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好想送给妈妈的亲子心理学(先读懂自己 ,再养育孩子,有三十年亲子关系咨询经验的心理学博士,送给所有妈妈的成长之书。)

書城自編碼: 381334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亲子关系
作者: 尹宇相 著 金炫美 王世琛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05450479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6.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HK$ 89.7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HK$ 125.4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9.4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101.2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101.2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2.1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90.9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7.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2.3
《父母对话青春期:掌握青春期亲子沟通的密码(让父母的每一句话都》
+

HK$ 82.2
《长不大的父母 如何终止家庭创伤》
+

HK$ 67.9
《林间最后的小孩》
+

HK$ 79.4
《最爱不过我懂你:父母共情陪伴手册(10余年“共情陪伴”理论实》
+

HK$ 64.4
《青春期的大脑:10多岁的孩子是怎么想的?》
+

HK$ 61.3
《半小时漫画青春期:生理篇》
編輯推薦:
1.“妈妈的潜意识,决定孩子的未来”
养育子女的并非是妈妈本人,而是妈妈的潜意识,妈妈的潜意识,决定孩子的一生。
作者提出了“妈妈的味道”和“妈妈的有色眼镜”两个概念,并表示这两个密钥对孩子起到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前者认为,妈妈对待孩子的想法与心态决定了渗透孩子的味道,即如果妈妈用爱与宠溺的眼光看待孩子,那么孩子身上的味道也会是爱意满满的味道,反之亦然。“有色眼镜”的概念则是觉得,虽然妈妈们自认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基于严格的计划与打算,但大部分情况下,她们会不知不觉中往孩子身上投射另一个人,进而戴着有色眼镜对待孩子。

2.专业作者的硬核写作
作者本身具有专业的背景,30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和心理咨询经验,大量案例的支撑,让作者的主张与观点具有非常可靠的科学依据和说服力。因此,这两本书并不是读者站在书店的某个角落,随便翻翻就能一口气读下来的“口水书”。而是一本既能提供理论,也能有方法论和数据支撑专业心理书。

3.理论 数据 案例 自测 实践
书中有理论、有数据、有案例、有场景、有自测环节,有实践方法,是妈妈们随时都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翻阅的枕边书、“百宝箱”。
內容簡介:
本书讲述了妈妈在养育子女时所具有的各种情绪和心理机制,即焦虑、内疚、自卑、伤害、担心、怀疑、愤怒等对平时孩子的影响,尤其是深入挖掘未察觉的妈妈潜意识,帮助妈妈察觉并处理自己的核心情感,对孩子产生更好的影响。尤其担心会出错还是落后于别人的焦虑,连感冒都怪我,感到抱歉的负罪感,只遇到隔壁妈妈开始的比较和自卑,职场妈妈的苦衷和伤痛,全职妈妈的角色变化,深入处理养育孩子产生的自然生气和愤怒等主要情绪及其影响力。
關於作者:
尹宇相
毕业于韩国中央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博士学位,是一名从医30余年的神经健康科专家。目前运营着一家环境亲和型医院——明亮心灵医院,担任院长。

