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革新的号手——刘半农 (鲁迅笔下的一代语言大师“半农君”的传奇一生。)

書城自編碼: 260778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语言文字学家
作者: 齐芳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813332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8-15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4/2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0.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重症产科.1
《 重症产科.1 》

售價:HK$ 71.8
财之道丛书·表层的真理:当代经济学与社会
《 财之道丛书·表层的真理:当代经济学与社会 》

售價:HK$ 105.6
世界服饰艺术史
《 世界服饰艺术史 》

售價:HK$ 309.6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售價:HK$ 81.6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售價:HK$ 32.2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售價:HK$ 81.6
春日喜你
《 春日喜你 》

售價:HK$ 55.0
我们八月见
《 我们八月见 》

售價:HK$ 46.0

 

編輯推薦:
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者,他们的人生和他们所激赏的人生,不外是:有志者,事竟成。

励志并非粘贴在生命上的标签,而是融汇于人生中一点一滴的气蕴,最后成长为人的格调和气质,成就人生的梦想。无论从是哪一行,有志不论年少,无志枉活百岁。

这套《传世励志经典》共收辑了100部图书,包括传记、文集、选辑。我们想为励志者提供心灵的营养,有如心灵鸡汤那样鲜美;有如粗茶淡饭却为生命所需。无论直接或间接,我们定会从先贤们的追求和感悟中收获一份惊喜。

一份爱国的热忱,一颗高傲的灵魂,一场孤独的旅程,一生洒脱的性情。在这世上,鲜有人可“触多方而俱有成”,能在某一点上有所突破,已是不枉此生的。然,有这样一人,在其所涉及的众多领域中,都能游刃有余地行走,许多旁人望尘莫及之事,他均可做到成绩斐然。

这个人,就是刘半农。

刘半农,是一个不俗之人,他的名字前,应当冠上许多个“家”,但称其为“杂家”是最恰当不过的。刘半农在文学创作领域徜徉多年,对于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杂文等的创作非常熟悉,且有十分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其对语言文法亦是很有研究,颇有心得。而其在语音学上精耕多年,所获佳绩更是不必
內容簡介:
《革新的号手——刘半农》一书,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清晰的脉络,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拥有一份爱国的热忱、一场孤独的旅程和一生洒脱的性情的语言大家刘半农的一生。
關於作者:
齐芳,女,辽宁省抚顺市人,自小热爱生活,喜爱文学,曾多次发表文章,并在市级、省级作文比赛中取得过良好的成绩。喜欢简单而深刻的文学风格,已出版《冲冠一怒为红颜:秦淮八艳之陈圆圆》。
目錄
第一章书香门第,少年才俊

1.品味书香,苦难成长001

2.寓教于乐,童年生活005

3.拔得头筹,进入中学010

4.崭露才名,拜师名家014

5.才子佳人,传奇姻缘018

第二章横空出世,文坛魁首

1.为谋生计,远走他乡0232.投身文界,以笔为生025

3.活跃文坛,小说新秀030

4.声名鹊起,文坛魁首034

5.文学改良,初试先声039

第三章中学肄业,北大教员

1.才情独厚,文体改良044

2.肄业之名,受聘北大048

3.难弃重任,探索新诗052

4.青年“台柱”,写作“新”河056

第四章创新文化,变革先驱

1.巧唱“双簧”,助力革新061

2.弃旧迎新,收集歌谣065

3.国语统一,声援“五四”069



0734.语言研究,《文法通论》

第五章潜心钻研,成绩斐然

0781.一波三折,远赴英国

0812.生活拮据,能观善学

0863.艰难度日,坚固友谊

0904.殷殷深情,首创“她”字

0965.添丁进口,窘困之境

1016.思乡心切,眼泪成诗

第六章巴黎求学,结缘文物

1051.初到巴黎,穷且益坚

1102.刻苦研究,四声实验

1143.敦煌掇琐,初识文物

1184.钟情“语言”,喜获佳绩

1215.风平浪静,乘船归国

第七章重归故国,思绪万千

1251.北大任教,自由之魂

1302.抵御列强,救护文物

1343.一心护国,厉声斥“黑”

1384.何典之音,众所纷纭

1425.扬鞭长啸,唇枪舌剑

1476.惨案巨响,瓦釜回音

第八章人生百态,步履艰难

1541.得罪陈源,抬杠玄同

1602.办刊不易,约稿亦难

1653.形势可危,激情受限

1704.回忆往事,告别“世副”







第九章不附世俗,唯显本真

1.笑话文学,谈影著作178

2.痛恨西医,拒说洋文182

3.与鲁疏远,终结《语丝》185

4.微妙关系,耳朵风波190

5.戏剧之思,董人之传195

6.辅仁教务,“国立”院长198

7.禁舞之令,缘尽文理203

第十章爽直个性,情溢满怀

1.救国心切,情绪高涨206

2.小女成长,兄弟去世210

3.文思泉涌,“打油”人生212

4.以诗会友,文显本真216

第十一章意外陨落,不负此生

1.真性为人,半农杂文218

2.应邀写作,实地调研223

3.意外染病,巨匠陨亡227

4.一代巨擘,名留青史229
內容試閱
第一章书香门第,少年才俊

1.品味书香,苦难成长

刘半农的老家在江苏省无锡市附近的江阴,是个自古就出名人才俊的地方,如果刻意追溯,是可延伸至春秋战国时期的。

古时候,江阴被称为暨阳,是个枕山负水、襟带三吴之地。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季札被册封在此地;到了战国时期,这里的主人是春申君黄歇,所以这里也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使命。

