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职场智胜有道:一张通向成功的职业蓝图

書城自編碼: 254870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人在職場
作者: 胡瀚珑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07879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4-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186/10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1.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沙盘游戏疗法
《 沙盘游戏疗法 》

售價:HK$ 106.8
图坦卡蒙和改变世界的陵墓
《 图坦卡蒙和改变世界的陵墓 》

售價:HK$ 95.8
儿童心理画:孩子的画会说话,孩子的画这样读
《 儿童心理画:孩子的画会说话,孩子的画这样读 》

售價:HK$ 82.8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向
《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向 》

售價:HK$ 106.8
海外中国研究·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
《 海外中国研究·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 》

售價:HK$ 93.6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中的个人困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售價:HK$ 105.6
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
《 芯片战争:世界最关键技术的争夺战 》

售價:HK$ 153.6
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 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

售價:HK$ 90.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7.7
《 给未来一个你喜欢的自己 》
+

HK$ 77.7
《 拥有职场任性的资本——职业化的工作方法 》
+

HK$ 35.2
《 职场不说谎 》
+

HK$ 87.9
《 正能量 》
+

HK$ 63.4
《 世界癫狂,我心优雅 》
+

HK$ 76.9
《 关于生命的一切——给青年朋友的21封信(克里希那穆提最正能量的作品,风靡全球数十载,终于来到中国 》
內容簡介:
这本职场箴言来自一位美国财富500强企业的高管。作者的职业生涯从一所大学里的计算机管理员起步,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工作地点横跨三大洲的五个不同的国家工作,接触到不同的团队和文化,积累了丰富的领导和管理经验。
在本书中,作者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视角出发,把自己的经验和领悟加以整理提炼,希望读者能从这些职场智慧得到启迪,轻松应对职业规划和日常工作中的问题,获得人生和职业的成功。
關於作者:
胡瀚珑(Addons Wu),博士,现任美国财富500强企业欧文斯科宁(Owens Corning)全球副总裁。先后在北方电信和通用汽车担任高管,并获得“年度最佳经理人”和“总裁特别奖”等数项职业荣誉。曾任上海美国商会理事。
目前与妻子定居于上海。育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分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著有《孩子是第二位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
目錄
1.前言

2.一张通向成功的职业蓝图

3.培养职业的态度
3.1 职业需要你的态度
3.2 演好自己的角色
3.3 蹲得越低,跳得越远
3.4 假如你不担心丢掉工作
3.5 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3.6 放下那些不重要的事情

4.为机会做好准备
4.1 你想吃的是哪盘菜
4.2 把当前的工作做到最好
4.3 机会敲你的门的那一刻
4.4 投资自己的未来
4.5 为什么升职的不是我
4.6 要in不要out
4.7 忠于职业,还是公司?
4.8 发挥长处,还是改进短处?

5.提升职场适应能力
5.1 你好,我在这里!
5.2 风险来自不喜欢你的人
5.3 敢哭的孩子有奶吃
5.4 不要成为团队里的老大难
5.5 公司为什么雇佣你
5.6 对老工作说再见时
5.7 老板心中你排第几?
5.8 你的导师在哪里?
5.9 电子邮件的法则
5.10 辩解的“回报”
5.11 失去意义的延迟回复
5.12 果敢和慎重的平衡

6.跟老板保持紧密的关系
6.1 忠于你的老板
6.2 给老板戴上你设计的眼镜
6.3 不走寻常路的好处
6.4 一诺重千斤
6.5 一旦遇到糟糕的老板
6.6 让好消息多飞一会
6.7 不必要的透明人
6.8 当坏消息传来……
6.9 如果预知老板不同意……

7.影响你的同事
7.1 不一样的同事诉求
7.2 每周至少给两个同事打电话
7.3 为意外做好准备
7.4 永远不说同事的坏话
7.5 放弃电子邮件的沟通风格
7.6 充当第一个信使
7.7 假如你想听到更多的同事意见

8.领导你的下属
8.1 充当一名教练
8.2 别让秘书代发感谢信
8.3 培养有潜力的队员
8.4 搭建一个高效团队
8.5 建立团队的文化
8.6 向团队注入活力和乐趣
8.7 知人善任
8.8 别让员工的低绩效成为你的问题
8.9 培养你的代言人
8.10 每周必达的一封邮件
8.11 关于管理下属的平衡术

