视着海滩周围,夜色深重,这里早已空无一人,偶尔旁边的昆西海滨大道上会有一辆车呼啸而过。局里迫切想把黑手党一网打尽,而探员们的职责就是尽可能多地找到与黑手党有关联的案子。这需要情报。要得到情报,就得在党内安插眼线。联调局怎么来衡量一个探员的价值呢?关键就是看他培养线人的能力。已经入行七年的康纳利深谙其道,决心成为局里最顶尖的探员——交游广阔,眼线众多。怎么成为呢?波士顿分部的其他探员和一些目标线人谈过条件,但都没成功。康纳利这次准备出手,把其中一桩“买卖”痛快成交,一鸣惊人。他的目标是白佬巴尔杰,这个黑帮大佬聪明绝顶,万分狡猾,跑起路来谁都别想抓到。你看康纳利穿得那么时髦,就知道这个联调局的“野心家”不是那种亦步亦趋的人,唯愿迅速飞黄腾达,而白佬巴尔杰,就是他一步要登的“天”。
局里盯上巴尔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经验丰富的老探员丹尼斯康登也试过与之接触。两个人见过面,聊过天。但白佬此人心思太缜密,处事十分谨慎。1971年5月,波士顿的爱尔兰地下黑帮正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混战,康登成功从白佬那里套了很多内部情报:谁和谁是一伙的,谁想干掉谁。白佬给出的信息十分全面详尽,细节滴水不漏,关键人物与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一目了然。康登甚至都给白佬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线人档案。但“蜜月”转瞬即逝,白佬的态度很快冷淡下来。那年夏天两人见过几面,但基本都是一言不合,不欢而散。到了8月,康登向上级报告说,白佬“提供情报的态度仍然不积极”。及至9月,康登已经放弃努力。“与标题中所述人员的多次交流完全无效。”1971年9月10日的联调局文件中,康登写道:“因此,合作终结。”白佬为何突然态度冷淡?至今不得而知。他泄露的是爱尔兰黑帮的消息,而此黑帮又以凶残暴虐闻名,也许这让他坐立不安。也许是因为信任问题:黑帮人士白佬巴尔杰凭什么相信联调局的丹尼斯康登呢?无论所为何故,属于白佬的档案就此被封存了起来。
时间来到现在,1975年,康登已经在盼着快快退休,颐养天年。但他培养了一个接班人——年轻的康纳利迫不及待要开启尘封几年的白佬档案。毕竟,康纳利拥有波士顿分部任何人都无法与之比肩的优势:他和白佬巴尔杰是故交。两人都在波士顿南区的“老港”住宅区长大,两家的砖房相距咫尺。白佬长康纳利十一岁,但康纳利此次是志在必得。两人过去街坊邻居的情谊令他得天独厚,出马搞定白佬的人选,非他莫属。
电光石火间,他的等待就结束了,思绪也被打断。副驾驶那边的车门迅速打开,白佬巴尔杰熟门熟路地坐进了他的普利茅斯。康纳利惊了一跳。对方突然闯入,而自己竟然毫无知觉,真是见了鬼了。而且,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联邦探员,他竟然疏忽大意到没锁车门。
“你他妈怎么过来的?从天上跳下来的?”黑帮大佬在副驾驶上一坐定,康纳利就问道。他本来想的是白佬会开个车,停在自己旁边。巴尔杰解释说,自己把车停在了附近一条小街边上,然后沿着海滩散步过来的。他一直等到确定四下没有旁人,才小心翼翼走过来。
康纳利怎么说也是联调局的精英队伍反黑组的年轻成员之一,此刻也不得不努力平复自己的心绪。毕竟,白佬正坐在自己身旁的驾驶座上,他9月3日刚满四十六岁,身高不过一米七二,体重七十四公斤也属正常。但在康纳利眼中,这个人比自己的命还大。白佬身板硬朗健硕,一双蓝眼睛仿佛洞察一切,梳成背头的炫目金发宣告了自己不容忽视的存在感。夜色掩映之下,两个男人开始对话。面对年少时在邻里已经呼风唤雨的老大哥,康纳利显示了恰到好处的奉承与恭顺,他开出了条件:“你考虑一下,在执法部门交一些用得着的朋友,不是什么坏事。”

这就是康纳利拉白佬入伙的说辞:你需要一个朋友。但为什么需要呢?
