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

書城自編碼: 264573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影视/媒体艺术
作者: 江晓原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313131492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95/349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81.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先跳了再说: 仓本聪的工作与生活哲学 》

售價:HK$ 67.2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抗焦虑饮食(赠实践手册) 》

售價:HK$ 106.8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生活不是掷骰子:理性决策的贝叶斯思维 》

售價:HK$ 82.8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万有引力书系·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 》

售價:HK$ 141.6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 》

售價:HK$ 93.6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PyTorch语音识别实战 》

售價:HK$ 82.8
多卖三倍
《 多卖三倍 》

售價:HK$ 54.0
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 哲学思维:清晰思考的12条关键原则 》

售價:HK$ 82.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4.8
《 锦瑟无端(李皖最新乐评结集,想把这世上最美好的,指给一时还不知道的人,除了少数歌坛大明星,绝大多数流行音乐人,你从未听说过,却更让人亲近、动心。发觉音乐背后的种种真相,思索我们来到这里的命运。) 》
+

HK$ 59.2
《 大师之声 第一卷 》
+

HK$ 83.3
《 天海楼随笔 》
+

HK$ 129.5
《 艺术世界译丛·电影的历史 》
+

HK$ 88.8
《 科幻电影写作 》
編輯推薦:
著名科幻作家、畅销科幻小说《三体》作者刘慈欣评价道:“这本《科幻指南》已经清晰地为我们缕析了迄今为止相当重要的科幻电影路径和要塞之作。全世界的“科幻电影指南”有成千上万本,但是,你看这本就够了。江晓原老师的在这本科幻电影指南里,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评论语境和角度,直指科幻电影十分核心、十分内心的东西——影片的故事背后的思想文化资源。另外,具体到每一部电影的评价,都有他很独特的看法。”
该书被认为是国内从未有过的学者对科幻影片的深度解读,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具有思想深度的力作。
內容簡介:
本书系作者历年在各大知名媒体发表的科幻电影影评精选结集。作者在学界开创对科幻作品的科学史研究,将科幻作品纳入科学史研究视野,同时将科学史研究方法应用到对科幻作品的分析之中,给科幻影评带来了全新的思想深度和文本面貌。本书内容植根于作者对科幻作品的学术研究,而写作风格则与作者广受欢迎的著作《科学外史》I、II一脉相承——渊博流畅,雅俗共赏。并附全书所论及影片索引。
關於作者:
江晓原,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为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并任首任系主任。已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80种,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150篇。长期在京沪等地知名媒体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随笔、文化评论等。科研成果及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2003年起关注科幻电影和小说,首创对科幻的科学史研究,持续发表学术文本,指导培养国内该方向第一个博士已于数年前以优异成绩毕业。
