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在逆势下强大

書城自編碼: 259493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人生哲学
作者: 小鱼传媒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813288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9/2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8.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高性能储能器件电解质:设计、制备与应用
《 高性能储能器件电解质:设计、制备与应用 》

售價:HK$ 105.6
四时如意 国风纹样线描涂色集
《 四时如意 国风纹样线描涂色集 》

售價:HK$ 59.8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华为的36条生存法则 一本书读懂任正非和华为的心法、做法、战法、阵法、活法,许小年、刘亚东、穆瑞澜、水皮倾情荐读
《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华为的36条生存法则 一本书读懂任正非和华为的心法、做法、战法、阵法、活法,许小年、刘亚东、穆瑞澜、水皮倾情荐读 》

售價:HK$ 93.6
数字经济:“数字中国”顶层规划与实践路径
《 数字经济:“数字中国”顶层规划与实践路径 》

售價:HK$ 82.8
算者生存:商业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 算者生存:商业分析的方法与实践 》

售價:HK$ 95.8
共享现实: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 共享现实: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 》

售價:HK$ 153.6
女佣异闻:乙一出道25周年纪念短篇集
《 女佣异闻:乙一出道25周年纪念短篇集 》

售價:HK$ 59.9
生活观察图鉴 中国常见鸟类观察图鉴
《 生活观察图鉴 中国常见鸟类观察图鉴 》

售價:HK$ 17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9.9
《 正直 》
+

HK$ 73.6
《 你只管精彩,老天自有安排:任正非的16堂生存哲学课 》
+

HK$ 73.6
《 极限重生 》
+

HK$ 77.5
《 不抱怨的世界(200万册全新增订版;世界500强最推崇的员工心理自助书;冯仑、李开复、张德芬、奥普拉感动推荐) 》
+

HK$ 84.8
《 断舍离(引爆精神革命的另类能量书!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倾情作序推荐,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首部正式授权简体中文版作品,改变了千万人的思维与命运,人生从此提效30%!) 》
+