1975年的波士顿,云谲波诡,暗流涌动,动荡的生活中,永远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两个男人坐在空空的海滩边,举目远望河对岸,波士顿的天际线历历在目。当时正值波士顿红袜队在美国职业棒球联盟中出乎意料地好运连连,全城都为之兴奋癫狂。红袜队的成员们如明星闪耀,亚兹、路易斯提安特、比利李、卡尔顿菲斯克、吉姆莱斯和这个赛季之后将荣膺“年度新人”和“美国职棒最有价值球员”双料奖项的弗雷德林恩,他们全都势如破竹,正与劲旅辛辛那提红人队争夺进入世界职业棒球大赛的资格。
然而,两个男人身边的世界,却黑暗无比,动荡不安。
“校车噩梦”已经进入第二年。1974年,联邦法庭下令,调动校车将黑人学生从罗克斯伯里送往南波士顿高中,以期在该城实行种族隔离的公立学校中争取种族平衡。结果,此次行动让这个片区烽烟四起,冲突不断。全国上下为此瞩目。通过电视新闻里的视频、报纸头条上的照片,人们看到了防暴警察荷枪实弹,地方警察在学校的走廊上巡逻,警方的狙击手在房顶上随时待命,还有分别由黑人和白人组成的“军团”,对着对方大吼充满种族歧视色彩的话语。1976年有人拍摄了一张令人瞠目结舌的照片,市政厅外一场冲突中,白人用美国国旗袭击一名黑人男子。该照片后来获得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这些血腥暴力已经给全美民众留下了南区的刻板印象:剧烈的冲突,令人不寒而栗。
白佬的弟弟比利身处风暴中心。州参议院议员比利巴尔杰和这一区的所有政治领袖一样,强烈反对法庭下达的“校车命令”。法庭提出,波士顿的学校存在着惊人的种族隔离现象,这一点他倒是没提出异议,却毫不动摇地反对任何强迫学生们走出自己住家所在学区的解决方法。他还专门去了华盛顿特区,对此提出抗议,并且将这件事情呈报给国会代表团。有一次,他还在倾盆大雨中对一群反对“校车运动”的学生父母做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说。他不愿意眼睁睁看着外来人员“占领”自己这一区,并且进行了公开的谴责:“地方和国家的纸媒、广播和电视,全都不遗余力、处心积虑、昧着良心把我们每个人描绘成思想守旧的种族主义者。”对他来说,“校车运动”之所以会引发大规模的反对,只是缘于街里街坊对福利问题以及自己孩子受教育问题的合理担忧。从华盛顿回来,比利巴尔杰还是定期发表演说,反对联邦对此事进行不受欢迎的干预。
但“校车运动”还要继续下去,刚刚结束的这个夏天也并不美好。7月,六个黑人小伙子驱车来到波士顿南区的卡尔森海滩,最后跟一群白人愣头青干起架来,最终一个黑人受伤住院。约翰康纳利年轻时在南区海滩上做过救生员。比利巴尔杰也做过,比康纳利早一些。而现在这片曾留下两人忙碌身影的沙滩变成了一个战场。8月的一个星期日,警方的直升机在卡尔森海滩上空盘旋,海岸护卫队的船在近岸严阵以待。一千多个黑人公民开着几百辆车,浩浩荡荡地风驰电掣而来。这场“涉水示威” 一路由八百多个便衣警察护驾,媒体的照相机与摄像机也一路陪同。
等到康纳利安排好与白佬的沃拉斯顿海滩会面之时,学校已经重开了,而黑人与白人学生之间的相互抵制和冲突竟然成了见惯不惊的常事。为了缓解种族之间的紧张局势,官员们首次尝试在南波士顿高中组织起橄榄球队。然而,参加第一次训练时,四个黑人球员却不得不由警察陪同。