目錄
导言 看科幻电影的七个理由3与电影结缘
为什么迷上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的独特价值:反思科学
科幻、幻想、好莱坞电影、漫画
我的选择标准
关于本书的若干说明
第一章 外星文明:探索、恐惧与不可能的信任
反人类反科学的《阿凡达》——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
未来史诗:星际战舰卡拉狄加
SETI:有多少外星文明可以接触?——影片《接触》之前世今生
火星人留守几亿年?——电影《火星任务》背后
令人失望的《世界大战》
《星球大战》:一座没有思想的里程碑
美国人的世界秩序:重温《地球停转之日》
《异形》:女英雄教人类不要骄傲自满
索拉利斯星的隐喻
UFO谈资指南
宇宙:隐身玩家的游戏桌还是黑暗森林的修罗场?
第二章 时空旅行与平行宇宙
在虫洞中回到中世纪——《时间线》中的爱情故事和物理学
当李连杰遇到量子世界——《救世主》背后的量子力学与密教
从《灵幻夹克》到《定婚店》——关于时空旅行与预知未来之间的过渡
有多少人生可以重来?——从《蝴蝶效应》到《疾走罗拉》
从《疾走罗拉》上溯到《机遇之歌》
回到未来:有多少历史可以重来?
假如安重根未能击毙伊藤博文
《战国自卫队》:时空转换中历史能改变吗?
《未来战士》:终结者挑战因果律
浪漫不分大小,未来不能知道——《记忆裂痕》中的爱情和物理学
星际穿越:目前还只是个传说
第三章 造物者与被造物之间永恒的恐惧和对抗
《银翼杀手》:从恶评如潮到无上经典
“你若看一遍就明白,那只能证明我们失败”——重温《2001太空漫游》
《黑客帝国》:科幻影史的巅峰之作
第四章 电脑、网络、虚拟世界与人工智能
《机械公敌》:机器人能够获得人权吗?
HAL——9000的命运:服从还是反抗?——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三定律”
做人好不好?永生行不行?——关于《变人》的对话
将文化多样性进行到底——关于《机器人》的联想
《基地》:依赖机器人的文明都已灭亡
《少数派报告》:心灵犯罪是否可能?
记录好不好?隐私留不留?——《最终剪辑》引起的遐想
虚拟世界:幻中之幻《十三楼》
《虎胆龙威》IV:一堂反技术主义现场课
《盗梦空间》:从《黑客帝国》倒退
为什么还要期望中国的《盗梦空间》呢?
第五章 生物工程的伦理困境
复制娇妻:幻想世界中的东风西风——从两部《复制娇妻》引发的另类思考
《侏罗纪公园》和迈克尔·克莱顿的反科学主义
隐私与天书之基因伦理学——从《千钧一发》到“人类基因组”
第六章 地球环境、末日预言与灾变
想象与科学:地球毁于核辐射的前景
《后天》:我们还能不能有后天
如果有洪水,谁能上方舟?——《深度撞击》之“方舟计划”
看完《2012》,明天该上班还是要上班——从《2012》看科学、娱乐和神秘主义
第七章 反乌托邦的末日
从《雪国列车》看科幻中的反乌托邦传统
《巴西》:又一个反乌托邦的寓言
电视:可怕的奇迹和前景——《星河救兵》、《西蒙妮》、《过关斩将》
恐怖故事:盐还是砒霜?——《战栗黑洞》的寓意
《回忆三部曲》:“脱亚入欧”的日本幻想
《V字仇杀队》:一个有文化的革命英雄
第八章 不易归类的幻想影片
好莱坞安排给爱因斯坦的科学游戏
美丽佳人Orlando:关于永生的启示
美国版“水变油”:反科学的CIA?——从《链式反应》想到《天使与魔鬼》
《深海圆疑》:我们还未准备好梦想成真
只是一场假想的骗局吗?——《摩羯星一号》和美国“登月造假”公案
黑客无心成帝国,云图难免化云烟——从《黑客帝国》到《云图》
第九章 在幻想边缘的影片
《禁闭岛》:你将不再是你
“天哪!它不是一座塔楼!”——艾柯与影片《玫瑰之名》
《双瞳》:在科学与迷信之间
天堂有笔写诗篇:《继承者》与《鲁拜集》及山中老人
不武侠不金庸的王氏之毒——王家卫和他的《东邪西毒》
第十章 科学幻想与电影
科学家与电影人之同床异梦
“科学技术臣服在好莱坞脚下”——再谈科学家与电影人之同床异梦
科幻三重境界:从悲观的未来想象中得到教益——2007年国际科幻大会主题报告(节选)
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刘慈欣vs江晓原
只有科幻才能对人性“严刑逼供”——江晓原、刘慈欣的同题问答
孤独的观影者
我最喜欢的25部科幻电影
索引
內容試閱
导言看科幻电影的七个理由
与电影结缘
大约2003年春夏之交,正值“非典”肆虐之际,我在一个特别恰当的时机,开始染上一种新的毛病——看DVD影碟。
观影的风气,此前早已形成。资格最老的一批人从搜寻录像带开始;接下来进入VCD影碟阶段,有了更多的观众;再往后开始出现DVD影碟,最初的时候质次价高,但已经使得许多观影者极为兴奋,大力收集。
