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

書城自編碼: 250858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陈潭 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152898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0页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8.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产业政策的选择及其经济后果
《 产业政策的选择及其经济后果 》

售價:HK$ 154.8
战争的幽灵
《 战争的幽灵 》

售價:HK$ 105.6
西洋镜:中华考古图志
《 西洋镜:中华考古图志 》

售價:HK$ 225.6
学会当领导:优秀员工的晋升之路
《 学会当领导:优秀员工的晋升之路 》

售價:HK$ 78.0
目的行为论导论——刑法体系的新图景(增补第4版·中文增订版)(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目的行为论导论——刑法体系的新图景(增补第4版·中文增订版)(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售價:HK$ 81.6
浮沉:里亚布申斯基家族兴衰史
《 浮沉:里亚布申斯基家族兴衰史 》

售價:HK$ 117.6
Android自动化测试实战:Python+Appium +unittest
《 Android自动化测试实战:Python+Appium +unittest 》

售價:HK$ 107.8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郭建龙亚洲三部曲:印度、穿越蒙古国、三千佛塔 》

售價:HK$ 279.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9.6
《 走向协同 》
+

HK$ 87.0
《 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 》
+

HK$ 144.3
《 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
+

HK$ 127.4
《 大数据治理 》
+

HK$ 109.2
《 智慧政府 》
編輯推薦:
习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就必须抓住大数据。此书内容涉及政府变革、经济治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教育革命等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为人们实现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管理进而形成大数据联盟提供参考,有效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內容簡介:
数据正在成为一种生产资料,成为一种稀有资产和新兴产业。作为国家治理函数的重大变量,大数据能更为有效地集成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方方面面的信息资源,为国家治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和决策支撑。《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一书从大数据能在政府变革、经济治理、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教育革命公共外交、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结合真实案例进行讲解,最后展望大数据与国家治理的未来,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增值,维护数据共享、数据主权、数据安全,克服数据依赖、数据鸿沟、数据独裁,共同打造智慧企业、智慧城市、智慧政府,从而积极迈向智慧国家建设都有极大地借鉴意义。
關於作者:
陈 潭 1969年生,湖南常宁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长沙市人民政府法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地方治理、网络政治、危机管理,主要著述有《单位身份的松动:中国人事档案制度研究》。
目錄
目录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一 火爆的《纸牌屋》及其背后



二 需求导向下的数据思维



三 信息化时代的数据革命



第二章 大数据与国家治理



一 国家治理的重要资源



二 国家治理变革的力量



三 智慧治理与智慧国家



第三章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变革



一 从政府1.0到政府2.0再到政府3.0



二 政府的“朋友圈”和服务“转身”



三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流程再造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的经济治理



一 信息失真与数据治理



二 数据“混搭”与经济决策



三 大数据驱动市场监管



四 大数据把脉经济运行



第五章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服务



一 传统数据时代的公共服务困境



二 大数据时代基本公共服务的便利化



三 大数据与公共服务网点设计



第六章 大数据时代的城市管理



一 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



二 公共厕所管理的数据服务



三 垃圾围城与垃圾智慧处理



四 公用事业管理的大数据应用



第七章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



一 大数据与网络舆情



二 大数据创新社会治理



三 社区治理与网络化管理



第八章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革命



一 教育理念的刷新



二 教育流程的再造



三 教育技术的腾飞



第九章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外交



一 走向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外交



二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外交特性



三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外交战略



第十章 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



一 进入“20”时代的公共安全



二 大数据与公共安全管理



三 大数据预测、参与和实时化解决方案



四 大数据的公共安全隐忧



第十一章 大数据时代的应急管理



一 从突发事件到应急管理



二 大数据与政府应急管理



三 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大数据运用



第十二章 大数据与国家治理的未来



一 大数据倒逼政府透明公开



二 用数据和理性引导“大民主”



三 大数据会增加“大福利”吗?



四 大数据是条“通往奴役之路”吗?



附录



美国“大数据之路”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每一位在“海底捞”火锅店有过就餐经历的人,都会禁不住对其精致的服务赞不绝口。“海底捞”知道,于客人而言,等位是件枯燥且无聊的事情,所以,在等候大厅,它为客人提供了擦鞋、美甲这样足可打发时间的服务,此外还提供瓜子等,让你的等待不再枯燥无聊。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每个服务员都会细致地观察客人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并据此迅速地作出你需要什么的判断,然后,非常恰当且及时地给你送上你最想要的服务:你口渴了,服务员会为你送上一杯水或果汁;你眼镜脏了,他会为你送上一块干净的眼镜布……如果你是常客,还将获得更为个性化的服务。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很多真正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也正在为你提供着“海底捞”式的极致服务。所不同的是,“海底捞”发挥的是其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其个人智慧,去预测客户需求,并为之提供相应的精致服务;而那些真正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则凭借着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在不断的预测着你的需求,并将体验做到极致。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Netflix和它的《纸牌屋》无疑就是这类企业和其产品的典范。