这个片区乱成了一锅粥,分崩离析。康纳利心知肚明,也对这种痛苦感同身受。这也是他的家啊。在安排与巴尔杰的会面时,他也有意地利用了两人之间这一纽带。不过,这纽带也就只能帮他见巴尔杰一面而已,面对这个自己童年时的偶像英雄,他必须要说服他和自己做这笔交易。在所有的FBI探员里,康纳利一探究竟的愿望可谓最最强烈。波士顿黑手党与巴尔杰在附近萨默维尔领导的黑帮之间恩怨已久,矛盾在渐渐发酵,有一触即发之势。康纳利迫切想更深入、更详细地了解此事。巴尔杰已经是稳坐南区第一把交椅的大佬了,如今又跟萨默维尔的匪头子霍依温特尔搞在一起。小小的萨默维尔位于西边的查尔斯河对岸,这个帮派就在该市冬山区一个车库的外面活动。过去这一年,白佬与该帮派绰号“来复枪”的杀手史迪威弗雷米组成黄金搭档。两人相处甚欢,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之处,开始出双入对,一起行动。
康纳利和巴尔杰终于会面之时,这位年轻的FBI探员早已做好了功课。他知道巴尔杰和冬山帮正面临当地一个黑帮双管齐下的威胁。数十年来,该黑帮一直被权大势大的“二当家”热纳罗安吉洛和他的四个兄弟一手遮天。当时两个帮派之间悬而未决的矛盾,是如何配置该区的自动贩卖机。有人自作聪明地提议,不用啰唆,直接双方来场枪战就解决了。康纳利则认为,在如此动荡不安的背景下,真正聪明的人,会去交个朋友。
另外,安吉洛此人老奸巨猾,神秘莫测。他熟谙鸟尽弓藏之道,总会设下巧局,让那些已经对他毫无用处的人被捕入狱。比如,有个甚嚣尘上的传说,几年前,一个黑帮杀手不听他的话了,安吉洛就找到了自己在波士顿警察局的内部关系。很快,就有与其狼狈为奸的警察在那个叛徒的车里放了杀伤性武器,杀手因为非法持有武器遭到逮捕。当然,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安吉洛是不是真有能力操纵这样的事件,但这个故事是人尽皆知的。白佬巴尔杰和霍依温特尔的帮派对此深信不疑。康纳利深知,故事的真假是小事,人的想法才最重要。
很显然,巴尔杰很担心安吉洛也会像故事里一样陷害他。“要是晚上三个‘条子’把我拦下来,说我车里有把机关枪怎么办?”白佬抱怨道,“法官会相信谁呢?是我,还是那三个‘条子’?”对于此种黑帮世界共同的担忧与焦虑,康纳利早就想好了应对的说辞。
两个男人坐在普利茅斯里,城市夜晚的灯光星星点点地投射在水面上。“你应该利用你的朋友。”康纳利加重了语气。他话音刚落,巴尔杰就仔细打量了眼前这个探员一番,眼神里有那么点争强斗狠的意思。
“什么朋友?”白佬终于开口了,“你?”
“是的。”康纳利对眼前这个冷酷无情,和安吉洛一样兔死狗烹的人说,“我。”

康纳利的提议很简单:巴尔杰只需要提供关于西西里黑手党的情报,剩下的事情交给FBI去处理。康纳利后来回忆说,巴尔杰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要是他们盯上了黑手党,黑手党就很难盯上我们”。
事实上,康纳利一跟他联系见面的事,巴尔杰就知道FBI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见面之前,巴尔杰已经花了好几个星期的时间,反反复复地考虑此事,从各个角度去权衡利弊,把可能的好处和坏处都过了一遍。他甚至还问了史迪威弗雷米的意见。一天,两人在霍依温特尔的马歇尔汽车修理厂碰面,巴尔杰提起此事。这个单层的车库是用灰砖砌成的,十分低调,看上去像个混凝土浇筑的煤仓。但实际上,这里是帮派交易的前沿,他们的非法勾当涉及范围极广。从1937年起家,到现在已经扩展到方方面面,包括操纵整个东海岸的赛马生意。
巴尔杰告诉弗雷米,FBI的探员约翰康纳利想让他帮忙。“你怎么看?”周围没其他人的时候,巴尔杰问弗雷米,“我该不该赴这个约?”