HK$ 58.4
《 像天才一样思考大全集 》
編輯推薦:
1.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记录了一个企业家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2.以最接地气的写作风格展现一个真实的,就在我们身边的农民企业家形象,读者便于现学现用。
內容簡介:
本书叙述了冯宝成从从一个农家穷小子到如今成为经营年营业额数亿的钢结构企业的企业家的主要经历,特别叙述了他的创业经历,同时本书也详细叙述了冯宝成经营管理企业的经验和思想,也对其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带领企业逆势走强的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向人们勾勒出了一个有胆有识、脚踏实地、严谨细致、富有前瞻性的企业家形象,揭示了其从毫无背景的农家小子走到现在的成功之道。
關於作者:
小鱼墨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为企业(家)量身订制各种图书的专业策划和创作机构,拥有行业领先的专业图书策划团队和优秀的作家队伍。
公司将“私人订制”的服务理念植入图书的策划和创作之中,针对每一个客户,都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为其选择最适合的图书类型,通过发掘其最有价值的亮点,从而创作出能满足其特定需求,同时又符合社会需要的图书。
公司以记录和传播优秀企业(家)的商业智慧,推动商业文化的发展为使命,一直致力于发掘企业家思想和企业精神,帮助其整合无形资产、提升软实力,为发展中的企业提供经验参考,为拼搏中的人们提供精神动力。
目錄
目 录
第一章 铸造之乡走出的铸造能手 1
十二三岁就给全家做饭的小老五 3
17 岁辍学打工,20 元月薪 1 年攒下 300 元 6
二十来岁的刨床厂车间主任 12
70 度陡坡爬山:大连瓦房店死里逃生 15
结婚后的工作:昼夜两工厂,一天上两班 19
第二章 小老板的成长之路 23
煤矿打工:井下迷路与死神擦肩而过 25
走上创业之路:交河县城里的 3 年量具加工 30
泊头市经营量具门市部:26 岁小伙子的“谈判三部曲”33
走出家门跑业务:“粘劲”的效用 37
赴京创业:“借鸡下蛋”发展建材综合门市部 43
第三章 有惊无险、一路凯歌的实业之路 49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从贸易向实业转变 51
奠定京奥兴发展基础:生产经营从彩钢向钢结构转变 56
走上高速发展之路:与国有大企业深度合作 61
横向发展,100 亩地建立大型现代养猪场 65
大型集团化企业雏形渐成:拥有六个子公司的京奥兴 69
第四章 行业困境下京奥兴为什么会逆势走强? 73
2010 年对于行业发展的神奇预言 75
“现在的成功或失败,不能在现在而要在过去找原因”78
企业要逆势走强,就像上坡的汽车要提前发力 81
员工会议,给大家讲经济危机 84
大力开发“新能源”87
作为老板,为什么要亲自参加竞标? 90
冯宝成如是说:一个企业就像一棵树 92
第五章 他创业,为什么能“从没有失败过”? 95
真正的失败都在细节上 97
冯宝成的三字经:稳、准、狠 100
“别人不敢想的我敢想,别人不敢做的我敢做”103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106
后退也是前进 109
挣钱挣得起,赔钱也要赔得起 112
把竞争当做好事来看 115
以客户为养父母 118
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只有稀里糊涂的失败 121
第六章 冯宝成管理企业有什么诀窍? 123
“没有我管不了的员工,没有想走就走的员工”125
把快乐带给身边每一个人 130
管理要讲“中西医结合”133
机制贵在创新 138
给员工创造失败的机会 141
只有重感情的人才会发展 145
企业就是一个圆,站在圆外看企业和自己 149
把京奥兴办成一个学习型的企业 152
让企业有一个灵魂 155
第七章 将毛泽东思想用在企业经营之中 159
“人没有信仰不行,我的信仰就是毛泽东”思想 161
以平等思想和人道主义对待员工和客户 164
商场如战场,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 168
有大爱,就有大境界大思维大成功 174
第八章 蜕变:从老板到企业家 179
人生在变,理想也在变 181
“不为挣钱而挣钱,做企业就是干事业”185
境界决定思维:将企业的发展跟国家的发展统一起来 188
自己先活好,然后让别人也活好 192
第九章 踩在坚实的大地上做京奥兴的发展梦 195
他初中学历,为什么能披荆斩棘,一路前行? 197
实事求是才会预见未来、未雨绸缪 200
不树宏伟的目标,只重脚踏实地的行动 203
京奥兴的梦:圆员工的梦,为中国梦 207
內容試閱
第一章 铸造之乡走出的铸造能手
一、十二三岁就给全家做饭的小老五
在河北沧州的正南方,距离沧州70华里之处,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泊头。
泊头,顾名思义,与漕运有关。东汉时期,献帝建安九年,曹操将白河和流经现泊头境内的清河改造成运粮河道,随之在泊头建立了运河码头,由此,泊头开始建成。