为什么2003年春夏之交是一个特别恰当的时机呢?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那时“非典”肆虐,许多浮华奔竞的所谓“工作”(比如无穷无尽的会议之类)都停顿下来,到最风声鹤唳的那段时间,学校里连课也停了。许多人连日闭门不出,发现在家里看影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是因为恰恰到这个时候,中国大陆的DVD影碟,在生产技术上进入了成熟阶段,视频质量迅速改善,已可达到用肉眼与欧美原版无法区别的水准,市场价格也开始稳定下来。
我染上看影碟的毛病,其实纯属偶然。
在录像带和VCD影碟两个阶段,以及DVD影碟的早期阶段,我对观影并无多大兴趣。而当2003年春夏之交,上海的舞榭歌台,餐厅酒馆,全都门可罗雀,我却注意到有一种小店生意格外红火,那就是遍布街头巷尾的碟店。我偶尔进去看了几眼,偶尔随意买了几张,谁知一个全新的世界就在我面前展开了。
我从小对于机械、电子之类的东西特别有兴趣,曾经花费过大量时间和精力玩电脑,因而对于光碟并不陌生(当年在486电脑上我就自己装了双光驱),我很快注意到了影碟的一些质量问题和技术问题。由于我向碟店的老板和员工请教这些问题,结果被他们许为“知音”(因为“以前从没有顾客问这种问题”),于是我们很快成了朋友,他们向我介绍了不少关于DVD影碟的知识和行情。
我还在碟店里发现了当时由他们代售的杂志《DVD导刊》,一看之下,感到这正是当时我需要的那种杂志,对于淘碟很有帮助,就和杂志编辑部联系,从创刊号开始,全部配齐,然后开始订阅。我订阅《DVD导刊》两年之后,有一天杂志编辑部给我来电话,通知我从2006年起不必再订阅了——因为我已被列入赠阅名单。这项赠阅一直持续到现在,我要在这里深表謝意。
但是,要让看影碟成为一种毛病,仅有上面的原因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别的机缘。
我看的第一批DVD影碟是19部007影片(那时第20部的碟还未出,后面3部电影当然还没拍)。对于一个以前很少看西方电影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合适的入门影片,因为其中有着以往半个世纪西方电影中几乎所有的流行元素(包括科幻在内),很容易将一个外行吸引住。如果一上来就看那些“探索电影”或所谓的“文艺片”,其中颇有一些真正的“大闷片”,万一看得昏昏欲睡,说不定从此就与电影无缘了呢。
由于以前对电影没什么兴趣,也从不看电影杂志,因此我对于那种被称为“影评”的文章有何套路,也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我写了我的第一篇谈论电影的文章“非典生活之007系列”,发表在《书城》杂志上。事后来看,这篇即兴而写的文章也就是聊聊电影而已,但因为是外行,倒也没有受常见影评文章老套的约束。
问题出在我的第二篇谈电影的文章上——这次是谈《黑客帝国》(Matrix,1999~2003),也发表在《书城》杂志上。因为此文发表时,恰逢《黑客帝国》电影公映,结果这篇文章成了国内平面媒体上较早的《黑客帝国》评论之一,引起了一些注意,招来了访谈、转载、新的约稿等等,后来还被收入评论集《接入黑客帝国》一书中。
这时国内的各种杂志和报纸,不约而同地开始设立谈论电影的专栏,这当然是因为DVD影碟的流行使得电影大举进入文化人的日常生活之故。这个过程大致开始于2003年春夏之交。在这一潮流中,我开始在《中国图书商报》写电影专栏。最初他们希望我写一个专谈“情色电影”的专栏,所以专栏定名为“准风月谈”。但是实际上我没有在“准风月谈”里谈过任何情色电影。为什么呢?
为什么迷上科幻电影
那时我还只是一个非常菜鸟的影迷——算不算得上影迷还不一定呢,有什么资本来写电影专栏?我也考虑过谢绝这项邀请,但是尝试一种新玩意所能带来的愉悦又在引诱着我。
另外,我需要一个精神安慰,或者说需要一个借口。
因为在我以前习惯的语境中,“看电影”就是娱乐,就是玩,而现在我已经开始喜欢上电影了,我用什么来抗拒每次观影之后那份“又玩掉了两小时”的自责呢?这时,写电影专栏的邀请,及时为我提供了聊以自慰的借口——它使我的观影活动与“工作”建立了某种联系,似乎自己的观影不再是单纯的娱乐了。
所以最后我接受了邀请。
但是我不想把自己培养成“影评人士”。不是我对影评有何偏见,而是因为我觉得那已经有电影学院的人做了,我不可能做得和他们一样好。我至今也没有研读过电影理论方面的书籍(尽管也收集了一些)。我想我不如保持一个外行的状态,只有观影经验,没有电影理论,这样说不定能写出一些和专业影评人士不一样的文章来?
在我思考着怎样写这个专栏时,我已经开始写了(挺荒唐的),当然我继续观影,同时也开始注意别人的影评文章。
我发现,绝大部分影评文章,乃至专门的电影分析论文——比如对于《一条名叫旺达的鱼》(AFishCalledWanda,1988)这样的电影,可以写万余字的长文,都有一些大致通行的组成部分:
一、剧情介绍(往往不得要领,因为借口不能“剧透”);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