问题换来的是沉默。后来,弗雷米认为,巴尔杰之所以向他透露即将到来的FBI约见,是在暗示他已经知道了弗雷米的秘密身份。弗雷米和FBI波士顿分部有渊源,说起来,这渊源还相当深。20世纪60年代,他首次被列入FBI的线人名单。他化名“南波士顿杰克”,与FBI的上线见面时就用这个对暗号。上线名叫保罗里克,是丹尼斯康登的搭档。
里克是个派头十足的高级探员,他全心全意发展和培养弗雷米,因为后者能接近新英格兰地区的黑手党。弗雷米并非这个黑手党团队的成员,但和其中的大佬们都熟识且总是混迹其中。黑手党们也对弗雷米青眼有加,因为他过去是个伞兵,十七岁时就从一个少管所加入了第187空降战斗群,两次往返朝鲜战场。虽然身高一般,只有一米七二,体重也不过区区六十多公斤,他却以冷酷无情的杀招而闻名。弗雷米在罗克斯伯里 有一间无线电报俱乐部,既是可以下赌注赛马的地方,又是个按摩院和妓院。他就在这里接收信息,接打电话,召开会议。这个栗色头发、棕色瞳仁的男人在道上颇受欢迎,喜欢豪车狂飙的感觉和深夜鲜嫩美女的陪伴。弗雷米是个吃得开的人物。
就连新英格兰地区公认的黑帮教父,雷蒙德L.S.帕特里亚卡,都公开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小伙子的喜爱。1967年冬天,弗雷米被招去了普罗维登斯 ,与帕特里亚卡和其兄弟乔共进午餐。一顿饭宾主尽欢,一直吃到半下午。三个人谈到了家庭。帕特里亚卡问弗雷米,知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来自意大利什么地方,还谈起了生意。帕特里亚卡承诺说,会把车送到弗雷米新开的车身修理厂去。谈话间还略略提及弗雷米的哥哥,外号“灰熊”的吉米。他因为谋杀未遂被捕,正在监狱服刑。为了表达自己对弗雷米的喜爱,帕特里亚卡还给了弗雷米五千美元的现金,算是象征性地为车身修理厂注入一笔投资。
弗雷米在波士顿常“出双入对”的同伴是一个儿时的好友,弗兰克塞洛米,绰号“凯迪拉克弗兰克”。两人都在罗克斯伯里长大,弗雷米一家就住在果园公园安置房工程的其中一栋里。父亲乔瓦尼是意大利移民,老实巴交的泥瓦匠一个。弗雷米和塞洛米一起混了黑道,抢过钱财,做过赌博的庄家,还放过高利贷。两人是有“小意大利”之称的北角的常客,那里有黑手党“二当家”热纳罗安吉洛的老巢。深夜时分的打架斗殴里,两个人经常和喝得醉醺醺的拉里赞尼诺并肩作战。
赞尼诺其人,冷酷无情,嗜血成性。安吉洛很是倚重他,希望他能让波士顿的西西里黑手党帝国如虎添翼,而赞尼诺又借着弗雷米和塞洛米,把自己的一些黑钱拿到外面去放高利贷。不过,人见人爱的弗雷米自己却没那么“见人爱人”。他一点都不信任北角黑帮,安吉洛自然不必说,赞尼诺他更是信不过。和赞尼诺推杯换盏之间,弗雷米步步为营,从来不会卸下防备。但赞尼诺和其他人对这一伪装毫无察觉,令弗雷米更加深入到内部。比如,1967年的一个夏夜,汉诺威街上的基洛酒吧,“大脑袋”们济济一堂,有赞尼诺、皮特利蒙和乔隆巴迪,当然弗雷米和塞洛米也是座上客。美酒佳肴,大家吃得不亦乐乎。接着赞尼诺非要让大家换地方,到附近一个名为“蝙蝠洞”的酒吧继续喝酒。
觥筹交错之间,赞尼诺和利蒙已经是眼饧耳热,醉态毕现。言语之间,暗示说他们都决定为弗雷米和塞洛米背书“加入咱们这个组织”。