两千多年来,泊头一直是漕运沿线的一颗明珠。据明代《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泊头镇在交河县东五十里卫河西岸,有城。商贾环集,有管河通判及主簿驻此。以滨运河,固有泊头镇之名。”《南皮县志》:“运河开通后,运输 便利,尤易发达商业,就泊头镇一处而言,两岸商贾云集,为数百里所未有。”到了清代后期,泊头已然成为运河巨镇,“民国初期,则东西两岸殷实、商号不下千余家,轮舶辐辏,阑阉填盈,实为津南一大商埠”。解放后,泊头几经改制,最终于1982年确立了泊头市。一提起泊头,第一个让人想起的就是“泊头火柴”。火柴,老一代的人经常把它叫做“洋火”,也算是舶来品。清朝末年,西方国家用枪炮打开了这座古老国家的大门,给这个国家的数亿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但不可否认,他们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鲜的事物。火柴,就是其中之一。火,一直是人们生存的希望。将药料涂抹在小小的木棒上,轻轻擦一下就能产生火。不得不说,这是一项简单而又神奇的发明。泊头火柴厂始建于1912年,那时的泊头叫做泊镇,因此,建立之时,泊头火柴厂实际叫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4年后,时任民国代总统的冯国璋,以4万元现洋入股公司,促成了火柴厂的大发展,也展示了这家工厂在当时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这家工厂,改写了中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后来的一百年里,泊头火柴厂一度叱咤风云:曾经,泊头火柴的“火迹”遍布了中国的北方地区甚至全国;曾经,泊头火柴厂是亚洲最大的火柴厂。走过一百年,泊头火柴厂最终走进了历史,如今,这座百年的老厂已是杂草肥美、人烟稀少,生产车间的大门口没有任何“火柴厂”的字样,只有门上残破的“生产区内严禁烟火”牌子还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泊头火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的泊头火柴正当繁荣,中国大地经历了近百年的屈辱与战乱,恢复安定还不久。在泊头交河四营乡冯泊洛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里,一个婴儿呱呱落地,是个男孩,男主人喜笑颜开。这户人家姓冯,男孩被父亲取名字叫冯宝占(后改名冯宝成),宝成在家里排行老五,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在那个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家里有五个、六个孩子是很常见的事。作为家里的小老五,小宝成从小就备受爸爸妈妈和哥哥姐姐们的疼爱,在那个生活贫瘠的年代,小宝成顺顺当当的长大了。冯宝成的儿童时代,可以说就是中国的“靠挣工分过日子”的年代。那属于整整一代人的记忆,至今也无法从他们心中抹去。那时的农村组织叫“人民公社”,那时的农民被称为“社员”。粮食、财物,以及人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几乎都要由公社下面的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去分配,而分配的依据,就是“工分”,有句话在那个年代曾广为流传——“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无论男女老少,大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地里干活,挣工分。
到80年代初,小宝成已经十二三岁了。从艰苦的日子走过来的孩子都很懂事,小宝成也不例外。学习成绩自然是没什么可说的,在班里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小宝成顺利升入初中,学校在离家4里之外的四营公社,没有自行车,小宝成每天都得步行来回。4里路不算远也不算近,得走半个多钟头。到了冬天,爸爸、哥哥姐姐们一大早就去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去了,剩下小宝成、最小的弟弟和妈妈在家。北方的冬天很冷,那个年代的农村根本没有统一供暖,都要靠各家各户自己生火取暖、做饭。炉灶里的火通常在夜里就燃尽熄灭了,屋里没有了火,温度很快就降下来了,气温经常降到零下,屋里的水桶结冰也是不奇怪的。早上大人们都去挣工分了,没有时间生火做饭,所以,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都把小宝成冻得够呛。起来之后没有火倒也罢了,可是家里没有现成的饭,怎么办呢?总不能饿着肚子吧?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点也不错。妈妈又有心口痛的老毛病,弟弟年纪还小,小宝成自然舍不得叫醒他们。哥哥姐姐们都出去干活了,自己还在上学,小宝成觉得,自己也该给家人做些什么了。就这样,只有十多岁的小宝成在那个冬天开始学着生火做饭。说是做饭,其实也很简单,那时候哪有什么像样的早饭?连白面馒头都是少见的,一般吃的馒头都是拿白面和棒子面掺在一起做成的。费了不少劲,小宝成终于生好火,给全家人煮个稀粥,自己也喝上一点,剩下的温在火上,带上点干粮就出门上学去了。学校离家里还是有点远,中午小宝成就不回家了,在学校里吃着早上带来的干粮,一天也就过去了。