一 火爆的《纸牌屋》及其背后

(一)十分火爆的《纸牌屋》

《纸牌屋》(海报见图1-1)源自一本同名小说,作者迈克尔·多布斯(Michael Dobbs)是英国老牌政客。多布斯一度担任撒切尔内阁幕僚长,最终以保守党副主席身份荣休。除政客这一身份外,多布斯还是位畅销书作家,《纸牌屋》便是其官场小说的处女作。但就是这本处女作,于1989年一经出版就大获好评,次年被BBC拍成迷你剧,风靡一时,更是被英国电影学院评为“英国最优秀的100部电视节目”之一。

20多年后,美国人买过版权,《纸牌屋》的故事背景也就从英伦搬到了美利坚。该剧的第一季于2013年2月推出,一上线便火爆异常(见图1-2),不仅获得好莱坞众多专业奖项的肯定,更赢得忠实粉丝无数。受此鼓舞,发行方Netflix决定趁热打铁,于该剧上线一周年之际,向它的全球4400多万注册用户播出第二季。让人跌破眼镜的是,Netflix不仅将《纸牌屋》第二季开播的时间锁定于2月,更是选在了2月14日。要知道,这一天可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是一个关乎爱情、浪漫以及鲜花、巧克力的节日,而《纸牌屋》却是一部带有明显暗黑气质的政治惊悚剧,这显然不符合情人节那种浪漫的氛围。然而,大出人们意料的是,《纸牌屋》第二季正式上线当天,无数忠实的粉丝毅然放弃了与爱人共度良宵的机会,而宁愿选择与《纸牌屋》“约会”。

一位网名为Brian Hernandez的粉丝,在其推特上发了一张欲与《纸牌屋》打持久战而准备的伙食照。从所发照片可见,他准备了充足的饮料、水、巧克力饼干,外加一袋增强免疫力的维生素冲剂。剧中《华盛顿先驱报》的菜鸟记者佐伊·巴恩斯一角的扮演者凯特·玛拉也曾说过,她的朋友都是一口气看完一季的。玛拉此言非虚,Netflix的外聘公司Procera就监测到,在美国,一位Netflix用户一口气看完了《纸牌屋》第二季全部13集,整个观影过程中他只停顿了短短3分钟,要知道《纸牌屋》单集的时长为1小时。这些绝非个案,据Netflix和Procera联合监测到的数据显示:《纸牌屋》第二季首播日,近15%的注册用户连续8小时于Netflix上观看了该剧,这比第一季开播时的连续收看率足足高出13个百分点。而所谓的“连续收看”(binge viewing),就是指观众被剧集的剧情所吸引而欲罢不能,一集接着一集不停观看。
《纸牌屋》就这样火了,据说该剧的第三季已拿到续购订单并开始制作了,而美国各大娱乐媒体更是传出制片方Netflix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于下一季里客串一角的消息。也就是说,在美国,无论普通民众、媒体或政客都在追捧《纸牌屋》。这是自1999年播出《白宫风云》以来,另一波由电视剧掀起的让美国普通观众、政坛人物和各界媒体全民参与的大众文化潮。所不同的是,剧集由原

来的电视剧,演变成了现在的网络剧。

总之,《纸牌屋》是彻底地“火”了。



(二)众说纷纭的《纸牌屋》

那么,《纸牌屋》为什么会这么火?答案可谓众说纷纭,但也莫衷一是。

一种较流行的观点是,该剧的“火”与政要们的大力追捧有着莫大关系。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是《纸牌屋》的忠实粉丝。2013年12月17日,奥巴马邀请了一些高科技公司的主管到白宫座谈,在讨论会正式开始前,他半带玩笑地向《纸牌屋》的投资商兼播出平台Netflix的老板瑞德·海思廷斯(Reed Hastings)提出渴望早些看到《纸牌屋》第二季的愿望,海思廷斯对总统希望“走后门”的要求笑而不答。奥巴马的这一愿望虽没能实现,但还是对出席会议的副总统拜登及在座的CEO们表达了自己对《纸牌屋》的喜爱。除了现任总统之外,前总统克林顿也是位忠实的“纸迷”,他曾爆料说自己在3天内看完了《纸牌屋》的第一季。这套剧集不只引起美国政要们的关注,在中国也有领导人热衷于它,王岐山就是其中之一。据有关媒体报道,王岐山就曾在中纪委的会议上公开推荐过《纸牌屋》。

我们对《纸牌屋》所做的新闻检索的结果所显示——政要们对《纸牌屋》的关注和推荐,多是在第一季播出之后、第二季播出之前。这就说明,事实可能与上述观点恰好相反——不是政要们的推荐和追捧捧红了《纸牌屋》,而是《纸牌屋》的来势汹汹和其背后所蕴含的民意,反过来引起了政要们的关注。当然,随着政要们的介入,的确反过来又促进了《纸牌屋》第二季的持续火爆。



第二种观点认为,《纸牌屋》之所以能持续火爆,得益于其政治剧题材,因为该剧再现了美国政治的“真实面目”,满足了观众对于权力斗争的想象。《纸牌屋》之所以走红,正是满足了这种心理期待。但如果这真是事实,我们就不免要问,像是披露美国情报单位丑陋面的剧集,如《国土安全》和《黑名单》,以

总统勾搭下属、玩弄权势的《丑闻》,为什么达不到《纸牌屋》这样的高度?