除运营医院外,作者还参与制作了大量的心理剧,并多次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出演EBS、tvN等频道的相关节目。20多年来,作者帮助了一千多名主人公通过心理剧得到了心灵的慰藉。近年来,作者作为韩国心理、社会剧学会会长,参与企划多场心理治愈剧,旨在为更多人普及心理剧疗法。同时,作者长期组织并主持“妈妈心理学”讲座和针对普通社会群体的“精神健康分析”演讲。
目錄
第一章 妈妈的潜意识
寻找教养子女的“密码” 3
对待孩子的两种心态 3
妈妈的潜意识中藏着两个“密码” 5
观察妈妈的潜意识 14
妈妈未察觉的想法 14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15
通过心理剧了解妈妈的心理 17
投射:妈妈心理学的核心 24
小贴士 了解自己的内心:“作为观察者的我” 26
如果我的孩子出现了问题,该怎么办? 28
“藏”在孩子身体里的那个人 28
性格内向是低自尊的表现吗? 31
气质是上天馈赠的“生存技巧” 34
孩子听到的不是嘴上的话,而是心底的话 36
气质是自发性的 38
性格内向和外向的标准 40
别人不了解的我 43
用“1度法则”拯救孩子 45
小贴士 文句完成法 46
第二章妈妈的“超我” 47
我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49
我的心里“住”着三个人 49
三个“我”之间的冲突,令妈妈痛苦不堪 51
超我妈妈的特征 52
追求完美的妈妈:“你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54
严厉的妈妈:“做错事就要被惩罚。” 55
妈妈的蔑视会摧毁孩子的灵魂 58
爱面子的妈妈:“别人会怎么看?” 59
小贴士 孩子的自尊心有多少分? 62
妈妈的“自我理想”对孩子的影响 64
我的孩子不见了! 64
超我也会遗传 65
听到“我放弃你了”,孩子会怎么想? 67
“找回孩子”的革命 68
做个不完美的妈妈 70
本我妈妈的特征 73
小贴士 你是超我妈妈还是本我妈妈? 77
第三章妈妈的欲望 79
孩子发出的危机信号 81
欲望隐藏在哪里? 81
调和孩子和妈妈的欲望很重要 83
妈妈的欲望背后藏着四种贪念 85
成为欲望化身的孩子 87
患隐匿性抑郁症的孩子 89
感知孩子发出的信号 91
练习忍住不说 92
小贴士 忍住不说的关键点 97
作为妈妈生活,还是作为女人生活 98
最强大的人格面具——妈妈 98
全职妈妈的职责与苦恼 100
教练式妈妈的危险性 102
成为经纪人式妈妈的过程 104
“妈妈力”与“孩子力”的相互关系 106
阅读指导的得与失 108
练习对孩子放手 113
直升机式妈妈的两个特性 116
妈妈必备的能力 118
小贴士 开放式指导与封闭式指导的差异 120
第四章妈妈的愧疚感 121
寻找愧疚感的根源 123
满怀歉意的妈妈 123
是因为胎教没做好吗? 126
“问题儿童”的心声 128
愧疚感是种自我安慰 129
糟糕妈妈的真面目 131
愧疚型妈妈的悲剧 133
消除愧疚感的方法 135
我是很好的妈妈 136
对孩子没有感情的妈妈 137
对母爱的刻板印象 141
没有不合格的妈妈 143
小贴士 我是多少分的妈妈? 144
应该抛弃的教养“神话” 145
“0~3岁成长关键期”的烙印 145
对依恋理论的误解 147
困在依恋理论中的衍生问题 149
孩子的早期记忆是一片未知的宇宙 150
胎教论、0~3岁成长关键期论、依恋理论的假象 153
小贴士 摆脱这三种理论的方法 157
第五章妈妈的焦虑 159
学习焦虑:让孩子换个项目学 161
担心孩子会掉队 161
学习真的是一种习惯吗? 164
拒绝课外补习的妈妈们的焦虑 166
无法让孩子放弃学习的理由 168
最终,自发性获得胜利 170
小贴士 给将孩子的成绩放在第一位的父母 174
安全焦虑:适当保持距离 176
联系不上孩子时会很焦虑 176
妈妈搭建的“安全围栏”会助长孩子的焦虑 179
从担心到监视,再到“拘禁” 181
适当减少联系,就能消除焦虑 184
小贴士 练习减少联系 186
反常焦虑: 改变判定“正常”的标准 187
应该让孩子接受心理评估吗? 187
心理评估结果的影响 189
心理评估的限度 192
我的孩子“正常”吗?能达到平均水平吗? 194
小贴士 进行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197
第六章 妈妈的心理创伤 199
有心理创伤的妈妈是“问题妈妈”吗? 201
妈妈的心理创伤 201
“妈妈的心理创伤”理论的漏洞 203
不存在没有心理创伤的人 206
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的潜意识 207
对攻击者的认同 208
妈妈的妈妈 209
小贴士 1度法则:开始“妈妈革命” 213
孩子比妈妈更强大 214
“内在小孩”是人的固有特点 214
妈妈好,孩子才会好 218
后记? 拯救孩子的革命 221
內容試閱
给孩子的爱,是“药”还是“毒”?
我成为精神科医生已有三十年之久,在诊室里遇到过无数患者,也听过他们的各种人生故事。在这之中,不乏因教养子女而苦恼的妈妈们,她们总让我觉得惋惜。
前来咨询的妈妈们在倾诉完教养孩子的烦恼后,通常会问:“难道不是我的错吗?”大部分妈妈觉得是因为自己做错了,孩子才会出现问题。但是,她们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她们既没有对孩子放任不管,更没有虐待过孩子,却仅凭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得出“都是我的错”的结论。“可能是因为我没有亲手带大孩子?”“是不是没做好胎教?”“我是不是不应该坚持上班?”“是我的性格有问题吗?”……妈妈们自己找出的这些原因,真的是问题的根源吗?她们为了孩子的成长尽心尽力,为什么反而让孩子“病”了?