9.找到你自己的成功之路
9.1 你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9.2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9.3 不断总结,学以致用
內容試閱
5.1 你好,我在这里!
在职场上,如果你不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正能量和你的存在,你就会变得无关紧要,很快被忽略和遗忘,机会将与你背道而驰。博恩·崔西(Brian Tracy)有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我发现幸运是可以预见的。只要你用积极的态度去做更多的尝试、更多的投入和参与,你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幸运。”
在职业生涯里,我尝试了很多的方法和策略去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我总是利用午餐和晚宴的机会和同事们接触。当我出差时,我很少一个人吃饭。很多次,我和同事们的晚餐都是在附近的泰国餐馆完成。食物倒不必很丰盛,一碗普通的面条,就达到了我和同事们的沟通目的。
在我出差访问时,我总是利用机会约见公司当地的高管,即使他们的职务比我高,之前和我也没有过业务合作。我们的一对一面谈总是很简单:我向他们简单介绍一下我当前的工作,然后倾听他们对公司业务的一些看法。我一般不会刻意为这样的会面准备什么,最多就带上一页简单的汇报材料。我发现高层领导总是有话题和你谈。他们总是喜欢和你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有时,他们也会很快地指出你需要注意或者改进的地方。
很多人因为总是能在合适的时机,出现在合适的场合,从而使自己的工作业绩得到了认可和赏识。
想要做到这一点,提高自己的曝光率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当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积极参加了几项公司的活动,这些活动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加入了公司的招聘团队,面试申请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我也担任公司内部领导培训的讲师,我还在公司讲授“建立客户关系”的课程。
我曾经认识一个同事,他到公司上班的时候,手里总是带着一本书。我还有一个同事在他四十五岁的时候去攻读一个博士学位。这些行为的一个附加效果是给别人创造了积极的话题,从而达到了宣传自己的目的。我的很多同事非常积极地参入公司组织的活动,跟同事们一起外出午餐,这些都会提高自己在别人那里的存在感。
下面这个故事,我给我的孩子们讲过很多次。
一次,我去一个分公司开会。早上七点,我来到分公司。因为我只是临时访问,那里并没有给我安排专门的办公室。我临时找了一个会议室坐下,计划打印一份重要的文档为八点的会议做准备。我需要找到一台打印机,并把我的笔记本电脑连到打印机上。我四周转了一下,没有发现任何人,但我还是找到了一台打印机。我回到会议室开始研究如何连接配置我的笔记本电脑。这时,一位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走进来,问我是否需要帮助。因为我先前并没有发现他,他一定是坐在一个比较远的地方,并先发现了我。因为他是人事部门的,我本来没有指望他能够帮助我设置好我的电脑。不管怎样,我跟他讲了我要做的事,他三两下就帮我配置好了打印机。他节省了我的时间,稳定了我的情绪。他乐于助人的态度和热情给我流下了很深的印象。
几个月后,我参加了一场员工绩效考核的高层会议,考核的对象是几个部门的核心员工。这位帮助过我的员工也在名单上。我表达了对他乐于助人的态度的赞赏,其他的领导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不出意料之外,在随后的几年里,他被提升了两次。
大家一定要珍惜和一个有影响力领导的直接沟通机会,这样的沟通互动将极大程度地提升你在公司的知名度。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我总是尽量参加公司的一些重要项目,从而争取得到更多的和公司高层领导互动的机会。比如,我自愿花四个月的时间和公司一个法律总监起草一份商业合作的法律框架协议。我也曾抓住机会,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和公司的总裁完成了一家合资公司的战略规划。即使别人没有要我帮忙,我也会花时间阅读其他部门的业务规划并提出我的观点。偶尔,我还会给公司的高层递交一些持续改进的提案。
我深信,只有做一个局内人,积极参入一些项目和团队讨论,才能保证你有资格和机会去体会后续的变化和精彩。
并非每个人都像我那样幸运,有机会参入一些特殊的项目。同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合适的专业知识参入这样的项目并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如何才能更多地参入一些特殊的项目呢?”你可能会问。
你会得到很多种的答案,下面这个例子可能给你一点启发。曾经,一位企业的高管在一个会议中,给大家分享了他的成功经验。他说,虽然就职业而言,他是一名工程师,但他努力培养自己阅读商业和金融杂志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商业思维习惯,他的同事、老板和其他领导很喜欢和重视与他的对话,因为他们能够从与他互动中发现价值。很自然地,他慢慢地得到了机会去从事对公司和其他员工有更大影响力的工作。