接着,做什么都显得耀武扬威的皮特利蒙张开双臂抱住弗雷米和塞洛米。“一般来说,加入之前都得自己先去干一票大的。”这个匪头子居然一副掏心掏肺的样子,“我是你的背书人,就得和你一起,证明你真的干了票大的,还要给上面报告你表现怎么样。不过,就凭你俩这响当当的名声,估计这个也可以省了。”
不过,弗雷米可不领这个情,他一点儿也不想加入黑手党,一直在推却这些人想招他入伙的“美意”。第一,他很不喜欢这个残忍暴虐的赞尼诺,上一秒还跟你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下一秒就能打得你脑浆迸裂魂飞魄散。安吉洛也是一样。另外,弗雷米还有FBI的保罗里克呢,他俩可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身处黑帮争斗的旋涡,同时在这么多势力之间摇摆,弗雷米觉得脑袋是悬在自己脖子上的。他不止一次地告诉里克,自己“一条腿已经踏上了断头台”。在其他一些报告中,里克说弗雷米没有透露过固定的住所,因为,如果“有人知道他住哪儿,就很有可能试图潜入,取他性命”。FBI会从其他线人提供的消息中嗅出一些危险的气息,里克便会通知弗雷米,在这一点上,弗雷米是越来越依赖自己的上线了。
这还不够,弗雷米还越来越觉得里克不应该干涉他自己的犯罪活动,比如赌博、高利贷,甚至谋杀。1967年春天,大匪徒沃尔特贝内特销声匿迹以后,弗雷米告诉里克:“FBI不应该浪费时间在佛罗里达搜捕沃尔特贝内特,也别在其他地方费心了,因为你们绝对找不到这个人。”里克就问他,贝内特到底怎么了。弗雷米只是耸了耸肩,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告诉里克:“调查沃尔特到底怎么了是毫无意义的,他消失了对大家都有好处。”里克竟然就此收手,不再追究。20世纪60年代末期,弗雷米已经是好几起黑帮谋杀案件的嫌疑人了,但FBI从没对他紧紧相逼,没有追问过这些谋杀案的真相。
1969年9月初,弗雷米终于遭到来自两个县的非公开大陪审团 的控告。在萨福克,他的一项罪名是谋杀沃尔特贝内特的兄弟威廉姆。后者于1967年年末遭到枪击身亡,在波士顿马特潘区一辆驰骋的车中,他被抛尸街头。在米德尔赛克斯,弗雷米和塞洛米都遭到起诉,罪名是制造了一起汽车爆炸案,爆炸中,一位律师的一条腿被炸飞了。
就在这些控告要被公之于众的前夕,弗雷米接到一个电话。
是个大清早,打电话的人是保罗里克。“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弗雷米回忆说,“他告诉我控告马上要开始进行,并提议说让我和我的朋友离开波士顿,立刻离开之类的。”
弗雷米照做了,他逃离了波士顿。之后的四年半一直处在潜逃状态。先是藏身在纽约,接下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蒙特利尔,为一家报纸做印刷工。这期间弗雷米总是打电话给里克,他会给他提供案件的最新消息。那时候麻省有些探员正不遗余力地巡查弗雷米的下落,里克却半点风声都没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