追溯刘家的家谱,可以发现刘家自曾祖父刘荣开始就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刘半农的曾祖父刘荣生于嘉庆十一年,死于同治三年,为人慷慨重义,是当地有名的“忠义”之士。咸丰元年,也就是1851年,洪秀全连同杨秀清、萧朝贵、冯云等人发起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反抗清朝的封建统治。在此期间,刘荣和他的长子刘汉因组织当地的义民剿除逆匪,双双遇难,被杀害的时间相隔不过十几天。刘荣死时59岁,而他的长子刘汉年仅33岁。刘氏父子慷慨英勇的行为,受到乡邻的赞颂,均被列入当地的“忠义祠”之中,受百姓的香火供奉,以示敬畏。

刘半农的父亲并不是祖父的亲生儿子。刘汉,也就是刘半农的祖父,在遇难之时,并没有留下子嗣,刘汉的妻子夏氏在他去世十几年之后,想在乡下的本家之中过继一个孩子,承袭香火,奉养终老。

夏氏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她选中的是一个家境比较贫困的本家,他家中共有四个孩子,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夏氏希望能选个大一些的男孩,带回来直接可以送到私塾去读书,也方便照顾。

传世励志经典





革新的号手——





夏氏去领孩子的时候,看到三个男孩子都躲在床底不敢出来,而那个女孩子也躲在母亲的怀中啼哭不止,这样的场景让夏氏心里非常难受,她一再向几个孩子的父母保证不会亏待孩子,并对几个孩子说:“我们本来就是本家,以后还可以经常往来,还可以常回家来看望父母和兄妹,并且还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我老了之后也有个依靠。”

之后,又对着哭泣不止的女孩说:“别哭,别哭!你的哥哥到了我们家,你也可以常来玩,我也有了侄女不是吗?”在夏氏一再的保证和规劝之下,孩子的父母稍有安慰。夏氏希望可以带老大走,但是老大死活不肯,这时只有5岁的老三从床底下爬出来,说道:“我去,这样家里也少了一个人吃饭。”

这个懂事而又听话的孩子叫刘宝珊,他就是刘半农的父亲。就这样,刘宝珊被夏氏带回家去悉心抚养,并送入私塾读书。当时,夏氏的家境也不富裕,可她希望这唯一的儿子能够有学识,受人尊敬,于是便靠纺纱织布赚钱来供养刘宝珊读书。好在刘宝珊十分上进,且聪明好学,在1896年——他26岁的时候,考中了江阴县(现为江阴市)儒学生员,从此在家中办起私塾,教书育人,养家糊口。

刘半农的母亲蒋氏也同样有着一段辛酸的经历。蒋氏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出生没多久父亲就去世了,她的母亲由于没有经济收入,无法抚养嗷嗷待哺的女儿,只能忍痛把她扔弃。

当时正值严冬,河流表面都冻上了冰,蒋氏就被扔弃在冰面上,恰好此时刘半农的祖母夏氏从河边路过,便把她捡回家中与刘宝珊做伴,她也就成了刘宝珊的童养媳。

蒋氏的母亲对女儿非常愧疚,可因为没有经济来源,也无能为力。后来,她无处可以居住,便留在刘家附近的圆通庵中,默默忍受内心的自责和痛苦,却也偶尔能看到女儿的状况,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在当时社会,刘半农母亲幼年时期被遗弃的悲惨遭遇不是个别的现象。封建旧社会时期,弃杀女婴是一个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当时的经济生产与人口生产之间的一种矛盾,男孩作为主要的劳动力被允许生存,而女孩因劳动力不足则被遗弃或者杀死。

许多年之后,已成年并且对社会有一定认知的刘半农,曾经与弟弟刘天华讨论过母亲的问题,他说:“对于外祖母遗弃母亲这件事,不能完全怪外祖母,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些悲伤的事情,后来也成为刘半农小说和诗歌的题材之一,为的是通过这些故事反映一些残酷的社会问题,让人重视,给人警醒。

父亲是在远方亲戚处领养的孩子,母亲是被遗弃的孩子,在善良坚强的祖母的抚育下,这个拼凑起来的家庭建立了起来,刘半农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出生的,虽然贫穷,但接受的教育却并不比别人少,甚至更多。

刘半农年幼时期就接受到来自父亲关于江阴文化的启蒙教育。刘半农,原名刘寿彭,后改名刘复,初字伴侬,有时用瓣秾,后改字为半农,号曲庵。自改名“半农”之后,一直沿用。他出生于1891年,也就是清朝光绪年间。