其实,一切都是因为妈妈的潜意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观察妈妈的爱,会发现里面隐藏着妈妈的焦虑、欲望、愧疚以及自卑。这些阴暗的潜意识被裹在名为“母爱”的包装纸里送给孩子,孩子就这样毫不知情地吞下“毒药”。
是妈妈的潜意识在教养孩子。这些看不见的潜意识操纵着妈妈的行为,对教养孩子有决定性影响。虽然很多妈妈并不了解自己的潜意识,但她们本能地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然而,了解自己的内心并不容易,了解潜意识更难。
了解自己所有的心理状态是不可能的,也没必要。更何况,在了解自己潜意识的前提下教养孩子的父母几乎不存在。许多妈妈们就算对心理学一窍不通、对潜意识没有任何概念,也能好好地将孩子养育成人。既然不了解潜意识也能将孩子养大,为什么要将妈妈的潜意识作为本书的主题?原因只有一个:妈妈必须看清自己给孩子的爱是“药”还是“毒”。
这本书能与读者见面,背后其实有一个故事。大约十年前,我在光州的一家咨询教育机构以深层心理为主题讲授精神分析理论,内容主要围绕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展开。因为理论很复杂,不太好理解,课前我做了很多准备。课程结束后,许多学员认为课程对他们深入了解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经历,我认识到,原本只用于诊疗的精神分析理论其实也可以为普通大众带来很大的启发。之后,我开始思考:将精神分析理论这一看似抽象的学科概念大众化不是更好吗?于是,我策划了面向大众的精神分析课程,一共有八个课时,内容包括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以及潜意识等精神分析领域的核心概念。就这样,我独自进行策划,并且以地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讲授了三年的精神分析课程。
听课的学员中有不少妈妈。她们在听完课程后,告诉我课程内容对教养孩子有很大的帮助。听到这样的反馈,一个想法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可以开设一些专门针对妈妈的精神分析课程。因此,我选出有助于教养子女的理论,以“妈妈心理学”为主题,开设一系列课程。课程的反响比预期中好。妈妈们纷纷表示已经明白如何教养孩子、如何当一个好妈妈。其中
一位妈妈还邀请我去她的孩子就读的小学,为家长们授课。或许是反响不错,这所学校又将我推荐给另一所学校,于是我去了好几所学校为家长授课。在某次课后聚会时,有位家长认真地建议我将课程内容编成书出版,我当场答应了。约定过了六年,这本书才终于问世。
承诺要出书,却用各种借口一再拖延,关键原因就是我的懒惰。每次觉得该动笔了,就会写几页,然后便不管了。如此反复,时间一久,渐渐淡忘了自己的初心。
大约两年前,我同时遇见三位因子女而苦恼的妈妈——因讨厌孩子而痛苦不已的妈妈、担心自己童年的创伤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妈妈、因孩子太内向而到处咨询的妈妈。见到这几位令人惋惜的妈妈时,我的脑海中再次出现这样的想法:问题的根源不是孩子,而是妈妈。
这三位妈妈的共同问题是,她们并不了解自己真实的心理状况。与她们交谈后,我再次决定要写完这本书。三位妈妈同时出现,似乎在斥责我的懒惰和拖延。我非常希望有人在读完我的书后可以获得帮助,哪怕只有一个也好。(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三位妈妈的故事。)
妈妈爱孩子,但母爱有时很危险。给予孩子母爱时,以为是一剂“良药”,对孩来说却可能是“毒药”。即使孩子说太苦了,抗拒服“药”,妈妈却以良药苦口为由强迫孩子咽下。时间一久,“毒素”不断在孩子体内积聚,就会让孩子“生病”。妈妈却陷入迷茫,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
其实,在考虑为孩子做什么之前,首先应该考虑不该做什么。妈妈的自我反省是必要的。本书不讨论如何教养孩子的方法论,只讲述妈妈对孩子及自己本身应该具备的态度,这远比方法论重要。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正确的态度,只要父母的态度足够坚定,孩子在面对诱惑时就能不为所动。
本书尝试用简单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观察妈妈的潜意识,因为审视潜意识是自我省察的核心。了解潜意识不需要太多知识,只要懂一些原理即可。因此,书中只罗列了精神分析理论中妈妈必须了解的要点。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妈妈了解自身潜意识的指南。
焦虑的妈妈,焦虑的孩子,焦虑的世界……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更需要“妈妈的哲学”。充分了解自己的妈妈才能确立自己的教养哲学。衷心希望每位妈妈都能用坚定的教养哲学将孩子养育成才。为保护隐私,我对书中的案例略有删改或润色。感谢提点我、给我帮助的妈妈们。