积极参入团队讨论是每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责任。参加会议并积极发言,会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存在,从而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回头审视我自己,我曾经错过了很多次的机会,没有大胆地在高层会议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公司的成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部分是因为,在我成长的文化中,人们只倾向于讲自己确定的事情和观点,并且有“满瓶不响,半瓶咣当”的说法,认为不了解事情的全貌的人只会讲一些废话,弄出一些噪音。
在职场上,过于保守、沉默寡言的人很难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去追求更大的目标,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5.2 风险来自不喜欢你的人
在职业早期,我的影响力还很小,我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工作。随着职位的不断提高,我的工作更加依赖于和其他群体的协作,与别人的互动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我刚到中国工作时,我最信任的导师给了我一条建议。他说:“毁掉你的职业前途很简单,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个不喜欢你的人。”初次听到这个忠告,我认为他有点夸大,但我很快意识到他的这个说法不仅适用于中国,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这样。我听从了他的忠告,并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习惯,逐步花更多的时间去提防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危险,避免陷入被动的局面。
这些意外和危险可能来自于各个方面。例如,其他部门的同事可能不信守他们的承诺;我的下属做事可能没有善始善终;老板可能忘记他自己说过的话而产生一些误解;我自己也可能无意地犯一些错误。
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我的一位下属因为没有关注细节,给我留下了负面印象。她曾经要求我给她的正在读大学四年级的侄子提供一个夏季实习的机会。如果我所在的公司可以录用他作为实习生,将是一个多赢的局面。然而,对于她交给我的简历的质量,我实在不敢恭维。太多的语法错误,不合适的格式,还有凌乱的层次结构,我把这些问题坦诚地告诉了我的下属。后来,她告诉我,她的侄子决定放弃这次机会,撤回他的申请。
我的这位下属在这个过程中犯了好几个错误。首先,她侄子的简历反映了她对自己的低标准要求。我认为,如果她用一个高标准要求自己的话,她应该在把那份简历转交给我前,就发现那些问题并加以修正。其次,我的这位下属没有尽全力去帮助她的侄子,她应该利用这次机会教导她的侄子更好地表达自己,从而得到那个工作机会。最后的结果是,她的侄子轻易地放弃了他的目标,撤回了申请;而她自己则给我留下了负面的印象。
面对各种潜在的危机,你是否做到了未雨绸缪?
我的导师给我的另一条锦囊妙计是:“如果有人在公司要找你的麻烦,他们会首先调查你的费用报销报告。所以,你必须确保你的业务费用报销申请没有任何瑕疵。”
我一直遵从这位导师的忠告,甚至做得更多。例如,我会利用一切机会让同事们知道,我从来不乱花公司的一分钱。当我邀请同事们吃午饭的时候,我会在他们的面前把发票撕掉,让他们知道我是用自己的钱来招待他们。
我也会尽量为公司节省费用从而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名声。偶尔,到国外出差时,我会刻意乘坐经济舱,虽然按照公司的规定,我是可以选乘商务舱的。
另外,公司给予外派高管的额外福利,如果对我不是特别重要,我有时也会主动放弃。比如,在上海工作期间,公司会承担我和太太每年一次去香港度假的商务舱机票。连续几年,我都放弃了这个福利。当我和太太去香港度假时,我们也乘坐经济舱而不是商务舱。我认为我们并不需要公司提供的每年一次的香港旅行。去香港的两个小时航程,经济舱也不会让我和太太感觉太不舒服。我减少度假和主动降低舱位的姿态给我的雇主留下了非常积极的印象。主动放弃公司的不太重要的小福利,我只是做出了很小的个人牺牲,但是给我的老板留下的积极印象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5.3 敢哭的孩子有奶吃
爱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大家熟知的一句谚语。在职场上,能适当地说出自己的要求的人,往往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我见过太多的员工因为胆小羞涩,不主动开口而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确实是他们本应该得到的。
只有自信并且对自己有很正确认识的人,才知道什么时候开口。
如果你“开口”的方式和频率合适,你就会得到你本应该得到的东西。例如,如果你在本职工作上学到了更多的技能,就应该勇敢地开口要求更多的职责;当你感觉自己当前阶段迫切需要一个导师的帮助,你就应该直接说出来;当你需要做一个关键决策的时候,你就应该开口寻求意见和帮助;如果感觉自己已经取得很大的提高,当前岗位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你就应该要求得到调换工作的机会。
我总是鼓励下属积极申请公司提供的培训和教育赞助计划,这是他们自然的“开口”机会。从他们递交申请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可能得到管理层的关注。在申请审批过程中,他们的潜力和工作绩效将会得到公司管理层的评估。不管最终他们是否得到公司赞助的机会,他们递交申请的这个举动就已经达到了让自己取得关注的目的。