寿彭是父亲给取的名字,父亲希望他能够像古时候的彭祖一样长命百岁,健康成长。他的出生,为这个苦难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命的活力,婴儿时期的他白白胖胖,大眼睛黑白分明,深得父亲喜爱。

父亲刘宝珊常常在教课之余抱着他四处走走逛逛,教他分辨大自然的各种物象,哼唱各种儿歌和家乡的民谣,于是聪明的阿彭在3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咿咿呀呀地背诵儿歌了。看到儿子如此聪慧乖巧,刘宝珊喜不自禁,也更加认真地教导他读书识字并更多地汲取江阴地区的传统文化。

年幼时期父亲关于方言、儿歌甚至是地方文化的教育,是刘半农最早的启蒙教育,也是他对这个全新的世界最初的认识来源,这对他后来的语言学成就有很深远的影响。日后,他对于方言和儿歌的偏爱,以及后来对这些的研究工作,正是源于此时的积累。

春来春往,时光飞逝,在优美的儿歌的陪伴下,小阿彭又迎来了新的小伙伴——他的弟弟寿椿出生了。刘半农的弟弟刘寿椿,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作曲家和演奏家刘天华,他被称为“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

二弟寿椿名字的由来也寄寓了父亲的厚望。在刘宝珊家居住的西横街上,有一棵非常茂盛的香椿树,香椿树的嫩叶是可以食用的。在春天,香椿树抽出嫩绿的枝芽,把它摘下来可以做成极具特色的土菜香椿饼卷或者香椿拌豆腐;夏天的时候,枝芽长成翠绿的叶片,形成绿荫,可供街坊和乡亲纳凉遮阳。如果碰上荒年,这香椿树更成为人们救命的粮食,所以说香椿树是造福于人的象征。

父亲给二子取“椿”为名,就是期望他能够福寿绵长、造福他人。两个儿子的名字都别有寓意,可见刘宝珊对于两个儿子都寄寓了深厚的期望。

寿椿的出生,在为家庭增加喜悦的同时,也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从此变得更加困难了。此时的刘半农虽然仍旧年幼,但是相较于摇篮之中的寿椿,自然算作是大孩子了,他也开始要帮母亲承担起一部分家务和责任了。

2.寓教于乐,童年生活

幼年时期的刘半农,家境贫寒,只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度日,因此,常常是一天仅能吃两顿饭,而且饭食还不多,所以小时候的刘半农常常要饿肚子。

刘半农家的对面有一片宽阔的场地,很多小孩子经常在这里玩耍,在他吃不饱饭的时候,因为没有力气,只能坐在门槛上望着小孩子玩耍。

一天,有个卖豆花的小贩来到这里,很多小孩子都围着豆花担子吃豆花,担子上的小火炉煎着香香的酱油,香味远远地飘过来,引得刘半农更加饥饿,他跑进屋子里问母亲:“为什么我们不吃豆花呢?”

刘半农的母亲只能说:“我们现在吃了豆花就不能吃晚饭了。”

懵懂的刘半农其实并不太理解母亲这句话的意思,但他还是懂事地点点头走开了。

天色渐渐变暗,孩子们吃完豆花都回家了,卖豆花的人也挑着担子走了,刘半农孤单地坐在门槛上望着远处的一处破塔,饿得发慌,他又回到了院子里,母亲正在替别人洗衣服,一只脚还在摇着摇篮里饿得啼哭不止的弟弟。

母亲看到他又回来,只得再次把他撵出去自己玩,因为家中没有米可以下锅。无奈,刘半农只得再回到门槛处坐着,他已经饿得呼吸不平稳了,全身瑟瑟发抖,但是他并没有哭,坚强地等着父亲买米回来。

到了晚上,父亲终于买回来一些米,吃饭的时候刘半农想再添半碗,却被父亲喝住,嫌他吃得太多了。

母亲于心不忍,眼泪流了下来,哀声对着父亲说:“让他多吃一口吧,你少喝一点酒,再不然,就当我多吃了一口。”

幼年时期的苦难经历,造就了刘半农坚韧的性格,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再遭遇怎样的苦难,他都能坚强地挺过去,从不放弃。

后来,刘宝珊与别人一起办了一间私塾,渐渐地在当地小有名气,家里的条件也慢慢有所好转,刘半农也终于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再忍受饥饿了。此时,他已经6岁,在父亲办的私塾里读一些启蒙书籍,课余时间就带着弟弟和小伙伴们到处玩耍。

幼时的刘半农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江阴的四季有着不同的景色,对于小孩子来说更是蕴藏着无穷的乐趣,春天可以采鸡头菜、在山坡上骑水牛;夏天上树采桑葚、摘野桃、捉蟋蟀;秋天在湖边挖菱角、捞螃蟹;冬天在池塘里挖莲藕、下网抓鱼,刘半农觉得好像总有玩不够的趣事,有一首民谣,似乎正是为了描述他这个年纪的孩子的状态而作:

网鱼漉鳌,在河之洲;