就这样,这个十二岁的孩子坚持了整整一个冬天。
转眼到了来年夏天,正是收麦子的时候。赶上周六周日小宝成休息,就和二哥一起去田里割麦子。那时候一个成年人割一天麦子才能挣1毛2分钱的工分,而两个人年纪都小,公社只给按半个人算,所以俩人加一起才能挣一个大人的工分。半份就半份,总归是自己挣的,小哥俩倒也挺知足,乐呵呵的跟着大人们下地干活,反正是小孩子,力气小,给多少是多少。小宝成心里可美了,自己终于也可以跟哥哥姐姐一样挣工分了,可以帮家里赚钱了!
二、17岁辍学打工,20元月薪1年攒下300元
一晃眼,几年过去了,16岁的宝成已经长成了一个壮小伙儿。
83年的夏天,宝成没考上高中。倒不是因为他成绩不好,而是那个时候的高中实在不好考,一个镇上也没几个人能考上高中,冯宝成班里五六十个学生,全部落榜。可以说,80年代初的中考,比高考都难。大部分孩子初中一毕业,就回家种地了。
宝成不甘心,他觉得是自己努力还不够,所以他还想再试一试。
又复读了半年,临近年关了。可这个年却不好过。
过了年,宝成17岁。大哥比他大11岁,过了年就28了,才刚刚结婚。二哥比他大3岁,过了年也20了,马上也该结婚娶媳妇了。在农村,20来岁的小伙子,早就该成家立业了。大哥结婚就花了家里大部分积蓄了,眼看着二哥马上也到了娶妻成家的年纪,也得给二哥盖间房了,可是家里这条件摆着呢,盖不起啊!
80年代的结婚成本显然没有今天这么高,在农村,亲戚朋友一起帮忙盖间房子,也就行了。可是就这样,老冯家也盖不起。六个孩子,两个闺女不用发愁,可四个儿子咋办?大儿子都27了才刚盖上房子娶上媳妇,二儿子马上也该结婚了,紧接着三儿子、小儿子的婚事也都该考虑了,当爹妈的心里着实犯起了难。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出身,家里根本没有什么家底,两个小儿子还在读书,盖房这事可真是遥遥无期。老一辈把给儿子娶媳妇当成是自己的“任务”,自己辛辛苦苦干活挣钱,说到底就是为了完成“任务”。盖不起房就娶不上媳妇,娶不上媳妇就完成不了“任务”,完不成“任务”不仅自己心里难受,乡里乡亲也笑话。
懂事的宝成自然了解爸妈的苦楚。爸妈年纪大了,头发也白了,脸上的皱纹、手上的老茧,都证明了两个人辛辛苦苦半辈子拉扯大六个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冯宝成觉得,自己也是时候该给家里出份力了。班里的同学都在一心一意地学习,冯宝成心里非常矛盾。他想读书,想考高中,可是他更想给家里帮帮忙,分担分担责任。
这个年总算是过去了,过了正月十五,学校也开学了。开学那一周,对冯宝成来说比一年还难熬。他一直在矛盾,他明白自己需要做一个选择。
一周之后,冯宝成扛着自家的板凳,毅然决然回了家。
河北泊头,人杰地灵,不光造出了家喻户晓的泊头火柴,更是北方当之无愧的铸造之乡,铜钟、铁佛、铁狮等杰作名扬四海。“铸造之乡”、“铸造名城”、“模具之乡”、“压瓦机械城”,等等,如此多的荣誉称号,无不彰显着泊头千百年来的辉煌。
说到泊头的铸造业,算起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仅仅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也有一千三百多年,泊头西部还曾出土过五代十国时期的铁佛,足可见泊头铸造之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这里就聚集了大量的铸造小作坊,拥有着庞大的铸造大军和一大批能工巧匠,至明代,泊头的铸造业愈发发达,河北中部的铁器,“多出于境内铸造匠人之手”。到清代,泊头的铸造业更是闻名遐迩,据史料记载,各省府州县乃至东南亚地区均有交河人从事铸造业。明清时代,泊头的铸造工人开始大量走出泊头去各地谋生,翻砂匠们大显身手,从而将泊头铸造的影响力向外扩散。民国时期,泊头的铸造业开始成为中国北方民族工业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泊头与佛山、无锡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铸造基地”。在东北,泊头工人建起了一座座铸造铁厂,在天津,仅三条石一地就有40多家泊头人开办的铁厂。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在外地开铸造厂的泊头人就更多了。冯宝成辍学那会儿,正好有个泊头师傅在招工。这个师傅是做翻砂出身,和众多翻砂匠一样,他后来在山东德州黄河涯公社闫村承包了一个铸造车间,几十个人的车间,虽然不算大,但也做的有模有样。俗话说穷则思变,现在家里缺钱,冯宝成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一咬牙,他就跟着这个师傅到德州当铸造学徒工去了。
冯宝成至今都清晰的记着,那时的工资是一个月二十块钱,管吃管住。二十块钱,在今天看来连吃一顿饭都不够,但是在当时,对于一个年轻的学徒工来说,并不算少,那个年代的正式工人每个月也只有七八十块钱而已。况且,还管吃管住呢,用冯宝成老家的话说,“这二十块钱就是净赚的了!”
带上一床被子、一个枕套,把自己的几件衣服装到枕套里,枕套上的花是姐姐亲手绣的,然后把枕套用被子一卷,一起放到编织袋里,这行李就算收拾完了。就这样,冯宝成义无反顾的跟着这位师傅坐上了开往山东德州的火车,这一去,就是一年。