第三种观点则将《纸牌屋》的持续火爆归因为其高质量的剧本,认为《纸牌屋》的成功,最不能忽视编剧们的功劳。譬如威利蒙,他不仅是该剧的发起人和制片人,也是该剧的编剧,其代表作《总统杀局》曾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此外,他还做过前国务卿希拉里的助理。而《纸牌屋》的另一位编剧艾瑞克·罗斯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好莱坞的经典之作《阿甘正传》《慕尼黑》等剧本均出自此人之手。但《纽约邮报》显然不能苟同该观点,在它看来,《纸牌屋》的剧本质量远比不上同为政治剧的《白宫群英》[1] 。《纽约邮报》认为《纸牌屋》只醉心于政治的阴暗面。

第四种观点则认为《纸牌屋》的火爆,与其执行的大牌战略密不可分。于观众而言,该剧最主要的卖点和看点避不开两个方面:一是大卫·芬奇的“导”;二是凯文·史派西的“演”。但这一观点同样站不住脚。事实上,相比之下其他剧组所动用的牌,比《纸牌屋》来得更大、更为生猛,《大西洋帝国》便是由曾囊括奥斯卡金像奖、美国金球奖、戛纳金棕榈奖等多项大奖的电影大师马汀·斯科塞斯亲自坐镇。更何况,一手大牌并不能够代表最后的胜利,与斯科塞斯齐名的斯皮尔伯格压阵的《史前新纪元》,不就惨遭被腰斩的命运?由此可见,大牌战略显然也不是《纸牌屋》持续火爆的根本原因。

(三)《纸牌屋》背后的“大牌”

那么,真因何在?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头说起。《纸牌屋》今日确实火爆异常,但事实却是,在该剧筹备之初却并不为业内人士所看好。在拿到《纸牌屋》的版权后,该剧的执行制片、好莱坞新锐导演大卫·芬奇,曾拿着从BBC原剧改编过来的剧本大纲,将美国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跑了个遍,结果却让人沮丧。虽然,不乏一些电视台对其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正儿八经要求出资时,却没有一家电视台愿意承诺其第一季的投拍。因为资金的缘故,这部日后火爆异常的剧集,在当时几乎要胎死腹中了。制片团队不得不改变策略,将注意力由电视台这类传统播出平台,转移到专门的视频网站这类新兴的播出平台。也就在这时,Netflix开始进入芬奇团队的视野。

Netflix,这家北美最大的付费订阅视频网站,一刻也没闲着,拿到剧本大纲后,立马就着手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分析的结果显示:“BBC出品”这个标签是个足以让人为之着迷的元素;更重要的是,喜欢“BBC出品”的人,大多数也喜欢芬奇所导的作品;同时,这些人又多是史派西的影迷。也就是说,这三大元素高度叠合。正是基于上述分析,Netflix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那就是如能将史派西、芬奇和“BBC出品”这三种元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那么,这样的电视作品无疑将会大火特火。正是基于这一判断,Netflix决定给芬奇的《纸牌屋》制片团队投资1亿美元,但是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该剧的主角必须由史派西担纲。不巧的是,制片团队与史派西接触后才得知他的档期已排满,即使如此,作为投资商的Netflix仍坚持他们原来的决定,宁愿等也决不换主演。直到几个月后,史派西有了档期,《纸牌屋》才得以正式开拍。
那么,Netflix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是基于其3000万北美注册用户,和这些用户每天在Netflix上所产生的3000多万个行为,譬如:暂停、回放或者快进,及用户每天给出的400多万个评分、300多万次搜索请求时留下的行为数据。

就这些行为数据与Netflix的决策之间的逻辑,美国新闻与娱乐网站saloncom的一篇文章解释得很清楚:用户只要登录Netflix网站,对某个视频的每一次点击、播放、暂停、快进、回放,看了几分钟就彻底关掉视频,或者停了一段时间又重启,都会成为一个“事件”被记录下来,并汇入后台进行分析。“Netflix或许并不能准确知道我点击暂停按钮的个人原因,但是如果足够多的人在整段视频中的同一地方做了相同举动,那么数据就开始显露出意义了。”周南焱:《“大数据”时代的电影新猜想》,《北京日报》2013年7月4日第13版。最后的结果是,Netflix可能比它的注册用户们还要清楚他们自己的观影喜好。事实上这也得到了相关数据的有力支持,据Netflix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在Netflix播放平台,34的注册用户都会接受它的观影推荐。这也就意味着,作为《纸牌屋》的投资商和播出平台,Netflix已无须一集复一集地攒《纸牌屋》这一新剧的口碑,它只需向那些被后台系统标记为“喜欢BBC出品”“喜爱史派西”“喜爱大卫·芬奇”或者“喜爱政治剧”的观众推荐一下就行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