咀嚼菱藕,捃拾鸡头;

蛙羹蚌臛,以为膳馐;

布袍芒履,倒骑水牛。

在小河附近的沙洲上,网鱼捉鳖;饿了的时候随手在河边捞菱角、挖莲藕吃;捉来的蛙做羹汤,吃食蚌肉,在当时的年纪来说简直是难得的珍馐佳肴;穿着布袍草鞋,倒着骑在水牛上看这个世界,简直奇妙无穷。

这首短短的小歌谣,竟然把刘半农一众小伙伴的趣事都惟妙惟肖地描写了进来,实在难得,即便是在长大之后,离开了家乡,再唱起这首歌谣,也同样能想起当时的妙趣,所以刘半农喜爱歌谣,收集歌谣,并希望将歌谣传承下去。

年少的孩子,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即使在草棚中住一晚也好像充满无穷乐趣。因此,童年的时光对于刘半农来说是难忘的记忆,有些也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源泉。在异国他乡求学之时,他还曾谈起童年的生活,写过一首《稻棚》来怀念当时与家人、舅舅一起在稻棚中住宿那一夜的场景:

凉爽的席,

松软的草,

铺成张小小的床;

棚角里碎碎屑屑的,

透进些银白的月亮光。

一片唧唧的秋虫声,

一片甜蜜蜜的新稻香——

这美妙的浪,

把我的幼年的梦托着翻着,

直翻到天上的天上!

回来停在草叶上,

看那晶晶的露珠,

何等的轻!

何等的亮!

这首诗是刘半农在伦敦求学期间所作,正是为了纪念童年时期美好的记忆和快乐的时光。那些岁月虽然远去了,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停留在他的心中。

除了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这些游戏,刘半农还有个秘密的去处——后院的井边。刘半农家中的后院有一口小井,位于厨房的屋檐下。当写作业累了,他就喜欢趴在井边向下看,井水深不见底,水波涌动千变万化,好像蕴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让幼小的他浮想联翩,觉得很有趣。由于井口很小,他的母亲很担心他会掉下去,所以在看不到他的时候就知道他又跑去看井,经常要把他喊回来。

多年之后,刘半农在巴黎看当地小孩子过圣诞节,遥想起当年在家乡看井的情形,写下了《看井》一诗:

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是看井;

——深——深——深——

一块美丽的天。

映着个我自己的小圆脸。

“阿彭快来,你又去看井了!”

这是我母亲的声音……

小小的一方水井,并不见得多深,却寄托着小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知欲望,加之大人的渲染也为这事件本身涂抹了神秘的色彩,长大后再回忆起来,别有一番乐趣。

在玩乐的同时,刘半农也渐渐显露出他的聪慧和好学。1898年,刘半农8岁,他非常喜欢画画,还把小动物画在床侧的墙壁上,父亲看他如此喜欢涂画,就买了两本画谱让他学。自此之后,他常常照着画谱画个不停,时间长了,不仅画得熟练,而且还能自己画出写意画来,比如把“人”字倒着写代表大雁;一个重笔画上面加个轻笔画代表船只;画一个小点加一个大点代表小鸭子等。

有一次,刘半农父亲的一位懂绘画的好友来访,看到了他画的画,觉得他非常有潜质,便有意指点他几句,便对年幼的他说道:“画山水画最重要的是要有水。如果画中有水,即使没有山也可以;但是画中只有山没有水,那这幅画就会显得死板,令人透不过气来,因为正是水表现出了聪明和秀媚,一幅画中如果有了水,就显得意境悠远了。”

父亲这位好友的一番话对刘半农的影响不小,也得到了刘半农的认同。他后来对水都非常喜爱,其一是因为他出生在水乡,令他怀念;其二就是因为这位伯伯关于“水”的一番话。

刘半农在绘画上的这点喜爱和钻研,对于他日后研究声韵、绘制声音曲线图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

至此,在快乐、自由的氛围中,刘半农的童年接近了尾声,1901年时,他已经11岁了,即将进入父亲创办的学校读小学,开始全新的求学生涯。

0

0



3.拔得头筹,进入中学

刘半农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顺理成章地来到了父亲和友人杨绳武创办的学堂。

该学堂是个新旧体制相结合的学堂。何为“新旧体制相结合”?其实也就是新式的西方教学和传统的中国旧式教学并存,学习的内容较旧式学堂要丰富得多。

这种新旧式体制相结合的学堂的存在,在当时也是环境的产物。此时的中国处于光绪皇帝统治的时期,连续经历了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等几场战争,清廷均失败,与多个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社会形态已经呈现出一种扭曲的状态——一方面,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重农经济状态被打破,外国列强强行闯入中国的市场,经济受到空前的打击;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又要在中国掠夺劳动力、生产资料,中国的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封闭的中国被强行撕开了一道口子,被迫面对外面的风雨,面对如此窘迫的处境,清政府即使昏庸无能、闭目塞听,也终究意识到了先进科学文化的重要性,毕竟他们真正经历过西方洋枪洋炮对战中国的刀戈剑戟的战争,科技的差距显而易见。因此,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统治权,清政府的革新派也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措施,并派出优秀的学生前往西方国家学习,以图自强,此所谓:“师夷长技以自强。”