5.4 公司为什么雇佣你
我的一个老板曾经跟我说,公司雇佣我只有一个原因:领导变革,带来变化。他说的绝对没错。我坚信,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被赋予某种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公司变得更加高效,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如果你没有给公司带来改变,你的存在对公司而言,就变得无关紧要。
思考一下你今天的工作,你给公司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如果你是公司的高管,你可能正在思考如何改进公司的目标和策略,从而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和客户需求。
如果你担任公司的总监角色,你可能正在带领你的团队,不断提升生产效率或者赢得更多的客户。
如果你是主管级别的领导者,你可能正在管理着你的小组,每天改进制造工艺或者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如果你是一位普通员工,你可能每天都在为提高客户体验或者改进工作环境而努力。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改变公司的某一些方面,让公司变得更好。
一个公司离不开变革,变革无处不在。所以,如果你没有在创造、领导或者参入变革,甚至更糟,变成阻碍变革的力量,你就没有在为公司创造价值,最终将被淘汰。

5.5 对老工作说再见时
塑造一个好的名声很难,毁掉它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捍卫自己的名声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工作交接过程中。很多人在岗位变化、工作交接的过程中会犯一个错误。他们往往倾向于花更多的时间去为新的工作做准备,却忽视了自己当前的工作。
当我做工作交接时,我总是先确保把自己手中的事情做一个很好的了结,而不是先去着手准备自己的新工作,我不会给继任者任何机会来说我的坏话。继任者往往容易抱怨前任者给自己留下一堆乱帐,这里有一大堆问题,那里有一大堆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正常的,继任者总是可以轻易找到前任的问题,并做出改变。
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当你得到一个新工作机会的时候,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将是你的黄金时间。你逐渐熟悉新的环境,了解这个岗位的背景,确定什么需要改变,并且有可能去修正前任留下的问题。很自然,这也是你绝佳的机会让别人知道你的前任多么糟糕,任何不完美的事情,你都可以一股脑地归咎于你的前任。
所以,为了你自己的形象,当你离开一个岗位的时候,你必须确保在自己身后留下一个很好的名声。
很多年前,当我在一家科技公司任职时,我基本上每两年就会轮换一次岗位。不断尝试新的工作,有助于确保我的技能跟上行业的发展,并确保我不会在一个岗位上停滞不前。在每一次的工作交接中,我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把以前的工作分类归档,把我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继任者。同时,我也会把下属的个人发展计划,以及接下来尚未完成的步骤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把所有与工作相关的邮件、报表以及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整理出来,供继任者参考。
我曾经在离开一个岗位后,非正式地为我的继任者提供了六个月的辅导,以确保他能够完全接管我所负责的项目。我帮助继任者的努力,不但避免了公司的损失,保护了我来之不易的好名声,同时也强化了我的人脉网络,对自己后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
我有一个下属,在他还没有加入我所在的公司,就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国,如果你想要辞职,你需要至少在一个月前向公司提交辞职申请。一般来讲,一个月对准备录取你的公司来说,已经是蛮长的时间。当我把工作合同交给这位候选人的时候,他问我可不可以给他两个月的时间,让他可以在加入我的公司前,完成一个关键项目的交接工作。他的要求一开始听起来不是很合情理,然而,他确实表现出他的职业操守,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热情。我非常欣赏他的风格和态度,为能够找到这样的员工而感到高兴。

5.6 你的导师在哪里?
我曾经读过一份报告,那份报告认为,在职场上,导师对一个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影响。我衷心认同这个观点。
在导师辅导计划里,通常会有很多种不同程度的私人关系。一般来说,导师和学员间会有经常性的对话。通过积极、频繁的信息交流,导师将为学员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在解决问题、职业规划以及个人发展方面给予帮助。
我见过很多成功的例子,导师积极给予学员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在公司取得更大的成功。因为导师往往在公司担当更高的职位,他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会很容易让自己的学员比其他员工拥有更大的优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