我成为精神科医生已有三十年之久,在诊室里遇到过无数患者,也听过他们的各种人生故事。在这之中,不乏因教养子女而苦恼的妈妈们,她们总让我觉得惋惜。
前来咨询的妈妈们在倾诉完教养孩子的烦恼后,通常会问:“难道不是我的错吗?”大部分妈妈觉得是因为自己做错了,孩子才会出现问题。但是,她们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她们既没有对孩子放任不管,更没有虐待过孩子,却仅凭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得出“都是我的错”的结论。“可能是因为我没有亲手带大孩子?”“是不是没做好胎教?”“我是不是不应该坚持上班?”“是我的性格有问题吗?”……妈妈们自己找出的这些原因,真的是问题的根源吗?她们为了孩子的成长尽心尽力,为什么反而让孩子“病”了?
其实,一切都是因为妈妈的潜意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观察妈妈的爱,会发现里面隐藏着妈妈的焦虑、欲望、愧疚以及自卑。这些阴暗的潜意识被裹在名为“母爱”的包装纸里送给孩子,孩子就这样毫不知情地吞下“毒药”。
是妈妈的潜意识在教养孩子。这些看不见的潜意识操纵着妈妈的行为,对教养孩子有决定性影响。虽然很多妈妈并不了解自己的潜意识,但她们本能地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然而,了解自己的内心并不容易,了解潜意识更难。
了解自己所有的心理状态是不可能的,也没必要。更何况,在了解自己潜意识的前提下教养孩子的父母几乎不存在。许多妈妈们就算对心理学一窍不通、对潜意识没有任何概念,也能好好地将孩子养育成人。既然不了解潜意识也能将孩子养大,为什么要将妈妈的潜意识作为本书的主题?原因只有一个:妈妈必须看清自己给孩子的爱是“药”还是“毒”。
这本书能与读者见面,背后其实有一个故事。大约十年前,我在光州的一家咨询教育机构以深层心理为主题讲授精神分析理论,内容主要围绕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展开。因为理论很复杂,不太好理解,课前我做了很多准备。课程结束后,许多学员认为课程对他们深入了解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经历,我认识到,原本只用于诊疗的精神分析理论其实也可以为普通大众带来很大的启发。之后,我开始思考:将精神分析理论这一看似抽象的学科概念大众化不是更好吗?于是,我策划了面向大众的精神分析课程,一共有八个课时,内容包括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以及潜意识等精神分析领域的核心概念。就这样,我独自进行策划,并且以地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讲授了三年的精神分析课程。
听课的学员中有不少妈妈。她们在听完课程后,告诉我课程内容对教养孩子有很大的帮助。听到这样的反馈,一个想法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可以开设一些专门针对妈妈的精神分析课程。因此,我选出有助于教养子女的理论,以“妈妈心理学”为主题,开设一系列课程。课程的反响比预期中好。妈妈们纷纷表示已经明白如何教养孩子、如何当一个好妈妈。其中
一位妈妈还邀请我去她的孩子就读的小学,为家长们授课。或许是反响不错,这所学校又将我推荐给另一所学校,于是我去了好几所学校为家长授课。在某次课后聚会时,有位家长认真地建议我将课程内容编成书出版,我当场答应了。约定过了六年,这本书才终于问世。
承诺要出书,却用各种借口一再拖延,关键原因就是我的懒惰。每次觉得该动笔了,就会写几页,然后便不管了。如此反复,时间一久,渐渐淡忘了自己的初心。
大约两年前,我同时遇见三位因子女而苦恼的妈妈——因讨厌孩子而痛苦不已的妈妈、担心自己童年的创伤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妈妈、因孩子太内向而到处咨询的妈妈。见到这几位令人惋惜的妈妈时,我的脑海中再次出现这样的想法:问题的根源不是孩子,而是妈妈。
这三位妈妈的共同问题是,她们并不了解自己真实的心理状况。与她们交谈后,我再次决定要写完这本书。三位妈妈同时出现,似乎在斥责我的懒惰和拖延。我非常希望有人在读完我的书后可以获得帮助,哪怕只有一个也好。(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三位妈妈的故事。)
妈妈爱孩子,但母爱有时很危险。给予孩子母爱时,以为是一剂“良药”,对孩来说却可能是“毒药”。即使孩子说太苦了,抗拒服“药”,妈妈却以良药苦口为由强迫孩子咽下。时间一久,“毒素”不断在孩子体内积聚,就会让孩子“生病”。妈妈却陷入迷茫,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
其实,在考虑为孩子做什么之前,首先应该考虑不该做什么。妈妈的自我反省是必要的。本书不讨论如何教养孩子的方法论,只讲述妈妈对孩子及自己本身应该具备的态度,这远比方法论重要。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正确的态度,只要父母的态度足够坚定,孩子在面对诱惑时就能不为所动。
本书尝试用简单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观察妈妈的潜意识,因为审视潜意识是自我省察的核心。了解潜意识不需要太多知识,只要懂一些原理即可。因此,书中只罗列了精神分析理论中妈妈必须了解的要点。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妈妈了解自身潜意识的指南。
焦虑的妈妈,焦虑的孩子,焦虑的世界……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更需要“妈妈的哲学”。充分了解自己的妈妈才能确立自己的教养哲学。衷心希望每位妈妈都能用坚定的教养哲学将孩子养育成才。为保护隐私,我对书中的案例略有删改或润色。感谢提点我、给我帮助的妈妈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