翰墨林小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其也是旧式学堂向西式学堂过渡时期的一个产物。学校的课程安排结合东西方的课程特点,中国传统的教学内容包括:《古文观止》、《三苏策论》、《纲鉴易知录》、《五经备旨》、《四书味根录》等,当然也包括科举考试的八股文的练习;西式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英语和算术,每天的课程内容非常充实,晚间还有自习。

刘半农在功课上非常认真,再加上天资聪明,所以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幼年经历过贫穷,因此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出色的成绩中尤以国文和英文更胜一筹。

学习中,刘半农不是个人云亦云的孩子,他很喜欢独立思考,并且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一天,担任国文老师的杨绳武为学生们讲了春秋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田文的故事。

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广纳人才,很多人都慕名前往做他的门客,因此有“孟尝君食客三千”之说。孟尝君爱惜人才,网罗门客,但是这些门客却良莠不齐,甚至有鸡鸣狗盗之辈。

针对这个故事,杨绳武要求学生们做一篇文章。

大多数的学生都称赞孟尝君的爱才之处,认为他是“得士”之主,但是刘半农却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有鸡鸣狗盗的人出入的门庭的主子难道就算“得士”了吗?鸡鸣狗盗的人根本就不能算作是“人才”!

杨绳武看过他的文章惊叹不已,没想到年仅11岁的孩童竟能有如此思考,并且得出自己的见解,实在难得,不禁向其他的老师夸赞刘半农:“此小子不同凡响,前途不可限量。”

在学堂学习的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白驹过隙一般,刘半农热爱学习,兴趣广泛,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取了数不尽的乐趣,也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

后来,刘半农参加新文化运动,尝试用白话写小说、写诗歌、写散文,就是因为他有着深厚的文学写作功底,不仅知识渊博,博古通今,而且对于各种文体更是驾轻就熟,了如指掌,因此在找到了新的文学形式的时候,他便更能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骨干和先驱了。

彼时的挥洒自如,文思泉涌,正是他少年时期在学堂的刻苦学习、善于思考得来,扎实的基本功加上独立的思考能力,是刘半农日后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亲的悉心教导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刘半农的父亲本身是个读书人,并且有功名在身,曾考中秀才,担任过私塾的先生,后来又自己创办学校,对于教育孩子颇有经验,他将那些优秀的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用在教导自己的儿子身上。

刘半农年幼时,他教导儿子念儿歌、读方言,学习家乡的传统文化,长大后又教导儿子如何思考学问,如何做人,如何学习,这让刘半农受益匪浅,对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刘半农一生都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正是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养成的,此令其受用终身。

《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时期的刘半农谦虚好学。翰墨林是中西体制结合的学校,学校的氛围也相对要开放一些,招募了很多有进步思想的人做老师,这其中有一位叫刘步洲的老师,他在标点方面的独到之见,对刘半农有极大的影响。

刘步洲当时在翰墨林小学担任国文老师,常常要教导学生阅读和学习古文,但是他对于文章竖写且没有标点符号不太认同,因此他自定了标点符号。这种独立、创新的思维模式对刘半农的影响非常大,可能正是刘步洲的这一举动启蒙了刘半农,所以他后来参加新文化运动,成为文字改革的先驱。

刘半农随时都谨守一颗学习之心,他的老师并不仅仅是学堂的老师、私塾的先生或者悉心教导和耳濡目染的父亲,还有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

刘半农家附近有座破庙,他和弟弟经常在那里玩耍,此处住着一个卖萝卜的穷苦人。有一天,庙里来了警察,说这座破庙已经标卖了,轰撵着卖萝卜的人:“你快走,这可不是你待的地方。”

卖萝卜的心中害怕,口中赶忙应着:“是!是!”可是他没有家,也没有地方可去。

第二天,警察又来了,把卖萝卜的人赶出了破庙,还把他的东西扔到外面,砂锅打碎了,席子、萝卜担子都扔在地上,担子里的红萝卜滚到了泥沟里,全都变成了黑萝卜。

此时,刘半农和弟弟,还有一起玩的孩子们都站在旁边,他们都被吓坏了,怔怔地看着发生的一切。

警察走了之后,弟弟说:“真可怕!”