一个月二十块钱,平均下来,一天才挣七毛钱。冯宝成琢磨着,自己年轻力壮,完全可以加班多赚点,吃点苦没什么,年轻人不怕吃苦。事实也确实如此,毕竟是二十岁的小伙子,身体底子棒,白天干活再苦再累,晚上只要美美的睡上一觉,第二天接着就恢复精力了,冯宝成觉得自己好像永远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整个车间几十个人里,最勤快的非冯宝成莫属,加班最多的也是他。那时候加班的任务主要就是用大锤砸铁,为了多赚点加班费,冯宝成三天有两天是在加班的,根本不怕苦不怕累。领班的师傅也非常喜欢冯宝成,觉得这小伙子踏实、靠谱!
除去吃和住,剩下的生活开销就不多了,冯宝成又非常节俭,主要的日常花费也就是买毛巾、香皂、牙膏牙刷这几样必需品,除此之外,其他的花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每天都这么忙忙碌碌,吃饭、睡觉、干活几乎成了冯宝成生活的全部。车间里年轻人很多,但是加班的年轻人却不多,多的都是已经成家的中年男人,成了家就有了牵绊和责任,要担起一个家庭的担子。年轻人不一样,小伙子们没有家庭的压力,他们还没有摆脱少年时期爱玩的习惯,休息的时候,车间里的年轻小伙子们经常几个凑一群出去玩,可冯宝成参加的不多。不是冯宝成不喜欢玩,恰恰相反,冯宝成是个很有生活热情的青年,可是他心里却有一份责任,有一份牵挂。偶尔歇着的时候冯宝成也会想家,可是并不多,因为忙得他根本来不及想家,更来不及叫苦,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多攒点钱,给爹妈带回去!
这样的日子过的飞快,一年的时间转眼间就这么过去了,又到了年底,该回家过年了。车间放假的那天晚上,冯宝成数了数压在箱底里的工资,那是自己一年的积蓄,整整300块!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凭着自己的勤奋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头,一年攒下了300块钱,这可以算得上是个小奇迹了。想想去年春节的时候,爸妈还在为没钱给自己兄弟几个盖房娶媳妇犯愁,这一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家里情况怎么样了,二哥找到媳妇了没,爹妈身体还好不好,哥哥姐姐们过得如何,小弟学习成绩咋样。想着想着,泪水就不由自主流出来了,这个马上就十七岁的小伙子,躲在被窝里偷偷的哭了。不过很快,他就擦干了泪水,现在不用愁了,这三百块钱,可以给家里帮大忙了,二哥娶媳妇肯定不用愁了,爸妈今年一定可以过个好年了。
第二天一早,带着这300块钱,冯宝成迫不及待的坐上了回家的火车。回家的兴奋掩盖了旅途的疲劳,伴着厚厚的雪和浓浓的年味,踏着熟悉的乡间小路,冯宝成回到了阔别一年的家。
冯宝成一进门,家里立刻如炸了锅一般,一年没见的小老五回来了,可把兄弟姐妹们高兴坏了。到了晚上,吃过团圆饭之后,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凑在一起拉家常,当冯宝成拿出自己攒了一年的300块钱交给母亲时,母亲愣住了。一时间,母亲心里五味杂陈。这是从小就在自己身边的小老五,虽说在家里也做家务,可从来没让他干过重体力活。他出去这一年,自己天天想、夜夜盼,无时无刻不记挂着,天冷了担心他冻着,下雨了担心他淋着,生怕他有个好歹。一个十七岁的孩子,母亲从来没指望他给家里挣多少钱,只要他平平安安的,母亲就心满意足了。
握着这沉甸甸的三百块钱,母亲半饷没有说话。许久后,母亲终于开口了:“小五儿呐,你花钱了没有啊?”
冯宝成乐呵呵的说:“妈,花了。”
母亲接着又问:“小五儿,这一年加了不少班吧?”
冯宝成“嘿嘿”的笑着,挠了挠头。
不需要答案,母亲心里自然明白,如果不是天天加班加点的干活,儿子一个学徒工,怎么可能一年就攒得下三百块钱?这个十几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家出门,一个人在外面打工挣钱,这一年是怎么过来的?这中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当娘的心疼极了。但同时,她又感到无比的欣慰,她感慨自己的儿子长大了,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了,又欣慰儿子的孝顺,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养大了这几个孩子,没白养!
1984年。
这一年,冯宝成从17岁长到了18岁,他长高了,长壮了,手上也开始长出老茧;这一年,冯宝成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工人,从一个孩子变成一个大人;这一年,冯宝成习惯了挥洒汗水,习惯了吃苦耐劳;这一年,冯宝成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与苦涩,也懂得了家庭的担当与责任;这一年,冯宝成开始选择自己的人生,此后的路坎坎坷坷,但他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坚定地走了下去,一直向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