刘半农心中难过,回答道:“我们要当心,一定不要做卖萝卜的。”

年纪尚小的刘半农可能不知道卖萝卜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遭遇,但是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待他稍稍长大了一些,才明白了穷人生活的艰辛,对卖萝卜人的悲惨遭遇十分同情,见多了穷苦人所受的苦难,他也逐渐形成了疾恶如仇的性格。

真实的生活残酷而血腥,同时也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让他们能尽快揭开生活美丽的面纱,直面真相。

6年的学习生涯,让刘半农无论在学习,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更加成熟,学习的乐趣让他也向往着更高的知识学府。1907年,刚刚成立的常州府中学堂举办考试,招考中学学生。这是一所新式的学校,在常州城东门内,占地30余亩,有300多间校舍,招募学生的要求也非常高,考试的内容也偏西式,分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等,刘半农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参加了这次入学考试。

当时参加考试的有180多人,年龄大小不一,上至五六十岁、下至十多岁的都有,刘半农在这些人之中脱颖而出,以江阴考生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进入学校就读。因他考试成绩突出,学校将他分在二年级第一班,毕业的年限也较其他的学生早一年,其他的班级要5年毕业,而他所在的班级只需4年。

自此,刘半农离开家乡,有了新的学习环境。常言道,“男儿志在四方”,这也是他向着心中志向所在的方向更进一步的证明吧。

4.崭露才名,拜师名家

常州府中学堂是一所八县联办的学堂,在当时颇负盛名,是一群敢开风气之先的人共同创办的新式学堂,由屠元博担任校长。

屠元博当时只有28岁,博学多才,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满腔抱负,与志同道合的革命党人创办学校,是为了实现他的革命理想。他是同盟会的会员,一直追随孙中山,他心怀天下苍生,想通过现代的教育方式来振兴中华,他的教育理念融合了西方的教学观念。

为了让常州府中学堂更好地发展,屠元博亲自编订学校的管理细则,聘请有名的老师编排教学课程,出题考试、遴选新生,所有事务都亲力亲为,摒弃旧式教学理念,开创新式教育的先河,使常州府中学堂的盛誉快速提升,成为国内一流的中学堂。

因为被创办者寄予厚望,常州府中学堂在创办之初,就肩负起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故而它对学生的甄选非常严格。

事实证明,常州府中学堂的确为国家输送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从这里毕业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有一番建树,比如与刘半农同一时期考入学校的国学大师钱穆,以及比他要晚几届的、被称为“中国会计学之父”的潘序伦;刘半农的弟弟、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等。

1907年11月15日,17岁的刘半农同其他学生一起开始了令人难忘的学习生活,这段时光不仅丰富了他的学识,对他看待世界的眼光也起到了“聚拢”的作用。

在常州府中学堂学习的日子充实而忙碌,由于校长屠元博以“整肃”的原则来管理学校,并将其作为校训教导学生,因而对各方面要求都十分严格:比如,学生们进出学堂要排列成队;上课期间要认真听讲;课余时间活动1小时,晚上还要有2个小时的自修;所有的学生必须住在学校里,只有星期日才可以回家,离校和返回学校都要登记点名,如果违反规定就会受到处罚。

常州府中学堂是中西式结合的学堂,教授的课程丰富而全面,中西方的课程都有所涉猎。刘半农非常喜欢这里,在此除了能学到国文、算术、体育、音乐、图画、会话、读经讲经、修身等,还可以学到兵操、英语、日语、中外历史、中外地理、生物等更多新鲜的知识,拓展见识,丰富学识。

为了全面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学校对于教材的选择偏向于经典著作。在读经讲经课上所使用的教材有《春秋》、《左传》、《周礼》等;英语课则直接使用经典的英文小说原本,比如《鲁滨孙漂流记》、《天方夜谭》等;修身课的教材则是“五种遗规”,也就是《养正遗规》、《训俗遗规》、《教女遗规》、《从政遗规》、《在官法戒录》。

任课的教师很多都是从西方留学回来的,对西方的教学方式非常熟悉,故而教学方式也非常新式、自由,学校甚至还会聘请外籍老师来任课,教导器械和柔术等。

有一些课程没有合适的讲义,就由当时的任课老师来编写,比如国文课的讲义《楷书习字帖》,就是由童伯章老师亲自撰写的《说文》,其他比如化学教师恽福森、历史教师吕思勉、美术教师吕凤子等均使用自己编写的讲义来教导学生,这使得课程的学习与老师的经验也更加贴合,对学生来说受益匪浅。

除了教学课程之外,屠元博还会将一些先进的思想观念传授给学生们。屠元博身为同盟会成员,参加革命,亲眼目睹了社会动荡不安之下的民生凋敝,人们流离失所,祖国正忍受着痛苦的时刻,他百感交集,便希望振兴教育,以图救亡国家。他希望培养出更多能救国救民的人才,为国家的存亡而努力。

屠元博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社会的现实为教材,向常州府中学堂的学生们介绍了孙中山、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革命党人的革命思想,不仅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思想的熏陶,就连学校的教职员工也深受其影响,常常和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成为积极的革命分子。

身为一校之长,屠元博并不古板守旧,虽然治学严谨、校规整肃、要求严格,但他崇尚思想的自由,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注重学生的成长,为学生请来名师教学,因此受到师生的尊敬。

在如此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刘半农畅快地吸吮着知识。无论哪一门课程,他都非常尽心去学习,加之他天资聪颖,喜欢学习,每科成绩都很优秀,平均成绩均在90分以上,屠元博很喜欢他,常常称赞他的勤奋好学,这也使得刘半农在学校之中小有才名。

勤奋之人,自有宽广之路。刘半农勤奋好学、才识匪浅,便入了著名史学家屠敬山的眼,并成其爱徒。屠敬山原名屠寄,字敬山,是屠元博的父亲,系清朝末期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屠敬山学识渊博,淡泊名利,一生致力于研究历史、地理,尤其对西北地区的历史特别喜爱,在蒙元史方面有划时代的成就。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半农去拜访校长屠元博,恰逢屠敬山在家中,于是便交谈起来。在交谈过程中,屠敬山发现刘半农知识广博,又有见识,对待事情还很有自己的见解,是个非常难得的人才,对他颇为欣赏,于是便破例收他为徒弟。

本就小有才名,又被远近闻名的史学名家收为弟子,这件事在当时被传为佳话,刘半农一时声名鹊起。然而,树大招风,外界有人赞誉,就有人诋毁,赞誉者称刘半农的学识好,诋毁者则言他是运气好,并善于经营,讨好师长。刘半农听闻此言非常气愤,从此更加勤奋,决心用自己的实力让谣言不攻自破。

很快,机会来了。时任常州府知府黄步是个非常喜欢旧文学的人,也是位重视教育的官员,在一次视察常州府中学堂的时候,一时兴起,当场为学子们出了一道作文题目,想看一看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如何。

如此突如其来的考试,学生们自然没有准备,没有长时间的思考和周详的思虑,只能依靠平时的真才实学应对,最终的考试结果是:曾经的“江阴魁首”刘半农再次夺魁,赢得了第一名。

对于这个结局,旁人自是心服口服,更加佩服刘半农的才学。自此之后,学校的学生对刘半农都非常敬佩,连先前对他怀有嫉恨之心的人也不得不暗竖大拇指。

在中学学习期间,刘半农成绩优异,几乎每年考试都能获得第一名,因此被学校列为优等生行列,更有甚者以结交他为荣。

5.才子佳人,传奇姻缘

1910年,20岁的刘半农也迎来自己人生中的另一件重要的喜事——成婚。

刘半农与妻子朱惠在1910年6月初仓促举办婚礼,此时刘半农高中还没有毕业。为何会仓促呢?因为此时刘半农的母亲蒋氏病危,旧时的江阴地区有“冲喜”一说,认为喜庆的事情能够将病人的厄运冲走,刘家也希望能通过“冲喜”的方式免除灾祸,让蒋氏的疾病有所好转。这种方法如今看来完全是一种迷信的做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对于旧时医疗落后的人们来说,这是一种希望,一种精神寄托,刘半农是一个孝子,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他自然同意结婚。

刘半农的婚姻虽是旧式的包办婚姻,可他与妻子并非不曾谋面,夫妻俩也不是旧式包办婚姻下产生的怨偶。对于新娘朱惠,刘半农并非一无所知。刘半农11岁时与朱惠订婚,他早就知道在家乡那条河的对岸,住着他的小小新娘,每次在河边玩耍、骑水牛,都会牵动小小的思绪,隔着对岸的青山绿水,少年时代朦朦胧胧的爱就在潜意识里暗自生长。他后来创作的作品中,曾经有一首诗——《山歌》中有这样的诗句:

小小里横河一条带,

河过边小小里青山一字排。

我牛背上清清楚楚看见山坳里,

竹篱笆里就是她家格小屋两三间。

这一段简单的诗句,把当时小少年暗自萌生的情愫表露出来,一间小屋,一个竹篱笆,仿佛都充满了不一样的色彩,这就是情人间一种奇异的感情。显然,少年时的刘半农对自己的未婚妻还是充满期待和情谊的。

按照旧时封建礼教的规定,未婚的男女是不能见面的。然多时的情感寄托化成了实际行动,终日寄情思于竹篱笆和屋舍的莽撞少年,终于在一个融融的春日,不顾违背礼教敲开了心上人家的门,来到朱家,想见一见终日相思的未婚妻。

此时的少女,正那样俏生生地站在院子里晾衣服,不远处的桃花正开得灿烂,此可谓“人面桃花相映红”。此时的朱惠见到不请自来的未婚夫,霎时红了脸庞,惊慌失措地躲入屋中。

匆忙之间,刘半农并未仔细瞧见未婚妻的面容,只是一对裹着的小脚在匆匆一瞥间闯入他的眼帘。按照旧时的规定,女孩子到了一定年纪要开始裹小脚的,否则就会遭人耻笑,而刘半农却对这种令人痛苦的规定不以为然。回家之后,他便让母亲传话给未婚妻的家人,让朱惠放开裹脚布,不要受这种苦难。对于未婚夫的这一关怀,朱惠感激不已,也正是刘半农的细心关怀,令朱惠可免去这种束缚。

年少时突破礼教,闯入未婚妻的家中一睹其芳容,不仅让未婚妻免予痛苦,而且还留下一段关于爱情的唯美记忆。在刘半农留学伦敦期间,他曾经忆起这段往事,写下民歌《河边浪阿姐你洗格啥衣裳》,其中有这样几句:

河边浪阿姐你洗格啥衣裳?

你一泊一泊泊出情波万丈长。

我隔仔绿沉沉格杨柳听你一记一记捣,

一记一记一齐捣勒笃我心浪。

这首民歌,缘起于刘半农对未婚妻第一次的匆匆一顾,那时少女在自家院子中洗衣、晾衣,仿佛每一个动作都如一记重拳,深深印入少年的心中。刘半农后来曾说,当日在未婚妻家看到的桃花、晾衣服的衣杆,还有未婚妻晾衣的身影,都深深镌在他的记忆中,成为回忆当时情景的甜蜜影像。

与心爱的未婚妻成婚,刘半农心中自是高兴而甜蜜的,只是结婚的缘由和婚事仓促,让这份甜蜜之中增添了一丝苦涩。婚期定在夏季,正是炎热的时节,因家中不宽裕,新郎刘半农也并没有一件新衣可穿,仅仅在头上戴了一顶亮蓝顶子,便算作与往日有所区别。吹上几声唢呐,放上几声鞭炮,刘家便把新娘子接进门,这婚礼就算完成了。

揭开簇新的红盖头,终于能够仔仔细细瞧见心上人的模样,朱惠皮肤白皙,面目清秀,在眉心还有一颗“美人痣”。对于这颗“美人痣”,刘半农曾作诗打趣道——“妻有眉心一点麻”,却并非嫌弃,而是一种宠溺地喜爱,他解释说:“我妻子两眉之间有一点麻子,此外却是光秃秃的,并非满天星斗。”

新人相聚,可这喜事并没有起到该起的作用,蒋氏在刘半农结婚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刘半农和妻子脱下婚服之后立即就穿上了丧服,送走了母亲。幸而,结婚仓促,但并不影响小夫妻的恩爱。

刘半农很感性,对于情感专注而细心。在蜜月之中,他用自己的小镜箱为心爱的妻子拍了一些照片,并亲自到暗室中冲洗,这是对新婚最好的记忆。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婚时发生的事情可能会渐渐淡忘,但看到照片就会想起当时的甜蜜。十几年后,当刘半农再次寻出这些新婚时的照片,忆起当时为妻子照相的情形,吟诵出“暗红光中的蜜吻”的诗句来怀念,并将其写在照片背面,后来被刘半农的大女儿刘小惠看到,她对着父亲哈哈大笑,刘半农不禁摇头失笑。当时只顾着感怀和记录新婚时难忘的记忆,没想到却成为女儿的笑柄!

刘半农与妻子虽不是自由恋爱结合,却也两情相悦,婚后有着无尽的甜蜜,但据说这姻缘背后却有另一段隐情。

据后来刘半农的女儿刘小惠说,他父亲最初的订婚对象并不是母亲,而是母亲的妹妹。刘半农的母亲蒋氏信仰佛教,经常到附近的寺院烧香拜佛,而朱惠的母亲也是虔诚的佛教徒,也经常到这座寺庙,两人在庙堂中经常相见,便成为无话不谈的佛友。

一次,蒋氏带着刘半农去庙里拜佛,碰巧遇到朱惠的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到庙里游玩,这让两个女儿有了意外惊喜。朱惠的母亲见刘半农相貌端正,又很聪明活泼,便萌生了将长女朱惠许配给他的念头,于是便同蒋氏提起。此时朱惠14岁,比刘半农要大3岁,亭亭玉立,温温婉婉,蒋氏非常喜欢,便各自回家同丈夫商议。

不想,刘半农的父亲听闻此事却极力反对,他认为与朱家门第有所差别,就以朱惠年龄偏大且属相不合为借口拒绝了,然朱家大概对刘半农十分满意,遂又提议将二女儿配给刘半农。话至如此,刘半农的父亲无法应对,只得答应了,却没想到朱家的二女儿在不久之后患病去世了。刘家很是惋惜,也很同情朱家的遭遇,因此在朱家再次提出将大女儿许配给刘半农时,并没有反对,于是才成就了此段佳话。

对于妻子,刘半农十分爱护。婚后的朱惠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地经营家计,在刘半农出外闯荡的几年间努力支撑家庭,还因劳累过度两次流产未能生育,刘半农的父亲对此非常不满,想要为刘半农纳妾,以继承刘家子嗣香火,刘半农却极为反感,因他接受新思潮的影响,对于婚姻观念有了新认识,并且与妻子感情甚笃,不希望妻子因此受委屈,破坏两人的感情。为了避免与父亲产生正面冲突,刘半农悄悄将妻子接到上海与他一起生活。

到了上海,虽然生活仍旧辛苦,但能在爱人身边,辛苦也变成了甜蜜。1916年,刘半农的大女儿出生,为这个小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幸福,考虑到家乡重男轻女的思想,刘半农将女儿女扮男装养育,直到1920年到伦敦留学,才让女儿恢复身份。可见刘半农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对妻子和女儿都格外珍视,如此心挂亲人,又怎能不怀有一颗柔软之心,去悯怀黎民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